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必基 刘彩霞 龚明姣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
方必基 刘彩霞 龚明姣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运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对87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总体上,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发展较好,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则有待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在性别、不同学业成绩和年级等变量上差异显著(P>.05);但在家庭住址,专业等变量上无显著差异(P<.05)。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合理引导:一是家庭教育中应渗透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二是学校教育中须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三是自我教育中,大学生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培育对策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基本规律而取得的精神与物质成果的总和。[1]它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处共融。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十三五规划纲要”再次提及并重点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就必须从民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入手。了解民众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针对性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
生态文明素养指人在社会生活和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积累并形成的有关生态文明的相关素质,具体表现为个体对生态文明知识、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情感和生态文明行为等方面的综合素养。[2]生态文明素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其生态文明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然而,当前学术界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及提升途径的相关研究却很缺乏。我们不禁要问,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究竟怎样?如何结合现状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育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培育对策。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
该问卷由我国学者方必基等人于2016年编制而成。问卷由26道5级自我评分题组成,分为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等四个维度。研究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评估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水平的工具。信度方面,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21,重测信度为0.935,分半信度为0.891;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80~0.900,重测信度为0.753~0.914,分半信度为0.762~0.851。效度方面,问卷通过文献分析、开放式访谈和专家评估等方法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确保问卷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3]
(二)研究对象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五所高校选取950名大学生,在班级导师的协助下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的填写。结果共收回878份有效问卷,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42%。其中,男生375人,女生503人;医学专业638人,非医学专业240人;家庭住址为城镇的有308人,家庭住址为农村的有570人;学业成绩较差者147人,中等者590人,较好者141人;大一296人,大二314人,大三203人,大四65人。
(三)统计分析工具
运用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总体特征
数据表明,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上的平均得分为106.94±12.60,显著高于78分的问卷理论均值,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水平总体较高。从不同维度来看,被试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等四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5.00±5.63、29.89±4.91、17.27±2.57和14.78±2.73,均显著高于30、24、12和12分的各维度理论均值。这表明,总体而言,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发展较好,但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则有待提升。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比较
对878名有效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进行性别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见表1。
表1 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性别差异分析
分析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行为素养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P>.05),但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知识素养、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总分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5)。其中,在生态文明知识素养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总分上则是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
2.不同家庭住址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比较
对878名有效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家庭住址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见表2。
表2 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不同家庭住址差异分析
分析表明,不同家庭住址大学生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
3.不同专业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将878名有效被试的专业划分为医学和非医学两大类。对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差异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详见表3。
表3 摇医学与非医学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分析表明,医学与非医学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知识素养、行为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5),但在生态文明情感素养上则存在显著差异(P<. 05),表现为非医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医学生。
4.不同学业成绩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在研究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要求被试根据上学期期末综合成绩在班级的排名情况对自己的学业成绩进行自我评估,评估分为较差、中等和较好三个等级。对878名有效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进行不同学业成绩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4。
表4 摇不同学业成绩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分析显示,不同学业成绩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总问卷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5),但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上的得分则无显著差异(P>.0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维度和生态文明素养总问卷上,学业成绩较好和中等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学业成绩较差学生的得分(P<. 05),学业成绩较好与中等学生的得分则无显著差异(P>.05)。
5.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对878名有效被试在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各维度及总问卷上的得分进行不同年级差异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5。
分析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总问卷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5),但在生态文明知识素养、生态文明情感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上的得分则无显著差异(P>.05)。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维度,大一、大二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学生的得分(P<.05),大一与大二学生的得分,大三与大四学生的得分则无显著差异(P>.05)。在生态文明素养总问卷上,大一、大二学生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的得分(P<.05),其他年级学生的得分则无显著差异(P>.05)。
表5 摇不同年级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差异分析
