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全球化内涵的思考

2016-02-12 12:47石旅畅刘航雨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心论全球化文明

石旅畅 刘航雨



对体育全球化内涵的思考

石旅畅 刘航雨

本文通过对全球化内涵的思考,首先概述了“体育全球化”的具体内涵;其次,对体育全球化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最后,论证了体育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体育全球化;内涵;思考

新世纪,“全球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时髦话语,随着全球化作为一种物质实践进程的不断深化,其中日益显现出的价值差异与冲突也开始更多地为人们所关注。可以说,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偶然的历史过程,而其变动的方向也是不确定的:它在分裂的同时也在推动着整合,在产生合作的同时也在引发着冲突,在实现普及化的同时也在形成着特殊化。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环境当中,一方面作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文化现象——西方体育文化(奥林匹克文化)已经进入到了世界的各个区域与领域。它以无以伦比的威慑力吸引着越来越的人参与其中。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体育全球化趋势已然形成。本文即从全球化的一般含义入手,对体育全球化的内涵进行分析。

1.对“全球化”的认识

全球化概念最早是指经济的全球化,面对日益复杂快速的全球化进程,90年代的西方全球化理论进行了方法论创新,引入了文明和文化概念,按照文化差异来划分世界似乎再次成为时尚。比如哥本哈根大学的弗里德曼就认为全球体系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文化的替代过程,费舍斯通认为全球化进程也是全球文化相互联系的扩展过程。在这方面最突出而且争议最大的也许是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他直接用文明和文化来解释全球化进程,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他认为,文明间的冲突将是冷战后全球状态的根本标志,在这场冲突中,西方文明将面对来自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的巨大挑战,并因此出现世界的不稳定局面。亨廷顿著作中得出的结论是值得怀疑的,他根据文化差异来划分几大文化圈的大前提已经引起争议。

西方理论界对“西方中心论”的批判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马克思、汤因比、斯宾格勒等人都曾从不同角度公开对其进行过批判。但是由于西方势力长期主导着全球化进程,所以反“西方中心论”在客观上受到了压抑,尤其是冷战的结束,为“西方中心论”的暂时抬头提供了机会,一时间认为西方制度及其价值观取得全球性胜利的观点充斥于理论界,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弗朗西斯科·福山和亨廷顿。福山大胆判定冷战的结束标志着自由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从此两大意识形态的斗争史结束了,得出了“历史终结了”的结论。亨廷顿则是带着强烈的“西方中心论”的情感提醒西方不要忽视自己的“敌人”。此类观点一提出就遭到了众多领域学者的批判。

与以往历史时期不同的是,冷战后非西方的力量得到加强,而西方力量在经历了短暂的胜利后相对衰落的迹象则更加明显。世界形势的变化无疑支持了这些批判,为全球化理论彻底清算“西方中心论”提供了大好机会。许多学者提出:全球化将是多种文明平等共存,而不是某种文明一统天下;“西方中心论”不可能带来和平统一,只会造成更大的歧视、压迫和冲突;西方文明应该在同非西方文明的平等交往中重新检讨自己,认清缺陷,并向非西方文明学习。这些观点虽然基本上都出自左翼学者之口,但对西方主流思想影响颇大,这一点在亨廷顿、福山、布热津斯基等人观点的调整以及西方人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的模式、民主与自由的关系上可见一斑。比如,享廷顿《西方文化是特有的,但不是普遍适用的》的文章就批评了西方世界的两种流行说法:一是认为西方文化是全世界的文化,二是认为其他文明社会在实行现代化的同时也实行着西方化。他认为前一种看法幼稚且自负,后一种看法则无视现代化不仅促进了本国文化的复兴,而且带来了努力发展本国文化信心的事实。西方学者努力地进行着反“西方中心论”的工作,但是由于“西方中心论”根深蒂固,以及整个外部环境的限制,“西方中心论”并没有被彻底根除,这使得西方全球化理论不时出现些“中心论”的苗头。同时,由于缺乏对非西方文明的深入了解,无法准确全面地诠释非西方文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仍保持着强势地位并继续坚持霸权思想的背景下,强调全球化多元性的一面,强调非西方世界的自主权利,尤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2.体育全球化的含义

