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亦淳,关彦庆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长春理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亦淳1,关彦庆2
(1.东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2.长春理工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汉语拼音方案》是我国语言本体规划的重要成果,它主要解决了准确地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的问题,对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水平,推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它成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听说读写”能力迅速提升的重要工具.
汉语拼音方案;汉字;普通话;第二语言学习者
汉语国际推广是国家的发展战略,中国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很多外国朋友学习汉语.《汉语拼音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方式的国际化、记音的音素化使其具有了易学性特点.汉语拼音字母是“外国人学习汉语最好的媒介”[1],它是专职记录语音的,因此汉语拼音成为外国朋友学习汉语、认识汉字的最重要的工具.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发挥着强大、具体而神奇的作用.我们以在俄罗斯本土汉语教学为例,详解汉语拼音的拼写普通话和给汉字注音的功能,进而指出拼写普通话指向学习者的“听说”能力,给汉字注音指向学习者的“读写”能力.
国外的汉语普通话教学,如果课堂上拼音的读写练习少了,学习者会即刻提出意见,要求增加课时,汉语拼音对他们学习汉语来说很重要.我们认为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有以下作用.
(1)讲授汉语拼音,认识普通话语音系统.第二语言教学法很多,教学的起点、过程和目标也不同,但是语音系统的教学是不能回避的.汉语拼音的社会属性、民族属性和记录普通话音位的功能就决定了讲授汉语拼音就是讲授普通话语音.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起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汉语里有学习者母语里不存在的音素,尤其是汉语音节的四声变化是外国人学习的难点.本土的汉语教学没有语境,用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是认识语音的重要途径.《方案》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字母,语音描写音素化,书写方便、易学易用.它能帮助学习者迅速掌握汉语音节的书写形式,建立声、韵、调概念,进而掌握语音系统,形成汉语拼音思维模式.
(2)学习汉语拼音,强化普通话语感能力.语感首先体现在听感上.听力是认识第二语言、学习第二语言的开始.学习者听的是语音,看的是文本,这个文本就是汉语拼音,即使有汉字,汉字上面也必须有显著的拼音注音.虽然汉字是用来记录汉语的,但是汉字的非拼音文字特点使听说和读写形成对立.学习者原有的文字认知的模式会迁移到汉字身上,他们认为汉字太难,没有拼音根本无法实施阅读等学习行为,他们只能依托拼音进行汉语的学习与训练.在我们的第二语言教学实践中,面向初级学习者是绝对忌讳只出现汉字而没有拼音的文本的.有一次,俄罗斯汉语教育专家听我的汉语听力课,发现ppt中有的汉字文本没标写拼音,课后非常认真地跟我说“没有拼音真的很难”.有了拼音,学习者就能比较准确地反复地诵读文本、及时记忆汉字语音,感知汉语的韵律和节奏.因此借助拼音解读听力文本,能够提高学习者的汉语语感.
(3)掌握汉语拼音,提高普通话表达能力.在国内,普通话的表达能力似乎和拼音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在国外的汉语学习者身上,我们看到了用拼音拼写普通话的拓展功能.自然语言“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依存的,具有相互影响、相互迁移的功能.“听说”使用的是语音符号,“读写”使用的是文字符号.汉语普通话的语音符号体现为汉语拼音,文字符号体现为汉字.语音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就是汉语拼音与汉字的对应关系.汉字的非音素化属性决定了汉语的语音符号与文字符号是对立的,这给第二语言学习者带来了巨大挑战.语言信息的输入都是从刺激开始的,因为接受刺激,所以才能感知符号,提取信息,与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建立联系,寻找到它在系统中的位置,然后完成知识内化,这是理解信息的过程.符号的输出也就是信息的输出,这种输出是以说话人正确的理解为前提的,只有理解正确,才能表达准确.因此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的关系决定第二语言学习材料的编写方式.如果这两种符号性质相同,则只需要一种符号,比如俄语;如果两种符号性质不同,就需要两种符号,比如汉语.虽然学习者能够很快掌握汉语的所有音节的拼写方式,但是不能掌握所有汉字的书写方式.因此在初级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文本中汉字与拼音同时出现,在学生的习作中更是汉字和拼音交互出现.下面的短文摘录于我们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一张教学卡片.这是孔子学院一年级学生Крюкова Светлана写的短文——我的老师,转引时我们未做任何修改.
