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人员心理问题研究

2016-02-11 12:29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家庭社区

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留守人员心理问题研究

林悦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河南 郑州 450042)

非全家迁移式的人口流动,造成家庭成员分离,使留守人员面临心理困境与问题。留守人员产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社会分工设置限制女性就业机会造成心理弱势感,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的缺失造成孤独感,社区对留守人员关爱不足造成互助意识和情感淡漠。在调查、访谈的基础上对留守人员心理状况进行深入研究,透视留守人员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做好留守人员心理工作的对策。

留守人员;心理现状;实施路径

外来务工人员迁移至城市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全家迁移式,另一种是非全家迁移式。后一种迁移的模式是家庭劳动力成员进入城市打工,其他家庭成员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这样完整的家庭会分为两个部分:在城市的“流动人员”和在农村的“留守家庭”。这种非全家迁移式的人口流动,造成家庭成员分离,部分留守人员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引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留守人员个人发展、家庭幸福以及社会稳定。

一、留守人员心理特点及常见心理问题

1.务工人员常年在外导致婚姻家庭问题出现,影响家庭关系。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之后,与家人尤其是与妻子的沟通交流时间减少,感情日渐疏远。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曾经指出,影响人与人相互吸引的因素主要包括熟悉、邻近、相似性、互补性、相貌、才能、人格品质。人与人之间居住的空间距离越小,交流和情感沟通越充分。而夫妻间的交流和情感沟通时间的长短和频率直接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两地分居的情况造成原有的沟通模式和分工模式被打破,剥夺了全家共同休闲娱乐的时间,继而导致务工人员及留守人员对家庭关系满意度降低。除此之外,留守妇女长期的操劳也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同时,留守妇女会担心丈夫在外的人身安全、生活状况及外界诱惑,担心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教育子女时间不足导致孩子成绩下降。例如,有些留守妇女每当看到媒体中报道意外事故时就担心丈夫的安全;有些留守妇女会担心城市中新鲜诱惑很多,务工丈夫可能会迷失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当中,在外组建“临时家庭”,渐渐不再给留守在家中的成员经济支持;也有些留守妇女看到孩子成绩下降却束手无策。过重的心理负担往往会导致她们产生焦虑、怀疑、抑郁情绪,导致失眠多梦、持续性精神高度紧张,长此以往影响着留守妇女的身心健康以及婚姻稳定性。

2.务工人员常年在外导致留守子女和父母感情需求难以满足,甚至影响学习生活。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减少。在外打工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发展关注较少,相当一部分父母不知道如何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叶敬忠的研究表明,95.4%的外出父母在和子女的电话联系中会询问学习情况,却缺少与子女的情感交流。61.5%的留守儿童不愿意把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1]。而缺乏亲子沟通对孩子个性发展有不良影响,尤其对留守女童影响更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隐藏性的,如果不长时间接触很难发现其问题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是自卑情绪强烈。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有时会被其他同学嘲笑,这使得孩子的心理受到影响,产生自卑情绪。第二,性格孤僻内向。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抚养,很多孩子和老人缺乏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第三,产生逆反心理。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轻视自己,与人交流常怀有敌意。对老师、监护人的批评容易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3.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对留守人员问题日益关注的同时,“留守人员”一词正在被“污名化”。部分社会媒体在报道时常宣传留守人员负面事件和极端案例,这使留守人员群体被打上了“问题人群”的标签,例如贪小便宜、聚众闹事、小偷小摸、到处流窜、缺少家教、素质极低等。这些负面标签影响大众对留守人员的看法,形成对留守人员消极的刻板印象,间接给留守人员带来心理伤害。很多留守人员排斥这个称呼,认为这个称呼背后有“被遗忘、没能力、干坏事、没出息”的意思,很多务工人员也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孩子被称为“留守人员”,认为蕴含歧视和贬义。这种标签化的理解会导致留守人员自卑心理严重,遇事不愿主动求助,从而更加弱势。因此,社会各界在关注留守人员现象时要中立客观,既要报道需要各界帮助的留守家庭,也要报道留守人员中自立自强的典型案例,树立大众对留守人员积极客观的认知与理解。

