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科技期刊融合四维度

2016-02-13 11:06应向伟
中国出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维度

□文│应向伟

“互联网+”与科技期刊融合四维度

□文│应向伟

“互联网+”科技期刊,是一种新的文化生产和传播生态,使科技出版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变革。互联网与科技期刊的深度融合、有效利用,带来了传统科技出版在内容、平台、接受和空间四个维度的转型,并对应提升了科技期刊的理论创新、话语转换、传播渠道和弹性空间的扩展。

“互联网+” 科技期刊 媒体融合 四个维度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对科技期刊催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使科技出版的行为和理念发生了转变,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传统科技期刊与互联网深度跨界融合,不仅仅是一场技术变革,更是一场产业变革、思维变革,重塑了受众,构建了科技期刊由内容-平台-接受-空间的四个维度,对应着科技期刊的理论创新、话语转换、传播方式和弹性空间。这四个维度逐级扩大、递进,相互关联、作用,内在地统一于“互联网+”科技期刊的实践中。

一、内容维度——理论创新的常态化

科技期刊是针对特定人群的小众读物,从内容创新的角度看,科技理论创新的常态化是其基础,具体为以下三个层面。

1.学术内容的必读性

“互联网+”时代,尽管新媒体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但“内容为王”是科技期刊亘古不变的真理,“确凿统计数据显示:最重要的科研成果78%仍然首发在科技期刊上”[1],彰显出科技期刊仍然是传播学术技术研究成果的有效媒介和重要平台。

所谓学术内容的“必读性”,科技期刊提供这些最新、最权威的信息与受众的学术研究、工作发展等有明显而直接的联系,其读者可据此廓清其视野,优化其决策。“信息创造价值”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简言之,在学术特质上必须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内容,才能为受众创造价值,建构起凝聚受众注意力的资源。

科技期刊传播的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基本都来自作者的贡献,要保障学术内容的最新最权威,如能通过“互联网+”的模式,创新建立起优质作者和团队的发现、引导和激励机制,就能使学术内容“必读性”保持稳定。

2.学术内容的可读性

科技期刊的“可读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文章的好看或精彩,而是一种科研成果传播者通过传播学术内容所引发的与其受众理论认知的谋同,是一种通过学术的交流满足受众理论和实际需求的感受。

要维系受众对于科技期刊的忠诚度,除了要依靠学术期刊的学术内容特质,同时也要兼顾科技期刊的编排形式,学术内容表达的方式,以及渠道传播的可获得性。许多世界知名科技期刊除了重视论文的科学性,也不会忽视论文的语言表达,甚至还设置不同栏目以满足非专家型读者的阅读需求,为他们提供多视角的科学启发,来创造更加广泛的信息传播价值。

“互联网+”时代,科技期刊就是从以往单纯的学术信息发布平台,转化并演进成,为特定受众服务的“信息管家”,即科技期刊要以核心受众的价值和需求实现定制式的服务,才是提高学术内容可读性的关键。

3.学术内容的选读性

学术内容的选读性,是指要满足期刊受众者的个性化发展的学术需要。有选择地提供学术内容是“黏合”目标受众,形成期刊品牌的“忠诚度”。

具体到科技期刊的内容安排中,如何借鉴“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特点,创新期刊栏目的设置,优化各栏目论文数的比例,利用二维码等方式灵活提供论文的缩减和完整版本,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幻灯片等格式的学术内容,借助数字平台提供优秀论文的预印版等,都是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内容选读性值得尝试的方向。

按照“需要层级论”的观点,媒体内容的必读性层面关注的是人们工作资讯的需要;可读性层面满足人们社会交往资讯的需要;选读性是满足人们个人价值实现的资讯需要[2]。实际上,在这三个层面里,各自不同类型的科技期刊应该各有专长,但是每一种期刊都不能把这三个层面截然分开,且应互有渗透。对不同性质的科技期刊来说,明确自己的主打“战场”,在延伸战场上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必然会赢得目标受众的青睐。

二、平台维度——话语转换的时代化

所谓平台,就是一个信息集成与发布的场所。开展“互联网+”与科技期刊融合,是传统科技期刊掌握网络时代话语权的必由之路,重点要考虑科技期刊平台的传播力、凝聚力和成长性。

