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弓箭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016-02-12 14:37李小华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弓箭射箭传统

李小华,王 震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劳动工具之一。弓箭从诞生就与人类的生存、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弓箭的国家[1]。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演变出了对应的弓箭文化。世界历史上各民族在原始阶段,几乎都有由原始的石器和棍棒演化出弓箭的历史,因此其传承关系很难查寻清楚[2]。进入奴隶制和封建社会以后,弓箭文化的内容和繁复程度在逐步加深,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射”为中心的古代弓箭文化体系。这个体系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逐渐完善,更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影响着中华子孙后代。

社会的变迁,使得弓箭远离其初始的社会环境与功能,完全“本真”式传承几无可能,探寻符合时代特点的创新发展模式便成为必要。

1 由狩猎、战争之用到体育运动的古代弓箭文化

1.1 神话传说奠定弓箭文化的历史基础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想象化。”[3]中国传统弓箭文化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轨迹可以寻绎到远古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某种程度上这仅仅是一个典故,但数千年来,故事中的人物一直受到人民的颂扬,透露出人类祖先对弓箭技术的祟尚,以及利用弓箭的力量去战胜自然界中的困难的自豪感;另一方面,这个神话故事也反映了远古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1.2 农耕文化是弓箭文化发展的基石

弓箭最早是一种生产工具,主要用于打猎、捕鱼。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鱼骨,却未见捕鱼所用的钩、叉、网,相反,倒出土了许多石镞(箭头)、骨镞,这便是远古居民确曾使用弓箭捕鱼的证据[4]。人们因为弓箭的出现而有了“射”的概念。它是蒙昧时代高级阶段开始的标志 (摩尔根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原始社会,狩猎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 ,如《尸子》载: 庖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以猎 (〈北堂书钞〉卷十引)。原始人类将弓箭用于猎杀各种野兽,使人们在获取食物方面更加有效率,且兽皮可用以缝制衣服或垫在地上防潮,这为人们解决了衣、食这两大基本生存条件,故《韩非子5五蠹》曰: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食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补也”。弓箭的使用还降低了近距离猎杀野兽的风险,这就奠定了弓箭最原始的农耕角色。原始的部落生活避免不了争夺水源、食物、领土等的斗争,随后原始人类顺势将这种技能用于部落之间人与人的争斗。

1.3 军事战争提高了弓箭的历史地位

由于古代战争割据频繁,弓箭由打猎功能转变为军事功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此基础上,弓箭的运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普及。所以,整个冷兵器时代,弓箭都作为重要的军事兵器存在。南宋华岳《翠微北征录》曰:“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十有八,射艺第一”。早在原始社会,弓箭的功能就已经体现在军事上。据说当年黄帝与蚩尤交战于涿鹿时,黄帝就是凭借着弓箭之利,打败了蚩尤,从而奠定了汉族之基。而进入阶级社会后,军队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显现了弓箭打击杀敌的射杀功能。先秦时期,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自身利益,将技击性很强的“射礼”引入到军事训练。在这个大环境下,关于射礼的一些繁文缛节的等级限制制度被逐步取消,被战争所需要的“射艺”开始在市井阶级中发展起来,普通的百姓为了安家立命也都积极地学习、使用[5]。到了汉朝,战争中的弓箭使用和骑马结合起来,发挥出了更大的威力。史载,刘邦有次率兵32万攻击匈奴,被其骑射部队包围,险些全军覆没。后来刘邦学习游牧民族的这种骑射技术,大大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还取得了战争的胜利[6]。唐代武则天时期实行武举制,其考核内容的八项当中仅射箭就有步射、骑射、平射、长垛、筒射和平射五项,可见射箭在那个时代军事使用上的重要性。弓箭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被长期保留和使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战争厮杀的需要,反过来这也奠定了弓箭在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两者相辅相成。历史证明了弓箭在军事上的必要性、重要性。弓箭用于战争,不仅实现了其完美的转身,更奠定了弓箭的历史地位。

