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一 兵
·读史札记·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突破的思想理论基础
黄 一 兵
每一部党史基本著作都以党对自身历史的认识为依据,都以促进全党在历史问题上统一思想为目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以下简称《九十年》)就是这样一部著作。它集中体现了2010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对自身历史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是最新也是最完整的简史类党史基本著作。
启动编写《九十年》的工作与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紧密相关。2010年召开的全国党史工作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性党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制定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对有关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基本问题作出规定,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习近平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对事关党史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发,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新要求。《九十年》的编写工作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全面启动的。在此后的6年时间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九十年》编写工作即时跟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理论发展,始终注重把党对自身历史认识的新成果完整准确地反映到著作中来,使全书真正具有了审视历史的“时代高度”和“当代视野”,也使《九十年》从整体结构到重要观点上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
在总体结构上,与同类党史基本著作相比,《九十年》开篇的上限时间和结束的下限时间都有调整。《九十年》将党史编纂的上限由原来的辛亥革命爆发向前延伸了71年,至1840年,与中国近代史的上限重合;将下限时间延伸到当代,以开放式的结尾,展现党的历史发展面向未来的广阔空间和党继续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逻辑延展。这个调整最直接的历史关照,就是党的历史发展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系。
政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总是在实践奋斗中体现出来,总是在推动国家和民族前进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得到体现。自1840年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来的。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总结民族复兴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84页。“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第69页。“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第83页。“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第69—70页。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这是一个宏大的历史视野。将中国共产党历史放到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时间段去考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地位和作用,就表现得更加清晰和完整了。《九十年》贯穿了这样的历史视角,并从四个方面展现了历史运动的结果。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举什么样的理论旗帜,遵循什么样的理论指导,决定了事业发展的兴衰成败。近代以来,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举起过不少思想理论旗帜,尝试着用它们改变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衰亡的命运。在这些思想理论旗帜中,最主要的就是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实际上,资本主义曾早于马克思主义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理论所包含的反封建主义内容,受到先进中国人的极大尊重和热烈追求;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强烈地吸引着先进的中国人。但是,资本主义也是不断变化的,当它传播到中国的时候,早已渡过了生机勃勃的充满革命性的上升时期,全球化的殖民掠夺和野蛮侵略,已经成为其鲜明标志和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还能不能靠着资本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事业,美好的愿望还能不能变成现实,实践给予了回答。毛泽东同志说:“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0页。最终,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发展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当然,社会运动规律和自然运动规律有很大不同。自然运动规律的结果是会自发呈现的,但社会运动规律不是,当社会运动规律被揭示出来后,是需要历史参与者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奋力推动实现的。真正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焕发出改造中国前途命运强大力量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并把它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思想武器的过程中,突出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另一个就是一定要结合中国实际问题,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正是因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党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又进一步探索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复兴事业迎来了真正伟大的思想解放;有了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就有了把握趋势、认识规律、开拓前进的有力武器。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顽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根本道路。选择什么样的道路,从根本上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近代以来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尝试着走过几条道路。一条是由北洋军阀、后来由国民党统治集团所代表的,实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一条是由中间派别和人士代表的、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再有一条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三条道路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反复接受检验。结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解放和发展道路不仅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的赞同,而且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90多年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之一。它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 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它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顽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了制度体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积极借鉴人类社会政治文明成果,紧密结合具体国情,创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各个层面都充分展现了这一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和谐、和平发展等本质特征的根本政治保证,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发展的有力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特点是民主集中制。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国家机关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协调和配合显著增强形成了治国理政的强大合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是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优越制度,它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1—62页。
第四,中国共产党的顽强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最深厚的文化滋养。文化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和灵魂。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努力传承革命文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把人民群众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旗帜下,极大地培养和激发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国家兴旺,文化必然兴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华文化更是迎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站立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十三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699页。
每一部党史基本著作都有一个统摄全书的主旨,都有一条贯穿前后的红线,这是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纽带,也是历史著作体现当下意义的具体呈现。党的十八大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页。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地指出:“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第83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奋斗、创造和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贯穿《九十年》的一条红线。
《九十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全书,把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揭示和体现了历史运动的内在统一性,也揭示和体现了“根本成就”和“必由之路”所蕴含的历史逻辑。
