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湖城市发展模式及合肥大湖城市发展研究

2016-02-10 16:59蒋晓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环湖合肥中心

蒋晓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230051)



国内外环湖城市发展模式及合肥大湖城市发展研究

蒋晓岚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合肥230051)

[摘要]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环湖城市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其经验教训,参照合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实际,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肥大湖城市功能定位、发展战略,并由此进行未来空间发展框架设计。

[关键词]城市发展模式大湖城市功能定位

一、国内外环湖城市发展模式

(一)北美五大湖环湖城市发展[1]的实践模式

北美五大湖是世界第二大城市群。五大湖地区包括芝加哥、底特津、克利夫兰、多伦多等在内的众多城市,总人口3300万,有1/9美国人和1/4加拿大人。2010年GDP近3万亿美元,占美国经济总量的20%以上。

五大湖地区具有高度发达的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城市经济。经过农业——重工业——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城市产业结构。如底特津成为汽车研发中心,芝加哥为会展中心等。形成了均衡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城镇体系。中心城市有芝加哥、底特津、渥太华等,次中心城市有克利夫兰、密尔沃基等,还有一些港口城市。建成了四通八达的立体式交通网络组织。五大湖地区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条件优越,形成网络密集、四通八达、立体式网状交通网络。

五大湖地区城市化因经济、产业和人口过于集中,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区域生态平衡破坏,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与区际差异扩大,城市基础设施连绵扩张吞食大量耕地,中心城市渐趋衰退。工业化还带来生态环境压力,外来物种入侵,湖岸水草污染、水质恶化等。对策,区域采用了“梯度推进,先污后治”模式,即依次进行资源耦合、重工业先行、先污染后治理、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的梯度推进模式。

五大湖地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经验:一是正确把握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进程总体趋势;二是加大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经济;三是充分利用滨湖公共空间,形成连续公共空间系统;四是推进高效的交通支撑系统建设;五是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培育大都市区与城市群。

(二)瑞士日内瓦湖环湖城市发展的实践模式

瑞士日内瓦湖是西欧重要湖泊,水面面积约582平方公里。环湖分布10余座城镇,日内瓦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也是国际滨湖花园城市。主要产业是低耗能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档旅游业,拥有400家银行,每年召开80000多场国际会议,以钟表、旅游观光、会展著称。采取以水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旅游开发集观光、休闲、度假、疗养、运动功能为一体。

日内瓦湖沿湖组团布局,城镇之间保留斑块与廊道。与大多数欧洲城市一样,城市空间以宽敞、低层、稀疏、组团式为主。发展模式属于典型的由同心圆向外扩展逐渐转变为沿轴线发展模式。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政府鼓励居民保持生态的原生和自然性,每年通过财政补贴使原有耕地非农化,同时减少给草地施肥;建设污水处理厂,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排放。

日内瓦湖城市能充分认识资源和产业优势,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方向,有限整合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三)日本琵琶湖环湖城市发展的实践模式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淡水湖,面积674平方公里,流域人口2200万。滋贺县工业发达,形成以“3K”(环境、健康医疗、观光旅游)产业,以生物技术、计算机、生态技术为重点的生态关联产业发展,以技术创新牵动产业创新,形成创造型的产业结构。

琵琶湖改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环湖土地“逆性开发”,通过财政补偿进行退耕还湖,退耕还林,使得农民退出农业,转向工业,以恢复生态环境,增加流域蓄水量。加强湖泊景观技术,严格控制工业和城市向环湖区无序扩张,为防止水污染,严禁沿湖新建工厂和景观。

琵琶湖地区建立了公、铁、空、海、陆、机多层次放射状立体交通网络,是日本东西走廊和沟通太平洋与日本海的通道。

琵琶湖地区高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带来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主要表现是:淡水赤潮、蓝藻产生,季节性含氮量超标,外来生物繁衍和原有生物减少,已威胁正常供水安全,周边水环境和城市景观恶化日益明显。

20世纪90年代,琵琶湖地区制定了《琵琶湖综合保护整备计划》,以治理水环境与生态保护。设立了专门的琵琶湖管理机构与区域协调机制,制定了《琵琶湖综合开发特别措施法》等流域管理制度。

先污染后治理模式不可取,应将保护管理和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环湖开发应该实行长期综合规划,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争取公众广泛参与。琵琶湖地区开发利用模式可概括为:市场调节和政府规划相结合。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显现问题,以政府规划为指导,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实现持续发展目标。

