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新安
区域经济学大师的中原情
——陈栋生教授关心支持指导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些往事
喻新安
我国著名区域经济学专家陈栋生老师于2016年9月22日不幸离世,悲痛和惋惜之情难以言表!陈栋生老师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拓荒者、引领者和推动者。陈老是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领域泰斗级人物,他为中国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不幸离世,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界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陈栋生老师是我非常尊重的长者。他一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不知疲倦地工作;他为人谦和,提携后人,有大师的风范;他是公认的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领域权威专家,但没有任何架子,也是圈子里公认的可敬可亲可爱的好老头。
陈栋生老师和他领衔的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与河南有很多交际交往。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成立大会暨首次学术讨论会,就是1990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古都安阳召开的。陈栋生老师对我说过,河南是他关注最多、调研次数最多的省份,河南的所有省辖市和许多县他都去过。在2013年一次聊天中,他说在过去的两年里,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他每年来河南都不下七八次。在与陈老的接触中,他的人格魅力、博大情怀、宽阔眼界、过人智慧,特别是他对中原的殷殷深情,使我深受感动,深受教育,永志难忘。下面,简要回忆一下陈栋生老师关心、支持、指导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一些往事。
厚重河南,坦诚自己的祖籍就在河南。河南省委、省政府从2010年初春开始谋划中原经济区建设。2010年7月2日,河南省委常委会做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决策,由此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宣传、游说和争取高层支持的工作。在2010年七八月间河南省内研讨、宣传的基础上,2010年9月在北京连续举行了三次高规格的中原经济区发展研讨会。国内几十位很有影响的经济学家悉数应邀参加了研讨。陈栋生老师是唯一参加了两次研讨会的知名专家。首场研讨会9月5号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为了筹备会议,9月3号下午,我与时任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赖谦进同志一道登门拜访陈老,他的热情、健谈、睿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加首场研讨会的专家有吴敬琏、卢中原、宁吉喆、李兴山、陈栋生、张军扩、袁喜禄、毛汉英、周绍朋、魏后凯、杨宜勇等。陈老是第三个发言的。他在发言中力挺设立中原经济区,他指出,河南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从全国来看,河南的地位是其他省份无可替代的。其一河南是人口大省,是中国唯一的人口过亿的大省,占全国总人口的1/13,占整个中部地区的1/4还多;其二河南是国家重要的粮食核心区,担负着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使命;其三河南地处中国之中,承东启西,连南贯北,是全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区位优势。因此,河南的发展关乎中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稳定。从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河南周边地区陆续隆起:纵向看,中原地区早已呈洼陷之势;横向看,西边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很快,东边的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获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战略,几年内苏北地区也将快速隆起。加之近年来中部六省中四个省都已有经济区规划,如果不构建中原经济区,河南势必成为发展洼地,中部的塌陷就会成为国家的“心腹之痛”。在9月19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召开的研讨会上,陈栋生老师发言指出,中原振兴关系到国家的区域整体协调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部兴、中国兴,我建议再加上一条叫中华兴。前几天我在闽商大会的发言中说了,我的祖籍就在河南,台湾很多人的祖籍就在河南,所以河南的振兴也关系到很多很多人。
广征博引,论证设立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2010年9月初,我在参与谋划在北京举行的研讨会的同时,经与时任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副主任孙明泉商议,邀请陈栋生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肖金成所长9月10号到河南来,以嵩山“论道”方式讨论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问题。2010年9月21日,光明日报理论版以《如何推进互惠多赢的区域经济合作?》为题,发表了孙明泉主持,陈栋生、肖金成和我搭档的经济区对话。在此次对话中,陈栋生说:“有必要在大范围里面看河南,利用大范围的理念来促进中原经济发展和中部崛起。我觉得建立中原经济区这个思路是好的,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这也是中央党报第一次正式提到中原经济区问题。