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体的宋诗研究佳作
——评《宋代南渡诗歌研究》

2016-02-11 16:19赵艳喜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赵艳喜



立足本体的宋诗研究佳作
——评《宋代南渡诗歌研究》

赵艳喜

摘要:与热闹的外部研究相比,近些年诗歌的本体研究呈现一种原地踏步、备受冷落的状态。坚持选择对诗歌进行本体研究,无疑是需要自信和勇气的,而其研究成果也是令人十分期待的。《宋代南渡诗歌研究》在史料梳理、文本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和深度论述了南渡诗歌的创作取向、风格特征、热点诗学命题、理学诗和诗歌史地位等方面内容,极大深化了宋代南渡诗歌研究,是一本立足本体的宋诗研究佳作。

关键词:南渡诗歌;本体研究;学术对话

古典诗歌研究,不仅要对诗歌创作社会背景、诗人身世遭遇、诗歌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外部研究,更要对诗歌形式、演变过程、艺术审美等方面进行扎实、细腻、令人信服的本体研究。本体研究应处于诗歌研究的中心位置。曹旭先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作品的花,固然离不开枝干、根和土地,但文学研究决不能变成枝干的研究、根的研究和土壤的研究;对花的研究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与热闹的外部研究相比,近些年诗歌的本体研究呈现一种原地踏步、备受冷落的状态。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学者感觉诗歌本体研究中难以发现新问题,难以运用新视角,想找到一片可以持续开垦的新领域更是难上加难;另一方面,从事本体研究需要学者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这些素养包括丰厚的学识、对诗歌敏锐的艺术触觉和丰富的审美鉴赏能力。无论缺少哪一方面能力,学者都不可能做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成果。顾友泽《宋代南渡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即是一本着重对宋代南渡时期诗歌进行本体研究的学术专著,书堪称宋诗本体研究的佳作。作者学术态度谨严,学术视野宏阔,在史料梳理、文本分析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致阐释和深度论述了南渡诗歌的创作取向、风格特征、热点诗学命题、理学诗和诗歌史地位等方面内容,极大深化了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书中最值得称道的方面有:

一、本体研究为主、外部研究为辅的多元研究视角,强化宋诗研究薄弱领域

《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首先对南渡前后的士风进行了全面考察。作者根据史书、笔记中的记载指出南渡士风的复杂性,既有北宋末期士风的延续,也有受靖康之难刺激而产生的新士风,还有秦桧专权造成的孱弱浇薄士风。南渡士风不是铁板一块,也并非我们所想像的爱国奋进,呈现出多层次性和时间性。作者据此解释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南渡诗人的诗集中并没有大量的爱国主题,也没有满纸的悲愤与慷慨,而是相当大程度上延续北宋末年诗歌创作的惯性,题材与感情变化不是很大?由士风来观照诗歌主题变化,显然属于一种外部研究。书中,作者还特别关注到理学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这也说明作者并不排斥诗歌外部研究,其外部研究依据史实而立论,不人云亦云,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然而,书中用力最多、最具学术价值的还是南渡诗歌的本体研究。近30年以来,宋诗研究成果卓著,北宋初年、中后期以及南宋中后期的诗歌发展脉络都已经梳理得较为清晰。前人关注较少的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对吕本中、陈与义、曾几等几位诗人的生平考订、行踪考察和诗歌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党争与南渡诗歌、南渡诗人群体、地域与南渡诗歌等方面也涌现了一些颇见功力的专著和论文。但仔细考察,宋代南渡诗歌仍是宋诗研究中最为薄弱的领域之一,一些问题仍然没有讲清楚。如南渡诗歌的主要面貌是什么?南渡诗歌的艺术取向是什么?南渡诗歌发展脉络是什么?南渡诗歌在诗歌史中的地位如何?等等诸多问题,学者对此或语焉不详,或鲜有涉及,给人感觉仍是混沌不清的。

《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从主题取向、艺术取向、诗人群创作、诗歌史地位等方面对南渡诗歌进行了详尽论述,对一些问题都给出了自己清晰、深刻、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述。以南渡诗歌主题取向研究为例,作者首次将南渡诗歌按照主题区分为时事诗、流亡诗、英雄诗、反思诗、中兴诗和隐逸诗六大类,对每一类诗的研究不止满足于分析其思想内容的复杂性,还揭示其产生的缘由,总结其感情抒发的主要方式。如关于时事诗,作者指出南渡诗人既创作了一些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时事诗,具有很强的纪实性;更创作了大量不拘泥于史实又能体现时代特征的泛时事诗。这些诗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感情,其中最具共性的情感是黍离之悲。然而南渡诗人并未采取历代诗人所惯用的触物生情的表达方式,而是一般采用更隔一层的抒情方式,具体又有四种表现形式。作者的分析不仅建立在对南渡诗歌深读的基础上,还始终贯穿一种诗歌史的意识,在比较中突出其时代特点。作者不满足于对诗歌主题内容的泛泛概括,更进一层思考现象背后的原因。如果以往人们对南渡诗歌的认识可以形容为一种模糊轮廓,作者的研究则不仅将此轮廓修正得更加清晰,还进一步描摹出其中的眉目表情甚至思想活动。南渡诗歌于当代的我们已不再有影影绰绰之感,而已成为面貌清晰、有血有肉的具象存在了。

二、立足文本,将阅读感受纳入逻辑分析,对南渡诗歌进行有温度、有深度的本体研究

作者进行的南渡诗歌本体研究,既有对古人诗歌评点传统的借鉴采纳,又受西方鉴赏批评理论的影响。整本书不再如古人般三言两语式的直观点评,而是注重分析,形成系统深入的研究架构,体现出今人诗歌本体研究的新特色。

书中对南渡诗歌的艺术取向论述最为深入和精到,其中又以对南渡诗歌的多重艺术渊源研究为代表。探讨诗歌的艺术渊源,颇费功夫,也很见功力。作者不仅需要对南渡诗歌和前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和艺术风格了如指掌,能从作品中看出两者的相似与新变,还要能有理有据地表达出来。另外,基于诗歌艺术的特性,诗与诗间的题材内容、诗体声律、表现技巧、语言意象等方面的异同还可有迹可循,艺术构思、风格特色、意境、艺术审美等的异同则有些可以感知难以言传,有些则无迹可寻见仁见智了。明人胡应麟所云: “作诗大要不过两端,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而已。体格声调有则可寻,兴象风神无方可执。”诗的“有则可寻”和“无方可执”对于创作和研究都是一样的。可想而知,做好诗歌艺术渊源的研究是何其之难!

