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 100017)
从文化自信看中国道路
□陈 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 100017)
文化自信是在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的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着眼于更好地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因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复杂局面提出来的。文化自信不仅是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题中之义,而且是最根本、最基础的自信,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我们今天走好中国道路应有的精气神。在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之相生相伴的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必然要求坚定对这三种文化的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就是用文化的方式讲中国道路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影响力。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道路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文化自信是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的“第四个自信”,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奠定了新的精神格局。这是党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执政理念又一个创新,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提出的新要求。
怎样看这个重大命题,本文谈几点认识。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秉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精神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文化自信不是固定人群对既有文化的被动承担,其基本路向是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目的是文化自强。
在当代中国,首先要树立和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三种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既是传承和弘扬这三种文化的内在动力,是在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不同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的现实背景中,站稳脚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心理凭借。
文化自信不只是文化领域的事情,它直接影响到对古今中外文明历史及其成果的价值评判和选择,直接影响到对现实社会实践及其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价值评判和选择。因而,文化自信属于与实践处于对立统一关系的精神世界的自信。当代中国人树立和强化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精神风貌和精神力量。
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着眼于更好地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因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复杂局面提出来的。
中国的发展使自己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的开放与全球治理的关联性前所未有。但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并没有改变。由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诸方面的差异,中国现实的文明发展道路仍然延续着“受疑”甚至“挨骂”的局面,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表现得尤其突出。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新的发展阶段,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面临的各种问题前所未有。仅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说,我们就面临着不断强调的“四种考验”和“四种危险”。此外,还可以加上“四种陷阱”的难题,即在发展上面临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社会思潮方面需要抵御“西化分化陷阱”,在党群关系上避免陷入“塔西陀陷阱”,在处理大国关系上要妥善应对西方炒作的“修昔底德陷阱”。
这些考验、危险、难题,都实实在在地挑战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自信。比如,在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中,我们遭遇着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的挑战,马克思主义遭遇着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着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壤上培育和弘扬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遇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挑战,我们的革命文化遭遇着在时代精神和历史任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还管不管用的挑战,我们坚持的历史观和文化观,遭遇着各种各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挑战,我们的制度文明也有一个需要完善和发展、需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支撑的问题。
这些挑战,不会在短时期内结束,需要充分做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精神准备和能力准备。因此,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成为了当务之急。在世界格局中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影响力的大小,说到底取决于文化的竞争和文化软实力的强弱;能否跨越精神上的各种挑战,最终也取决于有没有牢固的精神主心骨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我们在所有精神文化层面遭遇的挑战,最后都会归结到一点,怎样看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我们强调文化自信的底气,也不仅来自文化本身的深厚积淀和优秀品质,更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蓬勃生机和光明前景。因此,只有紧紧围绕中国道路,才能更深刻准确理解文化自信的重要内涵和特殊作用。
文化自信,最早由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前提提出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自信的一系列论述,揭示了文化自信与中国道路的内在关联。2014年2月24日,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月7日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2月20日,在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时提出:“建立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还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016年6月28日,在中央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护稳思想之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主要着眼于增强道路、理论、制度以及价值观自信,来强调文化自信,并且在“七一”重要讲话之前,便已将文化自信明确纳入中国道路自信的基本格局,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题中应有之义。
为突出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习近平同志使用的定位词有“基础”“最根本”“题中应有之义”“本质”“说到底”“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等等。概括这些定位词,不难体会,文化自信和其他方面的自信处于不同的层面。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便从哪里开始,文化便从哪里开始。先有文化,后有道路、理论、制度和价值观,并且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诸多方面,尤如先有土壤,才有万物生长;有什么样的土壤就能扎下什么样的根,长出什么样的树,结出什么样的果。文化价值观在人们的生活中常常是日用而不觉,文化自信和其他自信比较起来,有更为深长厚重的思想积淀,更为亲近熟悉的生活基础,更为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度,是人们认知、选择和信任中国道路最基础也最根本的精神支撑。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这段话,形象地揭示了文化自信对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的巨大作用。
