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维护与重构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路径探析

2016-02-11 12:29包安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合法性发展

包安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新时期维护与重构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路径探析

包安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来源于党的先进性与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是,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党面临诸如经济发展、意识形态、党的建设等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使党执政的效度和信度遭受空前挑战。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党的合法性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增强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实践,新时期需要创新发展观念,强化思想领先,全面从严治党,重构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

执政合法性;合法性挑战;全面从严治党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8800多万党员,在一个有13多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其权力是不可能没有合法性基础的。只有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不断提升党的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才能更好地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确立

(一)执政合法性的缘起与内涵

政治合法性问题的存在由来已久,中外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对此皆有论述。中国古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命题,事实上就是现代政治学中合法性的问题。在西方,政治合法性问题的产生和存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认为,“在欧洲,如果不是从梭伦开始,那么至迟也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政治学理论就从事于合法化统治兴衰存亡的研究”[1]。近年来,执政合法性概念更是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德国著名政治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中指出,没有任何一种统治自愿地满足于“仅仅以物质的动机或者仅仅以情绪的动机,或者仅仅以价值合乎理性的动机,作为其继续存在的机会。毋宁说,任何统治都是企图唤起并维持对它的‘合法性’的信仰”[2]。法国学者让-马克·夸克指出,“合法性是对被统治者与统治者关系的评价。它是政治权力和其遵从者证明自身合法性的过程。它是对统治权力的认可。这种认可是建立在一系列条件基础之上的。而这些条件主要与认同、价值观及统一性和法律有关”[3]。美国学者阿尔蒙德也指出: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4]。国内学者张康之也认为,统治的正当性与对统治认同的总和就构成了统治的合法性[5]。权伟太则指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合法性是政治制度、权力与社会基本信仰、价值的内在一致性程度;第二,合法性是民众对于现实制度和政权的认同、信任和支持程度。”[6]这一概括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政治合法性的内涵。由此可以看出,虽然人们关于合法性的论述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通过探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合法性是一种制度、一种统治、一种权力的基础,是对政治统治权的认同、支持、服从和忠诚。它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7]。

(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确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 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国第一部宪法,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除了宪法性基础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因革命成功而获得了广泛的合法性认同,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坚决拥护,全国人民自觉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领导。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无数先辈为此流尽了鲜血。然而在追求民族独立的道路上,不论是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封建阶级倡导的洋务运动,抑或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都没有能够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历史的必然使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制定了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总方针和总政策,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通过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从而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获得了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的执政合法性是在革命中获得的,在于革命的合理性,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

二、新时期党的执政合法性面临挑战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期执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党的执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与支持,然而,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入推进,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面临来自经济领域、意识形态领域以及党内部的一系列新挑战。

(一)经济增速下降,执政效度有所削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978~2011年年平均经济增速高达9.98%;2010年GDP总量世界排名跃居第2位[8]。而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态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自1990年来首次跌破7%。2016年由于全球经济持续疲软,中国经济同样难言乐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课题组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经济2016年将持续探底,GDP增速可能回落至6.6%。所有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中国目前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绩困局”。另一方面,我国贫富差距较大问题持续存在。2016年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5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62。

根据国际标准,以基尼系数达到0.4为警戒值,预报、预警和防止居民之间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为合理,0.4~0.5之间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虽然我国的基尼系数近两年来有所下降,但仍超过0.4的警戒值。我国的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分配不公、阶层收入差距、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更加凸显,人民群众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面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这无疑会引起一部分人尤其是底层群众的不满。邓小平曾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9]当不公成为社会普遍情绪,就难以阻止阶层间敌对情绪的产生。近年来持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应该为我们党敲响警钟。

(二)意识形态淡化,执政环境更加严峻

1.资本主义腐朽思想乘隙而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引进外资与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也乘隙而入,严重侵蚀着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党能否抵御来自国外的经济风险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是对执政的极大考验。

2.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持续对中国进行恶意文化渗透。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西方加快用和平演变的手段来弱化我国意识形态认同的步伐,持续向中国的社会精英传输各种西方价值观,培植瓦解社会主义的“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等“文化基因”。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与普及,直接的文化宣传更获得了便捷、高效的高科技平台。人们在海量的信息面前不再被动接受主导媒体的灌输和教育,不再简单追随主流意识形态,导致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弱化。

3.新思潮带来的意识形态的挑战。国内兴起的“新儒学”“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淡化意识形态”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争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指导和支配地位,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形成挑战。新时期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强化党长期执政的意识形态基础,是我们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历史经验表明,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东西方激烈争夺的主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动乱甚至丧失政权,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造成巨大危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腐败现象严重,执政信度遭受质疑

新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阶层不断分化,利益结构大幅调整,加之西方消极腐朽价值观念影响,党内出现了以权谋私、贪污腐化、极端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直接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损害了党的形象和威信,使党的执政信度遭受质疑。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腐败出现了自上而下渗透与自下而上蔓延相结合的趋势。