《九十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穿全书,揭示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兴起的内在统一性。500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经过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就诞生在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九十年》指出:“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这次革命由于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而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它表明‘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之进行’;资本主义的路走不通,可以走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路。”*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16页。十月革命中,俄国工农大众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和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向启迪,有力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倾向于社会主义,促使他们去认真了解和研究指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迅速成为进步思潮的主流。共产主义理想、阶级斗争学说、生产力理论等这些科学社会主义原则逐步武装了先进中国人,使他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为党的诞生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和干部准备。党的一大就高举起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回顾党的历史,尽管在怎样举旗问题上曾经历了艰辛的探索,但是在要不要举旗问题上,却从来没有动摇过。90多年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始终是党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标志。
《九十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全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自觉的内在统一性。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从确立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创造历史自觉性的先进政党。当社会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传播并且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强大的经济技术实力、炫目的所谓“文化优势”和日益扩大的“帝国版图”,似乎人间正道只有“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真的是人类的“唯一出路”吗?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究竟是什么?这一切都等待具有历史自觉性的先进阶级和政党的启蒙和引领。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自觉社会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分析和认识世界的根本武器,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拨开了近代以来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的迷雾,揭示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指明了社会的前进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启蒙并引领了人类创造历史的自觉,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诞生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正是因为启蒙并引领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自觉,才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活动空间。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之后,是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还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尽管经历曲折,但是终于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展现了创造历史的自觉。
《九十年》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穿全书,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内在统一性。历史总是在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奋斗中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在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中前进和发展的。正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的奋斗探索,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提出进行改革开放,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十八大以来重要文件选编》(上),第114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依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不断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历史发展清楚地表明,90多年来党的历史发展的主轴始终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顽强奋斗中变成了现实,并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总体上看有三个部分构成,即“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这个论断出自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制定颁发的《意见》。《意见》指出:党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是党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经受住各种风险和挑战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九十年》是第一部自觉体现和反映“三史合一”的简史类党史基本著作。
《九十年》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突出“三史”的主要特征和意义作用,精心布局和构建,不仅使《九十年》特色更加鲜明,而且呈现出多层次、全方位和宽视野的特点。
《九十年》把“两大历史性任务”和“三件大事”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阐释和反映了“不懈奋斗史”的本质内涵和主要内容。
党的“不懈奋斗史”核心要义是实现“两大历史性任务”。《九十年》开篇就设专门篇目阐述了这个内容。历史任务是由历史运动中的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构成的,但历史任务本身不是历史,只有为解决历史任务而开展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才能推动历史的前进和发展,才能构成历史本身。正是从历史实践本身出发,《九十年》牢牢把握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的“三件大事”,通过三大板块的结构设计,展现了党实践“两大历史性任务”的过程,也展现了党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过程。《九十年》第一大板块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内容,反映了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历程和经验。第二大板块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内容,反映了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历程和经验。第三大板块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内容,反映了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和经验。三大板块反映和体现的“三件大事”构成了党在各个时期的历史主题和主要任务,共同呈现了《九十年》所反映的“不懈奋斗史”的主要内容。
《九十年》把探索适合本国国情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与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反映了“理论探索史”的本质内涵和主要内容。
“理论探索史”从内涵上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形成;一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客观地说,关于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形成和发展,一直都是党史著作关注和反映的重点内容。《九十年》也不例外。《九十年》就清晰勾画和总结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在“理论探索史”方面,《九十年》最有特色的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造成果的归纳、总结和反映。在党9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九十年》设专门的篇目反映毛泽东思想。从“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统阐明新民主主义理论”再到“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系统建构了“理论探索史”的毛泽东思想发展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九十年》将“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独立设目反映,是同类党史基本著作中的首次。过去这部分内容都是作为党的七大“三大历史功绩”来表现的。《九十年》不仅把这部分内容独立出来,而且还根据党对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的最新认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对毛泽东思想做了具有新的时代特色的概括。《九十年》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都设置了专门篇目阐发,而且特别注意处理好两个方面关系:一方面是注意阐发好每一个重大理论创新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和重大贡献,并由此构成“理论探索史”新时期的框架;另一方面就是阐发好党的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设专题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概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面貌清晰地、有层次地展现了出来。
《九十年》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与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结合起来,系统全面地阐述和反映了“自身建设史”的本质内涵和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历史发展进程充分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九十年》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个基本结论,把党的“自身建设史”内容有机融入党的历史表述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关键在党”这个基本结论形成的内外因条件和历史必然性。与同类党史基本著作相比,《九十年》架构和阐述“自身建设史”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的特点:
