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阅读”模式之消极影响研究*本论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基于读者阅读心理的视角

2016-02-13 11:06□文│张
中国出版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元认知媒介监控

□文│张 岩

“听阅读”模式之消极影响研究*本论文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基于读者阅读心理的视角

□文│张 岩

“听阅读”模式是适应互联网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不断扩容的趋势而快速发展的,其对读者填补碎片化阅读时间、丰富阅读体验等方面是有所裨益的。然而,这种阅读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消极影响。文章从读者阅读心理的视角对其进行文化反思:“被动式”接受形态减缓阅读能力建设,“群体暗示”压力引发心理图示结构趋同,“伴随式”阅读状态制约元认知监控水平。

听阅读 消极影响 文化反思 阅读心理

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一书中考察了网络资源如何使人类将自由时间看待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这种资源。随着移动媒介的大量普及,在技术层面上支撑了现代人对自由时间的高比例利用。有声读物产业的快速崛起可以被视为对认知盈余理论的生动阐释,充分体现出媒介呈现方式的演化对人类阅读形态的巨大影响,伴随式“听阅读”模式日益成为新的消费需求和阅读模式进入读者的文化生活之中。

有声读物主要是指通过声音表演的形式,借助电子化的录制手段编辑而成的语音类图书产品。应当看到,“听阅读”是适应互联网数字技术高速发展、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升级、受众群体对于移动互联社交方式的集体性关注等媒介生态环境不断扩容的趋势应势而出的,其对读者填补碎片化阅读时间、丰富阅读体验、创造认知盈余等方面是有所裨益的。然而,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听阅读”形态的快速扩张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根据阅读心理学的研究,读者的阅读活动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行为,而是一种具有一定规律的主动性认知行为。本文即从阅读心理的视角切入反思“听阅读”模式的消极影响。

一、“被动式”接受形态滋生阅读惰性

德国文艺理论家汉斯·罗伯特·姚斯是接受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他认为:“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关系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必将走向死亡,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1]这段话表明了接受理论的文化态度,即注重挖掘读者的能动性在阅读活动中的作用与功能,强调读者的阅读行为对作品意义的建构作用。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指向,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参与、参与技能以及参与效果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意义、价值的最终完成。这就要求在阅读活动进行中,阅读主体要实现阅读能力提升的前提便是保持阅读行为的主动性。有声读物通过借助音乐、节奏、声音表演等形态将阅读文本转化为更加简单易懂的传播媒介代码,进而导致传播情境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印刷媒介所要求受传者需要具备的读写技巧在有声读物的阅读情境下被颠覆。如果说在文本阅读阶段,读者需要通过不断发挥主动性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那么在“听阅读”情境下,人们并不需要先听懂简单内容或者文字构成的读物然后才能听复杂的有声读物。

在《美国受众成长记》中,学者理查德·布茨通过社会行为学的视角,探讨了承载着公共话语职能的媒介如何建构受众。他将受众的类型归纳为几组对应的概念:积极受众/消极受众、过度活跃的受众/不设防的受众、公共空间/私人空间等,认为处于消极被动的接受方式中的受众会依赖于或不假思索地去接纳媒介的娱乐信息,并极有可能导致主体文化审美能力的退化。这种作用无论是对于原本阅读能力较强者还是较弱者而言,都易引发其混淆“听阅读”和“文本阅读”之间的差异性。由于“文本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行为,我们必须不断地向字句的模糊性之中注入意义”[2]。这对于读者本身的认知能力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而“听阅读”的轻松易得会导致读者误认为通过“听阅读”的形态可以高效快速便捷地完成阅读活动。长此以往,阅读者将逐渐屈从于数字化媒介权力的影响力,在媒介权力“吸引和引导公众的注意力;对观点和信念进行劝服;影响行为;构建和界定‘现实概念’;赋予社会地位和合法性;迅速而广泛地告知公众”[3]的强势导引下更多地选择“听阅读”形态而舍弃文本阅读形态,从而不自知地滋生阅读和学习惰性。

二、“群体暗示”压力引发心理图示结构趋同

“群体暗示”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当下大多数的有声读物平台都会设置排行榜或者推荐榜以引导读者的目标选择,这体现了一种确立权威的“群体暗示”的价值倾向,进而发展为一种媒介价值观,“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定义现实世界”[4]。借鉴乔治·格伯纳对电视媒介与人类生活的影响研究所提出的“涵化理论”的观点,媒介能够极大地影响人们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内容和方式,甚至会对大量使用该媒介的人群产生潜移默化的同化作用。“重要的是大众媒体的集体显示中带有一种胁迫的力量,暗示人们不要落伍。人们对这种变化背后的动因还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时,就已经屈从于这一变化了。”[5]这一趋同性趋势的发生会影响读者自我选择和判断的独立性。

