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凝聚力建设研究综述

2016-02-11 09:06赵长芬胡瑞欣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凝聚力中国共产党

赵长芬胡瑞欣(临沂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5)



党的凝聚力建设研究综述

赵长芬胡瑞欣
(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凝聚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课题。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凝聚力建设。学术界对党的凝聚力建设的含义、主要影响因素、重要意义和建设路径等问题形成了初步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以期为党的凝聚力建设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研究综述

当前,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形势,党的凝聚力建设任务更为艰巨、要求更为迫切。党的十八报告提出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历史任务。为此,一方面,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成一个有强大凝聚力的政治组织;另一方面,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凝聚社会力量,汇集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力。这两个方面,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然而,目前我们对党的凝聚力建设分析研究还更多注重前者,对后者的关注和探究凤毛麟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的凝聚力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关于党的凝聚力的内涵外延

关于党的凝聚力的基本内涵与外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从内涵方面来讲,有的学者从吸引力的角度来阐释,认为党的凝聚力的形成主要是党作为一个集体或组织对党员、对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如梁建华(绵阳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副教授)认为,党的凝聚力,“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党中央和党的各级组织对广大共产党员的吸引力;二是广大共产党员相互间的吸引力;三是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及其党员对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组织和其他的吸引力”[1]50。陈立川(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认为,党的凝聚力主要有精神方面的吸引力和物质利益方面的吸引力。精神方面主要有党的指导思想、理论体系、党的纲领路线、党的奋斗目标、党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共产党人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物质方面主要有党所领导的事业的发展与成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带来根本改善和满足而产生的吸引力。[2]233

还有学者认为党的凝聚力是一种合力,“党的凝聚力是指党中央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和吸引各个党员及群众为实现共同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合力,也含有党员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党员与党员之间的亲和力”[3]54。吴家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认为,党的凝聚力,“是指党的远大理想和根本宗旨及党的组织纪律性在党员思想上逐步积累形成并在党员行动上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4]24。另外,还有学者把党的凝聚力定义为一种状态,如朱国立(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生)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就是指全党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之上,坚持共同的政治目标、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制度规范、行为准则,从而形成的党内认识统一、运作协调、关系融洽、行动一致的和谐状态的程度或力度”[5]56。

从外延方面来讲,多数学者认为党的凝聚力包含党自身的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党的凝聚力包含党的内聚力和外聚力。崇庆余(徐州师范大学政法系教授)等人认为,党的凝聚力包括党自身的凝聚力和对全体人民的凝聚力两个方面,二者在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是一致的,因为通过党的各项建设,就能使自身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也就可以把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6]还有学者认为,党的凝聚力表现在党内关系方面是全党思想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性,表现在党外关系方面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3]54

然而,也有少数的学者认为党的凝聚力是指党作为一种政治组织它自身的凝聚力,认为党的凝聚力的重点是指向党内的,其对象是党的组织和党员。“党的凝聚力主要是指党内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以及领导干部与党的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聚合力,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5]57

由此看来,在党的凝聚力的内涵与外延上,学术界持不同见解,其分歧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党的凝聚力是否仅仅指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对其党员和社会力量的吸引力;二是党的凝聚力除了自身的凝聚力,是否还包含党的社会凝聚力的问题。

二、关于党的凝聚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党的凝聚力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学术界主要从党的性质、党的自身建设、党的执政能力等方面进行剖析。如吴家骥认为,政党的性质是政党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由政党性质所决定的政党的理论、纲领、组织原则等都直接影响政党的凝聚力的强弱。[4]24梁建华认为,“政党的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二是党领导特定阶级、阶层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三是党组织和党员在社会中的反应、影响和控制”[1]50。还有的学者认为,坚强的领导核心是党的凝聚力得以形成的首要条件,同时,要反对宗派主义,加强党的团结统一;要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等[7]68。党的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主要依靠党的先进性、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以及党的领袖、党员的人格魅力。[8]学术界对上几个方面的概括虽然不同,但基本上包含了党的凝聚力形成的核心要素,即党的先进性、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绩效、党的领袖与组织原则等。

