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多玉,张轩铭,修文艳,唐 伟※,王俊飞
(1.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热点问题·
发展绿色食品 助推产业精准扶贫
王多玉1,张轩铭2,修文艳1,唐 伟1※,王俊飞1
(1.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 100081; 2.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文章阐述了绿色食品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绿色食品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及做法,针对性地提出了绿色食品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的四点建议。
绿色食品 精准扶贫
实施产业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绿色食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以品牌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促进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实践证明,发展绿色食品,是新时期推进产业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是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精准脱贫和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1.1 发展绿色食品是推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绿色食品是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社会知名度和认可度均较高。通过发展绿色食品,推行基地化建设、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效地提升贫困地区农产品品质规格和市场竞争力,推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形成,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持续增收。据有关部门的调查资料表明,在国内大中城市,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超过70%,绿色食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20%~30%,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 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并带动农民实现了增收。
1.2 发展绿色食品是促进贫困地区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产业支撑微弱,是许多贫困地区的共同特点。在推进贫困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是精准扶贫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强调产地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生产过程严格控制和减量使用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实行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全程监管。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建立起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绿色发展。
1.3 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贫困地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贫困群众增收难、地区收入差距大仍然是贫困地区的主要现象,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成为新时期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实践表明,发展地方特色主导产业,是提高贫困地区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绿色食品注重依据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发挥贫困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将贫困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产品质量优势、品牌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优势,提高贫困地区和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农业,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
2.1 规划先行,确定特色主导产业
贫困地区资源条件千差万别,贫困户经营能力和脱贫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精准扶贫必须坚持市场导向,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绿色食品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充分调研、分析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市场空间、环境容量、新型主体带动能力和产业覆盖面等基础情况,帮助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大兴安岭南麓片区的帮扶工作中,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专家组,多次深入片区调研,了解该地区的资源禀赋、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与片区扶贫点签订合作协议书,指导片区建立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使精准扶贫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具体化。为帮助武陵山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指导恩施州制定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提出了恩施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思路、目标、重点和推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恩施州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2 创建标准化原料基地,带动高附加值产品开发
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强调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和标准化生产,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了“政府搭台,龙头企业唱戏,农户生产”的利益联结机制,同时不断创新模式,将基地建设与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森林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创建一批规模大、影响广、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基地,壮大当地的特色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带动绿色食品系列产品的开发,形成基地建设和产品开发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间,大兴安岭南麓片区12个县(市、旗)创建了24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90.13万hm2,产量612.9万t,带动农户55.7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2 785万元。
2.3 加大扶持力度,培育特色产品品牌
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强化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将当地特色产品作为扶持重点,积极引导当地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绿色食品。一是在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建立“优先受理、优先检查、优先检测、优先审核、优先颁证”的“五优先”“快车道”政策,促进了当地绿色食品的加快发展。二是制定了绿色食品收费减免优惠政策,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企业实行标志使用费、标志许可审核费减、免收取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当地政府和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共减免企业1 650家,产品3 797个,累计减免费用912.73万元。三是为贫困地区提供资金补贴,不断加大投入力度。2008~2012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出资65万元,支持武陵山区累计开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企业179家,产品494个,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
2.4 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产品营销