文化能涵养人,也能涵养历史;能成就人格,也能成全历史。谈论中国道路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前景,必须着眼于文化国情,要有历史思维。大政治家、大战略家都是历史感很强的人,他们治国理政,传达政党的追求愿景,阐述国家的发展道路,拥有强烈的历史思维。2015年11月3日,习近平同志在回答参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外方代表提问时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
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端详中国道路,寻问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答案很清楚。由远及近地说,中国道路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近代以来的历史孕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奠基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可谓是“雄关漫道真如铁”,来之不易。深入探究,不难发现,每一段行程,都呈现着思想理论的先导和引领风景,跳荡着价值观的追逐和淘洗浪花,积累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成果。每一段行程,先进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探索、选择和总结,都彰显着精神上的自觉和自信。总的来说,中国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在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基础上,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才得以探索开创、坚持发展,才得以豁然开朗、蔚为大观。
没有来历的道路令人生疑,没有深厚传统和文化自信支撑的道路容易生变。是历史、国情和文化创造了今天和未来的前进道路,而不是前进道路自己创造了自己。作为中国道路的生长土壤,归根到底,国情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反过来,文化就是历史、就是国情。中国道路是经济、政治、社会选择,也是文化选择;中国道路是中华民族的命运共同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
站在今天谈论和评判中国道路,不能不涉及到它蕴含的文化选择,也就是说,我们认可中国道路走得对,走得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有历史依据和文化基础的。反过来也是一样,站在今天谈论和评判我们的精神文化,不能不指向它涵养的中国道路,我们需要彰显自信的文化,是与中国道路相适应、相融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范式。
今天要走好中国道路,走得像模像样,得有精气神。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我们今天走好中国道路应有的精气神。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文化自信不仅是精神上强大的题中之义,还是其核心要义。它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比如,树立方向引导、凝聚民族精神、提供文化资源、倡领道德风尚、激发向上力量、促进道路拓展、彰显中国故事等等。形势的发展已经倒逼我们必须把文化自信有效地落实到精神和实践的各个方面,在人们的行为规范中真正落小、落细、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指导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等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增强文化自信。他还具体地说到,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走中国道路,离不开哲学精神的引导,历史经验的镜鉴,文学力量的推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总之,激发出文化自信这个精气神,坚定中国道路自信才会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和牢固的底气支撑。
真正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不会一蹴而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正视我们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不小的挑战。越是面临挑战,越是处在某些胶着状态,越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政治定力透着文化定力,文化定力彰显着文化自信。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这样,合符规律、代表光明、拥有未来的伟业,都是在它还没有完全实现奋斗目标的时候,焕发出诱人光彩的。中国共产党在取得革命胜利之前,一路创造和播撒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这样一些革命文化的自信光彩,才使其精神感召力越来越强,才使中国革命道路越走越宽,才使跟随着中国共产党前进的队伍越来越长。
放眼明天,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的根本目的,是借助文化的感召力和塑造力,来巩固和提升人们的道路自信,进而通过文化自信激发出中国道路原本包含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沿着中国道路去接近和实现中国梦,不能没有文化自信这个精气神。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的那样,“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足以使我们自信的中国大道和文化大势已经形成,基本格局已经奠定,拥有的影响力已经积累。我们不断向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即是一例。拿破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力量,一种是剑,一种是精神。如果说剑是经济军事方面的硬实力,精神文化便是软实力。毫无疑问,中国道路的明天,由文化软实力支撑的硬实力才能持久,才能发挥其引领和影响作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靠文化、价值观、制度文明这些软实力才能牢固坐实。
中国道路是一个大概念,全方位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理论与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基础”,是前面三个自信的“贯道之器”,又是道之所本。
中国道路的实践,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即具体道路,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等等。再往下说,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建设领域的具体道路,诸如,共同富裕道路、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战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中国道路的实现途径。说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就是实践途径。
多年来,中国道路的实践途径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正确有效的实践会变为习惯,习惯会变为理念,理念会变为价值,价值会塑造命运。中国道路的实践途径已成社会共识,并内化于心,经过提炼,转化为自觉坚持的理念价值。对实践途径的评判和选择,必然渗透着文化习惯,检验着文化立场,衡量着文化自信。由此拥有的文化自信,反过来又会渗透于实践途径之中,以支撑和激励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
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从大的逻辑讲,属于文化范围。文化涵盖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的精神现象,理论体系是抽象的甚至是逻辑化的文化形式。因此,理论自信事实上是文化自信的一种,偏于其中的思想概括和价值判断的自信。
近代以来,为实现救国、兴国和强国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寻找“主义”、坚持“主义”、发展“主义”、创新“主义”的过程。毛泽东说过,“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2]P1516所谓精神上的主动,便是一种文化自信。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吸收和融合中外文明的积极因素,使自己的指导理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探索开创和坚持发展中国道路的灵魂内核。每个阶段的先进人群,都用他们当时坚持和发展的“主义”来武装头脑,作为行动的“指南”。正是靠着对这些“指南”的自信,和这种自信氤氲而生的精气神,才使救国、兴国和强国之路不断拓展,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延续到今天,便有了大势已成的中国道路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如果没有理论自信,就根本谈不上对中国道路的自信。反过来说,中国道路30多年来的成功实践,已经说明其理论体系的有效和科学,说明理论自信拥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更重要的是,我们说的理论自信,绝非裹足不前的简单坚持,其根本的含义从来体现为“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两个方面。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道路,及时回应和科学回答了中国道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由此倍增了我们的理论自信。
