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国
邓小平的人民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
李向国
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和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贯穿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并且成为其各个理论的一个重要的逻辑支撑点。邓小平的人民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民群众观,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邓小平理论中,人民群众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
(一)党是人民群众的工具的观点
在党和人民群众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有精深的论述,这就是党既是领导,同时又是人民群众的工具。邓小平指出:“同资产阶级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在邓小平看来,领导作用的体现是通过当好人民群众的工具来实现的。他强调,党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没有任何超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没有对人民群众恩赐、包办、强迫命令的权力,没有在群众头上称王称霸的权力。
(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
邓小平说:“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无不尽力提倡与实行”,这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真情流露和行为写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始了改革开放和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事业。邓小平多次讲话、报告、谈话中一再告诫全党:“我们有我们的责任,要对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负责,要发展经济,使他们生活得更好”,“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要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早在1978年就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要落实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他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三)一切以人民为标准的观点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一定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衡量一切言行的最高标准,并以此标准来检验党的领导和作风。他曾反复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定的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不能变,也变不了,因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是受到人民拥护的。如果改变,老百姓不答应。
(四)一切依靠人民的观点
邓小平告诫全党:“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正是基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不仅要取信于人民,而且还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他强调,“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人民。我们不依靠人民,不走群众路线,是毫无道理的。”在邓小平看来,不论什么问题,“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走群众路线,才能得到解决”。他在讲到“一国两制”的问题时还说:“一国两制”的提出,“没有点勇气是不行的,这个勇气来自人民的拥护。”这里不难看出,邓小平总是把人民群众当做解决一切重大、困难问题的决定力量。
动压法中无须考虑风流局部阻力损失与摩擦阻力损失,主要通风机风量计算公式见式(9),主要通风机静压计算公式见式(10)。
(五)“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
这是体现邓小平人民群众观的一个著名论断。他在讲到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时明确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这句话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领导的真谛。其实质就是说,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共产党和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因此,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每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
总体上看,邓小平人民群众观不仅是其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且贯穿他的理论始终,渗透在他的理论的各个构成要素中,带有根本性意义。邓小平人民群众观是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人民实现自身利益的正确指针,是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一)邓小平人民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人民群众观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如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一次深刻变革一样,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提出,也是人类社会思想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以往的哲学家,无论在宇宙观上持唯物主义观点还是持唯心主义观点,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上,都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这是因为,在认识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现象时,人们都是从特定的立场、观点出发的,不可能超出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只有在无产阶级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之后,作为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代表者的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物质生产及人们在物质生产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意义,阐述了精神文化生活等上层建筑对于人类社会经济基础的反作用,阐述了人类社会所必然经历的社会形态,从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在四个方面发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从精神为主体到实践为主体的转变;二是从英雄主体到人民主体的转变;三是从为少数人谋利益到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转变;四是从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国家到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型国家的转变。同时,还揭示了共产党人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官僚主义。这样,使无产阶级政党同以往任何政党严格区别开来,也使无产阶级政党成为执政党所建立的国家同以往任何国家严格区别开来。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在理论和实践上丢掉了它,党就不可能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更不可能巩固和长期保持执政地位。邓小平人民群众观坚持和遵循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所内含的上述转变。我们说,邓小平人民群众观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一脉相承,相承的这个“脉”,就包括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所内含的这些转变和所揭示的共产党执政后最大危险的论述。邓小平人民群众观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既源于“老祖宗”,又说了“新话”。这些“新话”,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
(二)邓小平人民群众观与毛泽东人民群众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一脉相承,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列举两个方面予以见证。其一,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强调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综观毛泽东的一生,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始终是他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全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仍然坚持认为,搞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调动、发挥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正是在群众路线的指引下,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巨大成就。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扬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观念。他认为,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就要在决策中贯彻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拓出了联产承包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光明大道。从尊重和依靠群众实践出发,邓小平制订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政策。其二,毛泽东和邓小平都主张“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经常告诫党内外一切同志,无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居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毛泽东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用实际行动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邓小平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经历了“三起三落”后的复出时,他不计个人恩怨得失,明确坦言自己不是做官,而是为人民做事的。他为人民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通过改革开放逐步使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使邓小平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在深刻反思中大大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群众观。一是从精神层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到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二是从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优越性体现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992年1月,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逻辑的天堂请回到现实的人间,使亿万人民群众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得到了丰厚的实惠和利益,坚定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邓小平人民群众观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我们学习邓小平人民群众观,应牢固树立以下三种观念,解决好“三个谁”的问题:
(一)牢固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回答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与自由。“为了谁”对我们党和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党章明确规定,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性质的生动反映。为此,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行动上自觉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办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实事、好事,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二)牢固确立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的观念,回答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
学习邓小平人民群众观,首先要用贯穿其中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武装头脑。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人民群众当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依靠谁?无疑一切要依靠人民群众。建党95年和建国67年的实践证明,党的根基在人民群众,党的血脉在人民群众,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党的成败也在人民群众。在建党100周年时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建国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面对如此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我们的党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善于汲取人民的聪明才智,虚心向群众学习,遇事同群众商量,甘当群众的学生,充分尊重群众的创造性和历史主动性,这样才能获得胜利之本和力量之源,疑聚起具有磅礴之势的中国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为现实。
(三)牢固确立党和党的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公仆的观念,回答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
回答“我是谁”,对我们党和党员干部来说,只能是人民的公仆。学习邓小平人民群众观,牢固确立公仆观念,核心是把握正确定位,关键是正确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懂得: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人民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忘记了这一点,就会导致权力扩张、权力懈怠乃至权力寻租,“公仆”就会成为“老爷”。中央一再讲,敌对势力从外部搞垮我们党是不容易的,真正可怕的是脱离群众。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时刻敬畏人民这个主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按习近平总书记提岀的“三严三实”要求抓好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远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本色,自觉用密切联系群众的最大优势化解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
(本文作者:陕西省委党校原副校长、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观及其时代价值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颖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