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的文字,牵肠挂肚的心——《朝花夕拾·琐记》辨析

2016-02-13 05:25牛亚博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鲁迅

牛亚博(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呼应的文字,牵肠挂肚的心——《朝花夕拾·琐记》辨析

牛亚博
(郑州大学 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 要:《琐记》绝非琐屑,在衍太太事件以及南京求学经历中甚至过渡处都不约而同出现了呼应,这种呼应是鲁迅有意而为之。透过这种呼应,更值得注意的是鲁迅那颗形散而神不散的忧国忧民心。

关键词:《琐记》;鲁迅;呼应

鲁迅的《琐记》绝非琐屑。“这篇回忆散文,题曰‘琐记’,但它不是生活琐事的记载,而是比较完整地叙述了作者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求学的一段重要生活,它是青年鲁迅开始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艺术记录。”[1]杨义说:“本篇虽名《琐记》,但所记载的在鲁迅思想形成和发展上至为关键,甚至可以说是他第一次经历的异质思想的奇遇,因而琐记决非琐屑。”[1]魏洪丘也指出:“这篇名为‘琐记’的散文,虽曰‘琐’,其实线条清晰,是鲁迅离乡外出到南京读书的人生历程的写实。”[3]

诚然,琐记并不是琐碎、漫无目的地记叙,呼应的手法贯穿文本更将作者感情串联其中,因呼应过多而导致“散”乱的文本下一直有一颗牵肠挂肚的心。

(一)三个“决不”

文本用三个“决不”形容衍太太的伪善,与《朝花夕拾·父亲的病》精通礼节隐喻的批判不同,鲁迅仅通过二三事,一个活脱脱的投其所好、知行不一、弄虚作假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4,p60]衍太太的动机就是伪善的表现,谁会花大力气来博得孩子的好感?孩子由于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本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能以自己的好恶看待人和事,衍太太作为多吃了几年盐的大人曲意逢迎小朋友们,如同“老莱娱亲——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4,p24]别扭至极、讽刺至极!

第二个“决不”源于吃冰的故事,因我们在冬天吃冰给沈四太太看见,便奉劝我们道“莫吃冰,要肚子疼”,又给我们母亲听到,跑出来我们都挨了一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得多。”此时,衍太太的投其所好、伪善面目揭露无疑,鲁迅一生都对中国的出路、对国人持悲观态度,这样“为他人好”、不说真话甚至混淆视听的人才是社会最大的毒瘤。

第三处仍然是在对比中显露衍太太的“老好人”一面。“假如头上碰得肿了一大块的时候,去寻母亲去罢,好的是骂一通,再给擦一点药;坏的是没有药擦,还添几个栗凿和一通骂。衍太太却‘绝不埋怨’,立刻给你用烧酒调了水粉,搽在疙瘩处,说这不但止痛,将来还没有瘢痕。”[4,p61]尽管鲁迅的文章少有长篇幅描写母子之情的运笔,但此处仍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疼爱孩子的母亲形象,骂一通、添几个栗枣并不是目的,身为母亲看见儿子受伤忍不住唠叨几句,希望他下回能小心。衍太太的决不如此是对“别家的孩子却好的”极力贯彻,也许“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的一面才是一个真正疼爱儿子的母亲。

(二)绝不向伪善妥协的决心

无论是批判现代评论派打着公理正义的旗帜却为反动势力开脱的“母象请安”面目,还是揭露封建卫道士吃人的本质,又或是嘲讽三一八惨案的始作俑者妄推尊孔复古的逆流,鲁迅的眼里都容不得沙子,他用一支笔向一切虚伪挑战。“我生长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着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的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助时,我还羡慕他们安乐。但我母亲的母亲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和花鸟并不一样了。”[5]正是这种看清虚伪后的苦痛,让鲁迅不惜说真话,将华丽的袍子撕开来。

(一)两个“不满足”

