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2016-02-13 08:00孙梁李维花
浙江经济 2016年14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发展

孙梁 李维花

绍兴绿色发展的实践与展望

孙梁 李维花

近年来,绍兴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尝试,特别是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加强供给侧改革和“补短板”重要内容加以部署推进,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有力提升了科学发展水平。

践行绿色理念,增强绿色发展生态自觉

坚持顶层设计和绿色规划并立,理清绿色发展思路。绿色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十三五”规划及区域、城市、土地等各级各类规划,出台《绍兴市环境功能区划》《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绿色化成为新时期重大发展方略。健全机制高位推动。成立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组长的美丽绍兴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推进落实、考核督查并将结果与党政班子实绩考评挂钩。提升城市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绍兴市城市发展战略纲要》,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二大组群、三条轴线”全域发展格局。启动城市总规修编,高起点优化发展蓝图。优化市域空间开发。划定6大类环境功能区,根据目标制定负面清单和管控措施。启动编制《绍兴市主体功能区规划》。

坚持转型升级与节能降耗并举,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强化创新引领。2015年全市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1.5%、高于工业产值增速18.5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32.5%。加强科技企业金融支持,杭州银行绍兴科技支行开业,发放创新券1366万元。加快结构调整。2015年全市工业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88%,全员劳动生产率20.3万元/人,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全省第一;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比重增长1.6个百分点。上虞区列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区。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诸暨经济开发区、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省级试点园区。推进印染行业集聚提升,柯桥印染搬迁集聚工程投产36家、越城19家印染企业完成转型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实施能源“双控”,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率先推行区域节能评估省级试点。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启动重点行业碳排放核查,2015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0%,超额完成年度及“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

坚持生态优化和污染防治并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深化“五水共治”。坚持拉高标杆、精准发力,河岸同治、业态联调、区域并进,开展“六大硬仗”“十大攻坚”“清三河”等行动,治水成效显著,201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大禹鼎。开展大气防治。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淘汰小锅炉3800余台、黄标车近6万辆;开展重点乡镇大气环境质量PM2.5监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提高到79.5%。探索土壤治理。对工业污泥、建筑泥浆、工程渣土产生单位“五统一”管理,对452家企业实行固废动态监管,完成118个土壤环境质量国控监测点位布设。狠抓污染整治。完成25家制革、27家造纸、193家化工和426家印染企业整治,永久关闭化工企业20家、停产整治33家。

坚持创新改革和依法治理并进,健全绿色发展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成功试点排污权有偿使用,截止到2015年共办理4976笔、缴纳使用金5.13亿元。开创淘宝网拍卖,累计交易905笔、交易额2.28亿元,COD拍卖单价刷全国新高。累计办理抵押贷款798笔、贷款额135.76亿元。建立法制监管机制。率先试点政府储备排污权基本账户制度,以减量定增量下达可审批储备排污权总量;做实刷卡排污系统建设应用,累计建成刷卡排污系统484套,对116家次超量排放企业采取管阀措施。完善损害赔偿(补偿)机制。首创环境污染损害评估,启动环境损害评估国家级试点。实施曹娥江、汤浦水库考核管理办法和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强化环境执法。强化公检法联动执法,成立市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成立市水政渔业执法局,开创先例将重点监控企业自动监控系统用于执法。2015年全市环境立案数量、处罚企业、处罚额分别增长70%、31%、51%。实行领导班子离任生态环境责任评估。重点评估任期内生态类规划编制、红线划定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三个基本条件。

坚持优化环境和加强配套并行,重构绿色发展格局。优化城乡环境。开展优化环境“八大行动”,深入开展“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完成省下达486个整治点位和2223个自查点位整改并通过验收。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4平米。完善基础设施。全市集中式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处理率90%以上,污泥无害化处理率98%以上。投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5个、垃圾填埋场6个。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开展“四级联创”,大力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80.7%。

总体看,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空间管控取得进展、工作部署成效明显。但面对资源匮乏、生态敏感的特殊市情,面对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的特殊阶段,推进绿色发展形势依然严峻,许多方面刚刚起步。一是顶层设计有待落地。许多改革措施还处于设计阶段,市场化推进机制有待健全,第三方监管、政府采购、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等有待深化,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升。二是生态环境问题仍然突出。资源能源约束趋紧、产业结构总体偏重、污染治理难度加大,生态环境仍是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三是配套措施有待深化。分散于众多部门主管的相关政策措施建设滞后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多个部门多项政策协力同步推进尚需时日。

深化改革创新,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

新时期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突出制度供给,找准关键抓手,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构建系统科学完整的制度体系保驾护航绿色发展。

完善制度建设,以科学的制度体系引领绿色发展。不断健全生态红线管控制度。按照“红线区域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降低”要求,调整优化生态红线,加强红线监管,加大补偿力度,形成“谁保护谁受益、谁损害谁补偿”导向。划定开发边界,严控城市规模和开发方向。积极探索深化创新。深化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国家试点,完善环境损害评估绍兴模式,力争成为司法部鉴定资质单位。探索建立赔偿磋商制度。深化“大数据”改革试点、分质提标集中预处理改革试点。加强源头管控精细管理。开展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划出空间、总量、标准三道“门槛”。构建全市工业污染源基本账户,实现污染源精细管理。强化规划环评科学性和执行力。制定《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加快结构调整,以优化的产业结构助力绿色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中国制造2025绍兴实施方案》,高质量培育新兴服务业,高标准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立推广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施循环经济示范行动,深入开展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深入开展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做好上虞、新昌省级绿色安全制造示范区和试点区工作。继续加强节能减排。围绕工程、结构、管理减排三大抓手深入推进新一轮污染减排。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双控”。打造低碳城市。

加强生态监管,以铁腕的执法监管保障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环境执法力度。实施优化环境“八大行动”,精细整治城乡环境,提升城市整体风貌。近期以高铁、高速公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和袍江、柯北、道墟为重点,做好G20重要时段环境质量保障。开展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全过程监管。串联环评审批、总量控制、排污权交易等制度,强化“一证式”全过程监管,开发“一证式”管理平台。开展“双随机”、信用评价等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联动,推进垂直管理改革,厘清市县环保机构职责事权定准,加强和规范环保机构队伍建设。鼓励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环境保护监督。

完善市场机制,以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绿色发展。深化环境资源价格改革。继续实施差别电价、惩罚电价、阶梯电价政策和阶梯水价,建立反映自然资源真实价值的价格体系。完善生态资源有偿使用机制。深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结合落实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权制度。探索适合市情、对接有序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探索排污权抵押融资模式,拓展节能环保设施融资租赁业务,发展碳资产金融业务。推进生态项目市场化。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探索“谁污染、谁付费、第三方治理、政府监管”治污新模式,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积极性。

抓好关键,以完善的考核制度引导绿色发展。严格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行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坚决不让制度规定成为“没有牙齿的老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年度考核。研究制定考核办法和实施细则,重点加强对污染物总量减排工程等项目和改革举措考核力度。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根据环境功能区定位和自然资源资产禀赋,审计评价任期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建立资源负债表,提供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生追究制度的信息基础和考核依据。

作者单位:孙梁,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李维花,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现挂职柯桥区发展和改革局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态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