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青云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把玩文字,历来就是一门高深的修养与学问。然凡事皆有度,把玩过度,则恐舍本逐末,钻入形式主义的无底洞中而难以自拔。其中“概念”二字,把玩起来,尤要慎之又慎,玩出格了,就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科学与逻辑,进而扭曲人的价值认知与行为。
然放眼当今社会,“玩概念”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似乎人人都成了“玩家”。其重灾区即楼盘广告:各种奢华、各种尊贵、各种稀缺、各种地段优势等等,只可惜大多是言之无物,几棵树就称之为园林,小沟边上就敢说观水御景,点缀点马头白墙就是江南水乡,有两处喷泉就是英伦风尚,纯属哗众取宠而已。
一个新概念、新理念出来,大家立马追随效仿、蜂拥而至,玩得不亦乐乎:搞个网页就是“互联网+”;做个抵押就是融资;弄个表格就敢说大数据;做个存储器就是云计算,以至于放高利贷叫P2P,乞讨叫众筹,算命的也成了分析师……过度的概念炒作,反而模糊了概念本身,最后几乎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到底是什么了,该怎么干了。
炒概念,玩噱头,其实是网络时代“眼球经济”的一种变异。在网络时代有人关注就有效益的大环境冲击下,人人都想走捷径,赚快钱。但如此只顾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忽悠,忽视甚至抛弃实体和内涵,长久以往,只会陷入诱人的泡沫之中,扼杀发展的坚实基础,变得不可持续,其后果可想而知。
说到底,“玩概念”是一种能力缺失的表现,是发展不自信的体现,展现出的是一些人急功近利的追求与浮躁。有的是由于自身缺乏产品与技术研发上的底蕴,不注重技术创新上的投资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单对一些缺乏实质内涵的技术或对消费者意义不大的概念一味包装和炒作。有的是由于缺乏知识积累,对新理念新思路一知半解,将其泛化、庸俗化,或照搬照抄一些外来文化,又没有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有的是由于缺乏长远战略眼光,缺乏以务实的精神苦练内功,只练唱功,不练做功。于是相继陷入种种的“玩概念”行为,其实更多是打“幌子”忽悠人,或许能红极一时,却迟早会露出马脚,终不能逃脱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命运。
亲民与作秀
如今的官员很“亲民”。
亲民,就是要爱民、敬民,要为民做事。要以自己扎实的工作去察民之情、体民之苦、排民之忧、解民之难。要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到群众中去,汲取群众的营养和草根的智慧,进而有朝气、添底气、具灵气,彻底去除身上的“官气”,多看“群众脸色”,听得进群众的“牢骚话”和“刺耳话”,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使工作如实地反映群众意愿,不作秀,不作弊,不以“施舍者”自诩,不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履行好“公仆”的权力与义务。
“亲民”意识,在中国由来已久。“四书”中之《大学》的第一段话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楚大夫屈原做到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唐诗人白居易则为饥寒中挣扎的百姓而愧疚,“念彼深自愧,自问是何人”。据传他在杭州为官时,见水患频发,就竭尽全力搞了修堤工程,离去时百姓夹道欢送,白居易只是平和地以诗作答:“唯留一湖水,与汝渡凶年。”封建社会的官员这种亲民之举,你也可以说是为了稳固统治阶级的政权什么的,但站在官员本身的角度讲,实是一种做人为官的良心所致。
但现实中有些个官员,看似亲民,实属作秀。总是承诺不少,实效不多,其出发点也仅是做给上面看的。他们的一举一动,总是让老百姓有一种吃了“空心汤圆”的感觉,很不爽心。这些善于作秀者,只把“亲民”作了把玩的物件,注重的只是自己的名利,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得失,盘算的是仕途的升迁,规划的是亲友的利益。他们好出风头,爱玩花头,喜赶浪头,时常为了自己“政绩”的一个鸡蛋,而不惜拆毁公家一幢“楼房”。如此作秀,近乎于作恶与作孽!
要亲民,就不能作秀。而“是不是作秀,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习近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