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探析

2016-02-10 16:11赵建波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管党治党建党

赵建波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探析

赵建波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山东 聊城 252000)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实现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举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严格管党治党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对从严治党的论述和发展,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源泉和实践依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党的建设由“从严治党”发展到“全面从严治党”阶段,提出要从“全面”的角度、以“从严”的决心解决党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作风建设入手,严厉惩治腐败分子,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建思想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根基,无产阶级政党风风雨雨的实践经历,为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提供了实践依据。认识和理解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从理论逻辑上进行分析和阐释,还要在党的实践中寻找答案和规律。梳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有“治党”,再有“从严”,最后到“全面”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探析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规律,通过构建宏观维度和微观维度相结合的框架,正确分析从严治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新时期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管党治党的理论及实践

纵观无产阶级政党发展历程,党的建设是围绕建党——管党——治党这一主线在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严格管党治党的理论及实践

1.严格的组织纪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保障。马克思、恩格斯从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开始,就已经考虑建党、管党的问题。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绝对保持党的纪律,否则将一事无成”。共产主义者同盟二大通过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就严格规定了纪律,比如第一章“盟员的条件”第一条规定:加入同盟的人员必须“承认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和活动必须符合同盟的目的”、“具有革命毅力进行宣传工作”、“服从同盟的一切决议”、“保守同盟的一切机密。”[1]第八章规定“反盟罪行”,即严格的纪律。

2.思想入党是马克思主义建党思想的重要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用了较大篇幅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阐述了阶级斗争说,解释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明确了共产党的性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2]共产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就必须抛弃宗派主义,接受共产主义理论的指导,同各种社会思潮作斗争。后来,马克思恩格斯都坚持和强调从严治党的重点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组织建设的统一。

3.共产党人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加强自身建设,坚持严格管理党员。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时就已经注意到的问题。第一,建立一个政党,必须要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还要严格限制党组织及党员的活动,以保证党的建设与发展。《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第一章明确规定:“盟员如果不能遵守这些条件即行开除。[3]第二,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民主选举、党内平等的原则,既要求党的各级委员会和各级领导人都要由选举产生,又要求党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纪律原则、组织原则,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二)列宁从严管党治党的理论及实践

1.从严治党,加强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第一次真正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思想,坚持严格管理苏联共产党。列宁认为,在落后国家执政会面临多种挑战与巨大风险,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与提高执政能力,成为首要问题。他意识到只有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思想文化建设等,才会化解俄共(布)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了提高党的战斗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列宁强调:“宁要好梨一个,不要烂梨一筐”、“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4]列宁在讨论党章时坚持主张:“凡承认党纲、在物质上支持党并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都可以成为党员。”[5]列宁的正确主张丰富发展了马克思的建党思想,把思想建党与组织建党联为一体。

2.严格管理党员。为了使无产阶级先锋队担当起历史使命、稳固政权,列宁提出党员必须“有极严格的真正铁的纪律”,要求广大党员严格遵循。第一,严把党员入口关。通过培养和考察、延长预备期、增加入党介绍人责任、在国内战争最危险时刻开展“征收党员周”等办法,达到净化队伍的目的。第二,疏通党员出口。俄共(布)中央按照八大决议,开展了党员重新登记活动,目的是要把那些“混进党里来的人”清洗出去。5个月的时间,就有约占党员总数50%的人自行脱党或被揭发清除,从而有效地净化了党的肌体,使党员的素质和党的威望进一步提高。

3.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权力制约。列宁认为,党员队伍中出现的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可能会导致党的执政能力薄弱。基于此,列宁强调,俄共(布)作为军事上、政治上“征服者”,在执政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因自身缺陷而成为俄罗斯旧文化的“被征服者”,从而导致执政最终走向失败。[6]为此,列宁提出要“密切联系群众,生活在群众之中,了解情绪,了解一切,理解群众,善于接近、赢得群众的绝对信任。领导者不脱离所领导的群众,先锋队不脱离整个劳动大军。”[7]按照列宁的权力制约思想,加强中央集体领导,完善民主集中制,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监督体系。列宁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同时也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丰富和发展了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的思想和理论。由于列宁去世过早,很多关于党的建设的思想和原则还没有来得及贯彻和实施。苏联共产党的垮台是“治党不再严厉”的结果,也是党的建设逐渐背离列宁建党思想与原则的必然恶果。但是,列宁关于从严治党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理论建设的直接来源之一。

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从严治党的理论及实践探索

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思想、建党原则,以苏联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弱小走向强大,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到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都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发展的进程,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发展的逐渐成熟。

(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注重思想、组织和作风建党的理论与实践

1.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吸收和借鉴了苏联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系列建党思想和主张。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了党的组织形式、党员入党条件和组织纪律等。其中《纲领》规定:“第四条,凡接受我党的纲领和政策,愿意忠于党,不分性别、国籍,经过一名党员介绍,均可成为我们的同志……”[8]党的二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继承和延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规定,特别是把党的“纪律”单列一章,用大量的文字和篇幅比较详尽地规定了党员应该遵循的纪律,目的是加强对党员的严格管理。1927年4月,党的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党章决案》,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管党治党的规定:党员入党的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第一次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第一次明确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9]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借鉴《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的经验,从党员入党条件、组织形式、组织纪律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作出严格要求。

