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超,赵 娜
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这意味着“互联网+”开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六大主要特征也跃然纸上,即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与连接一切。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新挑战。
当前,我们的体育教育目标依然没有摆脱“学科教育为中心”的误区,很难满足新时代的需求[1]。体育教育如何与时俱进地培养现代人的体育新理念,使之把体育作为愉悦身心、享受健康生活、获得发展机遇的主要手段,是时代赋予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使命[2]。“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正在践行这一重要使命,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培养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新理念及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互交织,既受到两者明显的制约,同时又反映着二者所隐存的共性。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它与我国所积极倡导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对于加强现代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互联网+”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种独特的校园群体文化生活方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扎根、成长、完善并最终成形于各高校校园。大学生群体无疑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主体,各类各式的体育俱乐部活动、高校运动队、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等则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构成形式,由此而生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则促进了各高校健康发展的进程。
有人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的空间环境内,呈现出的一种以大学生为主体,以高校教师为主导,以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师生在体育活动中相互作用创造出的一种文化氛围[3]。还有人认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指高校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学校各个层面创造并共享的一种以继承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内容,以促进高校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全面开展为使命的客观精神和生成环境[4]。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这样来解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在高校体育发展目标的指引下,以广大在校师生为活动主体,以高校校园为活动空间,以各类各样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为媒介,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的校园群体文化生活方式。
以往人们常常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出发来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加以论述。宏观视角下,其内容大致包含课堂体育、课外体育、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选(项)修课程等几方面;微观视角下,其内容涉及到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体育精神文化等几个层面。无论从哪种视角来梳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终究离不开体育二字。
“互联网+”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不是高校体育部(院/系)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跨部门综合进行的,对高校本身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要有主导者,包括高校团委、体育部(院/系)、宣传处、学工处、后勤部、保卫处、财务处等部门。每个部门的分工不一,但都是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在开展工作;其次是实践主体,包括在校的广大师生员工、已退休的教职员工等;最后,需要时空、形式载体,足够的参与及训练时间,充足的活动空间与活动形式(见表1)。
由于“体育”二字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核,其自身特征便具有明显的体育特色。同时,它作为一种校园群体文化形式,又拥有其独特的文化基因。
1.3.1导向性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群中最活跃的因子,也可以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张晴雨表。它能及时汇集与传播时下我国最新的学校体育文化信息,并引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学校因有了体育文化这种先导优势,就能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趋势,确定体育教育发展规模,设计校园体育设施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对社会服务的功能[5]。
1.3.2兼容性“互联网+”背景下,“大学城”“多校区”“职教园”等如雨后春笋,整合与优化各高校的体育教育资源,同时激发多校区校园体育文化的共享。这包括高校体育基础设施的共同开发与利用,大型体育文化活动的策划及组织,体育赛事交流等。
1.3.3多样化众所周知,大学体育课是必修课,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除此,丰富多样的大学生课余体育生活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校运动队的常规训练、各类体育社团或单项俱乐部活动、阳光体育活动、体育文化节等。如此多样化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体质与丰富其精神生活大有裨益。
1.3.4大众化在高校校园这一局域之内,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与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势必为广大在校师生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锻炼渠道或方式。这一趋势也在慢慢变得区域社会化,为高校周边的广大群众提供锻炼场所。参与者的普遍性决定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大众化的特征。
1.3.5显性与隐性并存显而易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显性载体多种多样。无论是具体到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各类体育赛事或体育场馆等,还是细化至以纸质形式所呈现的体育管理规章制度、体育科研成果等都是以显性文化的形式存在着。而在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那种由体育活动本身而形成的某种高校传统、精神、道德与风气,也可以提炼为“精、气、神”三字,则往往更深层次地渗透于师生的意识之中,从而形成了某种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隐性的群体意识。
1.4.1从“和而不同”到“校园大同” “君子和而不同” 语出《论语·子路》,是在阐释和谐的意蕴。通俗地讲,就是求同存异,追求完满。在高校校园文化群中,校园体育文化为“君子”,既能和谐友善地与其他文化元素相处,又保持着自身所特有的独立性。久而久之,“君子”之风使得人际和谐(师生、师师、生生之间),校园环境安全稳定,学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乃至生生不息等。由此易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和谐高校校园的进一步构建,实现各高校从“和而不同”到“校园大同”的美好愿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4.2从“被运动”到“自主运动” 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备受人们关注,分析原因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缺乏运动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发自内心的懒惰靠被迫运动是无法唤醒的。只有将其置于充分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之中,积极引导,由“被动”走向“主动”,运动锻炼才能慢慢地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离不开浓厚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包裹式熏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有序运转对于强化大学生的自主运动意识、维护大学生的体育运动权利、提升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新理念非常有必要。
1.4.3从“常规化”到“多元化”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所开设的常规体育课程,诸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随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创新型的体育活动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无论是素质拓展类课程、趣味性十足的大型体育游戏活动,还是有组织的集体户外运动,已走进体育课堂并成为学生们的新宠,促使大学体育课程结构朝着多元化的目标发展。
1.4.4推动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是高校“精、气、神”的凝聚,也是其灵魂所在。它的传承与发展对高校的生存而言意义重大。体育是优秀校园文化的关键词之一,校园体育活动又是高校日常运转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言而喻,作为高校优秀校园文化的典型代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推动优秀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方式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控制机制、应急机制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滞后造成了发展方式的滞后。具体表现为:指导思想难有创新,一味照搬照抄,放不开,不灵活,难以迎来校园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管理体制模糊化,职能部门划分不清,主管部门职责不明;规章制度等管理方面文件约定俗成,难有“本土化”或“特色化”文字表述;运行机制滞后化,由于对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视不够导致出现‘上令而下不效’或者是‘下欲效而上不令’的尴尬局面;控制机制与应急机制的不足及缺失。发展方式不发达已成为制约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瓶颈之一。
