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燕
激发民间资本参与热情
汪燕
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是国际公认的市场参与公共资源配置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下,全国各地陆续推出数万亿元的PPP示范项目,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2014年,财政部发布第一批30个PPP示范项目,总投资1800亿元。2015年,国家发改委发布1043个PPP项目,总投资1.97万亿元。同年,浙江省分两批发布181个PPP项目,总投资5665亿元,涉及交通、保障性住房、市政、环境治理、教育、养老、医疗等领域。
目前,从推广运用的进展情况看,浙江PPP项目实际进度略低于预期。多数已签约PPP项目是在建类项目,采用PPP模式的新建项目签约率较低。同时,引入的社会资本大多也是国有企业,民间资本、私有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较少。
在对全省10000家重点企业PPP专项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全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仅有6.1%的企业有意愿参与,其中工业企业参与意愿相对高于服务业企业。此外,企业意愿参与PPP项目的领域主要以“资源环境”(77.6%)为主。
民间投资参与PPP项目热情不高,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PPP模式的制度不健全、机制不成熟和市场准入政策等。去年以来,各地政府在推动PPP发展,特别是PPP项目的推介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热情依然没有被点燃。调研发现,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意愿较低,主要存在“事难成、门难进、钱难赚”等问题。
首先,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否对PPP项目的有效实施运行至关重要。目前由财政部主导的PPP法以及发改委坚持的特许经营法,两者虽然在基本原则上相近,但在细节上仍存在不少相互冲突或界定不清晰的地方。同时,由于PPP项目周期长,地方政府可能在期内出现换人换届等变数,民间资本担忧“新官不理旧账”“改变游戏规则”等情况。此外,PPP项目参与方众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间资本也面临政出多门而无所适从等问题。
其次,一些地方对PPP项目设置较高条件,对民间投资形成挤出效应。例如,部分领域PPP项目设置的经营业绩、资质条件等门槛过高,限制了民间资本进入,使PPP变成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合作。另外,部分项目明确要求民间资本和国企合作进入,民营企业家普遍感觉,和国企合作后自己的投资收益难以保障,不愿参与。
最后,缺乏合理回报也是民间资本参与PPP意愿不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合作诚意,将PPP视为“甩包袱”的途径,不愿拿出现金流有保证的优质项目。另外,一些项目的后续运营、维护和管理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相关项目盈利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民间资本参与PPP模式成立项目公司后仍需要融资,目前一般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资金成本在7%左右,再加上交易费用和必要的回报率,收益率低于12%的投资项目对民间资本很难有吸引力。
要想有效激发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的积极性,首要任务是解决“事难成、门难进、钱难赚”等问题,让民间资本在参与PPP项目过程中能够“成得了事、进得了门、赚得了钱”。
成得了事,就是要提高PPP模式的运行效率。首先是要着力优化PPP模式的行政流程,让多部门综合施策形成合力,提升PPP模式的推进效率。其次是加快建立专业PPP项目管理机构,能够独立地进行PPP项目管理和咨询服务,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进得了门,就是要降低民间资本的准入门槛。在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方面,民营企业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领域,应重点围绕企业规模、资质、业绩等方面,降低或消除对民营企业的不合理门槛,解决PPP项目中国企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问题。同时,在专项建设基金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财政资金补助等方面,适当给予民营企业倾斜。
赚得了钱,就是要保障民间资本的合理收益。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和保障作用,通过参股、设立支持基金引领社会资本、运营商等参与PPP项目。另一方面可以采取灵活的弹性PPP项目产品或服务定价,明确财政资金对不同类型PPP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补贴或购买方式,保障社会资本的正常投资收益。
作者为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浙江经济》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