二、留守人员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1.社会分工设置限制女性就业机会,导致农村留守女性发展受阻,造成心理弱势感。务工人员家庭模式是家庭成员承担家庭生存理性与经济、社会理性的分工模式的结果。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角度分析[2],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打工赚钱,妇女、老人和儿童留守家中是一种最优决策。传统的家庭分工中,大多提倡“男主外,女主内”,当遇到重大的决定时,往往还是由丈夫来做决定,妻子大多时候并没有对家庭事务的决定权。而家庭中的日常事务,比如参加劳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等大多由妻子来完成。由于长时间留守家中,导致女性接触外界事物较少,没有经济来源和家庭地位,更没有家庭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导致心理弱势感出现。

2.家庭教育和家庭关爱的缺失,导致留守人员情感问题频发,造成孤独感。第一,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会导致家庭教育的缺陷。人的教育系统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的。家庭教育是人生中教育的开始,作用格外重要。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重要的教育来自于家庭教育。这其中特别强调父亲的作用。父亲是孩子性别意识发展的引导者、重要的游戏伙伴、积极个性品质塑造者和认知技能发展的促进者。家庭生活长期缺少父亲的参与,不仅会使子女缺少男性角色的榜样,也使他们缺少重要的保护者和教育者,导致子女缺乏安全感。第二,亲子关系在儿童心理成长和道德建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在给孩子直接传递道德价值观和满足孩子各种需求的同时,还要以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孩子表达情感,获得社会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内化。如果父母在这方面做得不好,孩子就容易出现负面性情绪,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第三,对于留守妇女和老人来说,丈夫及子女的精神支持非常重要。他们可以忍受再苦再累的农活,但却很难忍受一年见不到亲人的思念和担忧,特别是在节日这种思念更加强烈。

3.农村社区对关爱留守人员的社会工作参与不足,导致帮扶服务落后,造成社区互助意识情感淡漠。当前,留守人员的关系和照顾局限于家庭本身,社区的帮扶作用尚未能够完全体现。农村社区是留守人员的直接生活环境,很多留守人员一辈子都生活在家乡中,因此,农村社区应当为他们提供互帮互助、情感交流的平台。但我国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仍然不完善。一方面,政府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投入不够,社会力量对农村社区公益事业关注不足,造成社区建设资金紧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缓慢,如为不能自理的留守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的社区福利养老服务功能微乎其微[3]。另一方面,随着大量劳动力的外流,农村社区的关爱和帮扶留守人员意识逐渐下降,以前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助意识和情感渐渐淡漠。同时,人们感觉赡养老人和抚养儿童更多的是家庭责任,农村基层组织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宣传活动和管理工作,更没有具有专业社工背景和护理专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总体来说,社区对于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管理意识不强、缺乏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使依靠社区来帮扶的留守家庭没有得到帮助,面临着重重困难。

三、做好留守人员心理工作的对策

1.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留守人员和外出务工人员与亲人沟通的顺畅渠道,丰富留守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2015年4月14日,河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农村“三留守”人员的实际问题。第一,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做到八有:有规章制度、有总结计划、有管理人员和管理机构、有固定场所、有师资队伍、有固定标牌、有档案记录、有活动效果。第二,为留守人员创造一个好的文化环境,关注留守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鼓励留守人员多读书,多看报纸、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化媒体,培养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法律意识。第三,掌握新技术和多样化就业技能,提高自身素质,改善家庭生活。鼓励农村社区举办“送文艺活动下乡”“送文化下乡”“送祝福下乡”等活动,并组织当地留守人员进入文艺队,在工作之余排练节目,既能够提高留守人员的文化素养,又可以提升留守人员的生活质量。第四,建立留守人员和外出务工亲人沟通的顺畅渠道。学校和社区开通亲情热线,并派专人值班,保证留守人员在遇到特殊情况或者生活困难时能够随时与外出打工的亲人取得联系并获取帮助,让留守人员能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加强双方的情感沟通。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期间应该主动多和家人打电话联系,多和留守儿童交流,和留守父母、妻子汇报近况,在孩子放假期间可以接孩子到城市中开开眼界,加深感情,也对父母工作的城市和工作性质有所了解。第五,用工单位应合理安排农民工的休假事宜,不得因进城务工人员的休假扣发工资,更不能因请探亲假而被开除。城市用工单位应设置亲情电话、亲情邮箱、探亲假期、探亲专用团聚房间等便利条件,方便务工人员与家人和子女沟通联系。