(四)太湖环湖城市发展的实践模式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水面面积2338平方公里,湖岸线405公里。环太湖地区城市发展了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包括化工、机械、纺织、冶金、食品等。通过主动承接辐射,成为上海支柱产业配套延伸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

环太湖地区包括5个地级市有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由沪宁、沪杭、杭宁高速构成了三角形高速公路网,以及覆盖环太湖城市的铁路网连接,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锡常、杭嘉湖三大都市圈空间格局,环太湖地区的城镇体系已经形成。

环太湖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水域、岸线、岛屿、湿地、山体植被所构成的自然景观,以及以吴越文化为导线串联起来的文化古迹、明清园林,形成风光游览、休闲养生及科学文化活动等多功能风景名胜区,并形成“一核、一环、两契”的旅游空间结构。

环太湖地区城市陆续向滨湖拓展空间,建设了滨湖新城,较为成功的是无锡滨湖新城。它主要定位是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意中心、休闲宜居中心,是高端商务、金融机构、企业总部、专业服务集聚区。

环太湖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最突出的是富营养化和局部水域有机污染问题。太湖水质由80年代初期至今,水质级别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太湖蓝藻事件的爆发,导致无锡等城市饮用水一度紧缺,为太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太湖环湖城市开发是区域网络式、一体化发展模式,注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协作与管理,维护环太湖水环境,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加速环湖区域一体化建设。

(五)滇池环湖城市发展的实践模式

滇池又称昆明湖,面积330平方公里,环湖城市昆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以昆明中心城市为核心,形成了“中心城市、二级城市、三级城镇、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城镇体系。环滇池地区形成了“一湖四片”空间结构和“一湖四环”交通网。

环滇池地区建成了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划分为综合服务区、度假别墅区、高尔夫球场、民族文化风情园等10大功能分区,滇池变成了昆明市的内湖。

其次,一些高职生带着一定的“功利”心理学习单词,他们只是为了过英语四级、六级而孤立地记忆单词,没有注意单词的使用环境、使用方法等特征,更没有留意单词的固定搭配,同时由于对单词的学习具有“强攻性”,在后期没有形成及时的复习,很难在头脑中形成长久的记忆。

滇池环湖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水体污染严重,水生生态基本破坏,治理之路任重道远。滇池环湖城市化发展的经验是:应充分考虑环湖泊流域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利用湖泊资源与环湖空间;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方向,打造特色鲜明的大湖城市品牌。

二、对合肥环湖城市发展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对合肥中心城市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先行制定科学的环湖城市发展战略。环湖城市所处的工业化、城市化阶段决定了其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选择。北美五大湖地区采取阶段式梯度推进开发战略,顺利实现了产业结构转型。中国太湖环湖地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所以采取网络一体化的空间发展策略,从而成为长三角城市群重要组成部分。合肥科学选择环湖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宜采用轴向发展结合组团的空间布局方式。

借鉴五大湖城市的发展模式,应避免城市群用地无序扩张与技术质量低下,对环湖公共空间的无理占用、战略性空间资源分散和低效使用,公共设施重复建设、城际间基础设施技术缺乏衔接和协调问题。合肥应合理确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系统优化并整合环湖城市空间。加强区域重大市政设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与协调,优化区域公共资源配置,统一规划建设环湖主干道或城市快速交通网络系统,加强与巢湖、庐江、长丰间交通基础设施对接与共享,形成完整的环湖城市架构。

从国内外环湖地区城市发展看,几乎所有城市都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形成以高端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立足于长远,合肥应该发展以高端服务、高技术和高档旅游业为主的知识型经济。

琵琶湖、太湖、滇池环湖城市发展都有先污染后治理的惨痛代价,合肥环湖城市发展应该建立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行保护与发展并重、开发与治理同行的总体方针,积极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对巢湖资源管理和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为了更好地保护湖泊,环湖城市空间结构应突出均衡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化城市体系建设,空间拓展方向由湖滨转向内陆,实现离湖拓展,把湖岸线更多地留给大众作为公共空间。

做好环巢湖地区规划的顶层设计,优先保护生态和文化。借鉴芝加哥环湖城市发展中将滨湖作为公共空间永久保留的模式、日内瓦环湖城市在完整地保留老城风貌的同时开发新城空间的模式、滇池围绕老城保护与文化开发性保护模式,在环湖城市发展中应以生态和文化为限,对滨湖空间适度低密度休闲开发,促进城市形成新的旅游亮点,保护城市既有文化遗产。

