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永宁
(湖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述评
欧永宁
(湖南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永州 425000)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领域、层次都呈现出鲜明的“特色”。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主要集中在“特色”的建构、“特色”的解读、“特色”的表征三个宏观方面。新形势下深化“特色”的宣传解释,掌握“特色”话语权,需要加强“特色”的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系统研究、国外研究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中国国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宣传解释好“中国特色”,这表明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研究和宣传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研究为我们正确认识“特色”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但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需要深化研究的地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建构
学者们主要研究了“特色”建构的依据、主题、机制、路径、历程、意义等方面内容。
1.“特色”建构的依据
关于“特色”建构的国情依据。秦宣认为,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经济社会现状,是中国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历史起点[1]。陈文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母体,这一历史前提使中国的社会主义具备了鲜明的特色[2]135-138。
关于“特色”建构的时代依据。谷春祥、杨淼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以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3]。刘建武指出,正确把握现代科技革命导致的深刻变革,对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形势以及对东亚各国崛起的新认识,是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问题的出发点[4]89-95。
关于“特色”建构的理论依据。刘建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建构坚持了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统一、一般规律与民族特点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4]18-35的原则。苏昌培提出,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不同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因各自国情不同而具有特殊性的理论原则,而且还充分吸收了同时代各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有效的理论成果以及实践经验[5]157-160。
关于“特色”建构的历史依据。朱相远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我们立足于中国国情,在放弃苏联模式、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模式以及反对照搬西方各种模式的过程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综合创新的产物[6]。肖贵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还源于对非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验的吸收,以及对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批判[7]。
2.“特色”建构的主题和基本问题
关于“特色”建构的主题。赵曜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要求我们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实际和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从而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8]。
关于“特色”建构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林建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在解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9]。
3.“特色”建构的思路、机制、路径
关于“特色”建构的思路。刘秀萍认为,邓小平的“特色”观的建构遵循的总思路是:由“实际”到“经验”,然后由“经验”到“模式”,再由“模式”到“特色”[10]。
关于“特色”建构的机制。刘建武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只有结合才能产生特色[4]13。平飞提出,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既源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以及时代特征的有机结合,也源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运动的有机结合[11]。
关于“特色”建构的路径。施芝鸿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我们党从中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出发,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照搬别国经验和模式,进行独立自主探索的结晶[12]。秦宣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就必须不断把科学的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就必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就必须不断引领时代发展潮流[13]。
4.“特色”建构的历程、意义
关于“特色”建构的历程。肖贵清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7]。
关于“特色”建构的意义。张传鹤认为,特色社会主义观提出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从理论上实现了由本本社会主义观向经验社会主义观的转变,而且在于它在实践上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14]。刘建武认为,社会主义的“特色”问题的提出,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创新和突破[1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建构上,学术界取得了不少积极成果,但也存在如下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特色”建构的要素及其地位和相互关系的问题。“特色”的建构离不开要素,是各种要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但各要素在“特色”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哪些是根本的或决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在“特色”建构中各有什么地位和作用,彼此之间存在着什么关联等。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抓住“特色”的本质,真正解决“特色”是什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究竟“特”在哪等重大问题上。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特色”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不少学者虽然提出“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但在论述中往往一笔带过,并未就此进行深入研究。从历史的角度看,“特色”的建构过程实际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从逻辑的角度看,“特色”的建构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根本原则、根本经验、根本方法。因此,如何基于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科学系统地阐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特色”建构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
第三,“特色”建构的历史起点问题。有学者指出,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上照搬了苏联模式,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未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始于1978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和对苏联模式的突破[16],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建构的历史起点定于1978年无可厚非,但说此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没有“中国特色”则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在根本的或基本的政治制度方面就不乏“中国特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解读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内涵、外延、实质等进行了解读。
1.基于哲学角度对“特色”的解读
关于特色与特点的哲学关系。荣长海、张启兵认为,特色在价值判断上代表的是事物的优质规定性,也即事物最优的存在方式和演化方向。特色的形成不仅是对事物特点的认识,同时也是对特点的优化和超越[17]。
关于特色与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哲学关系。乔耀章认为,所谓特色并不是事物的共性,但又与共性相联系;特色也并不简单地就是事物的个性,它还是个性的升华、扬弃和发展[18]68。