一是对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自身建设做了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的概括和总结。《九十年》没有简单地“移植”“党建史”的方法和内容,而是立足于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党内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呈现和解决为线索,来揭示党的自身建设状况,概括和总结党的自身建设特点。针对大革命时期党的事业经历从最初的蓬勃发展到最终归于失败的历程,《九十年》首次独立设置了“党的建设的推动和组织发展”一目,阐发了党自身建设经历的“第一个高潮期”。*《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81页。同时,在总结大革命失败教训时,也首次从“党的自身建设”角度总结到:“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既要发展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的数量,更要巩固党的组织和注重党员质量。只有正确认识和解决了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革命事业走向成功。”*《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96页。对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九十年》突出古田会议的地位和作用,设置了“古田会议与党和红军建设纲领的制定”专题展开论述,而且富有新意地将这部分内容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向赣南闽西进军”以及“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联系起来,从“不懈奋斗”“理论探索”“党的建设”三个方面,完整地建构了《九十年》“毛泽东与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一章的内容。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创新。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九十年》围绕“加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对这个时期党的自身建设进行了归纳、概括和阐述。《九十年》不仅独立设置了“提出加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专节,而且用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来认识和把握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的突出成就,即中流砥柱作用的发挥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明确指出:“对加强自身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加自觉和深刻。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施,为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45—246页。延安整风运动就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大创造。”关于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自身建设,《九十年》紧紧把握在中国革命取得全国规模胜利的道路上,党的政策和策略这个关键问题,设专节阐述了“增强全党的政策和策略观念”的内容,突出阐发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思想,深刻概括和总结了这个时期党在制订、执行政策和策略上的一系列重要经验和做法,揭示了全党在正确路线和政策上保持高度的统一,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创造了最重要的条件。关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党的自身建设,《九十年》以党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为线索,每一章都设置了有关专题节和目,既反映和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剖析和揭示经历曲折的教训,完整系统,清晰深入。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自身内容,《九十年》紧紧把握党的十二大提出的“把党建设成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这个主题,突出强调“党开始用一种新的思路指导自身建设”,着力展现把党的事业与党的建设紧密相连、集中教育整顿与日常教育提升环环相扣的特点,设专门篇目阐述了“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推进党的建设”等内容,勾勒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思路,也充分阐发了其深远广泛的影响。
二是对党保持和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了充分描述和阐发。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历史,也是党不断实现、保持、发展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历史。《九十年》把握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历史特点和主要成就,着重从三个层面反映和揭示这个主题:一、注重从理想信念上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九十年》通过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系统反映,深刻揭示坚定的理想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90多年来,党正是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重点内容,作为广大党员改造主观世界的主攻方向和党性修养的终身课题,才成为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二、注重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上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九十年》运用了大量鲜活生动的史实来表现党和群众的紧密联系,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能够得到保持和发扬。三、注重从共产党员的道德品行上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充分展现了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深刻揭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最深厚的基础是每一名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用优秀品行与操守诠释和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三是对党的自身建设从“三大建设”到“五位一体”的发展过程作了清晰的有层次的建构。90多年来,党的自身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三大建设”到整体推进党的“五位一体”建设,党的自身建设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突出这个特点,《九十年》对党的自身建设内容的阐述,从一开始就注意了把分层阐述和系统建构结合起来。党的组织建设是与党的创建同步开展起来的,也是《九十年》在阐述党的自身建设时首先涉及的内容。在介绍党的一大、二大的时候,《九十年》专门介绍了党的组织建设内容和各级组织建立的基本情况。这符合党的建设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只有建立起各级组织及组织运行制度和原则,党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当然,在关注这个时期组织建设的同时,《九十年》也涉及了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但是在谋篇布局上,是以历史发展过程中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以及解决为线索来布局内容,展开论述的。《九十年》集中反映党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内容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来之后。正是在农村斗争的环境中,如何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努力把党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党的自身建设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作为集中反映党在思想建设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内容,《九十年》在古田会议的章节中,专门阐述了毛泽东同志在古田会议上提出思想建党的意义和深远影响。之后,伴随着革命斗争形势发展,党内思想状况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特别是 “左”、右倾错误在党内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的情况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日益严重的摆在眼前。《九十年》在反映“延安整风”及毛泽东同志发表《论联合政府》章节中对此作了集中阐发。从总体上看,通过层次鲜明的构建,《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的自身建设内容,清晰地呈现了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面貌。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如何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建设“三位一体”,是党的自身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九十年》用了许多鲜活的例子表现了党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也记载了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正是在总结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中,《九十年》通过系统介绍和分析邓小平同志党的建设思想,深刻阐发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而把对党的建设“三位一体”的构建和阐述推进到“四位一体”。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九十年》涉及得比较早,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自身建设阐述时就有很多相关内容表述。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在党的自身建设中,党是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曾经将其作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来着力推动。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鉴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单靠作风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承担起一个执政党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务。在强烈的现实需要下,党的建设由“四位一体”发展到“五位一体”。《九十年》详细地记录和呈现了相关形势变化的过程,也详细地记录和呈现了党的认识发展过程,清晰地解释和说明了将党的建设“四位一体”发展到整体推进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然性。《九十年》最后设专节阐述了党的防腐倡廉建设,为“自身建设史”的丰富和完善画上了圆满句号。
(本文作者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 北京 100080)
(责任编辑 张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