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
——毛泽东诗词英译官方版本考辨*

2016-02-13 00:29:00马新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3
图书馆 2016年4期
关键词:英译诗词

马新强(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长沙 410083)



正本清源
——毛泽东诗词英译官方版本考辨*

马新强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沙410083)

〔摘要〕在短短70多年的时间里,毛泽东诗词的英译产生了近28个版本。其中,1976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译本被众多研究者认为是唯一的“官方版本”而广为提及。但经实际调查和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对“ 官方版本”这一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版本信息的描述存在一定的混乱和抵牾,同时,将该译本定为唯一“官方版本”的说法也值得商榷。文章将从版本学的角度出发,运用描写研究的方法,综合考辨毛泽东诗词英译存在的“官方版本”,并对各版本的产生背景、组织流程、版式特征、社会影响等一一进行描述与考证,以期正本清源,为毛泽东诗词研究提供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料。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英译版本官方版本

〔分类号〕G25

〔引用本文格式〕马新强.正本清源——毛泽东诗词英译官方版本考辨[J].图书馆,2016(4):109-111

*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011320B)、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4YBA214)部分研究成果。

1 前言

1936年,毛泽东将自己创作的《七律·长征》一诗抄赠正在革命根据地进行采访的斯诺。次年,英国戈兰茨出版公司出版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其中收录了《七律·长征》的英译,从时间上而言,这是毛泽东诗词外译的肇始。随后70多年间,毛泽东诗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各国人民赞誉,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在世界诗歌史和文学翻译史上是罕见的”。[1]据笔者当前统计,中国大陆发行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有14个之多,而在香港和英语世界出版的译本分别为6个和8个。在这些译本中,中国大陆外文出版社197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Mao Tsetung Poems)一书因其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组织流程、版本形式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而被人们指称为唯一的“官方版本”,备受世人瞩目。

2 毛泽东诗词英译1958年“官方版本”

多数研究在论及毛泽东诗词英译“官方版本”时,往往只提及外文出版社1976年所发行的《毛泽东诗词》一书。而在该书出版之前,毛泽东诗词英译在大陆还存在另外两个版本,分别是1958年《文学评论》上刊登的由英裔美国学者罗伯特·佩恩(Robert Payne,中文名为白英)完成的18首毛泽东诗词英译,以及同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由安德鲁·博伊德(Andrew Boyd)和戴乃迭(Gladys Yang)共同完成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Mao Tse-tung Nineteen Poems)。罗伯特·佩恩的译文并未结集出版,而是刊载于中国大陆发行的《文学评论》杂志上,这种出版行为更多体现了罗伯特·佩恩作为外籍诗人和学者的个人自发意识。相对而言,在时代背景约束下,《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因其完整的版本形式和组织流程而堪称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为数不多的“官方版本”之一。

1958年,在叶君健和于宝榘的大力推动下,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英文版《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叶君健时任文化部外联局编译处处长、《中国文学》杂志副主编,而于宝榘当时的身份是外文出版社英文组负责人;译者安德鲁·博伊德和戴乃迭均为外文出版社专职的外籍审校专家。而该版本的发行机构外文出版社的前身即为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业务上受中宣部直接领导,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翻译出版领导人著作、党和政府重要文献。与此同时,该版本的诞生也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当时翻译毛泽东著作的权威机构——“毛选翻译委员会”的默许[2]。书中共收录诗词19首,与当时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诗词数量一致。在政治环境影响下,国内当时受一种官方意识的主导:任何毛泽东作品的译介都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3],这也基本否定了译者自发英译并出版毛泽东诗词的可能性。杨建民[2]和陈安吉[4]经研究表明,该版本的译者实为叶君健与于宝榘,但在出版时署名译者为安德鲁·博伊德和戴乃迭。不难推断,在一切有关毛泽东的言行均会受到格外关注的背景下,为缓解外界舆论压力,这也是叶、于二人不得已而采取的折中之策。

1958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是国内最早有着完整版本形式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该版本采用34开普通印刷纸印刷,为平装本,共66页。封皮采用白绿两色印刷,红色字体印刷中文书名《毛泽东诗词十九首》,下方用白色大写英文显示英文标题MAO TSE-TUNG NINTEEN POEMS。封皮反面下方用繁体字标注“毛泽东诗词讲解”、“周振甫注解”、“臧克家讲解”等信息。书中除毛泽东写给臧克家的关于诗的信件手迹插页外,其它内容均为英文。目录前有出版前言,其中指出19首诗词中前18首译文由安德鲁·博伊德完成,最后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的译者为戴乃迭。目录后是臧克家序言英文版以及毛泽东的信件手迹。每首诗词后附有关于时代背景和典故的简注,均根据周振甫的中文注释改译而来。书中最后是臧克家讲解19首诗词的文章。正因为该版本除收入19首诗词外,还英译了195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周振甫注释、臧克家讲解的《毛泽东诗词讲解》的出版前言、臧克家的前言以及毛泽东写给臧克家的信,故也有研究者称其为《毛泽东诗词讲解》英译本[5]。

