王 荣,刘世锋
(1.天水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2.天水师范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甘肃省县域人口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分析
王荣1,刘世锋2
(1.天水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2.天水师范学院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以甘肃省为例,陇中、陇南、甘南、河西及陇东地区及其县域为评价单元,基于人口与人口密度长时间序列数据及ArcGIS、GeoDa等平台,利用空间分析、空间自相关性、重心迁移模型及偏移增长分析等人口时空分析方法,描述了近2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甘肃省人口密度时间分布格局不均衡趋势加强,受自然条件、政策引导及经济布局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且呈“南密北疏”的半边格局;各县域集聚人口能力形成酒泉相对不足,兰州中南部集中的两大对立格局;县域人口分布空间关联效应强,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人口呈极度不均衡状态且不均衡趋势不断加强,重心逐渐向东南方向迁移,移动距离约5.76km;5大区域人口增长总量呈上升趋势,偏移增长量较小,区域间发生的迁移较少,迁移主要由区域内部的人口偏移增长引起的;始终正偏移增长及由负偏移增长到正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说明甘肃省人口增长重心呈逐渐向东南迁移的趋势。
甘肃;不均衡指数;人口格局演化;空间自相关;偏移-增长分析
人口是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实体,对人口时空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可以更确切、更真实地反应人口的时空分异规律,为制定区域发展、灾害评价及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的表现形式,[1]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区域结构特征等均与人口空间表现形式密切相关。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性导致资源分配不均衡,进一步阻碍区域发展。长期以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深度、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对区域人口空间格局、空间上的集聚与扩散趋势的理论探讨及实证分析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焦点。早在19世纪50年代初,美国等发达国家学者开始对城市人口密度分布进行理论探讨和模型分析。[2-7]20世纪80年代初,Moran[8]等人从地域角度,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区域人口的空间依赖、空间关联及空间自相关性。与此同时,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不同等级尺度的研究,如王新桂[9]基于省域人口数据尺度,探究了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区域间人口分布差异及迁移的影响;封志明等[10]利用空间分辨率为1km的中国人口栅格数据论证了中国人口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指数的相关性;刘峰[11]等运用GIS技术分析了现代中国大陆人口演变,并建立人口总量及其空间分布与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型。国内对不同尺度、不同方向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较多,且主要集中于东部发达地区的研究,如马颖忆等人[12]对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得研究分析。
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位于黄河中上游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及青藏高原区的交汇处,介于北纬32°11′~42°57′、东经92°13′~108°46′之间,现辖12市、2个自治州、86个县市区,可划分为陇中黄土高原区、陇南山地区、甘南高原区、河西走廊区及陇东地区。甘肃省作为西北干旱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环境条件较差,人口空间分布差异性引起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及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因此,对甘肃省的人口分布及演化规律的分析刻不容缓,而国内对其人口时空格局的探究较少。
研究分别以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的人口数与人口密度长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地统计分析、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不同时期甘肃省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通过计算甘肃省人口全局相关性的Moran指数、人口发展均衡性的不均衡指数等指标、绘制各县域(区)间潜在人口相关性的Moran散点图、人口重心迁移模型模拟等方法,分析近20年甘肃省县域(区)人口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化趋势特征。
本文人口数、人口密度数据来源于甘肃省各市级行政单位1990、2000及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以陇中、陇南、甘南、河西及陇东5大区域及各区域内的县域为分析单元,利用人口密度、不均衡指数、空间自相关性及偏移-增长分析法,对甘肃省1990~2010年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规律特征进行分析,以揭示近20年甘肃省人口演化的时空规律与机制。
