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理论的研究方法探析

2016-02-12 06:57王健民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年33期
关键词:气功理论

王健民

健身气功理论的研究方法探析

王健民

健身气功理论是描述健身气功现象内部的、本质的、规律的理性知识。它是人们认识健身气功现象的产物,对健身气功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本文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断挖掘、论证、整理、提炼、史实资料,使庞大、复杂、散乱的健身气功理论,构建一个科学框架,通过这个框架科学系统地反映各种健身气功理论的属性与位置,指导健身气功实践,创新健身气功理论体系的研究工作。

健身气功;研究方法;探析

10.16730/j.cnki.61-1019/g8.2016.11.138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长期与影响身心健康的“疾”、“忧”、“弱”进行斗争的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一类具有调节精神、意识、思维、通利关节、解利肌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气化、畅通气机、协调脏腑、防病康复养生的功法。健身气功理论,是描述健身气功现象内部的、本质的、规律的理性知识。它是人们认识健身气功现象的产物,对健身气功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长期受到了中国历代智者贤士们的精研细琢,其成果累累。但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偏见与困惑,健身气功理论迄今仍处于一种真伪交混、庞杂无序状态。中国古今健身气功全方位科学研究的开展,不断地拓宽和加深了人们对健身气功现象的认识,使其形成了一门多方位的学科,使健身气功理论既在其属性、内容、立论和学术价值诸方面交织在一起,又使其在不同系统的纵深面和横断面所反映的理论知识相互交融在一起,使健身气功的理论(以及唯象理论)形成了一种庞大、复杂、散乱的状况。如何使庞大、复杂、散乱的健身气功理论,形成一个构建科学的框架,并通过这个框架能够科学地、系统地、有序地、及时地、准确地反映各种健身气功理论的属性与位置,指导健身气功实践,开拓健身气功事业,并预见和研究未知的健身气功理论,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1. 健身气功理论的现状

1.1 宏富的健身气功功法内容和“博大精深”的健身气功理论体系,这些说法只是人们对几千年来流传的中华气功的一种感性概括而已。从严格的意义上讲,它毕竟不是学科的界定,要把健身气功作为一门具备独立体系的学科,它的概念定义至今没有确定,它的内涵及外延至今并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定。

1.2 健身气功书刊多为气功师和练功者的经验之谈或写成的教功的功法书所成图书素称浩瀚,但搜查过程却发现气功图籍寥落如晨星可数。所谓“气功理论”多乃经验体会之谈,并未升华为理论。

1.3 平素人们谈及气功现象的理性知识,似乎内容宏博、积淀深厚,但经过本课题组查阅气功文献资料,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切身感到尤如烟雾,星星点点 ,驳杂不一,深浅各异,既不完备,也不系统,又不尽符合科学法则,尤其是理念上的附会,夸大,怪诞之说,比比皆是,随处可见使健身气功理论沦陷于支离破碎,很难缀联成体系。

1.4 人体生命活动按气功传统的说法是由心(神、性)、身(形、命)两大要素组成的,按当时说法是由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大脑与意识等相互有影响作用的两个方面组成的。无论古代说法,还是当代说法,由于历史上诸多原因,譬如:人们所处社会时代的不同或人们受教育程度、阅历、环境等方面条件的不同,也会导致人们认识水平高低不同,在健身气功的大千世界里,从查阅的文献资料和采访的口碑中不难看出:对健身气功的时间操作过程和对健身气功现象阐释的理论上,往往出现真伪混淆难辩,精粗、深浅混杂无序。给已知健身气功理论的归类,未知健身气功理论的探索、健身气功理论指导、健身气功实践以及开拓健身气功事业都是非常不利的。

1.5 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观测手段的进步,健身气功全方位科学研究的开展,不断地拓宽和加深了人们对健身气功想象的理性认识,使健身气功理论向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又表现出了高度的分化还在继续,其成了一门多方位的交叉科学,使健身气功理论,既在其属性、内容、立论和学术价值、应用价值诸方面交织在一起,又使其在不同系统的纵身面和横段面所反映的理论知识相互交融在一起,混而难以分辩。