关于“中国特色”与一般原理的哲学关系。赵智奎认为,“中国特色”是相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而言的。“中国特色”与“一般原理”的关系反映了个性与共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个别与一般、差异与同一的关系[19]。胡东升认为,应从“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中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是个性。“中国特色”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的共性在中国社会的具体体现[20]。
关于“中国特色”的哲学涵义。傅青元认为,“中国特色”的涵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目标和途径、目的和手段的统一;多样性和同一性的统一[21]125-137。
2.基于对比角度对“特色”的解读
关于中国特色与中国现实、中国实际的对比。刘建武提出,中国特色的形成无疑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现实,但“实际”和“现实”并不等于特色[4]11-12。
关于中国特色与中国特点、中国特有、中国特殊的对比。刘秀萍指出,“特色”不能完全归结为“特点”“特有”“特质”,它的外延要广泛得多,中国特色并不是中国特殊,也不同于中国独有[10]。
关于中国特色与中国国情、中国模式的对比。许秀群认为,中国国情是层次较低的范畴,是基础,是滋生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的前提;中国模式是中间层次,是中国特色形成的基础;中国特色是高层次,是目标[22]。
3.基于概念界定角度对“特色”的解读
关于“特色”概念的界定。苏昌培认为,特色就是优质事物的规定性,是人们认识优质事物的内在根据,它表达的是事物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倾向,代表着事物发展和进化的基本方向[5]11。
关于“中国特色”概念的界定。刘合行、张凤英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就是通过其内容体现出来的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异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国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23]。乔耀章认为,中国特色就是社会主义特征在中国的具体化[18]66。刘建武指出,“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国国情而形成的关于中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独特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特别出色的优点[4]11-12。此外,学者叶志坚还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的概念[24]。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解读上,学者们取得的成就显著,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特色”与“特点”的外延孰大孰小的问题。有学者提出,特色的外延比特点大,特色包含特点。这种表述的严谨性、科学性值得商榷。就同一事物而言,其特色只是其部分特点或者说优化了的特点,故其特点必定包括其全部特色。但其特色只能是部分而非全部地包括其特点,特色只能是对部分特点的优化和超越,故特色的外延不可能比特点广泛。
第二,“中国特色”是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不少学者提出,中国特色不等于中国独有,这无疑是正确的。至于中国特色是不是中国独有,则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中国特色作为个性包含着共性,故就其包含的共性而言,不能说凡属中国特色的就是中国独有的;反之,也不能因为中国特色包含着共性,就用共性否定其作为个性存在所具有的确定性、特殊性,认为中国特色没有独特性、特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是相对于其他社会主义而言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中哪些是中国独有的,哪些是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共有的,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且不可偏废。
第三,“特色”概念的界定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不仅包括“中国特色”,而且还包括“最鲜明特色”“理论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实践特色”“道路特色”“制度特色”等。这些概念如何科学界定,彼此的联系和区别在哪里,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于学者郑永年提出,中国在对外宣传时,要避免过度强调中国特色,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特色,因为中国自己还解释不清楚什么叫中国特色[25]。
第四,“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的关系问题。有学者提出,特色论与模式论的差异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特色论强调特殊性,模式论夸大普遍性;特色论强调变动性,模式论强调永恒性;特色论强调多样性,模式论强调统一性。因此,我们要摈弃模式论,坚持特色论[6]。但实际上,邓小平等中共领导人在提出中国特色时,也从正面提到过中国模式。在目前国内不少学者主张不提、慎提中国模式的背景下,如何审视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的关系就显得格外迫切和紧要。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表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最大特色、最鲜明特色、主要特色等分别进行了研究。
1.根本特色
张兴茂指出,在消灭私有制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允许存在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26]。
2.最大特色
袁贵仁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特色就是把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7]85。平飞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结合特色,就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11]。
3.最鲜明特色
施芝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色[12]。
4.主要特色
“四特色说”。赵凌云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四个方面[28]。蒋学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独特的历史道路、独特的所有制结构、独特的经济运行体制和独特的人文条件[29]。
“五特色说”。姜怀忠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方面[30]。
“六特色说”。刘建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起点、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发展道路、“两制关系”等六个方面[15]。
“特色体系说”。乔耀章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是“整(总)体特色”“外部特色”“内部特色”“领域特色”“区域特色”等的有机统一[31]。
此外,学者韩振峰、李景治、辛向阳等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特色、理论特色、制度特色,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等进行了研究。辛向阳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集中体现在:顺应了时代本质的要求,体现了时代主题的变化,把握了时代特征的精髓[32]。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表征上,学者们进行了多维探讨,取得了丰富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特色”的表述问题。有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之一,而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特色要通过内容表现出来,但它不等于内容,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表述上不可混淆。
第二,“特色”的理解问题。有不少学者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包括“国情的特色性”或者“历史起点的特殊性”“人文环境的独特性”等。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不包括中国国情,特色亦不等同于特殊性、独特性,将中国国情的特殊性、独特性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这无疑是错误的。
第三,“特色”的划分与整合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同的领域、层次都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分类的标准是什么?彼此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体系的视野下对目前所有的“特色”进行有效地划分与整合?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四)今后研究的方向