1.1人口密度和不均衡指数
人口分布研究最常用的指数指标是人口密度。1837年爱尔兰建筑师哈奈特首次提出人口密度这一概念,[12]是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疏密程度的常用数量指标,其计算公式(公式(1)):
其中,Di为第i县域(区)的人口密度,Pi为第i县域(区)居住的人口总数,Ai为第i县域(区)的土地总面积。
不均衡指数是研究某地域单元的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和集中的指数指标,因此,衡量研究区人口密度时间均衡性变化特征及模拟人口集中或分散趋势,一般采用不均衡指数,其计算公式(公式(2)):
式中:U表示不均衡指数,n表示研究地域的个数,xi为i地区人口占研究区总人口的比重;yi为i地区土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U值越小,表明区域人口空间结构越均衡;反之,越不均衡。
1.2基于地统计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是衡量变量在同一个分布区内的观测数据之间潜在的相互依赖性的指数指标,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13]本文主要引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散点图测定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的空间关联性。
1.2.1全局自相关Moran指数
Moran指数I是反映空间邻接或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的指数指标,其计算公式(公式(3)、(4)、(5)):
式中:
Moran指数I取值一般在[-1,1]之间,该指数越接近1,空间单元关系越密切,性质越相似,即为高值集聚或低值集聚;越接近-1,则空间单元差异性越大,分布越不集中;越接近于0,则代表空间单元不相关;对于Moran指数I,可以利用标准化统计量Z(I)检验N个区域示范存在空间自相关性,Z(I)的计算公式(公式(6)):
当Z值为正且显著时,表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高值或低值)趋于空间聚集;当Z值为负且显著时,表明存在负的空间自相关,相似的观测值趋于分散分布;当Z值为零时,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1.2.2局部自相关性Moran指数
Moran指数I对空间自相关的全局评估,存在忽略了空间过程的潜在不稳定性问题;若进一步要考虑是否存在观测值的高低或低值的局部空间集聚,哪个县域单元对于全局空间自相关的贡献更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空间相关的全局评估掩盖了反常的局部状况或小范围的局部不稳定性时,就必须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13]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常用Moran散点图描述。
Moran散点图以(Wz,z)为坐标点来表示,主要用于局部空间不稳定性的研究,常由空间滞后因子Wz和z数据轴构成的可视化二维坐标图来表示。
Moran散点图的四个象限,分别对应于县(区)域单元与其相邻县(区)域单元之间四种类型的局部空间联系形式:第一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即HH象限;第二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高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即LH象限;第三象限代表了低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同是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即LL象限;第四象限代表了高观测值的区域单元被低值的区域所包围的空间联系形式,即HL象限。
1.3人口重心迁移模型
重心这一概念来源于力学,是指一个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产生的合力的作用点,在该点上各个力保持均衡状态。而通过借鉴力学原理,假设某区域由K个小区域构成,第i小区域中心坐标表示为,通常计算某一区域重心时,Mi为该小区域的某种属性值(如人口,耕地,GPD等),则该区域重心(X,Y)(公式(7)、(8))可表示为:[14-16]
若Mi为单元面积,则区域重心(X,Y)为区域的几何中心;若Mi为人口数量,则区域重心(X,Y)为区域人口重心。当区域人口重心显著区别于区域几何中心时,则表明该区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或称之为重心偏离;而偏离的方向指示空间现象的高密度部位,偏离的举例则指示了不均衡程度。
1.4偏移-增长分析
Shift-Share Method是由美国学者Creamer1942年首次提出并运用于产业结构分析的主要方法;[17]后被广泛应用于区域人口变化研究中,与其他方法相比,偏移-增长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可以揭示县(区)域之间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确定人口未来发展方向的有效方法。
偏移-增长分析法将一定时期内某一区域的人口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将区域人口增长分解为“偏移”与“增长”两部分分量,增长分量是指当某地区以整个区域人口增长率增长时所获得的增长量;偏离分量是指某地区的人口增长对份额增长分量的偏差数额,若县(区)于人口相对快速增长,则其为正,即与平均水平相比,人口逐渐向该地区集聚;若值为负,则说明该地区人口不断向外扩散[13]。Shift-Share分析数学模型(公式(9)、(10)、(11)及公式(12))可表示为:
式中:t0、t分别代表基年与末期; j代表区域数(研究中将甘肃分为陇中、陇东、陇南、河西及甘南地区),i代表区域内各县域;
2.1不均衡指数及人口密度分析
2.1.1时间均衡性分析
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甘肃省人口不均衡指数计算结果(表1):
表1 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分布不均衡指数