到目前为止,“体育全球化是什么”这个问题,人们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看法。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框架来审视全球的相互依赖性,对体育全球化得出不同的解释。大致可分为四种观点:

2.1 一些学者引用全球化的含义来说明体育全球化,认为体育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体育上的相互依赖性。

经济学家罗伯特里奇用一个体育产品生产的技术方面互相依赖的例子来说明体育的全球化:在北美和欧洲销售的冰球器材是在瑞典设计,加拿大融资,克利夫兰和丹麦组装,所需要的合金是在特拉华研究出来,在日本炼制的。

2.2 有些学者不同意使用全球化这个名词。

比如:古得曼(Guttman,1991)使用了现代化来描述全球的相互依赖促进了现代体育活动在世界的传播与扩散。

2.3 凯德(Kidd)使用了“美国化”这一概念描述了美国特有的商业体育活动向加拿大社会“入侵”。

2.4 还有些学者倾向于使用全球化这一名词,但是用这一名词特指企业式职业体育模式的扩张,并认为体育全球化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和经济剥削的形式。

从欧美国家体育学者对体育全球化的认识分析,对于体育全球化的认识基本上有两个角度,一个是经济的角度,一个是文化的角度。从经济角度看,体育全球化主要是强调各国在发展体育上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从文化的角度看,体育全球化则倾向于把体育全球化看成是一种体育模式的增长与扩张,从文化角度看待体育全球化的主要是一批体育社会学家,他们是以社会批判理论作为分析框架的,认为体育全球化是美国商业体育对其他国家的文化入侵。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无疑处于弱势的被动地位,怎么看待体育全球化对于我们制定选择体育政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把体育全球化看成是一个机遇,积极参与体育全球化进程,在体育理论和实践上与国际接轨,还是把体育全球化看成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侵略与剥削,在认识上目前看来还难下结论,在两种观点上走极端更不是科学的态度。

3.体育发展的全球化特征

20世纪90年代,阿卜杜拉(Appadurai,1990)提出全球文化流动导致“民族流动、技术流动、金钱流动、媒体流动和意识形态流动”的五维社会变迁观点。欧美学者引用他的观点分析体育的全球化进程,论证体育发展与全球化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认为在20世纪后期,体育发展在五个方面都发生着变化。

国际体育是国家之间进行的以竞技运动为主的一系列文化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全球意识或一体化意识。在众多国家中举办各种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必有一个对竞赛项目的明确、竞赛规则的统一、竞赛礼仪的认同和规范过程,这样才可能使国际体育竞赛顺利进行。因此,可以说国际体育越是向前发展,它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就越来越多。具体体现在:

3.1 国际体育的规模日益扩大,并同世界经济文化传统中心的转移相对应,由欧洲向环大西洋地区、向亚洲环太平洋地区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届奥运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参与国数量在逐步增加,申办奥运会的城市也由欧美向亚非拉扩展。这都有利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现代运动技术和项目,以及体育文化在全球范围的推广与普及。

3.2 国际体育的全球化由单纯的运动竞赛层面向政治层面推进。在现代国际社会,国际政治对国际体育的影响,以及国际体育对现代国际政治的影响从未间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舞台的斗争形式发生了变化,以敌视、限制和封锁等冷战形式取代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在多种冷战形式中,国际体育作为特殊的政治斗争舞台的现象却愈加明显。如不同制度和不同国力的国家,都很重视国际体育竞赛,尤其是奥运会和各项世界锦标赛为展示自己国力与社会制度优越的极佳窗口,甚至一些刚刚独立的弱小国家也绝不放弃通过国际体育向世人明示自己国家存在的机会。可以说,国际体育是一个缓解相互敌视和打破历史成见的实验物,它为当今的国际政治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显示行为和表明立场的舞台和融入国际大家庭的机会。