1.4 体育运动使弓箭文化呈立体化发展

弓箭从军事作战中渐渐进入民间的市井生活以后,射艺的高低也演变为判断一个人能力的标准之一[7]。中国古代除军人外,很多文人墨客也都从事射箭运动,其中包括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家。《孔子观湘人射》的画卷即证实了这一点。唐代大诗人骆宾王、杜甫,宋代文豪苏东坡、辛弃疾等等这些著名的文学泰斗同时也是射箭高手。可见从远古时起,弓箭就不仅应用于军事层面上,而且逐渐进入体育娱乐层面。不过弓箭由军事用途向体育娱乐用途的转变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演变过程[8]。首先,虽然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对弓箭技艺高低进行评判,射箭主要还是用于狩猎。到了春秋时期,射艺就不仅仅是用于军事训练,而是开始渐渐流入到民间,逐渐成为一种为社会群体广泛参与并且广受热爱的运动项目,因此还出现了很多技艺高超的射手[9]。如《吕氏春秋异用》中提到“古之人贵能射也,以长幼养老;今之人贵能射也,以攻战侵夺也。”此时私学也在兴起,在其教学内容六艺中就有射、御等相关项目的学习。在民族大融合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体育竞技功能和娱乐色彩的射箭运动已然形成,并且产生了由官方组织的正式的射箭竞赛活动。《北史·魏宗室常山王遵传》对当时举行的射箭运动就有着细致的记载:魏孝武帝曾举行过一次射箭比赛。比赛形式是射中一个悬于百步以外的银酒杯,19个人中射中者赢得比赛,比赛结果是濮阳王顺喜获此奖杯。这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奖杯赛[10]。更有随着射“靶”的改变衍生出的一个小型的射礼——“投壶礼”,其本质是习射之礼,射箭时鼓乐伴之,以娱大众。在辽、金、元时期,北方马背上的诸族更是精于骑射,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要举行各种骑射活动,主要有“射柳”“射木兔”及“射草狗”等[11]。骑射活动的举办可能捎带一点宗教色彩,但不失为尚武习射之举,同时使射箭成为古代体育史上重要的运动项目[12]。弓箭顺利进入市井大众的生活,改变了其单纯作为冷兵器的角色。生活中运用、了解弓箭的人变多,无疑打破了它自身的桎梏,使其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特色。

2 文献记载是弓箭文化演变、传承的理论支柱

弓箭出现后与之相伴的理论也就产生了。回顾历史,对于弓箭的记载在文学中早就有迹可循。如《易经》载:“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国语5晋语九》中有“射御足力则贤,使艺毕给则贤。”《荀子5劝学篇》中有“百发失一,不足善射。”此类例子在先秦文学中不胜枚举,说明当时人们对弓箭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此后,随着骑射技艺在军事和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诗词中歌吟弓箭及弓箭手的诗句比比皆是。譬如王维《观猎》“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李世民在《咏弓》中记述:“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曹植《白马篇》中有:“宿昔秉良弓,楛木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这些流芳千年的诗句,无不赞扬射艺的高超,也说明社会各界对射艺的高度关注。而在理论研究方面,随着弓箭技术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对射艺理论有了很深的研究。如《列子5汤问》中说到“练箭先练眼神,练到不睁眼”,将目标从小物视为大物。《韩诗外传》中记载了习练箭术需要“手若附枝,掌若握卵,四指如断短杖;右手发之,左手不知”的技法要点。随着弓箭活动的蓬勃发展,民间竞技活动和军事战争中,弓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与弓箭有关的著作大量出现,仅在《汉书·艺文志》中,就编录有《李将军射法》《魏氏射法》《逢门射法》等八种69篇,又如《阴通成射法》《护军射师王贺射书》《蒲苴子戈法》《弩射秘法》等若干书籍。这些内容充分表明此时的射艺理论已经形成,并各具特色[13]。明代顾煜编纂的《射经》中讲到引弓时要做“端身如干,直臂如枝”“引弓不得急、不得缓”“矢量其弓,弓量其力,无动容,无作色”等技法。此书由于对射箭技巧做了较系统的总结,一直为后世教射者所遵奉。到了明清时期,弓箭理论已至成熟。中国历史上第一本详细记述射术的书籍《武备志》就把弓箭制作要求讲得非常精细,还对易犯的错误和纠正方法都有明确说明。弓箭理论的完善,不仅让我们窥见弓箭文化的横向发展,而且还为后世子孙传承弓箭文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 弓箭文化在当代的发展