由表1可知:甘肃省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指数呈均匀上升趋势,即人口不均衡状态显著,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一方面甘肃省各地区气候和地形要素差异显著,甘南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西地区除绿洲外,沙漠、戈壁广布,地区气候环境恶劣,人口总量小,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土壤肥沃,农耕资源丰富,人口总量相对比较大;另一方面1990~2010年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西强、东进、南弱”的特征,县域之间经济不平衡特征显著,使人口时空分布的不均衡性进一步加强。
2.1.2人口密度空间特征分析
根据甘肃省1990年、2000年及2010年三次常住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分析可知:1990年总人口为2317.9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1人/km2,2000年总人口为2571.1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5人/km2,2010年总人口达2635.46万人,平均人口密度达到57人/ km2.同一人口密度区间1990年、2000年及2010年县域个数统计图(图2):
图2 1990~2010年区间人口密度县域个数统计图
1990、2000及2010年甘肃省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图3、图4及图5):
图3 1990年甘肃省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4 2000年甘肃省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5 2010年甘肃省各县(区)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3、图4及图5表明:甘肃省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密度空间分异显著,呈“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对立格局,其中高度密集区主要分布在陇中黄土高原区,密集区主要包括陇东、陇南北部及河西走廊东南部地区,稀疏区主要位于河西走廊西部、陇南山地南部及甘南地区。人口密度最密集的区域始终为陇中兰州市所辖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以及临夏市。通过图3、图4、图5对比可知:1990~2000年临夏市周边的东乡、康乐、和政及渭源、金川、甘谷及西峰等县域人口密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甘谷县增幅最大;庆阳及合作等县域人口密度有所下降,其余地区基本保持不变;2000~2010年城关区、皋兰,渭源、岷县、康县、宁县等县域人口密度有所下降,其中城关区人口密度下降幅度最大,其余地区基本保持不变,2000~2010年人口密度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甘肃省人口密度以兰州——临夏——甘谷——西峰的连线为脊向两侧呈三级阶梯状递减分布的空间特征格局特征,且人口密度分布的高低区与其所处地区的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2基于地统计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2.2.1全局自相关分析
Moran指数是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可以反映空间邻接及空间邻近的县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根据全局Moran指数计算模型,可获得甘肃省1990年、2000年及2010年县域单元人口密度的Moran估计值。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的Moran′s I的估计值统计表(表2):
表2 1990、2000及201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的Moran′s I的估计值
由表2可知:1990年、2000年及2010年的Mo⁃ran指数均为正值I>0,即甘肃省相邻县域单元人口密度存在相关性,且相似程度为正相关关系;Mo⁃ran′s I指数指标在1990~2000年呈上升趋势,而2000~2010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幅度是1990~ 2000年上升幅度的2倍,2010年Moran′s I指数指标小于1990年指数指标值,该现象表明1990~2000年甘肃省各相邻县域间正相关性不断加强,相似性不断呈上升趋势;与2000年相比,2010年各县域间相关性弱化,换而言之,各县域间人口集聚能力下降,且低于1990年各县域间的人口集聚能力;1990年、2000年及2010年标准化统计量Z(I)值均为正且显著,进一步说明甘肃省的各县域相邻区域的人口密度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性,即人口密度的高值区域或低值区域在空间上呈县域聚集状态分布。
2.2.2局部自相关分析
根据全局Moran指数模型,对甘肃省相邻区域的人口密度空间自相关性进行了全局的评估与分析,但是它存在一定的缺点,不能反映具体地区的情况,忽略了空间过程的潜在不稳定性问题。因此,描述局部自相关性的Moran散点图为进一步说明是否存在人口密度的高值或低值的局部空间集聚,哪个区域单元对全局的空间自相关的贡献更大,以及在多大程度上空间自相关的全局评估掩盖了反映的局部状况,或小范围的局部不稳定性等人口时空格局演化特征提供了有力工具。1990年、2000年及2010年各县域单元局部Moran散点图及集聚关联图(图6、图7及图8):
通过对1990年、2000年及2010年各县域单元局部Moran散点图及集聚关联图(图6、图7及图8)分析可知:1990~2010年甘肃省大约80%的县都处于Moran散点图的坐标原点周围,而图中直线的斜率等于Moran指数且经过坐标原点,即1990~2010年约80%县域单元在的局部相关性不显著,该现象与全局的自相关性变化趋势相一致;其余的20%的县大多数分布在Moran散点图的第一、三象限。第一象限代表了人口密度的高值区域被同样高值的区域包围着的空间联系形式,其空间差异较小,存在人口密度的高值的局部空间集聚,形成了高值区:兰州市的城关区、西固区、安宁区及七里河区等。第三象限代表人口密度的低值区域被同样低值的区域包围着的空间联系形式,空间差异也较小,存在人口密度的低值的局部空间集聚,形成低值区,即河西西部地区等。具体特征表现:
图6 199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局部空间相关散点及集聚关联图
图7 200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局部空间相关散点及集聚关联图
图8 201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密度局部空间相关散点及集聚关联图
(1)集聚不显著区:从1990~2000年、2000~2010年集聚不显著区域基本保持不变,且主要集中在河西走廊中部的金塔、高台、临泽、山丹、民乐、苏南、金川、永昌、民勤、凉州、古浪、天祝、景泰、永登等县域单元;陇南、陇东及陇中大部分县域,但1990~2000年肃州区由低值-低值集聚逐渐演化为不显著集聚区域,碌曲、卓尼由不显著集聚区逐渐演化为低值-低值集聚区;2000~2010年苏南裕固族自治县由低值-低值集聚演变为集聚不显著区域;由于各地区发展差异小,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稀疏,因此,其与周围区域人口集聚能力较弱,即集聚不显著;
(2)高值-高值集聚区:1990~2010年,高值-高值集聚区始终主要分布在陇中兰州市管辖的安宁、城关、七里河及西固区。究其原因:兰州作为甘肃省的行政及经济中心,人口空间集聚能力较强,且其经济及行政功能对周围区域辐射作用较强。因此,导致安宁、城关、七里河及西固等区域成为高值与高值集聚区;
(3)低值-低值集聚区:低值与低值集聚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西部阿克塞、敦煌、肃北、瓜州、玉门等区域及甘南州中部、武威凉州区。与1990年相比,其所涉及的县域增加了凉州、碌曲、卓尼及合作四个区域,至2010年,其所涉及区域有所下降,苏州、苏南及嘉峪关等区域。河西西部为低值-低值集聚区,究其原因:尽管其行政面积占甘肃省总面积的比重大,但河西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低,沙漠广泛分布,且降水少,甘南地区地处于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地带,气候恶劣,人口不断迁移,导致人口集聚能力弱、人口密度小,从而使河西西部地区成为低值-低值人口空间主要集聚区;
(4)低值-高值集聚区:1990~2000年低值-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皋兰、榆中等县域,但2010年其涉及县域数量有所下降,榆中县由1990~2000年的低值-高值集聚区演化为集聚不显著区域。1990~2010年低值-高值集聚区的数量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
(5)高值-低值集聚区:高值-低值集聚区涉及县域相对较少,1990年主要包括凉州区及合作市;2000年无高值-低值集聚区,凉州区、与合作市逐渐演变为低值-低值集聚区;2010年凉州区进一步演变为高值-低值集聚区。
2.3人口重心迁移模型分析
不均衡指数可以模拟某一区域人口集中或分散的趋势,而人口重心的变化则反映了区域内人口分布差异的动态演化过程。因此,研究人口重心迁移变化规律可以反映甘肃省近20年人口分布的总体移动趋势。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图(图9):
图9 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图
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轨迹图(图9)表明:近20年,甘肃省理论人口重心位于榆中县(104.12°E,35.85°N)境内,偏离甘肃省几何中心(101°2′17"E,37°21′20"N)显著,即近20年人口分布均处于不均衡状态,省域的东部人口密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人口重心逐渐偏离甘肃省几何中心——河西永昌县。
图9进一步表明:1990~2010年甘肃省人口呈极度不均衡状态且不均衡趋势不断加强,人口重心总体呈偏离几何中心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分解来看,纬度方向向南移动了约10km,经度方向向东移动了62.5km,经向移动强度大于纬向移动强度;主要表现为:1990~2000年人口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从104°8′41"E,35°46′50"N迁移至104° 9′44"E,35°48′25"N,移动距离约3.39km,年均移动约0.34km;2000~2010年其重心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从104°9′44"E,35°48′25"N迁移至104°12′26"E,35°46′14"N,移动距离约5.76km,年均移动约0.58km;引起人口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主要原因:随着近年全球气候变暖,河西地区降水减少,蒸发不断加强,土地荒漠化、沙化严重,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河西地区人口逐渐向陇中、南地区迁移,其次,与国家政策倾斜有关,1990年以来兰州市省会城市,人流、物流集中,经济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强了陇中地区人口集聚能力,使得人口重心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18]该现象与甘肃省人口空间集聚特征基本一致。
2.4人口偏移-增长分析
人口迁移偏移-增长分析法不仅可以解决陇中、陇南、陇东、河西及甘南地区各区域间及区域内县人口时空迁移变化特征分析,而且为甘肃省各区域或县域间人口增长的快慢及其增长程度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依据偏移-增长分析法原理,得出甘肃省人口偏移增长分析表(表3)及其1990~2000年及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正负偏移增长的各县域单元空间分布图(图10):
表3 1990~2010年甘肃省各区域或县域人口偏移-增长分析表
图10 甘肃省各县域人口偏移增长分析空间关联图
