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02-10 13:15
中国领导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海转型生态

匡 湧



生态脆弱地区实现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匡湧

当前,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的新要求,如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并逐步修复过去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生态脆弱地区发展过程的最大挑战。这一挑战对我国贫困问题最为突出、民族文化差异最为显著的青海来说尤为明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思考,使我深刻认识到,必须从青海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着力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从“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向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的根本性转变。

一、实现转型发展的基础优势

1.生态优势

青海被誉为“江河之源”、“中华水塔”,是全球大气和水量循环影响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全国和东南亚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孕育了高原独特的生物源系,造就了独一无二的大面积湿地生态环境系统,其基础性生态效益直接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长治久安,生态地位的独特性和垄断性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态基础。

2.资源优势

青海是全国重要的资源接续地,石油天然气、新能源、有色金属、盐化工、水资源、畜牧资源丰富,在已探明的129种矿产资源中,有54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23种储量居全国前3位,9种储量居全国首位。青海还是我国水能、太阳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资源的富集性和多样性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政策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将青海藏区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实施了针对藏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特色产业、生态保护等各项扶持政策,全省经济发展整体实力得以增强,特别是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青海在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得到中央更多的扶持政策,政策的综合性和潜质性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优势。

4.文化优势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世居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高原文明,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优势,为实现转型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实现转型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

1.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发展环境容量有限

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青海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水土流失,湿地萎缩、荒漠化等问题突出,全省绝大多数国土面积属于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域,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使生产力布局更加注重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因素,特别是高载能和高污染行业面临更加严格的资源环境门槛和转型发展要求,使发展环境容量十分有限。

2.制度体系尚未建立,机制亟待创新完善

转变发展方式不但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重大转变,而且对产业结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等更富有挑战。目前青海尚未建立全面的生态绩效考评体制,包括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产权维护机制等,解决这些难题迫切需要实施制度创新,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3.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生产要素缺乏、创新力不强

青海绝大多数地区以农牧业为主,工业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财政自给率低,全省地方财政80%来自于中央转移支付。受经济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制约,青海在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重要生产要素上都较为缺乏,加之对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重视不够,经济结构偏粗、偏重、偏短,在科技、研发、信息等方面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越来越成为转型发展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4.转型发展任重道远,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面对重要的生态地位和生态功能,青海依托柴达木和西宁两个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尽管循环经济走在了西部前列,但由于青海正处于起步阶段,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消费观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并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要实现全面的经济转型任重道远。

三、加快实现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青海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基础性条件,其转型发展必须建立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范围内,切实遵循生态规律,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资源潜力,积极发展经济效益好,生态功能强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社会的高度协调、融合发展。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协调区域发展

一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区域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的布局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二是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生产力格局,突出区域间产业联动、错位竞争、功能互补,逐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三是提高资源和要素的配置效率,合理利用区位、资源、产业和生态等优势,强化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第二,着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清真食品产业。大力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二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增加产业附加值为重点,加快推进有色、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有序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加快形成生态地区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工业结构。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构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产业和新能源体系。

第三,全面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建设好两型社会是实现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制定落后产业淘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助推产业升级,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二是促进形成生态环保的绿色消费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理念,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增强全民节约、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三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大力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为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第四,切实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环境保护力度

一是加快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禁牧封育、草畜平衡等自然修复措施,加快黑土滩、沙化、鼠虫害草地治理和人工草坪建设,加大对湿地、冰川、雪山及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继续实施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国家重点公益林保护等生态保护和建设专项工程。加快推进生态自然保护区及水利、林业、环境等方面的建设步伐。二是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开展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完善监测检测体系,着力提高综合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三是加快推进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围绕创新生态保护机制,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巩固和提高三江源作为国家重要生态区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第五,建立和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理制度,对水流、森林、草原、山岭、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制定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和生态修复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和完善符合生态经济发展的绿色绩效考核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探索设立多元考核主体,建立体现生态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将政府考核、公众考核以及专家考核结合起来,逐步建立起一套政府主导、公众参与、过程透明的转型发展考核体系。

总之,生态脆弱地区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切实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作为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生态第一的理念,着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境质量,把生态环境保护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积极培育和发展生态产业,全面提升生态利用的经济效率,通过积极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逐步实现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本文作者:青海省副省长、省工商联主席)

责任编辑:李冬叶

猜你喜欢
青海转型生态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大美青海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青海行七首(录二)
青海 管放相宜 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