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模式探析

2016-02-12 09:07王晓林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残疾体育教育

王晓林

当前,我国约有8 500万残疾人,其中中青年残疾人所占比例最大。未来10年内,由后天因素和先天因素引起的残疾人口数量还会继续增加,将给我国就业、教育、康复等领域带来巨大的压力。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已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不仅能够使残疾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养成终生体育习惯,为其身心康复奠定基础,而且也是维护残疾大学生参加校园体育的权利,恢复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1]。

1 我国高等特殊体育教育的主要模式

1.1 融合体育教育模式

20世纪50年代,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把不同伤残程度的学生集中,或者组织起来,进行特别的教育和再教育。同时也把体育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各种体育教育使残疾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养生方法和医疗保健手段,有效提升了残疾学生的康复效果。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融合体育教育得到了尝试、推广和应用,由最初的“回归主流”到“最低限制环境”,已成为当前被普遍接受的高等特殊体育教育模式[2]。实际上,这种教育模式体出由隔离教育到开放教育,由单独教育到共同教育,由歧视教育到关怀教育的巨大转变,拉近了残疾大学生与健全大学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使其逐渐改变了自卑、抵制、消极和封闭的心理倾向,提高了残疾大学生在校园中主动参与体育学习、训练、锻炼和健身的能力。

1.2 医教结合模式

医教结合最初的应用主要是针对学龄前期(0~6岁)的特殊儿童而言的,主要通过教育、训练、医疗和康复相结合的方法,在其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下进行补偿与补救性教育。2011年,我国上海首次推行“医教结合”改革试点项目。它是我国142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中唯一一个有关特殊教育的项目。其主要内容是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教育、医学等多学科合作的方式,依据残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需求,对残疾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并逐渐被应用于高校特殊教育领域中。由于体育的本质属性和独特功能,使其对“医教结合”理论和实践的应用更加丰富和具体,取得了良好的医疗、康复和保健效果,且在残疾人高等教育中逐渐形成独立完整的教育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

1.3 其他模式

除以上两种比较被普遍接受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之外,在具有残疾大学生的区域性高校中也推行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发挥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1234”教育模式,即确立一个培养目标、树立两个教育理念、提供三个教学保障、实施四个“一体化”方法;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残健融合”,让健全学生和听障特教生一起共同体验“第二课堂”;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和重庆师范大学(特教学院)的“一对一和一帮一”的教育模式等。这些教学改革模式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创新,在促进机体恢复、开发潜能、寓教于乐和增强体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力推动了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体系的发展。

2 我国高等特殊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各阶层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社会各阶层中的弱势群体,残疾人在社会各领域中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歧视、世俗、冷漠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在大众心目中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导致了残疾人在教育、就业、创业和挣脱世俗偏见的困境中承受着巨大压力[3]。近几年,残疾人的境遇有所好转,社会关注度明显提升,国家对于残疾人的扶持有力扭转了全社会对于残疾人的认知态度。各种帮扶、咨询机构应运而生,高校也开始招收不同残疾程度的大学生,在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和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残疾大学生的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然而在没有完善的体育教育资源、师资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体育教育,势必会对教学质量和效果以及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带来困扰。

2.2 特殊体育教育体系不健全

虽然我国拥有诸多的特殊教育学校,但是招收残疾大学生的高等院校还不是很多。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开始具备招收残疾大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其开展特殊体育教育的各种条件还不是很成熟,没有形成一整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在课程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用、内容选择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单纯从大学特殊体育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不仅要增强残疾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更重要的是进行必要的康复训练,并达到一定的康复水平。这往往比实现健全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困难得多。况且,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在特殊体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4],多数高校之间是相互借鉴和移植,并没有构建出完全独立的科学合理的特殊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因而很难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

2.3 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尝试与创新离不开必要的特殊体育场地、器械和场馆,这与正常的体育教育改革有着相似之处。由于高校残疾大学生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资源的要求上也必须“特殊”。为此,很多高校在预先招收残疾大学生之前,大多都进行了各种特殊体育场馆场地器械的建设,以满足残疾大学生健身、训练、教学和体育锻炼的需要。然而,在我国许多高校在特殊体育基础配套设施配备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给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带来消极影响。

2.4 管理制度不健全

特殊体育管理制度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能否顺利实施起保驾护航的作用,是改革走科学化、特殊化和常态化的根本保障。目前,随着高校特殊群体人数的增多,高校体育的各种管理工作面临着一定的压力,主要体现在特殊体育健身场所的管理、考核成绩的评定与登记的管理、运动训练的开展与管理、课程资源的调配与管理等。这些都是高校特殊体育工作所要进行管理的重点区域,需要有一整套成熟的管理规章制度,才能够确保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稳步实施和改革方案的大胆创新与应用。因此,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特殊体育管理经验,科学制定、修订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2.5 特殊体育师资不足