中国的弓箭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交流的产物,更是一份极其宝贵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14]。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奋斗精神。而今,弓箭不仅以不同于传统形态的三种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还与时俱进,积极地融入现代社会。

3.1 弓箭在现代竞技体育运动中崭露新角

从古代起,中华各族儿女就将骑射之风与尚武勃发的精神相联系,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但弓箭一进入竞技体育的领域,就与之竞技性一拍即合,撑起另一片天空[15]。国民党执政时期,民国政府曾召开全国运动会,在1933年和1935年两届全运会上设立射箭比赛。新中国成立之后,从1953年起,便开始组织全国性的射箭比赛,分为竞赛项目、表演项目、民间体育三大类;1956年举办了全国性的射箭比赛,比赛使用传统弓箭,采用传统比赛赛制;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的射箭比赛首次采用国际通用规则,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按照国际射箭规则比赛[16];1961年,赵素霞以270环的成绩打破了单轮50米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射箭世界记录的创造者;1960~1965年六年中,解放军队运动员王锡华、李淑兰、王荣娟、石桂珍,上海的孙春兰等人先后27人次打破世界记录;20世纪70年代,先后又有王文娟、黄淑艳、孟凡爱、扎拉嘎、宋淑贤等人13次打破世界纪录,技压世界诸多强国,在国际箭坛形成了较大的冲击波;2001年第41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射箭女队力克群雄,获得女子团体冠军。中国射箭在体育界中创造出的辉煌成绩说明弓箭不仅可以完美地进入到竞技项目中,更展现了它自身神奇的色彩,以及熠熠生辉的生命力。

3.2 弓箭旅游为中国弓箭的保护提供了土壤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观念也逐步产生了改变,含有传统文化元素的特色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和追求。2014年7月26日下午,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了庆祝第五届那达慕民族文化风情旅游开幕,举行了射箭等蒙古族传统体育竞赛活动;2015年9月8日,首届中国青海国际民族传统射箭精英赛上,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集聚海东乐都展开了一场射箭比赛。这种迎合传统特色的旅游模式,给予了游客全新的生命体验,也激发了现代人血液中的攻击性。射箭与现代旅游结合的特色旅游模式,既是弓箭文化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弓箭发展演变出的一种新文化。这种旅游模式为当代弓箭的保护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3.3 射艺在时代的召唤下重生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获得满足后,精神需求便会相应提高。在当今时代大潮下,社会上有很多机构与组织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开始重视射艺。例如2013年3月,重庆国学院设立射艺研究所,首次将射艺纳入国学教育体系;2015年12月4日至6日,全国大学生传统射艺邀请赛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来自清华、中国政法大学等全国43所高校的244名大学生参加了此次比赛。参加者身着古装、行传统大礼,此举使传统与现代生活得到完美的融合。由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认识:射艺的兴起,不单是一种体育形式,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自尊的彰显。

当代弓箭已经从其上位概念——传统武术中分化了出来,其自身的张力,使它逐渐演变出具有不同特色的文化。其中,竞技运动弓箭承载着时代赋予的奥运精神,追逐着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运动信念。为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加强射艺水平和心理素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与弓箭相关的特色旅游模式,不仅仅是宣扬一种生活方式,更是发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至于射艺的复兴,虽然现在还仅仅局限在高校内,但传统射箭专家徐开才、马明达开设的报告会、以及各种课程培训,正在推进这项体育项目走向社会,走向大众。弓箭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乐观的。

弓箭作为生产工具和作战武器的职能退化后,导致传统弓箭文化的社会影响力逐渐弱化。在当代,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变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它更是处于濒危的状态。因此,传统弓箭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3.4 传统弓箭文化的内容、形式是保护的重点对象