第一处是在喜爱衍太太的情况下却因《春宫图》事件生间隙。衍太太在17岁出嫁周家,其夫是鲁迅叔祖周子传,但周子传生性瘦弱多病,又喜抽鸦片,刚过40岁就得嫩胀病去世。她竟然与小一辈的族人周衍生住到一起才被鲁迅称为“衍太太”,借以暗示族内乱伦之意。就是这样一个私生活不检点的女人将《春宫图》这样的闺房之乐在光天化日下与其男人欣赏且一时兴起邀孩童加入。从大处看是淫欲思想的恬不知耻,以淫为荣;从小处看是通过别人出丑获得优越感,处处攀附高人一等。

与此相呼应的是文本中间部分,当出走S城转入中西学堂后,虽有求新求变的方向,但所教授的内容仍带有局限性: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对西方先进技术、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等内容一概而略。鲁迅不满足的是仍没有找到救治中国的药方,甚至连对手模样都没摸清楚。照这样来看,鲁迅必定失望,只有再次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的人们。

(二)对人事的苦心孤诣

许寿裳说:“鲁迅的性质,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贵,示弱灭儒,皓皓焉坚贞如白玉,懔懔焉劲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6]所以鲁迅对人、对事总是捧着一颗热心。在弱小者身上寄托自己的同情和爱怜,在植物身上发现生命的美,在猛兽身上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为的就是让丑陋无处遁藏,把特权打回原形,从而倡导理想社会。同样的,青年鲁迅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生道路选择受其特定的历史舞台的影响和制约,但他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不断突破自身的某些局限而超越自己同时代的人。正是这份不满意激励他走得更远。

(一)两次“不到那里去”

第一次下定决心不到衍太太那里去还是由于春宫图事件让我受到莫大的侮辱,第二次不去是在流言事件中。衍太太一方面故作亲切先正名“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再不遗余力地出谋划策“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来,总可以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另一方面又虚以委蛇,到处散播流言“说我已经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鲁迅对流言深恶痛绝:“我这一生中,给我最大损害的并非书贾,并非官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小人:乃是所谓‘流言’。”[7]并且指斥流言是“畜类的武器,鬼蜮的手段”“只配当作狗屁”[8],更在《南腔北调集》中戏说“谣言世家”。

(二)怀疑与开拓的进取之心

鲁迅在人生的三个阶段两次出走。第一次为自己,躲避流言是主因,不愿走旧时代大家族子弟做官与经商的老路是其一;第二次为国家,向国外要将来,琐的是中国,不琐的是现代!期待国外的现代化能为积贫积弱的中国带来曙光。从南京到东京,从东京到浙江,从浙江到北京,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上海,每一次的开拓都伴随着怀疑与否定,但在同流合污与重新来过间,鲁迅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后者。这就是所谓的民族脊梁。

(一)两处“觉得不对”

1898年5月,鲁迅考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校名称响亮称雷电学堂,既然是洋务运动下储备海军干部的学校,怎么也应该与海事、军事有关?乍一看鲁迅记忆中的所学:“四整天是关于‘这是猫,那是老鼠’的英文,一整天是关于封建纯孝观的文章,一整天是做各种纸上谈兵的论文”,教学内容就是假、空、大。假在以新式教育为名作复古的酸文章;空在很少有涉及真正核心的军事授课;大在虚讲取长补短、事物之间互相联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大道理。再看看学生是什么样子?学生以等级划分,能够像一只螃蟹般走路“决非只有一本‘泼辣妈’和四本《左传》的三班生所敢正视”的只能是高年级学生。

最让人“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的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乌烟瘴气。学校本该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却因为池塘淹死了两个年幼的学生建起了一座小小的关帝庙,焚烧着写着“敬惜字纸”的纸张,而且每年七月五日还要请一群和尚放焰口、念咒。新式教育竟然依靠封建迷信获得心理安慰,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另一个不对也预示着维新派失败的必然性。1898 年10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当鲁迅沉浸在石破天惊的《天演论》中,“一位本家老辈严肃地让我看并抄参康有为变法的报纸”“我仍然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鲁迅没感到自己行为有不对是因为在他模棱两可般不记得抄否反对维新的文章时应该是坚决没抄的,当时一有空就看《天演论》,对于外部世界感到新鲜,并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哲学思维方式有极大探索欲求;至于认为察觉到了不对,那是看到以富强求富为目的的维新派变革需要面对又臭又硬的顽固派抗拒。