我的老师.
他jiao Guan老师.他是中国人.他有意思的人.他很congming和huájí.他做很好的班.他学习俄语.我喜欢他的课.
作者用了24个汉字、22个词(其中有6个音节是用拼音标写的),把老师的职业、国籍、性格、工作状态、爱好及他上课的态度都说得很清楚.我们反思的是:如果没有拼音(尽管有4个音节没有标调),能认读这24个字的学生能做到这样比较完美的表达吗?因此,我们认为掌握了汉语拼音的拼写能力也就提升了学习者的汉语表达能力.
1.4 运用汉语拼音,实现汉语的交际目的
我们一般只把汉语拼音拼写普通话停留在拼写本身.国外的汉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对本土的汉语初级学习者,甚至本土的汉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汉语拼音不只是学习和教学工具,它还可以替代汉字文本成为具有交际作用的工具.比如,有的俄罗斯教师和学生用汉语拼音给我发送 e-mail,可能汉语拼音标调稍微繁琐一些,他们索性就不标写声调了.比如:2013年11月14日20点16分,一个叫Anna的汉语老师给我发了电子邮件:
Guan laoshi, ninhao!
Wo gei nin fa hanyu bisai de cailiao.
Baozhong, Anna
撰写成汉字文本,她表达的是:
关老师,您好!
我给您发汉语比赛的材料.
保重,安娜
2013年11月15日这位Anna老师又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个别的拼音有拼写错误:
Guan lashi, bu yong xie.
women laoshi feicheng ganxie nimen lai canjia women hanyu bisai.
Xiexie nimen, anna
撰写成汉字文本,她表达的是:
关老师,不用谢.
我们老师非常感谢你们来参加我们汉语比赛.
谢谢你们,安娜
学生在应急表达的时候,首选的表达工具是汉语拼音.他们的课堂笔记、各种汉语考试的口语文本材料等都是用汉语拼音书写的,有的甚至完全是用汉语拼音记录的.曾经有位本土汉语老师说,由于没有汉语语境,原来记住的汉字经常忘掉,但是汉语拼音的使用能力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因此,在我接触的外国人中,他们心目中的汉语拼音已经具有了文字的属性和价值.
外国人学习汉语必须汉字识别、阅读汉字文本、用汉字记录和书写汉语.“汉字不是拼音文字.”[1]外国人在完成并获得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汉语拼音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汉语拼音给汉字注音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汉字与拼音互补,提高汉字教学效率.所谓“互补”是指“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工具与“拼音”作为给汉字注音的工具在教学上的功能“互补”.给规范汉字注音是汉语拼音的重要职能,汉语拼音是汉字认读和汉字教学的工具,国外的汉字教学离开拼音几乎寸步难行.在中国人看来,汉字博大精深,汉字蕴含丰富的文化,但是对于没有汉字背景知识的外国人来说,汉字难认、难写、难记是不争的事实,对汉字文化更是望而生畏.我的俄罗斯同行说,汉语很合理,比较好学,但是汉字太厉害.比如:汉语掌握了“牛”“小”“肉”,就可以学会“小牛”“牛肉”,而俄语里的“小牛”теленок、“牛肉”говядина与“牛”корова/Бык、“小”маленький“肉”мясо等单词的书写形式没有任何关系.汉字的厉害之处就是外国人很难建立起笔顺、字形、结构的概念,他们书写汉字时,字形、偏旁、笔画、笔顺出现混淆等错误是太平常的现象了.“汉字书写教学不仅是对外汉字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汉字教学的难点.”[2]因此,国外的汉字教学必须依托汉语拼音,学生也依托拼音认读和记忆汉字.文字首先体现的是工具性,工具性的首要特点就是简便、易操作,如果太复杂就必然不受欢迎.简体字尚且如此,繁体字就更不用说了.我们见到的俄罗斯汉语教育专家编写的汉语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用拼音和汉字互补的形式来编写教材的.利用汉语拼音教汉字,先认读,后书写,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地掌握复杂汉字了.