当前,多数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存在师资数量不足,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现象,这也是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吴燕丹教授通过对中国六大区域10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后指出:“仅有2名教师经过脱产培训,掌握了专业化特殊体育教育技能,而大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或者仅仅通过自学和短期培训来掌握教学技能。这样的状况给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5]。为了适应新形势下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建立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化特殊体育教育师资队伍将势在必行,无疑也是改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6]。

3 对我国高等特殊体育教育发展模式的建议

3.1 构建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体系

3.1.1设立独立的高校特殊体育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负责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部门是各高校的体育学院(系),承担相应的管理、教学、训练、科研以及课外体育锻炼等相关工作,并且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健全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混合在一起,没有形成独立的行使体育职能的机构。因此,要想推动我国未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特殊体育群体需要,有必要加快高校特殊体育行政机构的改革工作[7],建立独立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机构(院或者系),充分赋权,独立开展关于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各种工作。

3.1.2制定专门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规章制度这是确保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也是解决目前各高校缺乏专门针对特殊体育教育管理制度的基本举措[8]。按照国家关于特殊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各高校要加快关于特殊体育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按照高校特殊群体的身心特征、体育能力等实际情况,在教学训练、体育锻炼、成绩评定、档案、课程考核、课外环节、出勤、课堂表现、教学纪律等方面,形成独立、完善、科学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

3.1.3编制专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工作指导性文件,主要是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此纲要在课程设置、目标、方法、结构和资源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说明。但是,此纲要对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却很少涉及,甚至过于笼统和混杂,使得高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缺乏指导性纲领性文件。虽然国家在2014年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对开展残疾人高等教育进行了阐述。但是,此计划并没有对如何开展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与要求进行明确说明。因此,制定专门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特殊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

3.1.4构建专门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许多学者对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进行研究,提出特殊体育人才培养要多以人文关怀为主要前提的基本观点,得到了专家同行的普遍认可。但这一观点在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却忽视了体育运动对促进人体康复、调试心理以及提高各种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因此,未来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由注重以人文关怀转为注重人体潜能的激发,按照不同特殊人群的差异性,构建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高、中、低三种培养标准。在适应特殊群体身心特征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能,使其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愉悦。

3.2 走国际化特殊体育教育发展道路

3.2.1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关于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长期以来“健康第一”“生命关怀”“以人为本”被作为各种教育改革的理论依据,但是这种千篇一律的做法似乎并没有突破旧的框框。为此,在理论研究中要体现研究领域和方向的国际化,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特殊体育教育的先进理论,结合我国国情,实现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理论创新,为后续的实践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3.2.2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欧美发达国家在特殊体育教育领域研究中的成功范例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兴起于美国的适应性体育教育,其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高校大学体育课程中开设适应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就是主张“不分类、不排斥、不标记、不隔离”,并逐步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规格,成为西方各国普遍接受的特殊体育课程[9],即融合体育教育(美国称“回归主流”,英国称 “融合”“一体化”)、全纳教育,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已经开始实施融合式适应体育教育[10],并取得良好实施效果。这些成功案例为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可行的借鉴。

3.2.3教学、科学研究要与国际接轨查阅相关文献可知:在2005~2015年间,我国关于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研究共有70篇左右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更是廖廖无几,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现状调查、师资队伍、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无论在层次和水平上,还是在前沿性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难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11]。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把科学研究的视角放大,把侧重点放在应用实践研究上,在特殊需要产品、商品和器械设计与开发上不断创新,发挥科学研究在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独特作用。

3.2.4建立互助合作式的特殊体育教育模式互助合作式的特殊体育是当前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改革的特殊形式。通过互助合作不仅实现了人财物的资源共享,推动小、中、大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而且还解决了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相比较而言,高校体育资源要优越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但是由于高校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在各种特殊体育资源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上要低于专门设立的特殊教育学校。但如果实现联合办学,或者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场地、场馆、器械、师资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就会减轻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工作的压力,拉动和提升地方特殊教育学校的生存空间[12]。

4 结语

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高校特殊群体接受体育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将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这不仅能为构建科学可行的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模式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也能为高校特殊体育教育提供发展动力,还可促使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在质量、规模、水平和层次上处于领先地位。

[1] 朱元利, 李靖.论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残疾人高等体育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4~106.

[2] 刘洋,陶玉流,徐建华.融合体育教育:“残健融合”的当代残疾人体育教育发展理念[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96~102.

[3] 张悦.论我国残疾人高等体育教育[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9):96~97,104.

[4] 韩景军,王悦.对我国普通高校特殊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4(7):145~147.

[5] 吴燕丹.中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J].体育科学,2007(1):41~50.

[6] 姜琳.我国高校特殊体育教育师资培养情况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240~241.

[7] 郭忠耀.澳门特殊体育教育现况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6):121~125.

[8] 蔡其飞,王超英,诸哲,等.从美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看我国大学特殊体育教育的发展[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4):45~47.

[9] 李群力,罗智波.美国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9(7):28~31.

[10] 李沛立.我国台湾地区融合式适应体育教育实施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40~42.

[11] 李韶功.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9):215~216.

[12] 张健.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6):108~111.

猜你喜欢
残疾体育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