构建环巢湖地区的生态型圈层空间结构体系。国内外环湖城市发展过程中构建了生态型圈层空间结构体系,在环巢湖地区开发和保护中,要注重形成开发环和保护环结合的高效生态经济带。

借鉴国内外环湖城市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环巢湖地区应该走高端、高效、高品位、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态型开发利用模式,大力发展“五高”新模式:高端综合服务业、高技术产业、高品位休闲旅游业、高效生态农业和高档会展产业。

制定巢湖保护与管理相关法规与保护条例,如《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条例》、《巢湖综合开发特别措施法》等,依法保湖治湖。成立巢湖保护与管理的专门机构,统一规划、开发、管理、定位巢湖水利、环保、生态保护和修复、渔政、航运、旅游、综合执法等事务,形成常态化保护机制,加强巢湖管护的公众参与监督。

三、合肥大湖城市发展功能定位

(一)定位策略

以环湖生态城、科技创新城、绿色智慧城、现代国际城为基本定位[2]:(1)生态优先,三生协调:在合肥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和安排新合肥发展的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以优化生态资本,积累生产资本,提升生活资本。(2)创新驱动,新中求大:创新驱动,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体,增强创新活力,处理好发展新合肥和大合肥关系,在新中求大,在大中求新。(3)产城融合,城湖共生:注意把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产与城的融合、城与湖共生、城与水的交融,做到空间整合、产业链合、社会融合三结合。(4)通道突破,通江达海:把大通道建设作为合肥特大城市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合肥综合区位交通优势,发展商贸物流业及其他服务业,建成国家综合交通枢纽。(5)三化同步,绿色跨越:突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围绕合肥城市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实现合肥绿色崛起的新跨越。

(二)功能定位

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的功能:我国在未来20-50年之间有可能建成30个左右的国际大都市,合肥位居建设的第二方阵,要把建设国际大都市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在全球城市竞争力中力争进入前250位,继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城市和全球城市竞争力最佳案例城市。

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国家新兴工业化示范市、国家自主创新城市、国家环湖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旅游城市和国家智慧城市。在中国省会城市竞争力中由目前第11位提升到“保十争九”,力争超过成都和西安。

以“四基地五中心”(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现代服务、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金融、信息、旅游、文化中心)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基地;建设区域性铁路枢纽、区域性公路枢纽、区域性航空枢纽和区域性内河航运中心等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全国重要的科教创新基地,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市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城市。

长三角地区现代化新兴特大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自主创新基地,新兴旅游度假中心城市、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智慧城市。成为进入长三角地区第二方阵的重点城市。城市竞争力中由目前第7位提升到“保六争五”,力争超过南通和常州,进入长三角地区城市的第一方阵。

(三)总体发展战略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成为国家新兴工业化基地示范市,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8大传统优势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六大产业集聚区和四大产业带,突出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等产业发展空间平台建设。

实施东进出海战略,建成国家承接产业西移的核心城市。继续实施东向发展战略,把合肥建设成为长三角产业空间拓展的优选区,依托长江良好的水运条件,拓展合肥通江达海的战略通路,以此迈向国际化,为建设国际性大都市做出贡献。

实施国际化战略,建设全球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性大都市。在全球化形势下,合肥必须在国际层面站位,突出城市的国际化方向,在追求城市国际化、世界性过程中,提升城市形象和内在品质,建设成为全球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重要节点,实现产业的高端国际化,和全球价值链城市。

实施合肥都市圈战略,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包括合肥、淮南、六安、滁州等地,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合肥保持中心城区紧凑发展格局,继续推进“1331”空间战略布局,重点打造滨湖区、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加快推进滨湖新区建设,打造中央商务区;同时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城市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巢湖市按照“一体两翼三组团”的空间发展结构,实施“中心带动、西进东延”的策略,即优化中心组团、延伸半汤组团、推进滨湖组团,打造以休闲旅游为主要特色的滨湖宜居城市。

以合肥经济圈为基础、打造江淮城镇群,形成全省发展的核心地带,带动皖南、皖北两大板块,对接南京都市圈,提高安徽在区域分工和市场资源配置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四、空间布局框架