2. 目前健身气功理论存在的问题

2.1 健身气功全方位科学研究的开展,使其形成了一门多方位的学科,由于理论体系框架没有建立,致使健身气功理论既在其属性、内容、立论和学术价值诸方面交织在一起,又使其在不同系统的纵深面和横断面所反映的理论知识相互交融在一起,使健身气功形成了一种庞大、复杂、散乱的状况。

2.2 由于健身气功长期以来受到封建迷信、邪教等伪科学阴影的影响,使人们难免在认识上产生偏见与困惑,甚至误入“长生不老”、“修身成仙”、“生命逆转”、“返老还童”等自欺欺人的歧途。致使人们对健身气功处于困惑和盲崇。

2.3 健身气功理论大多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完整性、科学性以及对实践应用的指导性。

2.4 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验观测手段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对健身气功理论的效验、阐述、探索已开始起动,但其理论仍处于零散、不系统状态。

3. 健身气功理论的研究方法

健身气功理论体系目前处于一种庞大、复杂、且散乱无章的状态。庞大需要界定它的内涵和外延,复杂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散乱无章需要建立健全它的体系框架。因此,我们认为研究健身气功理论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

3.1 厘清概念。

要给庞大复杂的气功理论有个界定,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概念,并在概念基础上搞清楚它的本质内涵和外延。本课题组成员在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向内行专家求询的过程中,经多次修正,认为现代健身气功的定义是:健身气功是以人体生命活动为主线,以心理调控为主导,以生理调控为基础,以养气、行气、炼气为特征,使人体生命活动处于一种健康功能状态的实践操作方法。这一定义说明健身气功科学是人体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的对象是人体生命活动,是形、气、神三位一体的人。其中,形指形体。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诸窍;“神”指心性,精神意识、思维,实质是大脑的功能;“气”既是充养人体的一种精微物质,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和动力,具有形神两重性,所以古人认为“气者,人之根本也。”由此可知,形、气、神三位一体才能实现人体生命活动。这里更要强调指出,人体生命活动的强衰、寿夭,不只是人体自身内部形、气、神的发生、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协调平衡与“太过”或“不及”的不协调平衡而决定的,而且自然与人为,天道与人道是相通,相类、相统一的,人体生命活动同样离不开自然界,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影响。可见健身气功锻炼的实践,不只是遵循心(神)、身(形)统一的生命观,而且要遵循“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3.2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来进行研究。

健身气功锻炼是以养气、行气、炼气为主要目的手段,使人体生命活动处于健康的优化状态。所以养气、行气、炼气是健身气功锻炼的出发点,使人无疾病、生命力旺盛,健康长寿是健身气功锻炼的目的。这些也是健身气功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

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大脑与意识等高难度问题,是健身气功研究的核心问题。钱学森同志《从中国气功想到新的科学革命》中指出:“只有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解决物质和精神、客观和主观、大脑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3.3 以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养生学、中医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来研究。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在人的生、长、壮、衰、死的生命过程中,为了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缓衰老,不断地实践、认识、体验、总结、验证、积累起来的一种养气、行气、炼气为主要内容特征的实践操作术。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门内容宏博、流派繁多,形式多样,流传有序,风格别致的养生体系里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长期以来受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哺乳。譬如,中国古典哲学、中国养生学、中医学等中国最早形成的思辩学科与实验学科是人们最早依据认识和研究气功的工具,人们通过这些较早学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仅研究、认识、提炼健身气功的实践操作过程,而且对健身气功功效等现象进行阐释与探索,逐步地琢磨和提炼出能够指导实践的健身气功理论。