中国道路的制度,属于上层建筑。它虽然来自经济基础,但同时也体现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属性。任何制度体系的设计、运作和博弈,毕竟都有其文明的依托,都包含着价值观的支撑或竞争。西方有学者提出“文化为体制之母”,理论界也常常谈论制度文化、法律文化、政治文明这样一些范畴。可见,制度自信是以文化自信为基础支撑起来的。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在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革、内生性演化的结果,由此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3]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不能脱离文化国情去搬“飞来峰”。不同文明类型各有自己的优长,建构在自身文明基础上的国家政治发展道路,各有各的理由,世界上不存在适应于一切国家的制度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既不同于西方自下而上的长期演进,也不同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由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我们在政治制度上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在国家治理上强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有机结合,在民主形式上提出协商民主和票决民主不能相互替代和相互否定,这些制度理念,拥有深厚的国情基础。经历这么多年的风雨,中国道路日益彰显出它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优势和长处,究其根源,不能不说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一个法律体系,一个基本经济制度。
当然,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只是走过了前半程,下半程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不断推进党和国家的制度创新,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下半程的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我们的理想是为人类社会提供更高形态的制度文明,应该有这样的制度自信。制度自信的背后实则连通着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自信,连通着文化自信。
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珍惜和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在中国道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与之相生相伴的思想文化资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必然要求坚定对这三种文化的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演变中形成的物化形态以及内化到中国人言行中的思想文化因素的总和,其中的优秀内容,能够奠定“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道路的根脉所在,足以使我们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道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保持生机活力,是由其本质特性决定的。大而言之,传统文化中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民惟邦本、小康大同、自强不息、革故鼎新这些特性,事实上已融入探索开创和坚持发展中国道路的重要思想方法和价值追求之中,甚至沉淀为中国道路的精神品格和文化气质。比如,中国道路追求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便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憧憬的理想社会状态,既符合中国的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至于中国道路更远大的目标,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如此。习近平同志讲,这个目标“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4]再从小处说,传统文化特别讲忠恕之道,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如果大家都能够按此观念去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利益活动必会更有秩序、更有诚信一些。
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更在创新和发展。拥有文化自信,才能做到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95年的探索奋斗中,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多有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还领导人民创造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出卓越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的品格能力。
革命文化包括党在革命年代积累形成的实践、理论和制度诸方面的优良传统,更包括我们党创造发扬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丰富多彩的精神作风。这类革命文化的现实作用,在于为我们走好中国道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护稳思想之舵。此外,革命文化还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思想文化领域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的理念、成果和传统。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在直接继承革命文化传统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已经概括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道路一个方面的内容。在今天,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必须明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主导。自信的理由,很重要的一条,是在继承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的基础上,已经总结出创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些经验和规律。诸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本质属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根本方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等等,这些都体现了行之有效足以让人自信的文化传承经验和文化发展规律。拥有经验,把握规律的自信,不仅有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昭示了中国道路的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习近平同志提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5]由此,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常常归结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既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稳固基石,又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来自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从文化渊源上讲,既沐浴承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又继承发扬了革命文化的光荣传统,还吸收借鉴了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着中国道路的精神高地和道义高点,其高尚的品质是任何有是非观念和向善向上之心的人,都没有理由拒绝和反对的。认同中国道路,不认同这些价值规范不行;坚持中国道路,不遵循这些价值规范不行;发展中国道路,不弘扬这些价值规范不行。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期积累过程,需要在涵养、融入和引领上久久为功。在全社会涵养核心价值观,需要调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把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行为习惯,既需要具体有效的措施手段,也需要有感染力的文化浸润;用核心价值观来引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需要有入脑入心接地气、见人见事见精神的方法本领。做好这些事情,是树立文化自信,走好中国道路的应有之义。
