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建议

2016-02-13 03:49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质量

王 柯

论制约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及建议

王 柯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确实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制约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包括扩招政策、导师个人负责制、研究生培养方式等。对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议:扩招要减速,投入需加大;严进严出要求硬,奖惩淘汰制度全。

研究生;教育;制约因素;建议

查阅资料时发现,北京大学有这样一项教育研究成果,研究者对全国97所普通高校、27个研究所的千余名硕导和博导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接近半数的导师认为研究生质量在下降。学者导师们分析了一些原因,其中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缺乏激励创新等问题倍受人们关注。

据有关数据表明,2014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184.4万人,继美国之后,已排名世界第二。如此庞大的研究生数量,能否真正给我国带来强大的人力资本,这值得商榷。按照新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成正比,而对人力资本最直接、最简单的度量便是受教育程度。但是,人力资源不等于人力资本,人数的激增只能说明资源的增加,并不能代表有效人力资本增多。我国研究生人数增多,能否将人力资源恰当地转化成人力资本并为我国经济增长助力,这与研究生培养质量密切相关。

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确实是我国研究生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制约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下面从政策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

一、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

(一)扩招政策

扩招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已经出现相对较长的时间了。我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以来,规模一直在发展,也就是说研究生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扩招的状态。从1991年开始,扩招速度明显激增,仅2003年一年的招生数就是1991年的9倍之多。除了1994年增长速度较快,接近20%的水平外,其他年份相对平稳。由此可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实质不是单位年度扩招幅度的激增,而是累积持续规模的扩招。连续较大幅度的扩招,导致我国在校研究生规模迅速膨胀,在2000年以后,连续四年都以25%的速度增长,使研究生教育规模扩招了近3倍。

扩招政策对研究生教育质量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源质量的影响

高校连续扩招,致使毕业生就业出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在此情况下,考研变成了应届毕业生逃避就业的“避难所”,为了工作而考研,显然与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相左,当然这也是形势所迫。就业压力和应试教育使得研究生基础薄弱,不能胜任一些研究项目,与研究生教育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学业课程仓促压缩,三年课程压缩在一年,挤出剩余的两年时间用来撰写论文与实践,这样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理论基础非常薄弱,能否真正胜任研究项目令人堪忧。

扩招使研究生招生与高考一样,分数便是决定是否录取的重要标准,尽管有面试这一环节,但忽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无疑也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

2.对生均教学资源的影响

充足的教学资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学资源包括师资、经费、教学活动场所、实验器材、教学设备、科研项目等众多方面。科研经费投入对研究生教育相当重要,科研经费是进行科研的基本保障,然而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扩招,人数不断增多,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跟不上人数激增的比率,致使人均经费短缺,这样也就直接影响到了研究生教育质量。这种研究生规模与资源不匹配的状况,严重阻碍了提升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3.对师资条件的影响

影响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还包含导师质量的高低。导师个人水平与教学态度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有人认为导师与研究生比是影响研究生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上来看,导师质量并不比之前导师的质量差。那么,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导师给学生的指导工作是否到位?在很多学校,一名导师要指导三四十名研究生,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研究生一年连导师的面都见不到几次,更别谈指导了。出现这些问题根源在于师资力量欠缺,资源不够所导致。在扩招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师资比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比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也相对较多,质量也相对较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服务社会职能显得越来越突出,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导师们会接一些校外项目,一则为了解决一些当前实际的问题,二则也为了增加一些个人收入,这样在学校搞科研的时间被大大压缩,给学生做指导研究的时间也就相对递减,这也是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导师个人负责制存在弊端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他是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的引路人,但有多少导师能够真正起到引领的作用呢?又有多少学生能在导师那里得到真正的指导呢?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如下几点:

1.导师个人负责制

研究生质量的高低,除研究生个人基本素质外,很大程度上与导师的指导有关。由于精力所限,导师很少能够悉心给学生加以指导,再加上导师个人负责制的制度设计,缺乏监督机制,导师个人负责制就成了一个良心活。研究生也很少能够从其他导师处获得指导,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滑也就不足为奇了。

2.缺乏考核激励机制

虽然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但在导师职称评定、奖励政策等方面,几乎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无关,所以导师们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培养出优秀的研究生,而是一心搞自己的科研,对提升研究生质量就显得动力欠缺。

(三)研究生培养方式存在误区

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部分学生的考研动机和自我定位存在误区,再加之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淘汰奖惩制度,致使研究生教育处于松散的状态。一考定终身的问题突显,“严进宽出”的趋势使研究生“无心恋战”,一门心思想着就业,读研期间的动力都在就业方面,花大量的时间去考证,而对专业学习不屑一顾的问题屡见不鲜,学业上缺乏压力和足够的动力。

二、对研究生质量提升的几点建议

(一)扩招要减速,投入需加大

现阶段,我国研究生资源投入跟不上研究生扩招速度,导致研究生培养资源不足,影响到质量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放慢扩招速度,与此同时加大研究生教育的投入,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缓解人数激增与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尽量实现研究生数量与资源配置的平衡发展,这样更有利于质量的不断提升。

(二)严进严出要求硬,奖惩淘汰制度全

1.要把好研究生的入学关,做到“严进”,提升研究生入学门槛要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研究生选材方面值得我们很好学习。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这样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研究生教育也同样不能舍本逐末,为了扩张而扩张的发展是不明智的,长远来看对以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可谓隐患重重。

2.要坚决做到淘汰制,确保“严出”来把握质量关。让“混日子”“混文凭”成为一种艰难的事情,不再显得那么轻松。以此来督促研究生在读研期间,加强自身各种能力的锻炼,很好地为以后工作、生活做准备。随着人数的增多,研究生教育过程中的淘汰制、筛选制加之有效的奖惩制度在把握质量关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研究生导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建设一支高素质、优秀的人才培养队伍是加强研究生教学质量的前提保证。多渠道引进人才,包括有企业经历的科技人才,使导师队伍多元化,更加有利于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域导师队伍的建设,会使研究生培养更具活力。

4.建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使导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更有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严进严出、奖罚分明、遴选淘汰的硬性指标严格了,层层把关操作规范了,研究生质量的提升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松散的自由教育不能确保自觉提升质量的情况下,严苛的硬性指标要求与强硬的制度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质量要提升,规范需统领,软硬兼施,奖惩得当,每一个环节与过程做得出色了,结果自然不会差。研究生教育亦是如此。

责任编辑:陈兴安

王柯,天津市和平区第四幼儿园,长江大学高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天津 300050)。

G643

A

1671-2277-(2016)05-0040-02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质量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V eraW an g
导师榜
质量投诉超六成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