(二)用排除法做中国命运选择题的耐心

鲁迅是一位善用排除法的大师,总是用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的排除法来选择中国的前景。《南腔北调集》中的《我们不再受骗了》排除掉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公平、正义;《伪自由书》中《<杀错了人>异议》排除掉袁世凯等军阀杀错了人的选择,真正错的是我们自己,选错了主导中国命运的领头羊;《准风月谈•中国的奇想》排除“纵欲成仙,袖手杀敌,造谣买田,甚至狂赌救国”的天方夜谭。当不知道中国的前景会是怎样的时候只能通过不是什么来得出最后的那个“是”,鲁迅的忧国忧民伴随了一生。

(一)两处强制过渡

从宏观处入手,文本有两处过渡显得突兀、不自然。第一处是流言事件之后,“好。那么,走罢!”。五个字、三个标点独立于一段。“好。”是对流言事件的终结,不必再说,由于年幼认了亏,不再跟衍太太对簿公堂;“那么,”是对出路的犹豫,S城人的嘴脸早经看熟,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下一步到底该何去何从,鲁迅的内心犹如天人交战,最终依照负负得正的原理,为伪善、阴险之人所笑骂的是中西学堂,那么这个学堂必是和他们不同的,所以朝这儿走。“走罢!”不是心甘情愿地走,而是给自己壮胆践行。一个感叹词就有种无可奈何之意,心已被伤。那还仅仅是“走”吗,是逃异地的“逃”!

第二处转折是在水师学堂——铁路学堂,希望——失望——希望——失望后得出结论:“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4,p66]鲁迅悲喜交加,悲的是还剩下一条路,如果不成功就无路可走;喜的是还有条路可走,不是茫茫皆不见的无迹可寻。到外国去到底行不行得通呢?就冲着一个祖母哭得死去活来,一个曾游历过日本的前辈向我们介绍准备事项时提到多带中国袜、换日本现钱这些琐事,可谓前程堪忧。

(二)七窍玲珑心

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寄予强烈的感情,或无奈或冲动,这在严肃的周树人身上少之又少,我们总是将鲁迅捧得高之又高,堪堪忘了他也是那个喜爱百草园的幼童,溺爱孩子的父亲,喜欢描画、木刻、收集书本的穷文人。然而,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艺术与政治的完美结合。于木刻之余指点下政治,于政治之外清扫下文坛,于提携后辈之外讽刺下缺失的人性。反映在《琐记》里既有儿时的记忆,也有成年之后的过滤净化,但贯穿始终一成不变的是对时局的关注,对小人、伪君子的打击,一颗七窍玲珑心片片都为了中国这片热土。即使曾经失望和彷徨过,对改造国民性矢志不渝。

[参考文献]

[1] 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大学中文系.《朝花夕拾》浅析[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78:119-126.

[2] 杨义.《朝花夕拾》的生命解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1):1-17.

[3] 魏洪丘.鲁迅《朝花夕拾》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14:74.

[4] 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 李伶伶.鲁迅地图―解读平常人的鲁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47.

[6] 许寿裳.鲁迅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35.

[7] 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393.

[8] 鲁迅.鲁迅全集·华盖集·并非闲话(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81.

(责任编辑、校对:任海生)

Echoing Writing and Worried Heart: An Analysis of Dawn Blossoms Plucked at Dusk · Suo Ji

NIU Ya-bo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 China)

Abstract:Suo Ji is absolutely not trivial details. The echoing writings can be found in the description and transition of Mrs. Yan and the school experience of Nan Jing. The echoing writing is made by Lu Xun intentionally. In such writing, it is easy to find his concern about the country and people.

Key Words:Suo Ji; Lu Xun; echoing

作者简介:牛亚博(199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收稿日期:2015-06-30

DOI:10.3969/j.issn.1009-9115.2016.01.019

中图分类号:I2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6)01-0068-03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