此书的作者迎难而上,用耐心、细心和悟性为我们揭示出了南渡诗坛对前代诗人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艺术宗法 。比如,南渡时期,江西诗派方兴未艾,江西诗风在整个诗坛大行其道。南渡诗人普遍受到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但在艺术渊源意义上以黄、陈为师法对象的却并不多。即使一向被视为江西诗派成员的南渡诗人吕本中、韩驹、徐俯、曾几等人的创作与黄、陈的诗歌风貌也有很大区别。这就导致黄、陈对南渡诗坛的影响虽可感知却难以具体指实。这种情况下,如何有理有据地探讨黄、陈两人对南渡诗坛的具体影响?经过细心寻迹,作者得以从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作理念、用典、章法、句法、语言等方面一一指出南渡诗人对黄、陈的效法和学习。如果说黄、陈二人对南渡诗坛的影响毕竟还有诗法之迹可寻,苏轼诗歌如行云流水,无法可窥,其对南渡诗坛之影响的可见度就更小,更难以言说了。作者抽丝剥茧般地从效法苏诗之自然、俊逸雄放之风格、譬喻之新奇、旷达情怀等方面找出了南渡诗歌学习苏诗的一些可以言说的痕迹,以此判断出苏轼对南渡诗坛的影响是普遍的。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尽量将南渡诗歌与前代诗人创作的比较落在实处,找出可以明确感知的相似内容。对于实在不能做“实”的影响,作者则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南渡诗论、古人诗评等方面给出逻辑判断,下语非常谨慎。作者这种谨严的学术态度,让其所得出的结论是可信可感的。以此,作者将南渡诗歌的多重艺术渊源前所未有地详细阐述了出来,清晰呈现出南渡诗歌对前代诗歌艺术的继承与新变,大大深化了我们对南渡诗歌的认识。

三、开展有效的学术对话,注重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接着讲”

《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特别注意与前人研究展开学术对话,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作更进一步的思考。作者不泥古,不惟新,而是立足史料来做出判断,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如关于绍兴和议签订之后涌现的众多中兴诗,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一书中认为这与秦桧辅助高宗“削尾大之势”得到广大忠于王室的文人士大夫的认同有很大关系。《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在肯定沈氏此论有一定合理之处的同时,立足史料分析和逻辑推理,指出高压政治下文士人格独立性丧失才是此类诗大量涌现的真正原因。这类诗面目可憎,读来令人作呕,而诗中所颂扬的中兴只是诗人美好愿望与自欺欺人谎言的结合体。书中此论独到而直中肯綮。又如,作者敏锐地发现大多数南渡贬谪诗人在诗歌作品中群体性地回避消极悲观情绪,有的反而表现为豪情。何以出现这种令人困惑的现象?钱建状论文中认为是岭南文化教育和经济地位上升,加之地理位置相对安全导致文人心态发生了转变。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并不能解释一些现象,进而从诗人取法苏轼等人作为人生榜样和作为道义胜利者的心理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书中还有诸多这类的学术对话,显现出作者对南渡时期历史社会动态、士人风气与文学创作的全面认识。这种学术对话在避免闭门造车的同时,可以“站在前人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此书也就并非对已有问题陈陈相因的重复,而是真正往前跨了一步,成为宋代南渡诗歌方面的最新、最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除了上述几点,书中如谨严的学术态度、开阔的研究视野、敏锐的问题意识、绵密的内容论述、细腻的审美感知、古雅不失晓畅的语言表达等方面,同样可圈可点。从书中后记可知,此书经作者“十年磨一剑”而完成,绝非当下众多速成的炫新炫奇的堆砌之作。作者这种“板凳宁做十年冷”的精神令人佩服。

然而,诚如作者在后记所道“这个看似平易的选题,其实需要很深厚的功底才能完成。”此书也不可能如完璧一般,令人无可指摘。如论述南渡诗人效法黄庭坚的创作理念时,作者举例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其四)“意思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应是点化自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中“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两句诗。九方皋相马作为《列子》的一个典故,并非由黄庭坚首次援引入诗。较黄庭坚年长的郑獬《瘦马》诗中有“我非九方皋,谓有大宛骨”,苏颂《契丹马》诗中有“用力已过东野稷,相形不待九方皋。”笔者认为只能说陈与义与黄庭坚诗中同用了九方皋相马这一典故,不能据此判断陈诗直接效法黄诗。瑕不掩瑜,期待作者在宋诗领域不断耕耘,为学界奉献更多更佳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1]曹旭.文学研究,请重视特殊的文学本位 ——在《文学遗产》编委扩大会上的发言[EB/OL].曹旭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s/ blog_4b64ed6201010wnr.html.

[2]胡应麟.诗薮[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00.

[3]钱建状.南渡前后贬居岭南文人的不同心态与环境变化[J].浙江大学学报,2004(5):122-123.

(责任编辑 丛文娟)

作者简介:赵艳喜,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学博士 (邮政编码 250100)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2-00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