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归旨

2016-02-10 10:00樊海源
知与行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弟子规

樊海源,于 慧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1500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价值归旨

樊海源,于慧

(黑龙江工程学院 思政部,哈尔滨150050)

《弟子规》为清朝李毓秀所作,三字成句,言简意赅,蕴含了丰富的人生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经典著作。它教化弟子“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崇德向善、谦恭礼让、利益他人”,彰显出儒家思想的主旨精神,其虽历史久远,但价值历久弥新。它是规范弟子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之经典,是人类共同的家规和必修的课程。《弟子规》的传统价值包括:倡导仁爱思想,主张和谐共生;崇尚孝道仪礼,孝治天下;主张崇德向善,礼让为先;倡导少私寡欲,俭化人生。《弟子规》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治国安邦之法宝;修身养性的宝典。践履《弟子规》需要全社会统一认同,高度重视,群策群力,拟从知行合一的宗旨、转化创新的途径、学以贵专的方法来考量。

弟子规;中华民族;时代价值;转化创新

《弟子规》为清朝李毓秀所作,三字成句,言简意赅,教化弟子“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崇德向善、谦恭礼让、利益他人”,彰显儒家思想的主旨精神,虽历史久远,其价值历久弥新。当前,全国人民正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频现的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礼仪式微等乱象,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因此,亟须发掘《弟子规》的人生哲理和时代价值,将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全社会广泛推广和践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建设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涵养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践行“中国梦”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正能量,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

一、《弟子规》之传统价值

《弟子规》教导弟子尽本分、保身心、全人格、推人己、善交友、免学文,使人成为文质兼备的彬彬君子,《弟子规》蕴含丰富的人生智慧,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一)倡导仁爱思想,主张和谐共生

仁爱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散见于《弟子规》中。“凡是人,皆需爱”,爱是人的本能,“爱无差等”,人在天地间是平等的,爱也是相通的;真正有仁德之人,“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人都敬畏他,不会谄媚他,因为他有仁爱之心,所以“能亲仁,无限好”,亲近有仁德的人,就会受益自己,无限美好,否则,就会“无限害”,甚至“小人进,百事坏”,远离仁者,奸巧之人就会接近自己,导致诸事不顺。儒家重视人际交往互动和谐,仁爱思想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使人和谐共生。拥有仁爱之心,就会热心助人,“勿自私”“达则兼济天下”;对待财物,要“与宜多,取宜少”,懂得分享,懂得施与;他人有才能,“勿轻訾”,不生嫉妒心和怨恨心,“不怨天,不尤人”。此外,人有仁爱之心,便懂得知恩图报,“恩欲报”“报恩长”;对于他人的隐私和短处,要“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要有推己及人之心,懂得“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如《太上感应篇》所言“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对待他人要真诚,善于直言相劝,“德皆建”;要“慈而宽”,“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时刻想到他人,使人安宁。儒家的仁爱思想推广到执政层面,就是行仁政,仁者无敌,推广到志士仁人上,就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弟子规》说“财物轻,怨何生”,看轻财物,看重人间亲情、友情,就会减少纷争,化解矛盾。因此,儒家思想推崇“和”理念,因“物之不齐,物之情”(《孟子·滕文公上》),故倡导“和为贵”“和而不同”理念,崇尚“以和为贵、天人合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儒家强调人际关系“以和为美”,以“仁、义、礼、智、信、忠、恕”等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和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儒家“和”理念,在安邦治国、社会安定、家庭和睦、人际和谐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疑是解决世界矛盾和冲突、维护世界和平的一剂良方。在西方,人与人是法解关系、契约关系,注重法律的强制力,鲜有人情;在中国,人与人是人性关系,天道关系,注重人伦亲情;当制度取代了人性,就会导致人的异化退化,人性荒废消失;人性辅以制度,人人正常和谐,人性保持不变。此外,西方追求竞争法则,鼓励自私,倡导英雄主义,强调权利,刺激欲望;而中华文明讲究克己复礼,强调责任,力行谦让,格除物欲,减少诉讼,这些都能在《弟子规》中找到答案。当今世界已然成为一个“地球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类实现了从原始竞争状态到现在合作互助的过渡,成为“命运共同体”,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面对世界问题时,合作和互助无疑是正确和理性的选择。

(二)崇尚孝道仪礼,孝治天下

儒家思想又称作“孝道文化”,孝道是维系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国家的基本伦理规范,人若在家孝顺父母,走入社会方能善待他人,礼让谦恭;谋事尽责,对待工作方能全力以赴,尽忠职守。

