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政 纪云飞
以社区网格常态化 提升社会救助精准化
孙文政 纪云飞
2014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颁布以来,内蒙古赤峰市以林西县为试点,开展了社区网格常态化工作,基础数据明晰、动态把握准确、救助及时到位、救助效果明显,极大推进了社会救助工作精准化水平,受到救助对象和社会的好评。
一、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林西县把10个社区、3个行政村按照每个网格150~200户、最多不超过500人的标准细划为150个网格,健全了社区“一格四员”管理体系,即管理员、协管员、警务员和监督员,通过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掌握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信息等情况,对群众诉求和不和谐因素进行“格内”处理,形成了“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组建了网格信息员队伍,购置“社区通”社会管理PDA移动手持终端。针对民政困难群体大、流动人员多、租房户变动频繁等特点,要求网格员每季度定期更新信息上传到社区系统。通过网格化系统加强对民政重点人群的关注,特别是对社会救助对象的关注,实现以格管房,以房管人,以人管事,以事救助。
二、搭建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城市居民信息化管理,林西县投资80多万元搭建起了城市网格化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市率先建立起集小区楼栋、人口信息及人员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管理服务信息平台。社区日常工作做到了天天有人管、天天有人查,工作动态每天在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都有显示,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的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管理工作水平。
三、社会救助网格化信息化。一是重点做好各类基础信息以及城乡低保户、特困户、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信息比对工作,全面掌握辖区内的人、地、物、事、情。保证系统数据与民政部门数据互相印证,并建立信息同步更新机制,实现部门数据与系统数据同步更新。二是每个社区均建立居民服务大厅,根据社区居民所需,将部门政策、标准、程序等印制工作指南、录入大屏幕操作系统。简便操作程序,使居民随时随地了解工作规程和办事手续。同时为减少老年人负担,社区将电费、手机费等代收代缴适时也引入社区网上办理,极大地方便了居民。三是建立重点人群电子档案,对城乡低保对象实施精准化管理。通过入户走访调查,将社区管理的低保户、重点贫困户、残疾户、优抚户家庭实际生活状况以照片、视频资料等形式录制信息保存,形成电子信息档案。定期走访更新,掌握最新情况,根据家庭困难状况给予及时救助。四是安装了便民服务查寻平台,解决了低保长期公示的问题。居民可以通过便民服务查寻平台查寻社会救助法规文件、申请审批程序、社区内低保户名单,有效防止了骗保、错保、误保、漏保等现象的发生。
四、社会救助信息核对精准化。一是通过网格信息员,做到100%入户调查,并同时录像拍照,掌握申请户的真实情况;二是按程序要求召开低保评议听证会。在居民(村民)代表中事前随机抽签产生低保评议小组成员参加评议。由低保申请户到会亲自介绍自己家庭情况,并且签署声明书、授权书。如果申请户不能到会,由网格信息员代为介绍其家庭状况,并播放入户调查的视频资料或图片,使评议小组客观真实了解申请户家庭实际困难程度,确保城乡低保工作过程的透明公开公正。
五、贫困人口急难救助不漏网。一是乡镇街道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站,社区、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务大厅,设立民政救助窗口,推行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统一受理、办理或转办急难救助事项;二是探索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让困难居民求助有门、受助及时。三是通过社区网格管理体系建立主动发现机制,发挥社区(行政村)居(村)委会、网格信息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力量,协助开展困难排查、信息传递,并由民政牵头主动搞好部门协调服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做到贫困人口急难救助不漏网。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