1.社会转型为腐败提供了社会条件。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然要涉及利益关系的深度调整,这就导致社会结构的打破与社会结构的失衡,也意味着一个国家内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力量之间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在社会经济生活等领域会出现些许漏洞,使得在某种因素作用下的个人容易产生腐败行为。

2.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服务意识淡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党员干部逐渐淡化了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与服务意识,信奉西方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诸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加之“官本位”等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有些意志薄弱的党员干部就容易成为权力的奴隶,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权力腐败现象的发生。

3.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权力总体运行是稳定有序的,但在一些领域存在部分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等腐败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不高、信息渠道不畅,并且存在监督机制不完善,行政监督立法滞后,预防性监督不到位,群众参与程度低等问题。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转型带来的上述问题导致的直接政治后果,就是降低了党组织的威信,削弱了党在新时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给党长期执政带来严峻考验。因此,着力解决新时期党面临的合法性危机,巩固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刻不容缓。

三、维护与重构党的执政合法性

(一)创新发展理念,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是到2020年,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21世纪中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面临发展动力不足、人口红利消失、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等严峻形势。创新发展理念,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1.创新发展。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历史发展经验表明,一旦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渐趋用尽,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阿喀琉斯之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10]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创新发展理念,要持续推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要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创新活力,为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2.协调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实现辩证发展、系统发展、整体发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在“全面”,难点也在“全面”。协调发展,就是要改变单一发展偏好,打破路径依赖;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协同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通过跨区域的协调发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

3.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创新机制,发展节能产业,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

4.开放发展。坚持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对外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建设开放型经济强国。

5.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因此必须继续增加民生投入,更加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破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打破既得利益阻力,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强化思想引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1.筑牢中国梦,提振全民信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11]中国梦就是一个理想,是一个全民族的理想。中国梦的提出,在党与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直通的桥梁,把党的精神转化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和精神力量,反映了全国人民的诉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国梦就是坚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在新时期,坚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的决心,提振全民信仰,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信念基础。

2.坚守价值魂,彰显中国自信。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精神,都有作为时代精神的共同思想基础的价值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论断表明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工作方向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相互支持、相互渗透,从不同层面回答了建设怎样的新文明的问题,构成一套完整地价值体系。只有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世界的丛林中展示出中国自信,才能对当前国人出现的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道德滑坡、主流意识形态弱化等现象做出有力的回击。

3.强化宣传教育,坚实执政基础。新时期,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对青年一代的影响不容忽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网民有近六亿人,手机网民有四亿六千多万人,其中微博用户达到三亿多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上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因此必须把网络监管与宣传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网络技术创新,加快网络立法进程,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掌握网络话语权;创新改进网络宣传,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的作用,对青年一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广泛开展“四进四信”“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三)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12]。他又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3]。

1.思想建党。在思想建设上,坚持思想建党,不断加强党性与德性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思想认识问题一时解决了,不等于永远解决。”[14]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入党问题。不断加强党性与德性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

2.组织建设科学化。在组织建设上,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提高党的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宗旨意识淡化、责任意识弱化、服务能力不足等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新服务方式,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支持。

3.联系群众常态化。在作风建设上,发扬党的传统优良作风,使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15]。要强化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学习,端正群众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使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格落实“八项规定”,坚持向群众学习,树立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制度建设上,坚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依法治党、依规治党,着力解决党内制度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不配套的问题;把党的工作严格置于制度的规范之中,切实发挥制度规矩在全面从严治党中的根本性作用,为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5.打好反腐持久战。在反腐倡廉建设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腐没有完成时。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党建设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16]。坚持反腐倡廉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对待腐败行为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既要打好攻坚战,也要打好持久战;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坚持对腐败惩治保持高压态势,既查处影响重大的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四风”问题;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加快反腐败立法,完善监督机制。把治标与治本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预防、教育、惩治的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制度保障机制、不想腐的道德约束机制。

[1]〔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186.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239.

[3][7]〔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王远飞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3.

[4]〔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5.

[5]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J].政治学,2002,(4).

[6]权伟太.执政党论[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69.

[8]世界银行.中国2030:构建一个现代、和谐、创新的高品质社会[EB/OL].http://www.clocin.com/ P-830158457,html.2014-06-10/2016-05-06.

[9]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364.

[10]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3-05(02).

[11][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6,71.

[13]习近平.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N].人民日报,2013-04-21(01).

[1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02).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87.

[16]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1-23(01).

[责任编辑游玉华]

D25

A

1671-6701(2016)04-0035-06

2016-05-26

包安(1991—),男,山东临沂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合法性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条约演化解释:合法性、语义学分析及近似概念
Westward Movement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合法性危机:百年新诗的挑战与应战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执政合法性视阈下的全面从严治党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