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6-02-11 16:19马荣陆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人才大学生

马荣陆



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探析

马荣陆

摘要:就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不容忽视。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解决这一难题关乎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由结果分析原因,从源头上有的放矢的加以解决。本文浅谈了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试从毕业生群体属性、就业地域矛盾、产业结构、市场配置、高等教育、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并试谈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就业困境;群体属性;地域矛盾;产业结构;市场配置;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配”[1]到“毕业分配办法,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由本人选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2]再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制度的改革, 除对师范学科和某些艰苦行业、边远地区的毕业生,实行一定范围内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实行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人才劳务市场,采取‘自主择业’的就业办法”。[3]我国的就业制度实现了从指令性计划分配向市场导向就业的飞跃。大学毕业不再是“铁饭碗”的确保要素,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加之,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增多趋势(从大学生创业网上的数据可以看出:2010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是本世纪初的6倍),毕业生数量的膨胀,导致待业人数逐年递增。据调查,2014年我国大学生的就形势异常严峻,2014年有727万毕业生,加上2013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高达8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本文以大学就业困境为主題,探索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缓解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大学生择业角度来说,大部分学生仍旧把就业目标放在事业单位上,“铁饭碗”仍是众多学生和家长的不二选择,这从公务员招聘与报考的比例上显而易见;其次,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也吸引了众多求职者,而这些企业竞争激烈,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部分学生会继续深造,一方面由于就业压力大,另一方面想在学历上占有优势;一些中小企业却无人问津。从择业地域上看,众多学生愿意选择东部沿海城市等一线城市,诸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批人才的涌入使这些地区处于饱和状态,竞争日益激烈。对于西部、东北这些处于初步开发阶段的地域,却很少有学生愿意扎根。人才分布的不均,使就业更加困难。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随着待就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人才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对员工的学历要求更高,一些企、事业单位已经把原来的本科门槛提到了硕士研究生上;其次,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有所提高,这在许多招聘信息上都有所体现,如“要求在本岗位工作两年以上”等,企业更倾向于招聘“成手”,而不希望一再地培训“新人”,而初出校园的大学生,大都工作经验为零,没有工作经验,竞争力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有所提升,除了外在的物质环境,精神层面的工作氛围也纳入了考量范畴,用人单位更倾向于选择处事得当,为人随和,修养好的员工,以期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而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00后,独生子女,张扬个性,需要一段时间融入社会,还不太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都给就业带来一定难度。

二、就业陷入困境原因剖析

大学生是我国的栋梁之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民生问题,大学生的就业困境是当前我国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就要从使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着手,有的放矢,各个攻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有许多,本文试从毕业生群体属性、就业地域矛盾、产业结构、市场配置、高等教育、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群体属性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学生就业这个概念其实可以转换成青年就业问题,青年就业是一个普遍现象,世界各国都有,而且在发达国家他们的就业难题也主要是青年就业。[4]我们不能单纯、孤立地看待大学生问题,大学生群体的年龄在20~26之间,属于青年范畴,他们与农村务工青年、城镇待就业青年、海归青年一样,是社会就业的新生群体,存在经验少、心理不成熟、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特点,从而导致青年群体的就业困难,这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群体属性原因。

2.就业地域矛盾显著。随着“五年计划”的逐步实施,中国经济得以快速的发展,但经济的发展并未使就业岗位有相应的增加。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东部沿海地区开发较早,相对西部地区,要发达很多,就业机会更多。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域时,更倾向经济发达地区,但大批人员的涌入,又使这些地区人才密度加大,导致这些地区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这些地区的竞争也就更加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就加大了。而像西部地区或一些基层单位,虽然人才缺口较大,但因经济发展滞后,导致支付能力有限、信息流通慢、交通欠发达……大学生不愿前往这些地区就业。这就出现了东部沿海地区人才过剩,而西部偏远地区人才供给不足的“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的双重矛盾现象。

3.产业结构与需求不匹配。目前,我国就业市场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很多行业和企业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困境。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有近一半劳动力从事着传统而低效的农业劳动;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但发展不均衡,仍以重工业增长为主,但其吸纳的劳动力仅占20%左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略超1/3,但吸纳的劳动力比重也只有30%左右,其发展仍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有待于优化,我国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这就会产生一大批富余劳动力,他们会涌入第二、三产业,成为潜在的待就业人员,而大学生就业主要面向第二、三产业,这就会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目前我国的第二产业部分企业主要靠高耗能、高投资、高污染来发展,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要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重视那些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而又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以拉动就业;第三产业容纳和吸收劳动力的能力最强,但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以扩大劳动力就业。

4.存在市场配置失灵现象。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的主体地位需逐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还有待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松弛。在影响就业的地域矛盾和产业结构上,仍需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如给予西部偏远地区充分的资金、编制支持,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市场很难保证人才的充分利用,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存在盲目攀比学历的不良心理,而不从企业的实际用人需要出发,造成了大材小用、用非所长的人才浪费现象;在就业的公平性上,市场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目前,社会关系在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情交换是我国关系主义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5]目前,我国有三分之一左右成功就业的毕业生是依靠父母、亲人、朋友等人际关系网络实现就业的,这就使那些没有人际关系的毕业生成为就业弱势群体。造成就业的不公平。