研究显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生态文明情感素养较好,但不完善;而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和生态文明行为素养则有待提升,这与前人结果相近[4-6]。生态文明意识素养是人类在尊重生态系统整体性与稳定性、敬畏和关爱自然的基础上,正确评价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与义务,恰当的处理人、自然、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价值取向[7]。绝大多数大学生有环境保护和珍惜资源意识且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为公民的责任及义务,可正确地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未能觉察到生态文明意识素养的重要性。生态文明情感素养是人在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热爱自然并与其和谐相处的一种内在情感和态度,表现在对待自然时有亲切感、敬畏感。大学生生态文明情感素养的水准相对较高,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自然是美好的,感叹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也会因参与环保活动而骄傲、自豪。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是指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存在缺位现象,主要表现为基本概念不清,对国家的相关生态建设了解不深。生态文明行为素养是指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践行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素养不足,存在浪费资源和破坏生态的现象。虽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情感素养较好,但它们只是影响个体生态文明行为的内部心理过程。如何将这些内部的心理过程转化为生活中的生态文明行为是学者们需要重点研究并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性别方面,调查显示:男、女大学生在生态文明行为素养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在其他维度和总问卷上差异显著。这与郑国诜等人的研究基本一致。[8]这可能是因为性别角色社会化导致女性的感性认知能力优于男性,在为人处事方面女性更加细腻,对事物的意识和情感更为敏锐、充沛。在专业方面,医学生的生态文明情感素养显著低于非医学生,但在其他维度和总分上,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医学生的课程任务较重有关。因为医学生以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拯救生命为己任,由此减少了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深入了解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原本就相对缺乏[9],加之医学生的人文素养课程不足,使得医学生对具有的人文倾向的生态文明情感不深。在学业成绩方面,成绩较差大学生在生态文明知识素养和总问卷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成绩中等及较好的大学生。这是因为成绩中等和较好的学生,其学习品质较好。这种良好的学习品质不仅表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也同样表现在对生态文明相关知识的获得方面,从而使得他们生态文明知识素养较高。在年级方面,大一、大二学生的在生态文明意识素养和总问卷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大四,其他年级间则无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其维度上的得分也均无显著差异。这与张雨等人[10]的研究结果有出入。这可能与张雨等人的研究对象农林类大学生有关。因为农林行业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关系十分密切,因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农林类大学生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意识更为强烈;而非农林类大学生则可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再那么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而更关注今后的升学与就业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水平,针对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中存在的问题,应对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合理的培育和引导。
第一,家庭教育中应渗透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家庭作为孩子的首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场所,在家庭教育中应适时适当地渗透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多数情况下孩子会观察、模仿父母或是主要抚养者的行为和处事的方式,父母应有意识地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养。它可以塑造子女的心理特征,传递规范的概念,对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态度和信仰等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是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基础性社会组织。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从知、情、意、行等方面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素养。父母应放手让孩子多亲近自然,使其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让其对自然充满敬畏和感激之情,努力培养孩子的生态文明意识和情感。此外,父母也可以从身边小事做起,实践生态文明的理念,做到离开时随手关水、电,尽量使用节能减排的绿色环保产品。
第二,学校教育中须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校是学生在家庭外的又一重要生活场所,也是个体学习和成长的教育圣地。因此,高校可以从教育体系和校园文化两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以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素养水平。在教育体系建设上,高校可以将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加大高校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比例,强化不同学科间的联系,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内容之中。此外,高校还可以开设生态文明素养相关的专题讲座,使同学们了解到当前社会生态文明素养的新动向,调动学生的兴趣。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上,学校应将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融合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所到之处随时都可以看见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温馨提示和警示标语等,使其感受校园人文氛围的熏陶,从而形成一种自觉的意识和情感。同时,学校教育中,也应注意成绩差异和年级差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避免因毕业时的升学和就业压力而影响高年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第三,自我教育中,大学生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努力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当前,人类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这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共识。因此,每个大学生都应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这场拯救全人类的斗争中去。每个大学生都应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尝试把原本生硬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增强社会体验,感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适当地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除了享受相应的权利之外还有应尽的义务,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待自然要怀有感恩的心,尊重、关注自然,处理好自己与自然的关系,清晰地知道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可任意开发利用。拥有合理的消费观,在学习和生活中贯彻低碳生活理念,避免浪费资源,养成回收利用或一物多用的习惯。
总之,素养的培育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学习、引导、濡染而形成的。生态文明素养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各方的努力,不断改善。
[1]杨永华.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 2015,(12).
[2]蒋国保.关于我国大学生生态素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广东省部分高校为例[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5,17(1).
[3]方必基,朱雪丽,刘彩霞.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问卷的编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29(9).
[4]杜运伟.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部分高校的调查分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5,29(3).
[5]李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3).
[6]孔德静.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行”现状——基于上海六所高校样本的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4,15(6).
[7]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3).
[8]郑国诜,李联益,傅霞玲,等.高职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及其提升研究——基于福建省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6).
[9]于淑秀,周万春.医学生人文素养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3).
[10]张雨,赵忠,杨士同.农林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1).
[责任编辑:周乾]
方必基(1978—),男,博士,赣南医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刘彩霞(1979—),女,硕士,赣南医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与读者心理;龚明姣(1994—),女,赣南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江西赣州341000)
2015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培养对策研究”(MKS1508);2015年赣南医学院党建课题“大学生党员生态文明素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GYDJKT.YB-201506);2016年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医学生生态文明素养现状与培育对策研究”(1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