1959年,外文出版社又对该版本进行了再版,并将印装质量最佳的五册样书呈交毛泽东审阅[6]。再版时,首先,出版社修改了书名,去掉原书名中的“十九首”字样。其次,对收录的内容加以调整,删除初版中毛泽东的信件手迹、臧克家的序言和讲解文章,仅保留诗词简注。最后,由吴瘦松负责,大幅改进该版本的装帧设计。该版本采用34开全绸布面精装,封面深紫红色,书名为烫赤金的毛泽东手迹,护封采用白色铜版纸,正中为齐白石的画作《祖国万岁》彩墨“万年青”,配以红黑两色英文书名。在诗词前配有一张毛泽东的黑白照,书中插入毛泽东《沁园春·雪》和《蝶恋花·答李淑一》的两幅诗词手迹。

3 毛泽东诗词英译1976年“官方版本”——“官方定本”的产生

外文出版社于1976年出版了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另外一个官方版本,该版本的产生受到了内外两种因素的驱动。其内因在于,外文出版社1958年版本问世后,作为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事件在国内引起了广泛关注,陆续有人发表文章论其译诗优劣,这其中就包括时任中宣部文艺处处长的袁水拍。为了进一步完善毛泽东诗词的翻译质量,外文出版社于1961年向外文委、国务院外事办公室申请成立专门的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得到了中央的同意。该小组由袁水拍任组长,叶君健、钱钟书、乔冠华、赵朴初共同参与。叶君健和钱钟书在其中担任主译,同时邀请英文专家苏尔·艾德勒对译文进行润色;乔冠华负责原作的解释以及就诗词内容与毛泽东本人进行沟通;赵朴初在其中负责诗体的把握;袁水拍则进行最终的拍板。而其外因在于尼克松1972年首次访华时曾向外交部陪同人员表示想要一本英文版《毛泽东诗词》,而经历了十年文革动荡的国内已经难以找出一本像样的英文版《毛泽东诗词》[6],因此,停滞了近十年的这项工作得以在1974年再次启动。定稿小组从成立之初就明确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对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进行修订和重译(主要针对1958年外文出版社的毛诗19首版本),最后出版单行本。”[7]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曾应翻译小组要求亲自对诗词加以解释,而最终的样书也送交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审定,这足见当时官方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在最终定稿之前,袁水拍与叶君健又携稿南下上海、南京、长沙、广州等地广泛召开译文研讨会,并同时将译稿寄送朱光潜[8]等专家学者及相关人士,广泛征求意见。该译本正式发行后也成为外文出版社《毛泽东诗词》德、日、意、法等外文翻译的重要蓝本[9]。

基于该版本产生过程中强大的官方支持、严密的组织流程、明确的翻译目的、参与者严谨的工作态度、上佳的翻译质量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力,它也被人们一致公认为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官方定本”。

4 “官方定本”的各种版本形式

相较于外文出版社1958年的“官方版本”,1976年“官方定本”收录的诗词数量增加了18首,总计达到37首,这与当时官方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数量相同。译本中没有序言和译者注释,仅于书末附上出自定稿小组的Notes On the Verse Form,对中国传统诗歌形式加以说明。而据吴瘦松[6]、叶君健[7]回忆,该版本原稿中最初附有译者注解,但鉴于当时其作为“官方定本”的政治敏感性,在袁水拍和乔冠华的建议下,最终删除了所有译者注解,仅保留原作者的注释。书前附毛泽东黑白照和《忆秦娥·娄山关》一词书法手迹各一幅,其后分别为繁体红字的中文书名《毛泽东诗词》、红色大写英文书名MAO TSETUNG POEMS以及英文目录。书中诗词主标题一律采用大写红字印刷,而副标题、主体部分及注释均采用常规黑字。