5.高校教育的两极分化。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目前,我国高校教育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教育机构已经由原来单一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发展为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如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民办高等院校等,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与管理制度,人才培养日益多元化。马克思认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6]高校教育旨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使其在毕业后得以可持续发展。大学“应当为从事某种职业作准备,可是,以某一种职业为终身职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所以,也该为职业的转换作准备。然而,对这种转换更为有利的是普通教育( 通识教育) 。”[7]例如芝加哥大学本科四年要求修满42门课程,其中一半即21门课程为全校“共同核心课”即通识教育课程,这些课程是所有本科生前2年的共同主课和基础课,每门课的要求都很严格。[8]高校应在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地培养专业特长。综观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1)通识教育不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轨。目前我国毕业生就业呈现专业不对口的趋势,许多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不能满意地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业。而他们又没有专业以外的其他专长、技能,因此只能选择入门容易的职业,而这些职业又是大众所选,导致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现象。这是因为高校设置的专业赶不上市场的发展需求,出现人才“过剩”和“欠缺”的矛盾现象,高校对市场的预见性有待提高。其次,高校在育人方面,过分强调“量化”,如考试成绩、奖学金、考级、考证等,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通识教育所要求实现的目标。这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此外,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就选择专业,而他们对专业,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知之甚少,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且专业的选择也受到高考分数的限制,填报的专业往往不是出于本愿……这就导致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很好的学习专业,在本专业上达不到一定的高度,因此也就不具备竞争力。

(2)当前我国出现了一些订单培养的高职院校,主要针对就业专业对口问题,为学生就业难的困境找到了一条新出路。然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如培养量超出市场所需,有限的岗位和不确定的生员的矛盾。而且在当今多元化的经济背景下,一生只从事一种职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订单培养追求的短期效应,使学生不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6.大学生自身因素。就业是大学生步入社会需面临的一项重大抉择,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使大学生思想单纯、满怀信心,加之大学生承载着家人的希望与骄傲,在面临就业时呈现出更多机遇与更大压力的矛盾心理。

(1)欠缺合理的职业规划。许多大学生把就业当做毕业才需要考虑的事情,不了解甚至未听过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对就业缺乏必要的准备,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优点在哪儿,擅长做什么,具备何种能力;没有为某一职业而努力、充实自己……他们大多走一步算一步。他们在大学期间只学习专业知识,缺乏主动的社会实践,社会经验匮乏,不具备职业所需的综合能力素质,因此竞争力低下。

(2)择业观念滞后,期望值过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待就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精英时代的“学而优则仕”已一去不复返,而大学生还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就业思想。在择业时,他们倾向于稳定、待遇好、环境好的职业。抱着“宁到国企作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的错误心理,大批毕业生涌向经济发达地区、政府机关、外企,导致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公务员热等竞争激烈现象。这又反过来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许多学生面对这种情况,选择考研再深造,逃避就业困难,也在心理上增加了就业压力。他们过分计较职业的声望、企业的性质及工作环境,不考虑更容易就业的中小企业,对自主创业更是望而却步,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3)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心理素质不成熟。在面对企业的层层面试时,会过度紧张或恐慌。在面对自己心仪的企业时,因环境、待遇好,参加面试的人员多,他们的信心又会大打折扣。这就导致他们不能正常地展现自己,使他们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与方法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应从高校和学生自身两方面着手。综观当今的就业市场,我们不难发现,热门专业找工作难,冷门专业供不应求,这说明大学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存在与社会脱节现象,高校应做出相应调整,在充分了解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侧重研究新型产业、国家扶植产业,加大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前瞻性判断,设置与经济社会相匹配的专业,及时更新专业课程,储备专业教师队伍,与时俱进。在学生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就业岗位的差别化明显的前提下,要加强高校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其他一到两门专业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好就业基石,为就业选择多元化打下基础。专业知识水平是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实理论知识,加大重点知识和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切实使学生学懂、学精。

此外,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利用学生会、班委会、社团等平台,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鼓励、引导他们组织策划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以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锻炼他们的为人处事能力,也有利于发现自身的潜力;利用班级、寝室这些学生频繁接触的场所,设置集体荣誉奖或组织集体活动,提高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通过开展演讲、辩论、诗朗诵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学生创业,普及国家政策,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支持;鼓励学生到基层工作,到西部地区发展,给欠发达地区输送人才,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作为就业市场与待就业人员的媒介,高校应发挥纽带作用,加强与企业联系,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交流平台,通过网站、手机短信、微信群、QQ群等收集与发布就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用人单位与待就业人员得以及时交流,促进就业。

解决就业困境归根结底要靠大学生自己,大学生要学有所精,有丰厚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修二学历、成人自考等,武装自己。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之余,要多参加社会实践,销售、代课等以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大学生还要转变观念,把目光转向二线城市等欠发达地区,这些地方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可以为发展地区经济贡献一份力量,切勿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地从基层做起。大学生还要勇于突破自己,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改革,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契机,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参与到创业队伍中。最后,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不骄不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使自己更好地融入社会,相信自己!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Z].1951.

[2]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Z].1985.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03.

[4]蔡昉.大学生就业难不是扩招惹的祸[N].中国青年报,2009-03-08.

[5]边燕杰,张文宏,程诚.求职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检验关系效应假设[J].社会,2012(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人民出版社,1972.530.

[7]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135-297.

[8]甘阳.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读书,2006(4).

(责任编辑 马晓黎)

作者简介:马荣陆, 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 136000)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6)02-0029-04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