自1959年国家体委推广西方射箭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以来,当代射箭训练内容已基本采用西方竞技体育的训练模式,这使得我国目前的射箭运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成为一种纯竞技的体育项目。传统射艺形式被现代竞技体育形式代替,这些现象在一些自治区尤其明显。自治区的少数民族传统射艺比赛已经被取消,曾经凸显礼仪修养,以射艺传承为主题的传统大型比赛的赛制、程序、规则被以体育竞技为主题的现代西方体育模式代替。此外与生产有关的射猎祭祀仪式、民间娱乐性的民众射艺、大型节日庆典的弓箭竞技表演也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17]。从表面看这只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遗失,但实则就是弓箭的传统生命和文化内涵在消亡。弓箭文化的内容、形式关系着弓箭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生命力。弓箭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消亡,于炎黄子孙而言,小则是一种损失,大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缺失。

3.5 弓箭制作工艺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制造传统形式的弓箭是传统弓箭文化传承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清代时,我国还有相当规模的弓箭造办处,有大批民族工匠批量生产弓箭。但在今日由于弓箭失去了其实用功能,同时由于难以获得达到传统制弓标准的诸如牛角、牛筋、鱼胶等原材料,使传统弓箭制造工艺面临失传[18]。现在北京虽然还有一家比较典型的制造传统弓箭的“聚元号”,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传统弓箭制造技艺的传承及保护,成了保护和发展弓箭文化的重中之重。

3.6 弓箭的文化意象是保护的实质所在

文化意象[19]是一种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历史文化,具有相对固定、独特的文化内涵、带有丰富联想意义的文化符号,是对一种文化现象社会意义的重组。如孔子所言,“圣人立象以尽意”(《系辞·上传》)。具体到射箭而言,由射之“意”和生活之“象”相结合的射之文化意象,使射箭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实现了“射”的社会化。但如今,随着射箭实用功能的丧失,它的文化内涵也正在被新生代所遗忘。怎么样让其重新融入生活对于传承箭文化可谓是当务之急。

首先,要让“射”进入到德育之中。因为“德射”的输赢更为注重个人的素养,有较少的竞赛性。基于这种特殊性,习射者能经常冷静、严肃地审视自身,致力于自我修养。这极迎合儒家“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的理念,更是当代德育培养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新方式;再者,要让“射”融入到习射者的人生定位之中。训练学习者若能重视射箭时的思想抉择,如:在发箭之前的思索、飞行时对过程的估摸、箭中靶的总结[20],在这样思维模式的催使下可以促使其将射箭的哲理蕴涵内化到自我成长之中,使射者对自己各个阶段的人生规划有较清楚的认识、思考,继而消除人们“不知其所往”的迷茫;其次,让“射”进入到责任担当之中。担当是任何社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射者在“德射”中受到的磨砺,会让一个人面对其他事也会更有责任感;最后,“射”促进社会的和谐。射的理念,如“君子无所争,必有射乎”,可以成为自我约束的准绳之一。在射的过程中谦逊有礼,可以使人们安静、释然、摒弃浮躁的心态,促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弓箭的文化意象才是影响人们自我追求的力量之源,更是弓箭文化保护工作的灵魂。只有当这种文化内化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并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层面时,它的存在才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所在。