党的凝聚力的形成与变化是一个双向变动的过程,一方面要受党自身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受社会心理、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学术研究成果更多地从党自身内部因素进行分析归纳,而很少从外部因素进行探究。社会心理主要是一种群体心理,是民众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感受,它是非系统化的社会意识。要真正掌握群体心理,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心理特征。一个政党无论履行其统治职能还是管理职能,都必须充分考虑群体心理特征和群体心理发展趋势,否则其执政效果会南辕北辙。

外部环境压力也是影响党的社会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压力是保持一个政治集团团结、警醒和有道德水准与战斗力的首要条件。”[9]面对国家、民族的外部生存压力和来自自然界的破坏性压力时,政党往往在自身建设和动员、组织社会力量有效应对外部压力过程中往往能获得比较强的凝聚力。比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正是在国家生存的巨大外部压力下,高度重视自身建设,长期保持党的团结和廉洁,始终保持原有的执政特色和执政能力,从保持了其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术界对党的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当然,认识的视角不同,所阐释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有的学者从党的建设的角度进行研究,如赵明伟认为加强党的凝聚力事关党的建设的全局和根本,是搞好党的其他各项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是检验党的建设整体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10]32梁建华认为,增强中国共产党凝聚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是壮大党的队伍,推动党领导的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1]52

有的学者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重点阐释了党的凝聚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如黄明哲(中共江西赣州市委党校副校长)认为,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促进社会的精神和谐的需要,是促进利益协调的需要,在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实现社会整合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7]70

还有的学者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影响阐述党的凝聚力的重要意义,认为党的凝聚力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内资动力,是党能够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政治优势,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党的凝聚力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动力作用、动员作用和表率作用。[4]25

由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党的凝聚力不仅事关党的自身建设,还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因此,党的凝聚力建设工程的现实意义同时涉及党、国家和整个社会。党的凝聚力不仅仅是执政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它是社会稳定、国家发展过程中极具开发价值的社会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四、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部分学者认为要通过推动党的各项建设来增强党的凝聚力。如赵明伟(齐齐哈尔市龙沙区委党校讲师)认为,增强党的凝聚力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要通过党的思想的高度统一、党的民主集中制、党的作风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几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进而增强党的凝聚力。[10]31-33朱国立认为,新时期增强党的凝聚力的主要途径有: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增强党员的认同感;以人为本,对党员进行人文关怀;转变领导方式,改善工作作风;严肃党的纪律,从严治党等。[5]58陈立川认为,增强党的凝聚力,当前应在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的民主集中制建设、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实现共同理想等方面下工夫。[2]234-235

另一部分学者抓住党的凝聚力建设主体的多样性这一特点,侧重从党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索增强党的凝聚力的具体路径。如黄明哲认为,“当前,要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制度建设,还要努力提高党的公信力,大力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7]71。蔡振华(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政法系副教授)侧重于探索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的一般路径,认为要从政治权威、经济发展、意识形态教化等方面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11]左瑞成(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联络处副处长)认为,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掌握强大的理论宣传工具是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的有力武器。[12]