基于上述“特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应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文献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共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中共领导人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关于“特色”问题的阐述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理论基础,为我们准确把握“特色”提供根本指南。因此,有必要立足于相关文献,从横向维度研究中共领导人“特色”观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纵向维度研究中共领导人“特色”观的发展,揭示其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比较研究。“特色”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参照系,其独特价值和意义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展示,关起门来谈“特色”只能是自说自话。就目前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经典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等进行比较研究的较多,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古巴、老挝、越南、朝鲜等国家的社会主义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对较少;从根本的理论、制度、政策层面进行比较研究的较多,从具体的体制、机制、政策层面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对较少。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有机整体。从纵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过程,因此,应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建构前提、建构机制、建构路径、发展阶段、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历史意义等的研究。从横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由旗帜、道路、理论、制度等层面,以及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应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建构主题、建构要素、科学内涵、具体表征、基本内容、总体框架等的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上述各方面的研究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要实现上述研究的有机统一,还需进一步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建构和研究的关键词,掌握“特色”系统研究的金钥匙。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国外研究。目前国外的国学学者对“特色”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肯定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来谈论“中国特色”的;另一类则在对中国“特色”“特征”“特殊”等的探讨中质疑乃至否定中国的社会性质,得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权威资本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等观点。尽管国外学者因其文化背景、学术资源、价值取向等的不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解读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但这对于我们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来说却是一面有益的镜子。如果我们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之与国内研究相结合,走一条综合创新之路,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这将极大促进中外学术界的相互交流和彼此理解,有助于我们掌握“特色”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秦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2):5-9.
[2]陈文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谷春祥,杨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鲜明的中国特色[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2-86.
[4]刘建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苏昌培.特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6]朱相远.“中国特色”比“中国模式”的提法好[J].学习月刊,2010(6):48.
[7]肖贵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5-11.
[8]赵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4-11.
[9]林建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民特色[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1):18-24.
[10]刘秀萍.“模式”是基础,“特色”是目标——学习邓小平关于“模式”与“特色”论述的一点体会[J].前线,2000(10):8-11.
[11]平飞.刍议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J].科学社会主义,2011(1):39-42.
[12]施芝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J].求是,2012(23):16-23.
[13]秦宣.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N].北京日报,2012-10-15(2).
[14]张传鹤.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J].理论学刊,2008(11):31-34.
[15]刘建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163-165.
[16]赵长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维解读[J].理论视野,2008(5):20-21.
[17]荣长海,张启兵.论邓小平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特色”[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1(1):6-14.
[18]乔耀章.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纵横谈[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
[19]赵智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兼论其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3):7-11.
[20]胡东升.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视角[J].理论建设,2004(5):13-16.
[21]傅青元.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分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22]许秀群.中国国情、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关系探讨[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3(4):1-2,15.
[23]刘合行,张凤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特色认识[J].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2(2):7-12.
[24]叶志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7):4-10.
[25]王眉.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郑永年谈中国的对外传播[J].对外传播,2011(1):20-22.
[26]张兴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根本特色[J].社会主义研究,2010(4):8-11.
[27]袁贵仁.当代中国的唯物辩证法——邓小平著作中的哲学思想[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
[28]赵凌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N].学习时报,2007-10-15(2).
[29]蒋学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6.
[30]姜怀忠.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19.
[31]乔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再定位及前瞻性审思[J].南京社会科学,2012(2):57-64.
[32]辛向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色[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2):13-16.
(编辑:张文渲)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he “Features”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U Yong-ning
(SchoolofMarxism,Hun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YongzhouHunan425000,China)
Abstract: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re showing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levels.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he “featur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the domestic academia mainly focuses on the three macro aspects—the construction, interpre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the “features”.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in order to deepen the propaganda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eatures” and master their discourse power,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research activ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comparative research, systematic research and foreign research.
Key words: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national circumstances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6)01-0001-05
作者简介:欧永宁(1974- ),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开放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研究”(15K047)
*收稿日期: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