2.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农民和其它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的特殊情况下如何从严治党的问题。毛泽东管党治党思想,主要体现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共产党人〉发刊词》《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健全党委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著作中。在这些著作中,毛泽东根据不同革命时期以及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管党治党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战胜强大敌人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在加强思想建设的同时,毛泽东还把组织建设放到核心位置,首次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提出著名的“理论联系实践、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把作风建设放到关键位置。1948年,在红色政权胜利曙光就要绽放、中华民族命运转折的紧要关头,毛泽东致电各中央局、野战军前委,提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论断。严明的纪律保证了党中央下达的战略任务和工作方针在全党全军迅速传达,并且得到了坚决贯彻执行,最终取得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党依靠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3.党要加强自身建设。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更加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发扬从严治党的优良传统。如严肃处决贪污盗窃国家财产的刘青山、张子善案件。1962年底,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和监察工作会议上,刘少奇、邓小平提出“党要管党”的重要论断。刘少奇提出:“执政党建设有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基层组织问题,一个是干部问题。组织工作要正常化,党没有人管了,党不管党不好,要有人来管。两个问题,起作用更大,影响更大的是干部问题。”[10]由此,党要管党成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和基本经验。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作风建设的概念,并系统概括为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第一次将党的建设确定为“伟大工程”,形成了党的三大建设布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二)邓小平注重制度层面的从严治党理论及实践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贡献。邓小平强调在制度上建党,并没有忽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而是突出强调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的完善。

1.党要管党。改革开放初期,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以权谋私、严重损害党和群众关系的人,出现了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问题。邓小平认为,产生不正之风和贪污腐败问题的原因,既有十年文化大革命遗留下来的消极东西,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外的消极因素。无论是何种原因,“都是党内的危险因素,腐败因素,是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严重表现。”[11]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党和国家会面临新的危险。就此,邓小平鲜明地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12]就此,邓小平提出:“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因为许多党员都在当大大小小的干部。”[13]

2.加强党风建设,严明纪律、惩治腐败,以赢得民心。从严治党,必须改革党的现行制度中的种种弊端,建立健全一整套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使好人能够充分做好事的完善制度。邓小平认为党和国家建设中发生的各种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建设。他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4]此后,他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及具体做法。

总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制度建设,党的建设出现了两个转向:一是由从前的注重思想建党转向注重制度建党。二是从注重运动建党为主的老路转向注重制度建党的新路。中国共产党从此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治党”新道路,谱写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篇章,把三大建设发展为四大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

(三)江泽民对从严治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党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党员队伍构成等变化,党内产生了一些惰性的、消极的现象,从思想上、作风上和组织上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影响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和党同群众关系的加强。围绕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江泽民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15]2001年,江泽民全面阐述了“从严治党”的方针。他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彻于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对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16]他特别强调:“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17]由此可见,江泽民从严治党思想着重强调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并且逐步由过去的宏观维度的建设向着微观维度的建设转变。

(四)胡锦涛推进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首次把“反腐倡廉建设”确立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18]胡锦涛把反腐倡廉建设从作风建设中单列出来,形成了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清除党内腐败现象的果断决心,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再一次创新和深化,是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发展,也是对党的作风建设认识深化的新飞跃。

三、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探索及实践创新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新发展,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对党的建设工程的新设计、新谋划,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关键性保障作用。2014年底,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自此,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由“从严治党”发展到“全面从严治党”阶段。

(一)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理论的提出

1.必须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全面从严治党态势。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党面临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愈加突出,我们不得不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目前党的建设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关联度越来越强,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还要有总体考量,要从“全面”的角度、“从严”的决心去解决这些问题。从党的建设角度来讲,“全面”是基础,“从严”是关键。

所谓“全面”,就是指管党治党,要涉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方方面面,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形成立体化、全覆盖的态势。如果仅仅解决其中某一个方面的问题,就很难使党面临的整体问题彻底得到解决,这些问题存在重大关联性。比如要解决腐败问题,那么作风问题、思想建设问题、制度建设问题、组织建设问题都需要解决。这就意味着党的建设各环节要相互衔接、共同推进,确保各领域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所谓“从严”,就是以更严的标准、更高的尺度、更强的力度加强管党治党。从严治党的要害在“从严”,必须把“严”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要求和主线,严格执行制度,严守党的纪律,以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凝聚力、增强党的战斗力。