高校在构建校园文化之初,都会统筹安排并做长远打算。这种顶层设计离不开学校经济基础的支持。通俗地讲,这里所说的顶层设计是有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宏伟蓝图;高校体育经济基础是涉及学校体育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经费预算等。高校体育经济基础决定着顶层设计的实施与否,同时也直接影响着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同薄弱的高校体育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高校体育资金来源渠道本就单一,加之决策部门对高校体育投入匮乏,造成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学生获得受体育教育的机会减少以及参与校园体育文化的可能性下降,并使得高校体育经济基础与顶层设计渐行渐远。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
关于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标准时有修订与更新,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却依然是一个无需掩盖的事实。可笑的是,虚报、造假者继续在编造数据,审核者依旧在“相信”,质疑者永远在质疑!作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实践主体,大学生的体质连年下降无疑成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鸿沟。
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多求稳求安逸,难以创新,难有竞争。高校好比一个局域网,围墙以外就难以融入,更不用谈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国际化之路。随着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的4G网络化,各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信息的传播再获提速。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生长的主空间,高校开放程度的大小将决定其校园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水平的高低。
高校体育教育观的树立基于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学生自主运动意识的养成以及“参与运动即感受自我存在”新理念的形成与可持续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紧密相关。进一步强化高校体育教育实践,也绝非流于形式,止于书面,要求新、求变、求活、求致用,可以在教师素养提高、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开发、校园生态文明环境优化等方面下功夫。而如何能让学生将参与体育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看待并贯穿其一生,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真实,如何增强学生体质才是高校体育教育实践所应关注的永恒主题。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信息量变得愈加丰富,传播速度也更快。这就要求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在其发展指导上要因地制宜,放开放活,不能死板僵化。要建立“统筹规划,层次分明”的长效管理体制,做到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制定及颁发的各种校园体育规章制度要落实到位。优化与升级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运行空间。构建“多部门联合,重点防控与综合防控相结合”的控制机制与应急机制,预防校园体育突发事件的发生。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运转建立在坚实的高校体育经济基础之上。为进一步缓解当前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同发展相对薄弱的高校体育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需加大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充实且舒适的运动空间加上丰富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内容能够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能使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更好地为实践主体服务。
体育社团或俱乐部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它是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体育文化需求而设立的。各高校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大力培育符合本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特色的“本土化”体育社团或俱乐部,如沿海地区高校可创设与水上体育项目有关的社团或俱乐部,东北地区高校可发展与冰雪类体育项目相关的体育社团或俱乐部等,进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开启,越来越多的全新体育文化信息在大学生间相互传递。对于常规化且相对匮乏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学生已觉乏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及形式的拓展与创新势在必行。如可考虑将国内某综艺节目的大型真人版游戏——“撕名牌”引入大学校园并将其列入大学生体育文化节目录。此活动既具趣味性、挑战性,又能使学生跑动起来,深受学生欢迎。 与此同时,诸如“徒步”“跑酷运动”“彩虹跑”“欢乐跑”“吉祥跑”“户外拓展”等活动内容及形式也可以走进校园。作为“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时下流行的体育文化元素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又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繁荣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将进一步融合,各类网络信息急剧膨胀,传统高校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基于此,高校信息化建设步入崭新的开端,智慧校园建设亦势必先行。而诸如高校团组织微信平台、高校微博账号等形式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网络传播平台的创建对于增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力度与广度以及提高各高校的知名度显得尤为必要。与此同时,不断强化与腾讯、阿里巴巴、NBA中国等知名网企间的合作对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意义重大。
要不断提高我国高校开放程度,积极借鉴与学习国内外先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成果与经验,学以致用,服务于学生。同时,要极力打造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品牌效应,积极走出去,努力使其成为我国高校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名片,继而促进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依然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工作的主体部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运转对于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目标,培养大学生体育新理念及构建和谐高校校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关注到:当前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同发展相对滞后的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高校内外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常态化管理,要积极克服其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找出问题的根源所在,提出应对性方案,并以全新的视角与理念来审视当前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校园体育文化需求,促使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朝着“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国际化”方向发展,使其在全面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培养学生体育新理念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的过程中发挥更加务实的作用。
[1] 程远义,杨爱华,张英.文化强国战略下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新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6):47~49.
[2] 杨玲.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三位一体”教育模式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87.
[3] 余万斌.多校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融合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01~103.
[4] 李辉.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5):96~97.
[5] 张丽娟,陈东升.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J].现代农业科学,2008.
[6] 吴红胤.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 浙江体育科学,2008(1):85~87.
[7] 朱伯宁.校园体育文化探悉[J].体育与科学, 2005(2):63~64.
[8] 周孝水.高校体育文化特征、功能与加强建设的对策[J].福建体育科技,2007(5):57.
[9] 王艳云,左成.探悉我国高校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9~120.
[10] 于向.构建高校特色校园体育文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18.
ThePredicamentandPathsoftheDevelopmentofPhysicalCultureonCollegiateCampusundertheBackgroundof“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