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宣传,为贫困地区企业搭建展示、销售平台,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特色产品优质优价形成。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品牌的国际宣传。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08年和2011年分别邀请了武陵山区的代表参加了“亚太地区绿色食品与现代农业国际研讨会”、“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与国内外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并发表演讲。该地区产品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取得了广泛的影响,提高了武陵山区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二是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通过搭建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平台,加大对贫困地区特色绿色食品产品的宣传力度,引导贫困地区农牧企业进入国内外市场,促进国内外贸易和出口创汇。2009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支持恩施州28家绿色食品企业免费参加上海绿色食品博览会,参展企业签订销售协议金额2 900多万元,每年对内蒙古(扎兰屯)绿色食品交易会和中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予以经费支持。作为区域性绿色食品展示展销活动,这两个展会为本地区及周边贫困县市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产销对接平台,对促进其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3.1 深化认识,将发展绿色食品纳入精准扶贫工作的整体工作中
一是进一步深化绿色食品对产业精准扶贫和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以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发展。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绿色食品与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发挥绿色食品的质量和品牌优势,促进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一体化和品牌化程度,增强企业对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力。二是建立多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将绿色食品发展纳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科技部、环保部等部委的有关扶贫项目中,明确绿色食品发展目标和主要推进措施,形成多部门共同推动的合力,实现项目建设与绿色食品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是引导各地区制定发展绿色食品的优惠政策,加大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开发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2 强化科技扶贫,增强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产业支撑保障能力
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水平高,要求严,质量控制体系先进,需要加大培训推广力度,着力提高企业和农民的科技素质,才能确保标准落到生产实处。一是加快制定一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将绿色食品标准简化为操作性强的技术要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用药。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免费为贫困地区举办绿色食品培训班,培训绿色食品检查员、监管员、企业内检员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提高各级管理人员、企业和农民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加强生产技术指导。组织专家组,加大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生产的技术指导,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和绿色食品法律法规、生产标准、技术要求、管理要点、市场信息送到田间地头,解决绿色食品标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3 强化市场建设,搞活市场流通
市场需求是实现绿色食品价值的根本源泉。加快发展专业化的绿色食品市场营销体系,有利于实现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产品价值,从而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的直接动力。一是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业化的配送中心、批发市场,零售专店和专柜等经营业态,形成专业化的流通体系。二是鼓励国内大型电商平台与贫困地区有效对接,建立贫困地区绿色食品电商平台,积极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电商平台拓宽营销渠道、提高流通效率。三是继续发挥中国农产品交易会、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等专业展会及区域性绿色食品交易会的作用,促进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产品产销对接、商贸合作,扩大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4 强化公益宣传,扩大精准扶贫效果
助力产业精准扶贫,是绿色食品的一项公益性工作,要通过持续性的公益宣传,不断扩大绿色食品精准扶贫的效果。一是充分应用现代化的公共媒体,加强贫困地区开发绿色食品重要意义、发展理念、标准规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品牌效应的宣传,提高各级政府对贫困地区发展绿色食品的关注度,提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广大农民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公益宣传,提高贫困地区产品品牌的整体形象,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消费贫困地区绿色食品的良好氛围,增强消费者对贫困地区产品的有效需求。三是深入挖掘贫困地区推进绿色食品工作的成功典范,加大典型企业、典型产品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贫困地区绿色食品又好又快发展。
[1] 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2] 王建平. 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促进农民增收和扶贫开发.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5,(8) 53~55
[3] 孙志国. 武陵山片区中国名牌农产品与农业品牌化探讨.浙江农业科学, 2013,(2): 218~221[4] 韩沛新. 开发绿色食品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2011,12~16
[5] 张志华, 唐伟,陈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5, 02:21~24
[6] 李志纯.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创新研究.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01:21~23
[7] 王敏. 新时期推进绿色食品宣传工作的思考.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4, 04:19~21
[8] 韩玉龙. 绿色食品文化与品牌培育探讨.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04:14~17
[9] 韩沛新.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重点分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04:5~9
[10]刘斌斌.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2, 06:18~20
[8] 农业部. 紧扣精准脱贫搞好产业扶贫.山西农经, 2015, 10:1
[11]付定平, 李华军.发展富民产业 推进精准扶贫.学习月刊, 2015, 24:49
[12]罗宁, 岳凯.休闲农业助推精准扶贫.湖南农业, 2016, 06:8
[13]胡昌龙.“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模式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03:52~55
[14]陆汉文. 东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路径及其对精准扶贫的启示——产业链与利益相关者的交叉视角.当代农村财经, 2016, 07:9~14
[15]赵晓峰, 邢成举.农民合作社与精准扶贫协同发展机制构建: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农业经济问题, 2016, 04:23~29,110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TO BOOSTER INDUSTRY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Wang Duoyu1, Zhang Xuanming2, Xiu Wenyan1, Tang Wei1※, Wang Junfei1
(1. China Green Food Development Center, Beijing 100081,China; 2. The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ummarized the main method and achievements of green food industry, and put forward four suggestion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developing green food.
green food;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10.7621/cjarrp.1005-9121.20160902
2016-05-12
王多玉(1973—),女,北京人。研究方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通讯作者:唐伟(1977—),男,北京人,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绿色食品科技标准工作。Email:gfkjbzc@126.com
F323
A
1005-9121[2016]09-0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