从甘肃省人口偏移增长分析表(表3)及其1990~2000年及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正负偏移增长的各县域单元空间分布图(图10)可以得出以下四方面变化特征:
(1)整体而言,近20年甘肃省1990~2000年、2000~2010年两个时间段人口增长总量及相对量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其中,1990~2000年期间偏移增长量仅为248.47万人,占基期人口总量的11.56%,但2000~2010年略高于1990~2000年人口偏移增长总量,占基期总量比重达14.21%,这说明近年来甘肃省人口增长速度略微有所增加,基本保持不变。与此相应,5大区域内部的偏移增长特征也基本与上述整体特征的变化趋势相吻合。但就河西、陇东、陇中、陇南及甘南5大区域自身内的人口偏移增长而言,其变动趋势略有不同:其中河西走廊、陇东、甘南地区偏移增长量在两个时间段呈减少趋势,与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甘南地区偏移增量降幅最大,占基期总量比重由2.27%降为0.51%;而陇中、陇南地区偏移增长量在2000~2010年更高,与此相应,兰州、白银、定西及临夏为代表的陇中地区增长幅度最大,2000~ 2010年占基期总量比重是1990~2000年的2倍;
(2)通过表3可知:近20年河西走廊、陇东、陇中、陇南及甘南5大区域间及各区域内部均发生了偏移增长,但5大区域内部偏移增长总量在两个时期内均远远大于5大区域之间的偏移增长总量;即5大区域内部人口的偏移增长对甘肃省人口偏移增长贡献值较大,说明甘肃省人口偏移增长主要是由5大区域内部人口的偏移增长引起的,也说明河西走廊、陇东、陇中、陇南及甘南5大区域内部各县域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大于5大区域之间的人口增长速度;
(3)近20年,1990~2000年、2000~2010年表3河西走廊、陇东、陇中、陇南及甘南5大区域之间人口偏移增长过程分析可知:陇南、甘南地区的偏移增长始终为负值,陇中地区人口偏移增长始终为正值,而河西走廊及陇东地区偏移增长由负值到正值。且通过表3可知:甘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始终处于低迷状态,人口集聚能力相对不足,甘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减慢,其偏移增长量由48.7998万人减少到11.9907万人,在5大区域内部偏移增长总量所占比例由19.64%减少到3.61%;而陇中地区人口集聚能力相对逐渐增强,人口增长速度始终保持增长趋势,其中陇中地区偏移增长量由105.6428万人增加至232.8821万人;占比由42.51%到70.25%,说明外来人口在陇中地区快速集聚,且集聚速度不加快;1990~2010年期间5大区域内部偏移增长总量最高的均为陇中地区,但1990~2000年偏移增长总量最低为陇南地区,而到了2000~2010年最低的为甘南地区。该现象表明:近20年陇中地区始终保持着对外来人口的集聚能力,人口增长速度保持上升趋势,而陇南地区人口集聚能力有所提升,甘南地区人口集聚能力逐渐减弱,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开始走下坡路;
(4)表3对5大区域人口增长变化趋势的全局评估,存在忽略5大区域内部各县域人口空间增长的潜在不稳定性问题,结合图10可知个县域单元人口正偏移增长与负偏移增长情况。图10表明:始终正偏移增长的县(区)域单元主要有肃北、肃南、嘉峪关、金塔、古浪、天祝、永登、白银、正宁、宁县、西峰、灵台、泾川、镇原、张家川、秦州、甘谷、西和、武都、舟曲、陇西、玛曲、碌曲、夏河、积石山、临潭、东乡、广和、七里河、城关、西固、红古、平川、凉州、甘州、肃州,涉及的县域行政区划单元较多,且分布比较集中,多为省内各地级市的市中心区域及周边县域单元,且各县域正偏移增长量显著,这进一步说明人口重心逐年向东南方向迁移;始终负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主要分布在玉门、临泽、民乐、山丹、永昌、皋兰、迭部、文县、康县、礼县、岷县、两当、麦积区、清水、秦安、崆峒区、崇信;始终负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较少且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主要分布在每个区域自然环境相对比较恶劣、地势以山地为主的县域。人口由正到负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主要包括阿克塞、敦煌、卓尼、通渭、成县、徽县、庄浪、环县、庆城、华池、合水;由正偏移增长到负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相对比较集中,且主要分布在酒泉地区西南端及庆阳地区的北部,说明这些地区人口向外扩散的现象不断加剧。人口由负偏移增长到正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主要有华亭、宕昌、武山、漳县、渭源、临洮、安定、会宁、榆中、靖远、景泰、合作、永靖、金川、瓜州;多集中分布在陇中地区,即陇中地区的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陇中县域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不断加强;进一步证明了甘肃省人口重心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
本文通过利用空间自相关性、不均衡指数、重心迁移模型及偏移增长分析,分析了甘肃省近2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化及其变动趋势,得出4条结论:
3.120年以来,甘肃省人口密度时间分布格局不均衡趋势加强,但受自然条件、政策引导及经济布局等因素影响,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差异显著,且呈“南密北疏”的半边格局;且人口呈极度不均衡状态且不均衡趋势不断加强,人口重心1990~2000年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2000~2010年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