在论及该版本的文字编排形式时,有人说是英文单语版,也有人说是中英对照版,说法之间相互抵牾,究其原因是由于对这一“官方定本”的版本形式缺乏系统梳理所造成的。

1976年外文出版社的“官方定本”因为同时承担着作为国礼赠送给尼克松这一重要的外交使命,故而它共计产生了5种丰富的版本形式:8开特种精装甲种本、8开特种精装乙种本、28开精装本、28开平装本以及50开袖珍本。前两种版本采用汉英对照形式,而后三种均为英文单语版,因此特种版的页数比其他三种多出近一倍。5种版本所含内容上基本一致,但因为承担着不同的使命,所以在装帧形式上差异较大。其中,8开特种精装甲种本扮演着“国礼”的角色,印数极少,不对外出售,赠送尼克松的即为此版本。该版本的装帧形式最为精美:外部首先采用普通灰纸板套盒盛装,正面于金框白底上分别用红字与黑字印刷中英文书名,之后是白色绸面、梅花图案的织锦函套。封皮设计采用红色绸面,上书烫赤金的中英文书名。相对特甲本,特乙本印数略有增加,但同样不多。其装帧形式也相对简化一些,去除了织锦函套,仅采用普通灰纸板套匣,并在红色绸面的封皮之外加装了护封,正中用红黑两色印刷英文书名。至于28开精装本,除开本大小与特乙本不同外,装帧上也去除了套匣,而其余部分较为一致。28开平装本和50开平装本设计最为简单,去除了外部的盒套,并全部采用软质封皮,50开版本由外文出版社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1999年,这一“官方定本”由外文出版社再版,采用汉英对照的形式进行编排。

5结语

在1958年和1976毛泽东诗词“官方版本”发行之后的近40年间里,海内外又多次发行出版毛泽东诗词的英译版本,不完全统计数量近26个。这些版本从组织流程、译诗数量、版式风格到社会影响,均各有千秋。而研究者们在论及毛泽东诗词英译官方版本时多有诟病,如张粤民[10]认为赵甄陶译本优于外文社的官方版本;而朱树飏[11]提到,聂华苓与其丈夫保罗·安格尔的译本超越了官方版本的质量。但根据对“官方版本”产生的时代背景、组织流程、版本形式与特征、发挥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描述与分析,不难发现,毛泽东诗词“官方版本”在毛泽东诗词翻译史上有着筚路蓝缕之功,甚至发挥了中流砥柱的象征性意义,有着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是任何毛泽东诗词英译,乃至毛泽东诗词研究中都难以忽视的重要史料。

(来稿时间:2015年12月)

参考文献:

1.马士奎. 文学输出和意识形态输出——“文革”时期毛泽东诗词的对外翻译[J]. 中国翻译,2006(6):17-23

2. 杨建民. 叶君健、钱钟书主译毛泽东诗词[J]. 福建党史月刊, 2004(4):33-36

3. 李崇月,张彬,张志丽. 意识形态对毛泽东诗词翻译的影响[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06-110

4. 陈安吉. 中国出版的毛泽东诗词外译译本[J]. 出版史料,2003(4):12-17

5. 张智中. 毛泽东诗词英译比较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4

6. 吴瘦松. 从专为赠送尼克松而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说起[J]. 党的文献,2007(3):88-89

7. 叶君健. 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一段回忆[J]. 中国翻译,1991(4):7-9

8. 宛小平. 简析朱光潜被尘封的“英译《毛泽东诗词》修改意见”残稿[J]. 中国翻译,2013(1):25-37

9. 叶君健,吴瘦松. 毛主席诗词在欧美文字中的十种译本[J]. 出版史料,2003(4):18-29

10. 张粤民. 手下别有炉锤——喜读赵甄陶译《毛泽东诗词》[J]. 翻译通讯,1981(3):1-6

11. 朱树飏. 评介林同端译注《毛泽东诗词》:兼论我国诗词的翻译标准[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1(2):57-63

A Study on the Official English Vers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

Ma Xinqia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

〔Abstract〕In more than 70 years, about 28 English versions of Mao Zedong’s poems have been produced, among which the version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Press in 1976 is usually identified as the unique “official version”. According to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definition of “official version” given by researchers is not proper, and even the descriptions of related versions are contradictory. The fact shows that the version published by Foreign Language Press in 1976 is not surely the only “official version”. In this paper, the scientific method of bibliology will be applied to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and identify all possible “official version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generation background, organizational mode, format of versions and so forth, in order to sort out all “official versions” and enrich the study of Mao Zedong’ poems with more reliable historical materials.

〔Keywords〕English version of Mao Zedong’s poemsVersionOfficial version

〔作者简介〕马新强(1979-),男,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史、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英译诗词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社会科学家(2020年8期)2020-02-21 08:28:30
要目英译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关注诗词
中华诗词(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