1.发掘有效信息,构建立体传播平台

掌控主动权需要平台。传统科技期刊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和沉淀均拥有一定规模的用户平台,比如发行量,组办的各类学术活动,以及许多科技期刊已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等。但与新媒体比较传播力仍较差,究其因是缺乏属于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因此科技期刊只有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让新媒体为我所用,增强用户黏性,有针对性地服务垂直领域的受众,才能在平台表达维度上掌握并实现话语转换的时代化。

传统科技期刊需要一方面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发掘并整合已有的内容资源、专业资源优势,从单一服务到综合服务,利用其传统的影响辐射,起到学术价值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借鉴互联网企业的市场竞争经验,搭建并掌控网络平台上其他相关信息产出,加快自身平台建设速度,重构流程、组织架构、运行机制。有能力的科技期刊还可以通过刊群建设打造更广大的立体传播平台。

2.提升表达能力,增加凝聚力

科技期刊与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的另一关键,是要提升科技期刊平台的表达能力,搭建起科技期刊面对各类用户的开放性、松散性、众创性的信息平台,形成多层次、时效性更强的传播和信息表达能力。

科技期刊平台的凝聚力并非期刊团队内部的凝聚力,而是平台凝聚相关资源的能力。不同的科技期刊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实力确定自身的网络平台建设,换言之科技期刊平台开发的融媒体产品很大程度上,要看期刊是否能够吸引以及吸引到何种机构合作,只有期刊自身能够凝聚的资源越多,才越能提升科技期刊的综合影响力。

3.开发崭新视角,提升成长性

传统科技期刊在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上,互动性环节都比较薄弱。以往的平台一般都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用户活跃度特别低。因此,科技期刊需要进行资源整合,采用多种方式开发崭新视角,构建能有效满足受众对其学术内容和数据信息进行互动交流的需求,通过对期刊信息源和信息交流的标准、规范化处理来达到对其传播的科技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和挖掘的目的。移动化的数据平台就能使办刊人和期刊受众利用碎片时间来进行互动。

成长性是指科技期刊平台的收益和盈利模式。“互联网+”与科技期刊融合如果要走下去,就必须形成科技期刊的造血能力,不仅能够自己养活自己,还要能不断壮大,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接受维度——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多样化

传播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他提出,传播媒介本身就是真正的信息,是“人体的延伸和扩展”。德国传播学家亚历山大·戈德认为:“传播是使原来一个人或数人拥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

1.扩大社会媒体关注度

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媒介。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作为科技信息传播渠道而对其受众群的认知、判断以及研究行为所打上的属于自己的“烙印”。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某一期刊在其专业领域内的被关注度和其传播的科技信息成果在其专业领域外所引起的社会反响。这两方面的综合可以被称作科技期刊的接受维度。占领接受维度高点的顶级科技期刊,如《科学》(Science)杂志和《自然》(Nature)杂志,他们刊登的一些论文除了在本专业有很高的影响力,也常常会被各种社会媒体所关注,这就使其接受度进一步扩大[3]。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结合全媒体出版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接受维度,更好地服务社会以实现其自身的传播价值,是我们科技期刊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2.开拓海外市场传播途径

2011年4月,《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走出去发展规划》由原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中国科技期刊的走出去战略其实就是在扩展其接受维度。部分国内学术期刊出版商已经从以前的对外宣传进行到如今的对外传播,即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学术发展动态、受众兴趣和阅读习惯后,借助国家有关部门建立的国际出版资讯库、版权交易信息库、走出去重点项目库等,充分发挥翻译的作用,使国内的先进研究成果的译作被国外主流受众所接受和认可[4]。

3.数据化改变传播载体

如今,以数字化、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数据亦日趋成熟,并将有望改变传统出版业的面貌。其实数字化和数据化,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具体到科技出版,将传统纸质期刊扫描制成电子版,这个过程谓之数字化;而将期刊中的文字、图片、表格等元素提取出来,作为“数据”的形式存放或应用则谓之数据化。所以说,面对大数据对出版业的影响,科技期刊的重点应考虑如何利用其自身的专业资源优势,通过数据化改变传统出版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载体[5]。比如,《今日科技》杂志与浙江省信息院合作,推出“科技早班车”服务。这是我们根据浙江省信息院的数据库,发挥《今日科技》在省级科技领域的权威宣传优势,依托浙江省信息院技术开发的科技查询平台,拓展了新的渠道入口,以服务带动科技信息传播。

四、空间维度——扩展期刊的弹性空间

科技期刊的生存空间包含了所谓的信息环境和现实环境。信息环境是指“传播媒介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或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向人们展示的环境”;而现实环境则涵盖了现实物质世界中的变化、发展的动态情况及其规律、存在于其中的信息发生、流动过程和受众的心理机制及对于信息的欲求等因素。科技期刊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实现生态化生存,必须维持现有的生存空间,并积极扩展相应的弹性空间。

