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廉洁政治与党内政治生活:重要任务
□谢建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谢建平:赣南师范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党建。
新《准则》指出:“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在党执政条件下,廉洁对应的是权力,它不仅是作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把廉洁作为政治问题看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本质的体现、保证组织肌体和党员细胞健康的内在要求。
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重要内容,表现为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的孜孜追求。1929年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清醒地认识到了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重要性,并把反对贪污腐化等要求写进了党员的条件中,明确主张发展那些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的观念的同志入党。1934年毛泽东告诫全党:“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1937年8月25日,毛泽东起草了《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明确提出了“建立廉洁政府”的要求。建设廉洁政治,坚决反对腐败,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队伍纯洁,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目标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具有悠久的传承。
党的建设中,“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继承和发扬共产党人优秀传统”等话语,都表达着建设廉洁政治的要求。从思想上看,党的一些文献中提出党的建设目标,都有“廉洁”的表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一个“纪律严明、公正廉洁的党”。此后每一次党代会报告中都有对廉洁从政的强调,党中央还针对一些领域党的建设提出“廉洁从业”的要求。此外,进入新世纪后,党中央还明确提出建设廉洁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鲜明地提出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廉洁政治建设要求,并将严明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概括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廉洁政治是执政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建设最重要的问题,它最能够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坐标上得到测量。
腐败是廉洁最大的死敌,坚决反对腐败是建设廉洁政治的利器。党内很多问题,不管是权力失控、作风不正,还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腐败的发生有关,腐败成为附着于党的肌体的毒瘤,同时也成为社会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很多年来,一些机构进行社会最突出问题的问卷调查,腐败问题都是名列前茅,经常是位列首位。
近年来腐败严重滋生,对廉洁政治的建设带来了严重的干扰与影响。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思想滑坡,党性意识丧失,工作干劲乏力,注重个人待遇享受,追求五光十色的业余生活,对中央的大政方针肆意乱言,在群众中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摆平就是水平,无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的错误思想在党内还有一定的市场,不愿意下基层,只热衷于走“上层路线”,甚至于拉山头、搞小团体的官场行为仍然没有彻底根除,严重影响了党内正常的政治生活。三是腐败滋生的空间仍然大量存在,且已出现了集团化、年青化、专业化、国际化等新的腐败动向,反腐败的难度加大,腐败的恶劣影响扩散,严重损害党的肌体健康。同时群众身边的腐败行为也日益增多,一部分党员干部忘记了入党誓词,丢失了做人之根本,更丧失了共产党员的本色,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损公肥私,贪污受贿,索拿卡要,搜刮民膏,做官即为发财等,凡此种种,不仅背离了共产党员的信仰与标准,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而且疏离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
作为事关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与“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仅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公信力和评判度,而且也决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追求。应该说,一个清正廉洁的政党,不仅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至关重要,而且对于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秩序及其治理架构影响深远。因此,老《准则》就已经对反对党内派性及特权思想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但是,与当下的新形势相比较,老《准则》中的规定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全面与不适应问题。主要体现在:当时有关建设廉洁政治与坚决反对腐败等方面的规定不仅没有独立成章,而且目标对象不够明确、处置措施不够细致、地位重要性不够突出,散见于老《准则》的方方面面,系统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客观地说,这些规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拨乱反正”时期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但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需要,新《准则》与老《准则》在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的规定上相比较,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将其重要性凸显出来,单独成立章节,并将其规定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党中央全面从严管党治党的意志和决心。
新《准则》从党面临的反腐败严峻形势出发,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零容忍强势态度反腐败的实践创新经验,在推进廉洁政治建设制度化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步伐。新《准则》的特点主要是:第一,着眼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把廉洁政治建设的关注点和责任主体放在领导干部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在廉洁政治建设方面带好头。第二,提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须注重个人生活中的交往关系,这是筑牢思想防线,抵挡腐败行为影响十分重要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许多官员腐败往往与没有教育管理好配偶、子女有关,与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的不清不白有关。新《准则》强调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拒腐蚀、永不沾,坚决抵制潜规则,决不能把商品交换那一套搬到党内政治生活和工作中来。第三,努力构建和完善拒腐防变的制度体系,扎牢制度的根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谨防“牛栏关猫”现象的出现,坚决反对一切腐败现象,不仅要管住关键少数,还要杜绝群众身边的腐败现象。新《准则》强调必须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活氛围。
(责任编辑: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