2.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执政地位以前,党员和群众都是平等的,由此形成了许多优良作风。但执政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党员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不良作风在新的环境下开始滋生。特别是我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力显著增强,民生明显改善,但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盛行,导致权力的扭曲和异化,腐败问题越来越多,人民群众困惑增多,怨气增多,信念动摇。习近平清醒地认识到“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如果不能迅速以强力遏制腐败、取信于民,我们的干部队伍将被毁坏,党将失去民心。习近平有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和地方领导经验,他深谙党风建设对搞好党群关系和推动党的事业的极端重要性。所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等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19]

(二)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及途径

1.建章立制,威严震慑,标本兼治。习近平认为从严治党必须标本兼治,治标不治本,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治标是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行纠正和治理,属于事后补救,突出的是一个“惩”字;治本是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强化制度机制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属于事前预防,突出的是一个“防”字。基于此,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即以上率下、先易后难,从中央政治局等高层领导的作风开始抓起,然后扩大到8800万党员;再者就是治标——“切”毒瘤,刮骨疗伤和治本。

2.从抓作风建设入手,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短短600多字的八项规定,被称作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把“手术刀”。无论是轻车简从,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出席各类剪彩、奠基活动,严格控制出访随行人员的细致规定,还是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的真诚决心,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来端正党风政风。通过整治文山会海,虚掷公共资源,官场腐败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问题,向全党做出庄严承诺,反映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3.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三不腐”机制的提出和调整,体现了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实践的认识逐步深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指出,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比较满意的进展和成效。他的初衷是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增强宗旨意识,使领导干部“不想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严肃纪律,使领导干部“不能腐”;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随着持续强劲地纠正“四风”,大力审查违纪违法案件,加大巡视力度,“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党风政风明显好转。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对“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的提法进行了微调,正式提出“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这种提法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科学、更加有力。到2016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体现出习近平以上率下、先易后难的明确思路。

4.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习近平强调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强调:“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坚持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20]从重从快严肃查处了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显示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5.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习近平清醒地意识到出台“八项规定”是治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是治标,要想彻底根治问题,必须从治本上下功夫。随着实践的深入,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路也逐渐清晰,即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理想信念教育是基础,必须筑牢领导干部精神之“钙”;活动是载体,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群众;专题教育是抓手,“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能够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制度建设是保障,创新制度设计,提高管党治党的制度化水平。

第一,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突出位置,着力筑牢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讲道:“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1]加强教育,补足精神上的“钙”,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习近平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他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学习达到坚定信念,提高素养,涵养正气,提振精神的目的。

第二,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取信于民,稳固执政基础。习近平深知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系于人民,力量源于人民。2013年6月,党内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初步形成了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要求领导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敬戒尺之威,紧绷廉政建设之“弦”,守住廉洁自律“底线”,坚决不碰党纪国法“高压线”。专题教育促进干部作风出现新变化,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凝聚了党心、民心。

第三,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习近平认为,当前我们的制度并不少,可以说基本形成,但很多还形同虚设。所以,他提出要完善党内制度建设,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基石,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并为进一步扎紧织密制度笼子指明了方向——“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22]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要求要出台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党内法规制度。按照习近平的要求,中央从修订《中国共产党章程》,到出台“八项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再到《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党内法规建设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于加强监督检查,整治和严厉查处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重要作用,是做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遵循,也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力武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通过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带动其他纪律严起来,对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规范,不再限于“廉洁从政”,而是扩展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廉洁用权”等方面。《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了不可触碰的硬杠杠,规定了纪律底线。《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有利于规范和强化党的问责工作,用问责砥砺全党,用担当诠释忠诚,覆盖到各级党组织,瞄准“关键少数”,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具有重要作用。《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遵循。

第四,必须完善党内监督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是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持党的领导,而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而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就要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而要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就要加强党内监督。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颁布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问责条例,推进管党治党的法治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敏锐发现仅有纪委的专门监督,还无法形成强大约束。因此,《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要建立健全全党中央统一领导,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律检查机关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的党内监督体系,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中,一半以上是根据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查处的。必须发挥巡视工作的利器作用,推进纪检机构全面派驻,加大问责力度,推动“两个责任”落实等,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内监督上加大力度,形成了一系列的长效机制,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撑。只要发挥党内监督的威力和潜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实现党风正、民心顺、事业兴的美好未来。

[1][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2、479、572.

[4]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2.

[5]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5.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0.

[7]列宁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25.

[8][9]中国共产党党章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8-29.

[10]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565.

[11][1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33.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1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8.

[15][17]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96、47.

[1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0.

[1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8.

[19][20][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388、15.

[2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N].人民日报,2015-06-28.

责任编辑:马树勋

D262

A

1671-2994(2016)06-0075-06

2016-11-12

赵建波(1972-),男,山东东阿人,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共党史与党建。

猜你喜欢
管党治党建党
依规治党之“规”的范围界定*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打出党建统领组合拳 画好管党治党同心圆——柳林县纪委监委机关党建工作纪实
履行代表职责 落实治党责任
渔歌子·治党从严
十八届六中全会:管党治党的新阶段、新特点、新设计
研讨话题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否严过了头
习近平同志制度治党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