3.3 国际体育全球化进程由单纯的竞赛文化层面向经济层面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与国际体育全球化的进程,在国际体育竞赛活动中融洽地结合起来。在经济全球化势不可当的今天,跨国商贸、服务和资本流动的增强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组织之间相互依赖性增大,世界各国的经济更加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整个世界趋向整合。在这种条件下,很多大型的跨国企业和商家,都看准了国际体育赛场所营造的市场营销氛围,充分利用全世界对国际体育的关注所带来的各种商机,采用赞助合特许专利等商业模式,借助国际体育的巨大传播力,使自己的企业和产品品牌实现最客观的全球性影响。

4.体育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4.1 单一化观

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内容和程式,基本被西方体育所垄断和同化。可以说,今天体育全球化发展更清晰的表述,应该是“西方体育的全球化”。西方体育的全球化不仅是运动项目的全球化,也是西方体育观念和运作模式的全球化。奥运会的全球化,在现在和今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将不会受到遏止,体育全球化仍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色——西方体育文化仍会保持主导地位。在近代西方体育传播的汹涌浪潮冲击下,我国传统体育活动曾陷入艰难困境之中,在社会生活尤其是在城市生活和教育中的影响急剧削弱。汉族传统体育尤其如此。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面临危机,出现了与复兴景象相悖的衰退局面。因此,有学者认为体育全球化将造成民族体育文化的同质化,单一化,而且影响着人们的体育价值观。

4.2 融合观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经济和体育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只有保持自身的民族特质,又融入现代体育的共性,才能不会被边缘化,才能实现体育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不可能以民族传统文化的消亡为代价,健康的经济发展将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来继承和发扬不同文化的优秀传统,加快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各民族文化以其所含概的普遍价值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更大地张扬。文化的多样性和价值的普遍性是不矛盾的,强调文化的多样性是说明各民族相互尊重,尊重人类文化的优秀传统,这种尊重是为了民族文化相互之间的借鉴,由尊重而借鉴,就是强调文化的普遍价值。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全球化趋势是在多元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阶段性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全球化的根基,体育文化的全球化又为民族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舞台,全球化的体育文化为生命本质的归复、人类的健康提供了极好的运行空间,体育文化的全球化与民族化两个并行不悖的趋势相得益彰。

4.3 协调发展观

全球化加剧了弱势文化的进一步弱化。但体育的全球化没有引起人们的恐慌和忧虑。构筑在世界体育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繁荣。体育全球化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尽管产生于西方文明中,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核心部分的奥运会中所包含的运动项目也并非全部由西方人所发明。在中国,历史发展到近代,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科学体育。但中国传统体育并没有因此而消亡,反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体育走向全球化的同时,各国、各民族体育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却比任何时候都得到强调,人们也再保存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形式。我们理解全球化,应着眼于从辩证的角度去把握,它是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统一,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单一的同化。

5.结束语

现代体育的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但这种全球化的内涵不只限于奥林匹克文化本身,它必然以自身文化发展的特殊方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是随着她与人们现实生活结合的越来越紧密,更突出地体现出更为深刻的、复杂的综合文化内蕴。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发展模式和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世界范围内所共同认可并遵守的体育文化生存规则。其次,现代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表现为多元优秀体育文化的全球化。这个过程的实质就是把不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放置于一个广阔的世界平台上,在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中形成多元规范,其中包含大量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内涵、现代文化的发展理念和多元价值标准,这实际上就是表征为以多元发展体制或制度形式存在的体育文化体系。最后,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其他优秀体育文化的多元化生,形成一种富有深刻内涵,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与时俱进的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系统。

[1] 引用自王埃亮,《文化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抉择》[J],理论探讨,200501,122,125页.

[2] 邹喜,《中国传统文化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03,26(03),116-117.

[3] 王岳川,《发现东方》[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12.

[4]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02.

石旅畅,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刘航雨,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04.014

猜你喜欢
中心论全球化文明
请文明演绎
同步发电机理论的一个奇点与气隙中心论
漫说文明
总体性: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建设思想的辩证架构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自我身份的探寻
成德同城化背景下德阳旅游特色小镇的改造与提升
全球化陷阱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