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媒体舆论监督与反腐工作的思考

2016-02-10 15:58闫莹雪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闫莹雪

新时期媒体舆论监督与反腐工作的思考

闫莹雪

在各国的反腐工作中,媒体舆论监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天生具有民主和监督的功能。本文从阐述媒体舆论监督对反腐工作的重要意义入手,对当前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思考了新时期优化媒体舆论监督的现实路径。

媒体舆论;监督;反腐工作

一、新时期媒体舆论监督对反腐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媒体舆论监督在反腐工作中的优势特性

1.自媒体时代参与群体的广泛性。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公众有了话语权。如今,微博作为社会第一大信息源,占到了总信息源的四分之一;微信作为首发自媒体平台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影响力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9月,微信登录用户已达5.7亿。这样就使得民意在反腐的监督工作中参与越来越多。这些分散的个人意见得到关注,在公开的媒介平台上进行交流形成了公众意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或调查。媒介的普及让监督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参与。

2.传播手段多样化、立体化。在媒体舆论演变的30多年中,社会舆论平台最早依附于纸质媒体,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进而转移到广播、电视媒体;随着网络的兴起,媒体舆论的传播转移到以PC端为代表的互联网,伴随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社会媒体舆论平台又向移动终端平台转移。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舆论平台主要是微博、微信和新闻APP产品,特别是WAP、GSM、CDMA、GPRS、3G、4G以及流媒体等技术的创新,使电讯与互联网相融合,舆论监督更加真实具体,传播手段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新格局。

3.传播速度快、影响大。新时期的媒体舆论监督通过各种不同的传播渠道、接收终端,实现传播快、即时性强的特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传播工具,以极快的传播速度和极宽的覆盖面被公众广泛接受,成为天然的社会舆论发酵场。可以说,在当下新媒介的广泛普及和群众民主意识增强的背景下,媒体舆论监督已经形成了群体效应,社会影响越来越大。

(二)媒体舆论监督是政府反腐的重要手段

从党的历届领导人的反腐思路看,媒体舆论监督在反腐败过程中的“喉舌”功能是始终存在的;从建国以来反腐实践来看,媒体舆论监督始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自提出党内反腐败,并将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相联系后,反腐倡廉成了当代中国媒体舆论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媒体舆论监督实际上是政府行政监督权力的补充。

二、新时期媒体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利用网络舆论监督进行反腐败具有诸多优点,但是当前网络反腐给舆论导向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存在一些乱象。

(一)媒体舆论监督脆弱

教师展示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和HIV等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并告知学生这些病毒不含DNA,只含蛋白质和RNA,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病毒只能以RNA为遗传物质。接着,师生共同对遗传物质本质探索的历程进行归纳,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最后的结果。师生共同总结细胞结构生物(原核、真核)的遗传物质为DNA,部分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媒体舆论监督官方化。媒体舆论自觉监督的反腐,在其过程上先有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报道,由此引起官方的关注和进一步对于事件的追查,在结果上导致了相关腐败官员的被查处。但是,官方媒体在反腐报道的具体选题上仍存在着以“领导重视、群众关心”为标准,媒体舆论对下层的监督远多于对上层的监督。一些主流媒体的舆论监督不是为揭露问题,而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对已经审结后的腐败案件做一些总结性的报道,在官方的介入下,媒体对揭发腐败案件的勇气不足、渠道不畅。

2.媒体舆论监督的深度不够。当前,媒体舆论监督介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道德等相关社会领域的深度不够,对一些重大问题或重大事件不敢触及和报道,监督缺席甚至逃席现象时有发生。比如对权力腐败、贪污受贿、权色交易等个案,一般很少触及;对于社会的一些毒瘤性问题,比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等也少见富有力度的报道;特别是一些高官职务犯罪,很少揭露。总之,我国媒体舆论还没有成为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监督权力。

(二)自媒体舆论监督不规范

首先是侵权行为频发。自媒体舆论监督源于民众自发性的行为,网民对于感兴趣的事件,会打破沙锅问到底,努力探究“真相”,把一切跟事件相关联的资源“人肉”搜索出来,甚至利用图像、声音等形式进行恶搞,使被搜索者及相关人的名誉权、隐私权遭受侵犯。其次是真假难辨,干扰调查核实。一些自媒体舆论为了得到更多的关注,许多信息发布随意捏造事实、放大结果,传播虚假的消息,混淆视听。再次是借监督之名谋取私利时有发生。随着公众对网络的认知度越来越高,网络的作用也为公众所熟知,借助网络进行舆论监督就越来越普遍。某些不法之徒利用网络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制造一套完整的利益链,捏造一些舆论焦点增加点击率,进行大肆宣传、炒作来达到谋利的目的。

(三)法律保障薄弱

虽然说各种媒体舆论监督在揭露事件真相,自由表达民情,促进民主法制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法规和条例来规范网络监督、网络反腐,没有统一的运作程序、时限和工作流程,特别是对于如何办理网络舆论监督,避免干扰案件侦办及保障举报人权益等缺乏法律规范,当前尽快出台法律加以规范。

三、新时期优化媒体舆论监督的现实路径思考

(一)完善媒体舆论监督相关法律法规

1.媒体舆论监督需要立法保障。我国宪法虽然有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肯定了舆论监督,但大多侧重于禁止性的义务规范,缺乏权利规范,对于新闻媒体的采访权、报道权无法律规定,导致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妨碍舆论监督的现象,如政府官员封锁消息、拒绝采访,阻碍批评性言论发表,对采访者打击报复等行为时有发生。所以,媒体舆论监督应受到法律保护,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媒体舆论监督的自由和独立,发挥媒体舆论对公权力的制约作用。

2.媒体舆论监督行为需要法律规范。近年来,媒体舆论监督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干预越来越深,在揭露腐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制约权力、监督腐败、维护公民利益不受侵害都起到了良好效果,媒体舆论监督的价值取向与公民权利保障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需要对媒体舆论监督进行法律规范和引导,使其尽快纳入法治轨道,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中制约公权力的有力武器。

(二)加强对高层次干部群体的舆论监督

我国媒体舆论监督缺乏对高层次干部群体的监督,高层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丰厚的国家行政、司法等资源,导致了举报难、成功率低,使媒体舆论监督工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尽快完善对媒体舆论监督的制度,对媒体采访、报道、监督等方面的权力和义务予以界定,使媒体舆论监督不再被高层领导的意见左右,这样才能有利于对重大腐败事件的及时披露揭发。

(三)为媒体舆论监督营造宽松的政治环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应营造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让公众积极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符合法律规范的媒体舆论监督,这对维系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媒体舆论监督而言,切实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度”,不仅要揭露问题,更要促进问题的解决,让媒体舆论监督的社会效应能够更好的实现。

总之,在法律范围内,发挥媒体舆论作用,这是执政党的领导艺术和政治智慧,更是一种法治观念,是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障。

[注释]

①马克思主编第一家无产阶级的日报《新莱茵报》时,就报纸的功能所指出。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张 翔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见怪要怪”:舆论监督报道的切入点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