1.适应出版新环境,营造服务生态化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已经越来越感受到来自新媒体的各种冲击,越来越多的纸媒将被新媒体取代的舆论使得科技期刊的生存条件愈发艰难。目前的出版新环境,造成了传统期刊无法回避的三大难题:一是与新媒体相比,传统期刊在经营机制、激励机制、人才聚集方面越来越处于劣势;二是传播的内容已经从以前由网媒转载纸媒倒转成如今传统媒体反过来转载网络信息;三是新媒体不论是拥有的资产规模,覆盖的人群,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超过了大部分的传统期刊[6]。

传统科技期刊如何适应出版业新环境,维持现有生存空间,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考虑:在宏观层面上,要主动跟踪国家科技发展政策以及新闻出版管理有关的法规的变化;在中观层面上,要明晰相关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同时重点关注科技出版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微观层面上,则要提高期刊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下身兼多职的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

科技期刊处于出版生态链的中间环节,上游有科研人员提供内容资源,也有广告商等提供资金,下游有发行、复制、出版机构、图书馆以及终端的读者。科技期刊需要在出版生态链中发展多种形态的出版服务,保证各环节的畅通,才能保持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保证科技期刊的生态化生存[7]。

2.增加用户的体验价值,优化移动传输内容

科技期刊与“互联网+”的融合,应该从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同时进行,内部空间就是要做到科技期刊的内容的全媒体发布,包括纸媒、手机、阅读器、电脑等形式;而外部空间的融合就是要通过平面媒体、立体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媒介提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各种信息,满足受众多样性的阅读体验需求。

科技期刊推出的融媒体产品,给用户或读者带来的体验肯定要与传统纸媒有所区别。如果只是将纸版杂志扫描制成数字版期刊,放在手机、平板等平台的APP上供读者阅读,这样的用户体验价值非常有限,有的读者甚至会不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毕竟科技期刊提供的不是大众娱乐信息,让用户在碎片时间利用移动设备阅读长篇繁复的科技文献,也不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的规律。但是如果完全采用网站的格式发布科技文献,用户又会被其中大量的图片、链接甚至广告分散了注意力,很难真正从文字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因此,科技期刊的融媒体产品如何平衡文字、图片、链接、甚至视频等元素的比例,设计符合用户多端口阅读习惯的版式界面,优化移动阅读时的信息获取手段,真正做到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融合,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得调研和改善[8]。

3.科技期刊出版与数字教育融合,扩展弹性空间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普及,数字教育给人们的学习和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随着数字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引入教育领域,国际出版业也面临了新的挑战,众多传统科技出版机构顺应潮流,在数字教育领域积极开拓,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自主或合作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数字科技教育课程品牌,向各类院校提供个性化的、按需开发的学习平台,进而逐渐扩展其赢利空间[9]。科技期刊的教育功能及面向的受众虽不及部分图书和教材,但是仍然有机会在数字教育领域分一杯羹。通过妥善管理和挖掘科技期刊的数据资源,制作交互式的数字出版刊物,多终端呈现不同层次的科研基础方法、常规技术、科研培训或最新科研进展及成果,一样能满足高校以及研究机构各种人员的教育学习需求。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此,科技期刊应该把握自身定位,在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的组织建构过程中,把握与“互联网+”融合的四个维度是提升其综合影响力的至关重要之点。

(作者单位:《今日科技》杂志社)

[1]游苏宁.网络时代 秉烛前行[J].编辑学报,2015,27(6)

[2]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新闻战线,2003(6)

[3]王荣兵.提升我国科技期刊传播效果的对策[J].东南传播,2010(7)

[4]范军.“十二五”以来新闻出版走向世界新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5-03-25

[5]刘志伟,路健行.大数据如何改变出版业?[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09-30

[6]张泽青.2014年中国期刊现象观察[J].编辑之友,2015(2)

[7]俞涛,王道平,张高明.科技期刊的生态化生存策略[J].科技与出版,2008(7)

[8]杨西京.跨媒体出版融合需要解决八个难题[J].出版参考,2014(11)

[9]张宏.出版与数字教育:出版转型的融合典范[J].出版参考,2014(12)

猜你喜欢
科技期刊学术维度
科技期刊的分类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科技期刊的分类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