3.2县域人口分布空间关联效应强,呈现典型的集聚分布模式,在兰州中南部各区形成高密度聚集区,在甘肃西北部酒泉及苏南裕固族地区形成低密度聚集区,各县域人口集聚能力形成酒泉相对不足,兰州中南部集中的两大对立格局,且1990~ 2000年空间集聚效应不断加强,但2000~2010年集聚效应有所缓解;高值-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陇中地区的安宁、城关、七里河及西固区等地,低值-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皋兰、榆中等县域,高值-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武凉州区及合作市,整体而言,低值-低值集聚区及集聚不显著区域所占比例较大,且低值-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河西西部,而集聚不显著区域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陇南、陇东及陇中部分区域;该现象进一步说明引起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地形、气候及降水量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因素;
3.3甘肃省人口呈极度不均衡状态且不均衡趋势不断加强,人口重心1990~2000年逐渐向东北方向迁移,从104°8'41"E,35°46'50"N迁移至104°9' 44"E,35°48'25"N,移动距离约3.39km;2000~ 2010年不断向东南方向迁移,从104°9'44"E,35° 48'25"N迁移至104°12'26"E,35°46'14"N,移动距离约5.76km;该现象与甘肃省人口空间集聚特征基本一致;
3.4近20年以来,5大区域人口增长总量1990~ 2000年、2000~2010年两时段呈上升趋势,上升了2.65%,其中5大区域内部各县域人口偏移增长总量呈上升趋势,河西、陇东及甘南3大区域人口偏移增长总量在两个时段有所下降,但两时段陇中、陇南两区域人口偏移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分别占区域内偏移增长总量比重的47.77%、79.09%;陇中、陇南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持续上升,始终保持着对外来人口的集聚能力,且人口集聚能力有所提升;河西、陇东及甘南地区人口集聚能力逐渐减弱,人口增长速度逐渐下降,开始出现下滑的现象。而5大区域之间的人口偏移增长量较小,说明各区域之间发生的迁移较少,甘肃省人口偏移增长主要是由5大区域内部的人口偏移增长引起的。始终正偏移增长与由负偏移增长到正偏移增长的县域单元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说明甘肃省人口增长重心逐渐向东南迁移的趋势。
[1]王辉,吕成文,侯燕平.20年来安徽省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6):644-646.
[2]谢守红,宁越敬.广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5):518-522.
[3]MCDONALD J F.Econometric studies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A survey[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9,26(3): 361-385.
[4]ANSELIN L,DANIEL A.Do spatial effects really matter in regression analysis[J].Paper in Regional Science,1987,65 (1):11-34.
[5]耿旻.河南省人口空间结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3.
[6]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7]高志强,刘纪远,庄大方.基于遥感和GIS的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研究[J].遥感学报,1999, 3(1):66-70.
[8]MORAN PAP.The interpretation of statistical maps[J].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47,10(2):243-272.
[9]王桂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人口迁移关系之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7,(1):50-56.
[10]封志明,李鹏.20实际人口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1,30(2):131-140.
[11]刘峰,马金辉,宋艳华.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人口空间分布模式研究:以甘肃天水市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6):18-21.
[12]马颖忆,陆玉麒,张莉.江苏省人口空间格局演化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2):167-175.
[13]徐建华.计量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徐艳艳,于洋.甘肃省人口与社会经济重心的动态演化及其对比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09,(2):41-44.
[15]徐建华,岳文泽.近20年来中国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的演变及其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2001,(5):385-389.
[16]葛美玲,封志明.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9,64(2):202-210.
[17]崔功豪.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18]郭志仪,曹建云.甘肃省人口分布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西北人口,2006,(3):13-19.
〔责任编辑张明霞〕
K902
A
1671-1351(2016)05-0019-08
2016-06-11
王荣(1986-),女,甘肃甘谷人,天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