图示理论属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概念,主要应用于研究个体的知识认知过程。在现代认知心理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图示理论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总体而言,图示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图示”是认知主体的个体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这个知识结构在主体认识新知识的心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对心理图示启动模式的设想中,自下而上的高夫模式、自上而下的古德曼模式和相互作用的鲁默哈特模式被认为是图示理论发展的三种标志性学说。[6]鲁默哈特更是将这种图示理论广泛地应用于阅读、学习等认知活动中,他把图示称为认知的“建筑材料”,认为图示的启动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预期驱动”,即认知主体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事先具有概念上的认知、预测和推理,并自上而下地将新知识纳入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中;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材料驱动”,即通过新知识自有的材料特点彼此关联构成,进而影响阅读主体的图示结构,从而突破了“编码-解码”的单维度形态,引发了研究者对认知过程的双向性观察。在这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驱动过程中,阅读主体和阅读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塑造和彼此同化的关系。将这一图示理论纳入对于“听阅读”的研究中,当读者屈从于媒介价值观的压力和“听阅读”自身的媒介倾向性而选择从众的文化指向,就不可避免地在阅读对象上不断趋近。当这种阅读材料的积累达到一定数量,便会发动自下而上的材料驱动,而既有的心理图示也会自发地顺应当前阅读材料对图示结构的新需求,从而造成心理图示的质变和趋同。正如麦克卢汉所言:“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7]

三、“伴随式”阅读状态制约元认知监控水平

元认知理论最早出现于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拉威尔在1976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所谓元认知,简要概括即是主体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根据弗拉威尔的理论,元认知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尽管后来的研究者不断修正和调整这一理论的体系构成,提出了诸如多重智力观等多种学说,但是元认知监控始终是元认知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元认知监控是指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进程中不断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并且根据监控结果适时调整认知策略、技巧和计划,从而实现完善认知结果的心理行为。

根据目前国内最大的移动电台“喜马拉雅FM”的统计,目前“听阅读”的主要时段集中在晚上入睡前和上下班时段,人们将“听阅读”作为一种伴随着开车、吃饭、健身、清洁等其他事务行为的一种多效能时间安排的选择。换言之,“听阅读”的阅读者并不以阅读为同时段的主要行为内容而投注极大的关注力。在这样一种阅读诉求的预设下,其高水平元认知监控也就难以实现。按照元认知监控的基本步骤,首先,阅读主体在阅读行为开展之前即需要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制定阅读计划,并预估在阅读行为进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最终可能实现的阅读效果。“伴随式”阅读由于其从属于其他活动的附属性特征,阅读主体往往不愿意花费大量精力进行挑选和计划,同时也极少会赋予这种阅读行为现实化的目标达成,而更多地倾向于轻松随意的阅读对象,这也体现在有声读物平台的下载排行榜中。其次,阅读活动进行中,元认知监控要求阅读主体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进行阅读效果的反馈,从而正确判断自己实现阅读目标的进程和阅读策略的效果。由于伴随式“听阅读”往往被作为填充碎片时间的阅读形态,阅读主体对于阅读进程的掌控往往不取决于既有的阅读计划和监控需求,而跟随于现实环境的变更而随时停顿和接续。同时,“听阅读”也不同于“文本阅读”自主掌握阅读节奏选择凝视时长,而服从于阅读对象的内在节奏,这些都不利于元认知监控对于阅读效果形成客观反馈。再次,根据反馈结果采取修正措施是元认知监控得以有效地辅助认知行为的重要实施步骤。在伴随式“听阅读”活动中,基于前两点计划目标和反馈信息的匮乏,即便阅读效果不佳,阅读主体也往往选择更换收听内容或者提早结束收听的简单方式作为阅读主体的干预措施。“听阅读”的伴随式特征导致主体在元认知监控的各个环节中大多处于比较盲目、随意冲动、直观化的状态中,直接影响了监控水平,进而影响了元认知知识的获得和主体在认知活动中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四、结语

梅罗维茨用“介质理论”描述了当人类需要依赖媒介的变迁来建构新的文化情境时,媒介本身便超越其传播内容成为社会变革的关键力量。“听阅读”模式媒介应用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能够体现出诸多依托于数字技术的文化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所不断面临的技术参与和文化独立性的博弈。正如丹尼斯·麦奎尔在其经典著作《受众分析》中所说:“受众既是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导致相同的文化兴趣、理解力和信息需求——的产物,也是特定媒介供应模式的产物。”[8]从读者阅读心理的视角对“听阅读”模式进行分析,既可以从微观角度考察阅读者的主体性价值,同时也期待从新的文化景观透视媒介变迁对于人类阅读史的影响。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德]H·R·姚斯,[美]R·C·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

[2]胡泳.译者序:认知盈余成为一种可能[M]//[美]克莱·舍基.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胡泳,哈丽丝,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英]格雷姆·伯顿.媒介与社会[M].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6

[4][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5]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1

[6]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6

[8][美]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

猜你喜欢
元认知媒介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书,最优雅的媒介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