2.整合社会资源,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力量,让留守人员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第一,开展不同地区、民族,不同类型儿童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例如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汉族儿童与少数民族儿童、健康儿童和残疾儿童之间的“手拉手活动”,动员和开展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新妈妈”“爱心妈妈”“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等活动。第二,开展青年志愿者等活动,成立留守儿童爱心基金会、留守儿童奖励基金会和爱心联盟,为留守儿童提供经济帮助。援建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少年儿童管理中心、农牧区小学红领巾书屋等。除此之外,鼓励留守儿童在困难处境中勇敢应对各种挑战,做一个出色的少年,并对其中典型进行表彰。第三,号召和鼓励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留守人员。例如,在学校开展向优秀留守儿童学习的活动,组织“留守子女我能行”俱乐部,倡导争创“自强章”活动。河南省开封、漯河、郑州、平顶山、洛阳等地的农村和学校计划实施“远程亲情互动平台——爱心小屋”示范应用项目。河南省新蔡县凯旋双语实验学校以本学校就读的上千名留守儿童为主角,以孩子们的感人故事为原型,着手开始拍摄留守儿童微电影《走进春天》。周口市妇联在全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支持农村教育事业”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村委会可以考虑通过适当方式建立同村乡亲生产互助小组,来帮助留守家庭减少劳动负担。生产互助小组成员可采用自愿组合的形式,或者考虑以责任田距离的远近来进行组合。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成立劳务互助小组,广泛搜集城里招聘保姆、营业员等的用工信息,让一些家务负担不重、愿意出门谋生的姐妹进城打工,为家里增加收入。

3.留守人员要调整心态、树立远大的理想,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身力量,做自立自强的有用之才。第一,留守儿童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努力提高自身修养,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好少年,对今后的生活充满希望。同时,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勇于和老师、好朋友、监护人交流思想。学校要组建留守儿童互帮互助心灵小组。在互帮互助心灵小组的交往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相互交流快乐的经历、诉说痛苦的感受,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能够共同分享学习方法和收获,能够携手走过童年生活。第二,留守妇女要自立自强,特别是要在精神上能够独立,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于走出家门,自强自立独立地生活。留守妇女应当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积极创业,寻求发展机会,探究多样化发展模式。一是可以积极参与知识技术培训班,学习更多的农业技能技巧,学会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提高自身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能力,掌握增加经济收入的本领。二是探索以家庭创业为依托,寻求当地政府和当地妇联组织的帮助,从事一些原料和样本加工的产业。同时,也可以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一些特殊种植、特殊养殖和反季节蔬菜产业。这样既增加收入,又使留守妇女自身的素质和创业水平有了提高。三是留守妇女要积极学习如何教育子女、构建和谐亲子关系方面的知识,思考如何能够“争当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和国家的未来。同时,相关部门应开展积极的引导,例如开办有关子女教育类话题的专题讲座,帮助留守女性能够更好地与老人和子女做好交流。第三,留守老人要调整自身心态,发挥自身力量,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一是可以建立老年人协会,将整个社区中的老年人编排起来,运用集体的力量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比如调节婆媳、邻里纠纷。二是注重留守老人精神文化建设。成立老年人兴趣小组、老年人文艺表演队,并开展趣味、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如太极拳、老年广场舞、老年健身操等。这些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能够增强老年人的集体归属感,让大家感觉到自己还有广阔天地可以发挥自身的光和热,另一方面能够消除老人的寂寞感和无用感,强化社会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三是弘扬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鼓励在外务工的子女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在经济和精神方面多关心老人,家里的重大事件多和老人商量,多写信、打电话,对在敬老爱老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年轻人给予鼓励表彰。同时,对于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对老年人打骂歧视的行为要进行教育批评。

[1]叶敬忠.留守中国:中国农村留守人口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0-45.

[2]姚君.我国地方政府对农村留守人员的社会管理完善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5.

[3]董岱.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现状及其解决思路[D].太原:山西大学,2011.

[责任编辑王亚伟]

B849

A

1671-6701(2016)04-0084-04

2016-05-01

林悦(1986—),女,河南郑州人,硕士,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家庭社区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恋练有词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