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辰(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型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以K市的两个村庄为例
李若辰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241)
[摘要]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中国的农村正逐步由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型,转型中的农村出现了村民活动组织化、交往社会化、收入结构多样化、文化城市化等倾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一直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社区建设,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少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已经在探索新形势下的乡村治理方式。K市的基层党组织在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中,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模式。K市的S村、X村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发展了一些创新举措,对其他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农村社区路径探讨
*本文系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传统的自然村落逐步发生变化,很多地区开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农村社区的兴起,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新挑战,基层党组织如何适应新形势,做好农村社区党建工作,增强党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党的信服度和认同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城乡经济互动增强,中国自然村落逐步向农村社区转型。自然村落是自然形态的居民聚落,即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它往往是一个或多个家族聚居的居民点。自然村的分布、规模和形态受所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经济条件、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自然村的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一般由从事农业的人口居住,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很多自然村在逐步地发展工业、零售商业和服务业。[1]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自然村落和城市社区而言的,指聚居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村居民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中国的农村社区有的是一个自然村构成,有的是将地域临近的几个自然村合并组成,它围绕如何形成新型社会共同体而构建,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服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凝聚力和认同感。农村社区更多的是由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复合而成的。根据新型农村社区的特点,中央在基层党组织实践的基础上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要求从个别试点、全面试点到深入推进。
十六届六中全会后,民政部通过《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农村社区建设从自发试点演变为全国实验。到2009年3月,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的通知》,使得农村社区的实验更为全面地推广。
2015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表明,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意见》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农村社区建设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行政村范围内,依靠全体居民,整合各类资源,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促进农村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养,努力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基层政权的重要举措。
随着农村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村落已经不是同质强、缺少功能分化的乡村社会。”[2]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农村大量村民通过动迁成为社区居民。然而,农民虽然搬入了高楼,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祖祖辈辈承袭下来的很多传统生活习惯难以适应新的农村社区生活。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基层党组织面临着新的挑战。
1.村民活动呈现组织化趋势
自然村落里村民的生活是比较简单的,一家一户的院子成为他们个人或多个家庭组织活动的场所,村子里也没有较大的公共空间。当村民“上楼”以后,每家每户的活动空间相对缩小,社区里的公共活动空间变大,村民不得不到社区里的广场等公共场所活动。当有相同爱好、兴趣的村民大量聚集在一起,一些群众组织和群众活动出现。面对日益增多的群众活动,基层党组织如何引导和管理好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群众组织,发挥好引领作用,开展共建共享活动,增强社区党员和群众的参与度,是摆在基层党组织面前的重要问题。
2.村民的交往日益社会化
以前的自然村落里村民的生活较为封闭,因为他们在村子里基本就可以满足生活需求,村民的交往范围基本局限在本村和相邻的村庄。而如今,更多的村民选择到企业去工作,势必会突破原有的交往范围。且搬进了流动性较大的社区后,左邻右舍或同一小区的人会时常变化,平时接触的人也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民,村民交往日益社会化的特征明显,有利于形成“广入住、大融合,谋发展、促和谐”的新的人际关系[3]。但是,新的农村社区多是由几个村子动迁后合并而成,一般由合并前较大村庄的基层党组织负责管理,而传统的乡村治理中很多事情都是靠熟人、经验来调解,加大了基层党组织管理的难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外来人口涌入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在综合掌握社区人口信息、协调好各方利益、处理群众间的纠纷等工作上,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
3.村民经济收入结构的多样化
过去的自然村落以单一化的农业生产为主,村民通过种地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经济飞速发展,单一化的农业生产难以满足村民的需要,多样化的就业途径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加上土地流转和集约型农业的发展,更多的农民选择经商、务工等多元的就业方式,农业生产收入只占经济收入中较少的部分。多元化的就业途径使得很多党员变为流动党员,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松散,长期不能参加所在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接受教育管理,党员归属感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而且,更多青年党员选择外出就业,基层党组织主要由65岁以上的老年党员组成,长期缺乏新鲜血液,不利于创新组织生活、增强组织活力。基层党组织在面对多样的就业途径的情况下,要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和青年党员的动员工作,任重而道远。
4.农村文化向城市化发展