(一)多中心体系

在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不乏采用多中心结构规划新城的,但失败案例也不在少数。新中心培育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撇开培育时机、空间距离等先决因素,中心的体系结构和中心本身的集聚能力是关键。

在体系结构上,市级、组团级、社区级构成的三级中心体系已经被证明是较为合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结构。中心的集聚能力,一方面在于该中心本身的功能、基础等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在于后天培育,如强化交通联系、强化公共服务以吸引就业[3]等。只有具有足够强大的集聚功能,才能抵御老中心的回波-外溢作用,吸引产业和人口,从而形成真正的中心。

(二)大运量交通

构建多中心结构的关键点之一在于配套于多中心体系的大运量交通,即各个中心之间用密集的、快速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紧密联系起来。大运量交通是城市新中心发展成功的关键。

东京副都心均位于轨道交通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其中新宿副都心最为突出.共有9条轨道交通线路经过或始发于新宿车站。1915年,东京建成环形铁路线——山手线。国铁新宿站成为换乘总站,同时铁路线将新宿划分东、西两部分。东新宿是商业、娱乐中心区。西新宿后来改造为今天的副都心,建成地铁丸内线,把新宿、池袋和都心连接起来。

多中心结构的广泛采用,在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不乏采用多中心结构规划新城的。如1971年莫斯科新总图,就采用多中心规划体系。这个总图把莫斯科公路环内800平方公里的城市用地,从结构上分为8个规划片次结构。其中,克里姆林宫及红场所在片为核心,其它7片环绕在它周围。每一个规划片分成2—5个由25—40万人口组成的规划区。以下又可分成好几个3—7万居民的居民区,相应配置各种城市设施。莫斯科的多中心结构,使得一个8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在878km2的范围内实现了合理的疏散,缓解了城市中心区的压力与负担,同时有效避免了建设、发展对历史遗产的破坏,使居住者的生活,工作和游憩安排得更加理想。

(三)高密度开发

城市高密度开发包含高人口密度、高建筑密度、高层发展、高容积率等多重含义。合肥模式强调沿交通走廊的高密度开发、中心和重点地区的高密度开发。城市开发的高密度高强度特点,能够遏止无序的城市蔓延,节约土地资源;可以容纳更多的城市发展活动,符合最基本的规模经济原则;可以在更为方便的通勤距离内提供更多的工作、生活日需品,激励更多的出行欲望,从而加强社区联系,形成社区文化;可以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制冷和供暖的能源消耗,并提高各种社会软性基础设施(基层政府机关)的效率。

(四)TOD、SOD开发模式

如何诱导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开敞化,培育平衡组团,疏散都市核心区内负荷过重的有关的功能,TOD、SOD开发模式[4]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TOD模式运用成功的关键在于政府行动领先于市场需求。一是在城市尚未成片开发的地区,先期导入公共交通,形成开发地价的时间差,政府从土地升值的回报中就足可以收回公共交通的先期投入。因此,只要判断准确、运作得当,在城市边缘的“生地”进行TOD的先期投入,其成功的可能性和回报率要远远超过现有建成区内的“熟地”。二是在私人小汽车尚未普遍进入家庭之前,大力推行TOD模式,可以有效地抑制对私人交通方式的需求,从而使实施TOD的外部成本大大降低。

TOD理念的引入可以解决交通出行的限制,但配套设施问题的解决则要靠SOD的诱导。所谓SOD就是首先在要促进开发的地区,政府有意识地进行大型社会服务设施以及某些商业型设施的建设,从而对期望集聚的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滨湖新区为合肥运用SOD模式开发新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预示着SOD在合肥未来城市开发中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徐琴.可持续发展观与世界环湖城市开发模式[J].学海,2006(6):43—49.

[2]王福如,张杰等.合肥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及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与旅游发展规划课题总报告[B]. 2012.

[3]约翰·弗里德曼,罗震东.区域规划在中国:都市区案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2(1):128—133.

[4]金增德.TOD SOD AOD城市三大开发模式[EB/ 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0b9 6010100tt5d.html, 2011-08-11.

责任编辑:李敏琪

作者简介:蒋晓岚,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6—01—15

猜你喜欢
环湖合肥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绿道规划设计的人文关怀调查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环湖绿道为例
合肥公共自行车3年内投8万辆 总投资5.5亿元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武汉市中心城区环湖公园的非使用价值评估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生态合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