在9月5号首场中原经济区的研讨会上,陈栋生老师还谈到了设立中原经济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河南现在是超亿人的大省,把河南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中国十三分之一人的全面小康”“全国粮食增产一千亿斤的产能,大概四分之一的重担压在河南身上,中原经济区规划把这个也写上去了,2015年要达到一千三百亿斤,这个重要性不言而喻。”在9月19日的研讨会上,陈老指出,我非常赞同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构想,由衷地希望这样一个构想和中央关于全国支援新疆、西藏,实现边疆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规划以及云南提出的建设国家南大门的规划等,一起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他说:“河南的崛起与中部的崛起密不可分,希望中原经济区能够成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还指出,我很赞成河南决策层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平稳地向市民转换的前提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
勇于创新,较早提出“新丝绸之路”的概念。2010年9月25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光明日报社评论部、河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科学发展与区域转型学术研讨会在郑州召开,陈栋生老师应邀做了重点演讲。他从世界经济的大势,谈到中国的经济转型,提出一些很重要的观点,比如说创新就是爆发式的增长。针对河南的经济发展,他提出,要重视就业问题,注意外部要素内生化,重视物资资本与人力资本的衔接。他指出,河南的问题太突出了,因为黄淮四市加上南阳就有五千万人,他强调,“建设大郑州固然重要,但光有这个火车头不行,要搞动车组,每个车厢都要有动力,这样才能够联动,才能够共同发展”。在9月5号首场中原经济区的研讨会上,陈老说:“我大概20年前关于中部写过一篇文章,喻院长那里有。这个中原地区、中部地区是国家的腹地,是国脉所系。你看北煤南运经过它,西电东送经过它,西油南送也经过它,南水北调的中线也经过它。这个区域确实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这是这个区位的特征。我半个月前到开封、郑州去就有一种感觉,就是陇海线包括它的延长线兰新线,最后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这个就是新丝绸之路。陇海这一带对中国来讲就等于是个金腰带。”这次发言中他鲜明地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的概念。我不能确定这是不是陈老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也没有求证这是不是国内理论界第一次提出,但说陈老是较早提出“新丝绸之路”概念的学者是没有问题的。在9月19日的研讨会上,他说:“我搞这个专业已经多年了,我就希望‘十二五’在区域协调发展上有几笔浓彩重墨,一个就是西藏、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再就是中原经济区。这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上面几个重大战略举措。总之一句话,希望这个区的构建,可以纳入到国家‘十二五’规划当中,为一亿七千万中原人谋福利。”
大胆探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指点支招。在2010年9月5日的研讨会中,陈老提出建议:“要突出一个中心、四个着力,‘一个中心’就是探索一条不牺牲‘三农’为代价的‘三化’协调路子。‘四个着力’,就是着力于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着力于调结构、结构升级,着力于改革开放,着力于落实到民生。”在嵩山“论剑”的对话中,陈栋生老师说,关于建设中原经济区,我想提几点建议:第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中原经济区涉及近30个地级市。中原城市群原有9个地级市的合作,都是省内的,协作得怎么样?有什么经验,能不能够放大到中原经济区去运用?第二,中原经济区近30个地级市牵扯多个省份,很多都是原来中原协作区和淮海协作区的范围,所以怎么样跟晋南、晋东南、苏北、皖西沟通?还要跟这两个经济协作区沟通,你们的关系怎么处理?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地方?这些都要研究。在9月5日研讨会的发言中,陈老说,我想对如何构建中原经济区提几点参考意见:第一,就是要转弯子。经济区的运行和行政区的运行完全不一样。在省内,省长对市长就是命令,下级对上级就是服从,而对省外地区,只能是沟通协商,合作共赢,了解、关心,照顾到各方。中原经济区的构建现在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涉及河南周边的四个省,所以我建议充分用好淮海经济区、中原协作经济区等现有的经济协作组织,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河南省政治智慧的一个反映。第二,必须坚持政府搭台,多个市场主体唱戏,商会、协会各种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第三,要实现“五位一体”的目标,就是要实现规划同盟、市场同体、交通一体、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共建。在9月25日的学术研讨会上,陈老说:“河南有20多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县(市),黄淮四市就有19个。所以,我建议河南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极的培育壮大,又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也要欢迎武汉、西安等大城市辐射带动信阳、三门峡等市的发展。”
参与中原经济区讨论、热心指导中原经济区的资深专家众多。但以70多岁高龄和病体一年内多次深入河南的市县和企业指导,陈栋生老师是唯一的一位。记得2011年6月工信部与河南省政府联合在郑州会展中心举行中西部产业转移高峰论坛时,陈老应邀讲演,讲台没有设座位,陈老便让服务员搬来一把椅子,拖着羸弱的身体,一只腿跪靠在椅子上做完了报告。此情此景,令人难忘!
喻新安,男,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研究员(郑州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