自然村落中村民的感情维系和文化交流多以宗族为单位,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演化的过程中,很多以往城市中才有的文化活动进入农村社区,比如城市社区中常见的广场舞、电影院、棋牌室、健身房等,很多农村社区在硬件设施上已经建设或计划建设。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今很多村民选择在企业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时间与以往相比变少,他们在与孩子沟通上的需求增多。基层党组织要注意这些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帮助村民解决。如何繁荣社区文化,满足村民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是基层党组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农民搬入农村社区之后,原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冲击,迫切要求基层党组织加强协调、指导和服务,帮助群众理顺思想情绪,克服实际困难,化解各种矛盾,调整好各方利益。K市的经济发展情况较好,农村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K市的基层党组织在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中,基本上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工作方式。本文选取S村、X村两个经济状况、社会秩序、组织建设良好的农村社区,对他们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创新举措进行分析和总结,很多的做法对其他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具有示范作用。
1.重视村干部职责转变,进行社区工作培训
在农村社区化转型的过程中,村干部职责的转变是很重要的。K市社区工作学校已经成立,培训对象是办事处、村、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培训的内容是结合K市的社区工作,主要开展社区工作应知应会、政策法规、基础知识和个案探讨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培训、交流活动。师资来自K市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老师和外聘专家,对于实践性较强和个案特征较为明显的课程,一般由本土老师讲授。这保证了社区工作学习能从理论和现实方面给予农村干部社区工作以帮助。K市的社区工作学校跨度一年,每个季度都有相应的课程,这样可以使村干部将课程内容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调整工作方法,对于社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与老师和外聘专家交流。
2.建立农民会所,方便群众生活
K市的动迁小区一般都设有农民会所,以往农民在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院子,举办结婚庆典等仪式都在自家院子里举办,农民“上楼”之后这样的条件自然就不具备了。但原有的庆祝方式一时间难以转变,农民一般不会选择价格成本较高的城区酒店举办,因而农民会所的建立就很有必要。农民会所实际上为“上楼”后的农民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取代了原本一家一户院子的功能。而且一些大规模的社区活动也可以使用农民会所,农民会所起到了一个公共共享空间的作用,相对传统商业小区更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惯。
3.关注老年人生活,创立日间照料中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在家务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般都会选择在当地或者外地的企业工作,平日在家的都是老年人。一些老年人由于年龄较大,自己难以做饭,他们可以到村里的日间照料中心吃饭。例如,S村的日间照料中心是75周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每天到这里来吃饭,每顿饭的价格是4块钱,不足的部分由政府或村里补贴,一周的饭菜种类多样,保证老人的早中晚三餐。日间照料中心里还设有棋牌室、影音室等,周围的老人都可以在这里活动,丰富了村里老人的生活。另外,S村的日间照料中心还有评书节目,村里每月都会请来评书艺术家为老人们表演,而且演出的费用由与村里有合作的基金会出,探索了社区与基金会的合作,有利于推动社区建设。
4.组织文艺队,丰富社区文化建设
村民进入社区后,生活的公共区域相对以前扩大,社区里的广场等活动空间较大,不少村民开始向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转变,文艺队提供给他们一起锻炼和交流的机会。一些退休教师、职工牵头在社区中组成了一支小型文艺宣传队,很多人都逐渐地认识文艺队,主动地加入到文艺队的锻炼和演出中。文艺队的活动形式多样,拳、功、操、球、剑、舞、戏曲、说唱等形式都受到村民的欢迎。他们不局限于锻炼身体,还会下乡、下厂以及敬老院慰问演出,不仅文艺队成员实现了自身价值,还提升了村民对于社区的归属感。
5.解决生活矛盾,进一步发挥村民小组作用
农民“上楼”后,楼道长制度在不少小区确立,但对向城镇化转型中的村子来说,村民小组起到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一般说来,村民小组的成员相互之间比较熟悉,凝聚力强,是个典型的熟人社会,村民小组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单元。城镇化的转型中会出现很多需要调解的问题,有时在村干部不好出面的情况下,村民小组长的作用就会凸显。村民小组长一般由村民信任且比较有威望、有能力的人担任,村民对于村民小组长的认可度较高,因为熟人社会的效应,很多不理解动迁政策的村民会在小组长的劝解下接受和理解,这样就缓解了矛盾,有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
6.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S村通过实施道路硬化、小区改造,建立公共服务中心、市民学校、自然村落健身点,优化公交路线、教育设施等一系列工程,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农民会所、农民公园、文化活动中心、卫生服务站、便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点,致力于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为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确保村民小病小事不出村,使村民享受到“出门坐公交、休闲逛公园”等更多质优、价廉的公共服务。
7.保护生态环境,落实卫生常态化
一些农民“上楼”后由于不适应农村社区的生活方式,垃圾乱丢乱放等破坏卫生、自然环境的行为不断出现。基层党组织创立了保洁员管理制度、干部走访和联防队员巡逻等长效机制。X村在村庄环境整治方面有较为完整的工作方式,采取多项举措来提升保洁员工作的积极性,给每个保洁员都办理了意外保险,给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干部走访和联防队员巡逻时都要求对环境卫生加大关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X村在各自然村都评比出几户环境整洁户,做好宣传工作,带动村民们共同做好自身的环境卫生工作,同时监督好村里的环境整治工作,形成“村庄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S村、X村的一些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区建设,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其他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建设方面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城镇化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农村由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变,农民“上楼”后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基层党组织需要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工作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过程中自然村落向农村社区转变,基层党组织要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素雄,何长缨,毛丹.农村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温州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4.
[2]陆学艺.内发的村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1.
[3]喻新安,刘道兴主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探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01.
责任编辑:李敏琪
作者简介:李若辰,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