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探路之作
——浅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

2016-02-12 15:09梁灿兴
图书馆 2016年7期
关键词:郑先生思想史图书馆

梁灿兴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 南宁 530003)



·书刊评介·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探路之作
——浅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

梁灿兴

(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南宁530003)

〔摘要〕文章从创新、史料、体裁选择、对论述主题的深入程度等方面,评论了郑永田先生的新作《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认为该书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研究有开创之功,在史料不够充分和体裁选择上存在着取舍之难,在论述主题上有未尽之憾。

〔关键词〕《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郑永田书评

〔引用本文格式〕梁灿兴.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探路之作——浅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J].图书馆,2016(7):109-111

去年仲冬之末,郑永田先生寄来新作《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在若干年前,闻郑先生筹备此作,并曾于核心期刊《图书与情报》上主持“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专栏,在图书馆学界掀起一阵巨澜,故而思慕已久,极欲一睹郑先生研究之“全豹”,今有幸得睹,细细品读,若干感受特记之如下。

1 开创之功

关于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专著,在国内还未曾见,郑先生此作当属国内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开山之作。而据书中所言,即世界范围内,也不曾有过。美国作为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的首创国,自创立之日起,便引领着世界公共图书馆的思想和技术潮流,并一直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公共图书馆事业。因此,美国无疑有着非常丰富的公共图书馆思想资源。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研究零散断续,把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则当是郑先生的创举,俾后人可有一个全面的视角学习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此开创之功,功莫大焉。

在内容上,郑先生的研究在国内也颇多创新之处。在郑先生研究发表之前,对美国图书馆思想介绍较多的,是范并思先生的《20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但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在20世纪前半叶,世界基本上处在战争和重建的过程中,图书馆思想的发展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进展有限。因而,20世纪前半叶的图书馆学内容在范先生的著作中篇幅并不大,涉及美国的内容更少。而《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涵盖的内容则是1731-1951年,在时间的覆盖面上,两书各有侧重。《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中不少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人物,诸如鲍伟士、弗莱切、斯波德福等人及其思想的详细论述,在国内应属首次。对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形成与发展历程的叙述,也补充了不少细节,使国人对这个过程的认识更具体。书中的绪论,列举并评论了在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和著作,是一篇精练而恰当的概述,可作研究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入门之捷径。

2 取舍之难

在粗览全书之后,笔者有一个疑惑:为什么全书会同时采用类似于纪事体和纪传体的体裁来组织内容呢?

《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在内容规划上,分为相当明确的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记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史,第二部分则是分主题论述美国图书馆界名人的学术贡献。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早期教会图书馆和服务公众的图书馆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萌芽和发展、朱厄特的贡献、1876年费城美国图书馆员大会的相关文献和后续活动、卡内基的捐赠、一战和二战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界的作为。这部分的内容,提纲挈要地概述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脉络。理清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发展中的重大节点事件,为读者了解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认知的支点。第二部分则以“公共图书馆民众教育思想”、“公共图书馆藏书建设思想”“公共图书馆馆员素质思想”“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思想”为题,将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的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贡献一一归类,对读者按主题集中地了解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思想发展颇有帮助。

这种写法类似于中国古代史书体裁中的“纪事体”和“纪传体”。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线索,对历史事件只记述主角参与的部分,使人无法一窥历史事件之“全豹”。而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又使人无法对参与其事的人物有深入了解。在一著作中,同时使用这两种体裁,会在内容上有所重复。比如对朱厄特《美国公共图书馆通报》的评论,公共图书馆建立的理由、卡内基的捐献等,都有不少重叠,这是同时使用这两种体裁难以避免的尴尬。

待到细读全书,这一疑惑才逐渐解开:这是资料不足使然。书中所论述的会员图书馆发展,在富兰克林时代之后,19世纪前半叶的发展情况基本是空白;即使在第二部分分主题的思想传记中,其中提及的多数人的生平也都相当简略。这想必是相关的资料太难搜求。在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里,缺乏市场前景的个人传记是很难出版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界的名人,除了象杜威、普特南、卡内基等少数人在公共领域名声赫赫之外,其他人士的声誉基本上只局限在本行,也无人专门为这些图书馆界名人撰写传记出版。即使是入选美国图书馆“名人堂”的40人,有传记独立出版的也屈指可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全书“涵盖220年的时间,涉及170多个人物,参考了170多种外文著述”,书中分立论述其学术思想者17人次。如果对比潘燕桃教授的《近60年来中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949-2009)》,《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在资料占有方面要逊色一些。原因想必是潘教授的著作,写的是本土历史,有本地获取学术资源的便利。尤其是进入2004年之后,国内学术期刊发文量大增,可征可引的资料繁多,也是其著作写得比较丰满的原因之一。郑先生研究的却是太平洋对岸的历史,不是很著名的著述,国内很难获取,甚至获取有关文献的线索都颇费周折;在这种情况下,获取有关资料是相当艰辛的。这点在书中后记也有提及。没有条件亲往美国搜求传主的生平资料,只能依赖公开发行的资料进行研究,有时在细节上有些捉襟见肘也是情理之中。但也为其如此,所获成果才更见可贵。郑先生载体上如此处理,想必也是在资料和体裁的两难选择中所作的折衷。