《中国古代气功与先秦哲学》一书是一本谈气功理论的书。也为研究健身气功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书中分有十七章和附论,其中前五章是谈古代气功的起源和发展,第六章谈先秦的“气一元论”,第七到第十章谈道家思想与气功,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是儒家思想与气功,第十六章说墨家学派与气功,第十七章谈《周易》思想与气功,附论是关于宋代理学与气功。书中说,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乐都柳湾地区出土了一只彩陶罐,年代距今若有七、八千年。陶罐的腹部有一个人像浮雕,人像双眼似睁非睁,两手腹部环抱,两膝微下蹲。作者认为它描述了古人站桩行气的景象。书中给出了这个出土文物的图片,看上去确实跟现代人练站桩没什么区别。如果书中的说法成立的话,就意味着早在氏族社会的时候就有人在练站桩。书中还有关于先秦道、儒、墨各家经典著作都与气功有关的说法。书中还说,道家庄子和儒家孟子是先秦时代最有个性的哲学家,而塑造他们精神世界的离不开气功。如果没有气功的话,庄子就说不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等话语,孟子也不会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认为中国古典文化与练健身气功是分不开的。

中医养生学理论为为研究健身气功提供重要理论支撑。中医养生学方法很多,着眼点各异,但殊途同归。大致分以下几类:调神养生: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吐纳养生: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导引养生: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食饵养生: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保精养生: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性欲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环境养生: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四季养生:顺应阴阳气化是四季养生的奥秘。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人为什么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什么相应?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就必须知道阴阳气化的规律,五行学规律,脏象学规律,经络学规律等。

3.4 以运动体育学及艺术审美观学科基础理论来研究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发现了一幅珍贵的帛画,《导引图》图中绘有44个各种不同人物的运动姿势,有伸屈、体例侧、腹背、转体等动作,既有徒手动作又有使用器物的动作,许多动作是模仿动物形态而来,也有配合动作的呼吸吐纳,部分导引图旁标有所治病症,充分反映了当时气功的发展水平。导引图不仅体现了气功内涵而且表现出体育与艺术内涵。在一般的层次当中,人们容易认为健身气功与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在低层次上讲,从得到一个健康身体这一方面来看,健身气功和体育锻炼是一致的。但是具体它的锻炼方法,采用的手段和体育锻炼差异就很大。体育锻炼想达到人的身体健康,要加强人的运动量,强化人的身体训练,使自己的身体适应于现代这种竞技水平,达到那样一种标准,所以他要使身体一直处于最佳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加大运动量,促使人的身体能够充分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强他的代谢能力,使身体一直保持着向上的状态;而健身气功修炼则恰恰相反,动而量不大,静而量不减,外动引内动,内动导外动,动也是缓、慢、圆、活,甚至于不动、静止。从运动量来,每套功法活动量,不大,从运动时长来看,每套功法都在17分钟之内,不长,从动作难易程度来看,简单,从周期健身效果来看,明显,从配乐感知来看,悦耳,从艺术审视来看,完美,从血液循环和代谢能力看低于其它体育项目。这就和一般体育锻炼的形式差异很大,健身气功既然是一种体育,就要用体育对不同人群健身气功项目修炼的时长、运动量、周期、效果及健身气功所表现人的平衡性,协调性,动美感、静美感、美学视角等理论来分析研究。那么要往高层次上说,气功不只是祛病健身,它有更高层次的东西,更深的内涵。气功不只是常人这个层次中的那点东西,它是超长的,而且在不同层次上都有它不同的显现,它是这样一个远远超出常人的东西。

因之,研究健身气功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尊重史实、资料翔实。也就是说在研究传统气功理论过程中,要做大量的挖掘、论证、整理、提炼、选优、创新工作。

王健民(1957.12- ),男,中国健身气功协会常委、国家级健身气功指导员、裁判员,陕西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猜你喜欢
气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健身气功·五禽戏教学口令
大足石刻优美的雕塑语言——气功相
美军两栖作战理论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