关于国内传统弓箭文化的传承路径,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入手:第一,开展专业的弓箭研究,从开发弓箭的文化根源做起,让弓箭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方面,2007年2月在新疆师范大学成立的中华传统射艺研究所是一个成功的尝试。他们所建立的网络研究系统,使弓箭的文化在历史长河之中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第二,以高校为基点开展有关射艺的社团活动、比赛。这方面的成功尝试有:西南大学2011年9月开始成立的“西南大学缙云箭社”,在2014年5月改名为“西南大学射艺协会”,是全国最早的射艺社团。2014年,国家成立中国射箭协会传统弓分会,倡导民族传统射箭,并规定传统弓箭必须使用天然竹木材质制作的箭支。再有西南大学和重庆国学院经常参加全国各种弓箭邀请赛。这些举措都是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具有说服力、震撼力;第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角度选出技术人员,如弓箭制造者、射艺者、射艺训练员。如:2015年7月,首届全国高校射艺师资格培训班开课,意在培训出更多的射艺者,以将射艺推向全国,并对传统弓箭制造原材料进行挖掘,如重新在弓箭制造中使用鱼胶、竹、柘木等。资金方面,可以由国家层面出面解决;第四,在国家层面的文化活动方面恢复民族传统射箭训练、比赛、表演等内容。如在专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等。2013年西南大学就在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开设了射艺课程。2016年2月28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也已正式开展射艺课。他们不仅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了传统弓箭的文化,还在射击的练习中,全程要求行中国传统的辑礼。还根据时代特点形成了系统的培训制、段位制,规范文化发展模式,随势形成了学校的专业特色。这说明,从教育的途径出发,能使传统文化更适应当代发展;第五,注重经济效益,以“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思路走文化产业发展道路。福建屏南县的福建风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制造的传统弓箭产品远销欧美二十几个国家,是中国唯一把传统弓箭发展到欧美市场的企业。这说明,只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产品的时代元素,它就能在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趋势下,既保证经济文化效益,也展现传统中国文化产品的生命力,更拓宽国际文化交流的途径;第六,规范社会上的弓箭俱乐部,让其更能体现弓箭的本质功能,这样社会大众也可以更深入地接触中国的传统弓箭,了解古代弓箭文化,为社会人士更全面了解弓箭、学习弓箭提供场所,为传统弓箭运动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历史往往证实这一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源于文化的兴起和民族拼搏精神的勃发,民族文化孕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推动民族的蓬勃发展。今日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更多表现在文化方面,许多霸权主义国家通过其强势文化的渗透和侵略来实现经济和军事力量所不能达到的目标。对于世界新格局下的文化殖民潮流,国家政策方针一直在引领国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警醒中国人民要重新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弓箭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传统弓箭文化里承载着中华儿女勇敢不屈、爱家爱国的民族精神;迸发出超越自己、追求卓越的力量;蕴含着射可练心、射可修德的哲学修身的理念;更在维护中国领土的完整方面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弓箭文化的剖析与传承,不仅能使更多中华儿女了解并自觉传承中国的弓箭文化,还能对促进传统文化繁荣发展,增强人民共同的自豪感、自信心发挥重大作用。传统文化的复兴会为国际交流带来新的对话关系,提升国际交流的高度,可以为中国在世界激烈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对于整个中华民族长远的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1] 陈雅娟.春秋时期的射艺活动[J].兰台世界,2012(15).

[2] 秦香.中国古代射箭文化演变探究[J].兰台纵横,2012(11).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4] 姜楠.“射礼”源流考 [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5] 张承媛.古代射箭运动中的道德教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6] 魏大鸿.简论弓箭的起源及其在古代中国的发展[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5).

[7] 党德洲.弓箭的起源与历史流变[J].兰台世界,2009(10).

[8] 刘英林.武文对中国弓箭文化的研究[J].西北纺织工学院学报,2001(9).

[9] 程二行.造士·选士·命士———先秦士人文化的发展道路(二)[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

[10] 邓一飞.又见箭雨纷飞,鼓角铮鸣[J].寻根,2004(6).

[11] 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12] 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3] 杨向东.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J].南开学报. 2002(6).

[14] 曹庆华.锋晖.锡伯族弓箭文化及传承保护[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

[15] 李雁蓉.射礼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5.

[16] 李梦奎.先秦射艺描写的文化蕴涵[J].北华大学学报,2004(6).

[17] 马廉祯.中国射箭研究综述[J].体育文化导刊,2004(10).

[18] 谷世全.关于中国古代射箭运动的几点新探[J].体育文史,1996(3).

[19] 胡晓明.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J].文艺理论研究,2007(1).

[20] 戴国斌.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J].体育科学,2009(11).

猜你喜欢
弓箭射箭传统
小熊射箭
弓箭风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弓箭风波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学射箭
老传统当传承
谁是射箭高手
最后一家弓箭铺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