3 未尽之憾

一般而言,思想史的写作,应描述时代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如此,读者才能理解人物思想产生、演变的基础,同时也才能理解人物思想的创新之处。在表达这样诉求以及处理事件和人物的关系上,现代历史写作有更好的选择。比如吴晓波那本有名的《跌荡一百年》,是一部近代百年来的中国企业史, 全书主要线索是历史事件的时间次序,当记述到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时,则先对其中第一次出现的主要人物做一介绍,而后再记述整个事件,在事件的叙述中,适当引用时人的记述,全书阅读起来令人如临其境。这种写法既不会打乱叙事,又能使读者对主要人物有及时的了解。

在美国公共图书馆这样名人辈出的领域,还可以参照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的写法,将公共图书馆的不同发展时期以突出的人物或事件命名。 从书中所述看,应该有过将时代按照著名人物和事件命名的想法。该书的第二章中写到:“在19世纪的美国图书馆界,只有杜威才具有如此广泛和强烈的影响力。因此通过对朱厄特生活和出版物的考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图书馆职业第一个酝酿的时代——朱厄特时代(1848-1868年)。”只是,当读完“朱厄特时代”,期待看到“杜威时代”时,“杜威时代”却在纪事部分失踪了,移到了纪传部分中去了。其实,从书中展示的内容和史料看,这段时期的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各个阶段,完全可以命名为:富兰克林时代(18世纪)、朱厄特时代(1800-1868)、杜威时代(1869-1905)、卡内基时代(1898-1918)、战争时代(1914-1951)。然后,通过对人物成长或事件历程,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描写,展示那个时代的社会和思潮的特征,使读者能对人物思想的发生和演变的条件有所了解,加深对人物所作所为和思想创新性的认识。

这一点不能不说是《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之不足。比如,从书中可以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公共图书馆诸多名家,纷纷强调公共图书馆是与公立学校并肩而立的教育机构,是民众的大学,是人们终生教育的学校。然而,由于没有关于当时美国公共教育和国民教育水平的描述和数据,及被归因于此的社会问题,读者难以体会这种思想对于当时美国社会到底有何契合和创新,为何能够形成重大社会影响?

思想史怎写才算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比如罗素享誉世界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西方哲学史》,文笔和视角都是一流的。但是,从一个欲了解哲学史的读者角度看,未免有些语焉不详。一是罗素虽然交代了哲学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个人传略,但在介绍及评论个人思想时,颇有点信马由缰,读完之后并不知道该哲学家的思想全貌到底如何;二是没有叙述该哲学家的思想与环境的互动,使人无从把握该哲学家对当时的影响,也就难以体会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

个人以为,著史第一要务乃是还原历史场景,如此才可“还史以实以戒万年”。如果对历史上产生的思想,俱以当代的思想去评论,从做法上说未免有些“关公战秦琼”;从效果来说,可能给人以历史停滞的之感。毕竟,思想只有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对具体时代而言,并不存在先进但是不切合实际的思想。比如,书中第3章叙述的朱厄特与怀特关于建立“国家图书馆”之争。学院秘书怀特不同意朱厄特直接建立国家图书馆的计划,未必没有道理。从当时美国图书馆行业内部来说,尚缺乏行业统一协调的权威机构;从图书馆业务角度来说,还没有足够的统计数据来证明建立这样一个图书馆的必要性;从图书馆外部来说,也难以寻找足够的资金持续支持国家图书馆的发展。在这样的现实基础上,怀特坚持先建立全国性的联合目录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通过联合目录,催发巨量的馆际互借需求,才能为建立一个集中提供全面文献的国家图书馆提供强大的现实理由。

朱厄特与怀特之争,是书中所记述的、不多的学术争论。从书中记述的内容看,如对杜威、卡内基的评价,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公共图书馆在不同阶段所作所为的意见等,美国公共图书馆界应该有不少争论的。只是不知何故,书中并没有叙述这些内容。这也是读此书意犹未尽之处。

4 结语

作为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的开山之作,资料搜求又如此困难,《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研究(1731-1951)》注定很难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探路从来都是充满风险的事业,而评论者则常常无视探路的艰辛,只管肆意批评途中所见。西哲先贤苏格拉底曾言:最容易的事情是批评别人。笔者有幸得睹郑先生大作,细品之下,颇有所感,乃成此文,就教于郑先生及学界同仁,不妥之处请不吝赐教。

(来稿时间:2016年1月)

参考文献:

1.郑永田.美国公共图书馆思想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分类号〕G250.9

〔作者简介〕梁灿兴,广西财经学院图书馆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基础理论。

Explorer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ublic Library o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Comment on A Study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31-1951

Liang Canxing
( Library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Abstract〕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on, historical materials, genre selection, in-depth topic discussion ,etc. this paper comments Mr Zheng Yongtian's new book A Study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31-1951 and thinks that the book is a pioneering work about study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public library of United States, and due to a choice diffculty between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insuffcient and genre selection there is regret on in-depth topic discussion.

〔Keywords〕A Study of Public Librar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731-1951Zheng YongtianBook reviews

猜你喜欢
郑先生思想史图书馆
郑先生的痛苦从哪里来
从七十四巷到十八巷
图书馆
漂洋过海来爱你
去图书馆
费孝通学术思想史识认
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军事哲学思想史》评介
《军事思想史入门》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