(2)汉字与拼音共现,提升汉语文本阅读效率.所谓“共现”,是指初级汉语阅读文本上汉字与拼音“共现”,这里的“共现”表现为汉字阅读文本与对应汉字的拼音形式同时出现.在中国,这种读物是面向儿童的,叫作幼儿拼音读物,在面向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这种读物一般称为初级汉语阅读文本.阅读是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要目标.汉字的书写和排版形式淹没了词语之间的界限,这给外国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教学实践过程中,不论是板书还是编写的训练文本,都是以拼音与汉字共现形式出现,这样学习者比较容易区分汉语的词语界限、声调变化、字音异读等现象.这种文本形式在语篇练习时尤其神奇,能够迅速提升阅读效率.
(3)汉字与拼音关联,提高书写汉字、记录汉语效率.所谓“关联”,是指通过“互补”和“共现”的训练,使汉语学习者建立了汉字和拼音的“关联”概念,并使他们获得汉字和拼音的“关联”意识和能力.在书写汉字记录汉语的时候,他们遇到不会写的汉字能临时用拼音替代汉字,使汉语学习者能够及时完成书写汉字,记录汉语文本的任务.比如,听写训练的基本学习过程是先用拼音形式替代汉字,然后再通过工具书查找相应的汉字书写形式,再在书写文本上逐个标写正确的汉字.这是本土汉语学习者极为重要的学习汉语的方法.这是初级汉语学习者记录汉语不能回避的方法,也是高级汉语学习者书写汉字,记录汉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前者是用拼音记录不会写的汉字,后者是用拼音记录临时忘记的汉字.这是我们在海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因此,汉语学习者如果能建立汉字和拼音的“关联”意识和能力,就能提高书写汉字记录汉语的效率.其实,“外国人学习和使用汉语时,汉语拼音除了其重要的辅助作用以外,它早已具有了文字的性质和价值.”[3]
总之,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方案》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功能,与学习者“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发展密切相关.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初级阶段,对汉语拼音的依赖和使用,与母语为汉语的中国学生比较,性质和作用显然是不相同的.”[4]“从口头语到书面语,这是掌握任何一种外语的最自然、最灵活的方法.成年人一般不可能单靠听说训练便获得外语的基本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需要视觉上的媒介和依据.在这一方面,汉语拼音填补了汉语口语和汉字之间的空白.”[5]我们认为《方案》拼写普通话的作用指向学习者的“听说”能力,给汉字注音的作用指向学习者的“读写”能力.我们对《方案》服务范围的观察从国内转向世界,对《方案》作用的定位分析从工具层面上升到了认知层面.对外汉语教学是提升对汉语拼音作用认识的重要试验场.
[1]周有光.正确地认识汉语拼音方案的重大意义[J].语文学习,1958(1).
[2]李丽.对外汉字教学之留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3).
[3](德)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和运用[J].世界汉语教学,2003(3).
[4]王理嘉.《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论释要兼及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观念[J].语言文字应用,2013(4).
[5](德)柯彼德.汉语拼音在德中交流上的媒介作用[J].文字改革,1983(9).
(责任编辑:章永林)
2016-06-15
本文是国家语委重点课题——新中国语言文字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ZDI125-33)和吉林省教育厅课题——制约语言规范化工作定位的因素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75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亦淳,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关彦庆,男,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
H19
A
1008-7974(2016)05-0108-03
10.13877/j.cnki.cn22-1284.2016.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