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
“中国梦”被提出已有四年。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展现了东方大国的使命担当。中国梦不仅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勇拼搏,而且一步步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的“新名片”。
2012年11月29日,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第一次阐释中国梦的深刻内涵。
两年后的1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
两个关键时间点的重合,意涵深远。这表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目标更加明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这一战略目标,中国外交呈现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崭新景象。
以首访俄罗斯为标志,习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互动频繁,中俄战略互信日益加强,中俄两国关系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庄园会晤”到“瀛台夜话”,从“白宫秋叙”到“西湖漫步”,中美两国元首决定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成为中美关系的“定海神针”。
与欧洲,“四大伙伴关系”的确立增加中欧关系厚度;与非洲,习主席提出“真实亲诚”新诠释;三访拉美,创立中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与中非合作论坛一起成为南南合作的双翼。
多边舞台上,中国亮点多多。习主席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强烈共鸣。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贯通亚欧,联通世界,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和支持。组建丝路基金、设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个个让世人惊叹的大手笔让国际金融版图深度调整……
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习近平与各国年轻人轻松互动的场面经常出现。图为2014年3月29日,习近平在柏林同德国学习汉语的师生进行亲切交流
释梦、筑梦、追梦——习主席身体力行,让中国梦贴近世界,日益深入世界人民心中。
去年9月,习主席访美期间在塔科马市的林肯中学旁听课程、愉快接受“1号”球衣,温馨的画面在大洋两岸热传,异曲同工。
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习主席与各国年轻人轻松互动的场面经常出现:在俄罗斯和德国与当地学习汉语的学生亲切交流,到澳大利亚特意看望给他写信的孩子们……四年来,在推动中国梦走向世界的道路上,习主席展现出的亲和力与感召力跨越千山万水,获得广泛共鸣。
用生动感人的故事打动世界,用当地人熟悉的典故诠释理念。四年来,习主席在五大洲发表数十场精彩演讲,用高远、明晰、亲和的方式阐明中国梦的内涵与世界意义,让世界更好地认知中国。在法国,习主席引用拿破仑的“睡狮”名言,指出中国是一头“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在巴西,他谈及“一个有颗中国心的巴西人”卡洛斯·塔瓦雷斯……或是醇厚的人文情怀,或是深邃的思想,向全世界阐述了中国的历史观、发展观和世界观,说明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之梦、各大洲之梦的共通之处。
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的庄园会晤,在巴厘岛给俄罗斯总统普京送上生日蛋糕,与印度总理莫迪在甘地故居摇纺车……四年来,习主席与许多外国领导人不拘形式的“友情外交”成为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佳话。
喜欢你,喜欢你的国。习主席清新自信的外交风格、率真亲和的人格魅力和博大宽广的胸怀打动了世界,中国梦比任何时候更生动、更具象、更鼓舞世界。
四年来,中国不断做大做实“朋友圈”,共筑利益同心圆,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贡献、中国倡议、中国担当……中国外交成果喜人,中国梦走向世界的脚步坚实豪迈。
中国“义利观”正在开花结果。从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到一个个民生项目在非洲落地,充分体现了中国对非洲“真实亲诚”的精髓。一张张丰富的访问成果清单,一份份有温度的合作协定,是“亲诚惠容”与“互利共赢”的真实写照。
全球治理中,中国奋发有为,勇于创新。从雁栖湖畔的“北京共识”到钱塘江边的“杭州共识”,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随着中国实力与话语权的上升,人民币“入篮”水到渠成。
在应对热点问题和全球性挑战上,中国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或缺。从深度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到向多个热点地区派驻维和人员,从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到推动《巴黎协定》达成,中国发挥积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过去四年,中国外交刚柔相济的定力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几年来,南海从暗流汹涌、风高浪急到重归平静,得益于中国秉持公义,得益于中国持久投入、精准发力,也得益于中国与有关国家排除干扰、共谋发展的共同选择。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中国以自身发展带动其他国家发展,把中国机遇转变为世界机遇,这是大国担当;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贡献思想智慧,创造文明成果,这是天下情怀。在中国梦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中国的国际影响力、道义感召力和形象亲和力不断上升。
(《新华每日电讯》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