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有利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和话语权。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失语难免就要挨骂。能够和善于讲好中国故事,是话语权的体现,背后必有文化自信的支撑。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外面输入了不少东西,其中好的东西已经吸收进中国道路,同时,我们还反复强调,不会向外面输出自己的道路。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确实不大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尽管中国道路的一些思路和做法,诸如实事求是,长远目标,战略定力,渐进改革,先行试点,先易后难,以及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但我们不太善于对外传达,即使多有自信,也不炫耀,反复讲的,是各国文明各有优长,走什么道路由各国人民自己选择。这与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有关。
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使中国道路自身优势的散发效应受到阻碍,中国故事的传播效力受到削弱。这种局面倒逼我们思考怎样才能有效增强中国道路的传播和影响。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就是要在这方面发挥作用。
世界上最难的事之一,是把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树立和强化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对内对外虽然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它挟带的中国道路的高点优势和软实力毕竟就在那里,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已经拥有的自信毕竟就在那里。比如,据2016年2月5日的《环球时报》报道,法国益普索民调机构1月27日以全球24个国家民众为受访者,通过面访和网站访问的方式,调查各国受访者对各自国家的发展道路的看法。平均下来,只有3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国家正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具体到中国,却有8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发展方向正确”,位列第一。
这就是中国道路的故事基础,也是我们的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
其实,有时候自信也是一种感染力,反倒会受到更多的尊重。主动讲善于讲中国故事,就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调动文化资源,借助文化翅膀去讲好中国故事,既是道路自信,也是文化自信。比如,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有一个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发挥文化影响力的问题。通过人文交流的方式,展示和增强了软实力,开展经济活动的阻力就会小一些。故此,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最宝贵的,是中国历史对外交流体现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丝路精神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结晶。2013年9月,他在哈萨克斯坦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时,就是这样开始的:“我的家乡在陕西,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首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看到了大漠飘飞的袅袅孤烟。”[6]文化情怀,溢于言表。有外国媒体评论,“对中国来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更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7]可见“一带一路”建设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丝路精神,体现着文化自信和精神感召,有助于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在情感上的认同。
其他的中国故事,诸如,中国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新常态、正确的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如果讲得生动,讲得具体,讲得有事实有道理有感情,所承载的不只是中国道路的新内含,还可以让有亲身经历的中国人或异域空间的人们,触摸到中华民族的现实体温,体会到当代中国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象,感悟到中国道路的内含真谛。这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
讲好中国故事,本质上就是用文化的方式讲中国道路的故事,把中国道路不断创新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既是昭示和传播中国道路的文化软实力,也是用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为文化自信注入新的能量和源泉。文化自信和中国道路就这样在“中国故事”里相遇和拥抱,进而融为一体了。
[1]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28.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0.
[4]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7.
[5]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
[6]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9-07.
[7]打造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三大战略述评[N].人民日报,2016-02-21.
(责任编辑:贺文赞)
Viewing the China Road from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Perspective
CHEN Jin
(Party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CPC Central Committee,Beijing 100017,China)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ability to consciously pass on,carry forward and practice the culture and thus realiz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based on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law one’s own history,adequate respect to one’s own cultural endowment and high recognition of one’s own spiritual value.The wording of “establish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brought forward eyeing on the starting of the great struggle with new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as a response to the complexit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culture caused by the in-depth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ld,the country and the Party.Th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not only an underlying connotation of firming the confidence in the China Road,but also the basic,fundamental confidence.To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the cultural confidence is the necessary spirit for marching forward on the China Road.During the process of forming and developing the China Road,the accompanying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r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and firming the confidence in the China Road requires necessarily confidence in these three kinds of culture.To tell the China story well is essentially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China road in a cultural way,to do meaningful things in an interesting way,and to transform the ever-updating advantages of the China Road into discourse influence.
road confidence;theoretical confidence;institutional confidence;cultural confidence;traditional culture;China Road
2016-10-14
陈晋(1958—),男,四川简阳人,研究员,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党的文献和当代理论。
C911
A
1674-0599(2016)06-0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