五、结论与思考

(一)对党的凝聚力的内涵理解停留在一般认识的水平上,缺乏理论深度和学理性分析,尤其是党的凝聚力的形成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党的凝聚力的产生与发展有一定的规律性,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党的吸引力、影响力。从根本上讲,凝聚力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自愿的精神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吸引——认同——参与是凝聚力形成的基本环节。吸引和影响过程只是党的凝聚力形成发展过程的一个基础性环节,除此以外,还有认识一致,乃至共同参与等环节协同进行。其中,人们由于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利益目标而产生吸引力和认同感,这是凝聚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否进一步支持和深入参与,将直接影响凝聚力的强弱。凝聚力是人们在共同价值观念、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相互吸引、认同和支持而产生情感共鸣或行为一致的心理聚合程度。那么,党的凝聚力是指,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基于其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而产生的社会心理认同和行为一致的程度。从外延方面看,党的凝聚力包括党自身的凝聚力和党在全社会的凝聚力两个部分。党自身的凝聚力与党的社会凝聚力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自身的凝聚力是党的社会凝聚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党自身的团结统一,没有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就不会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同时,党的社会凝聚力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着党自身凝聚力的增强。党的社会凝聚力越强,党越能从社会力量中吸收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党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越有保障,越有利于党的自身建设,党自身的凝聚力自然也越强。

(二)已有的研究成果侧重于党自身的内聚力方面,很少有以党的社会凝聚力为主题进行研究的

长期以来,尽管学术界有的学者在研究党的凝聚力时提出它包括党自身的凝聚力和党对社会的凝聚力,但研究重点仍然是前者,对于后者往往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进行专门研究和深入研究。因而,党的社会凝聚力问题研究亟待突破。政党志在国家而根在社会。社会是政党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来自社会、植根社会是政党基业常青的必由之路。萨托利认为,“政党首先且最主要的是表达的手段:它们是工具、是代理机构,通过表达人民的要求而代表它们”[13]。任何政党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托社会舞台,都必须有一定的民意作为基础,必须是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政党变成了脱离社会的自成一体的既得利益集团,那么这政党就会处于危机之中。政党只有充分理解、尊重并引导民意,才能不断接近自身的政治纲领和真正目标。“归根结底,政党的影响力取决于政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取决于公众对政党及其行为的认同。”[14]因而,政党的社会凝聚力对政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党的凝聚力建设的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党的凝聚力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党加强自身建设,以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对党员、对社会的吸引力,又要充分把握社会结构和社会心理变迁规律,遵循内外因辩证原理,找准关键问题重点解决,同时要关注全面,寻求系统优化。目前,学术界更多的从党自身建设的角度探索增强党的凝聚力的具体路径,而从社会大众心理诉求和社会环境等角度进行研究的偏少。因此,要充分借鉴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学科内容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探究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整套机制。

(四)关于党的凝聚力的测评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涉及

凝聚力的评价机制是党的凝聚力建设体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考核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对推动党的凝聚力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机制,需要着力解决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及如何运用考评结果等问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尝试探索构建党的凝聚力测评这一复杂的工作,尤其迫切需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梁建华.中国共产党凝聚力的内涵分析[J].学术探索,2013,(1).

[2]陈立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凝聚力的关系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9).

[3]邵金声.增强党的凝聚力的思考[J].新长征,2008,(8).

[4]吴家骥.对社会转型时期党的凝聚力的透视[J].云南学术探索,1997,(2).

[5]朱国立.论新时期党的凝聚力[J].理论建设,2007,(2).

[6]崇庆余.增强党的凝聚力建设的理论指南——学习江泽民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的论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1).

[7]黄明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凝聚力建设探讨[J].学习与实践,2007,(2).

[8]施平.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J].瞭望,2002,(27).

[9]房宁.中共产党的三大经验和三大挑战——建党九十周年之际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10).

[10]赵明伟.关于党的凝聚力建设理论的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8,(8).

[11]蔡振华.执政党加强社会凝聚力的一般路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

[12]左瑞成.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3][意]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6.

[14]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225.

责任编辑:王玮玮

【杂文随笔】

[作者简介]赵长芬(1979-),女,山东临沂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研究;胡瑞欣(1971-),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层党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青少年研究规划重点课题“共青团组织凝聚力的生成机理与提升路径研究”(SDYSA150102)、临沂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重点项目“群众工作与提升党的社会凝聚力研究”(14LUZS02)和临沂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5LUBK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6)01-0043-04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凝聚力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如此凝聚力”
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对增强兵团凝聚力吸引力的研究
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 推动企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