《弟子规》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圣人垂训第一位的是孝悌,孝在前,悌在后,《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孝是最重要的德行规范。从父母说教“须敬听”开始,即使是在日常居家细微到“冬温夏凊”“晨醒昏定”“出必告,反必面”的小事,也要“勿擅为”,否则“子道亏”,心存感恩心,必然会提起孝心。在德行方面,即使是小物,要“勿私藏”,时刻感受父母的喜好厌恶,不能因为自己的德行缺失,而“贻亲羞”。是否是真正孝子,可从父母对于自己的态度上看出,“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是区分小孝和大孝的标准。《弟子规》中对于“孝道”的阐释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孝的理解从浅入深,层层深入,真正的孝子是对于父母的过错予以规劝,即使“挞”也“无怨”。《论语》中,“子夏问孝。孔子答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儒家认为,孝应该是体现晚辈对于长辈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所以应“怡吾色,柔吾声”,久病床前无孝子,孝子的神态颜容是孝的一种外在反映,故孔子说孝为色难。同样子游问孝,孔子对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真正的孝子往往内心升起的是对于父母的一种恭敬之心,这种恭敬是源于对于父母报恩之心的反映,若不敬,就是不孝。

儒家认为,从个体来看,“孝”是德性的根本,“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人伦教化均由孝道产生,故“百善孝为先”,人之五伦由孝而行,“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从国家层面看,孝是先王至德要道,孝治天下,才能顺应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因此君王应“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因为“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章》)。儒家倡导孝,孔子及弟子也以身尽孝,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为儒家孝文化奠定了基础。

(三)主张崇德向善,礼让为先

《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崇德一直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崇尚德行在《弟子规》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人应该追求德学之渊博,才艺之广泛,己不如人“当自砺”,德行的修为还体现在“闻誉恐,闻过欣”,听到别人赞誉自己诚惶诚恐,“谦受益,满招损”,懂得祸福相依,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就会感到恐慌;如“闻过怒,闻誉乐”,则会“损友来,益友却”,就会招致身边都是奸巧之人,益友远离。孔子褒扬子路“闻过则喜”,毕竟忠言逆耳,“直谅士,见相亲”,身边有直言相谏的朋友,善于接受劝诫的人方能走得更远更长久。德行向善还表现在不应“彼说长,此说短”,古语云“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人”,修行要三省吾身,不要人前人后搬弄是非。中国传统文化讲谨言慎行,“话说多,不如少”,老子讲“希言自然”,旨趣相同,尤其不要热衷他人之事,更不应道听途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没有根据的事情乱说和主观猜疑,偏听偏信就会生起事端,“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明知不实之言再加以传播,就是恶行,就会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要扬善隐恶,“道人善,即是善”,将善言善行广为传之,广为传颂,“人知之,愈思勉”,人人纷纷效仿,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传递正能量;“扬人恶,即是恶”,古人讲“口为祸福之门”,常讲人家的过失、张扬人家恶事,就会形成负面效应,“疾之甚,祸且作”,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应时刻惕厉自己,避免因口过之患、扬恶之害酿成滔天大祸。

中华民族创造灿烂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素来尊老敬贤,崇尚仪礼,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乐记·乐论》说“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节符合自然规律,就会使人感到舒服自在。《孝经·广要道章第十二》说:“礼,敬而已矣”,《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仪”一直以来都是华夏民族孜孜以求的行为规范,“发乎情,止乎礼”。古往今来,尊老敬老是中国古代仪礼中的重要内容,社会交往中礼仪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奉行传统礼仪,有利于形成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构建有序和谐的伦理秩序。礼仪既留存于人们口耳相传的观念意识里,也践行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礼节出自内心诚意的一种外在表现,“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弟子规》中对于尊长者的礼仪规范做出了详尽的规定,“长者先,幼者后”,长先幼后,提起的是对于长者的恭敬心,《论语·乡党》中曰“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孔子与乡人举行饮酒礼,总是等拄拐杖的老人出去后,自己才出去,体现对于长者的基本礼节。对于尊长者的要求,“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时刻能够体会长者的要求,及时完成长者的嘱托。称呼尊长者,“勿呼名”,不要直呼其名,否则失礼;尊长前“勿见能”,要有谦卑之心,要内敛,不要张扬显示,体现了对于尊长者的尊敬之心。与尊长者相处时应注意“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长者未坐,自己一定不能坐;与尊长说话“声要低”,但语调不能过低,“低不闻,却非宜”。《养蒙便读》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要时刻提起对尊长的恭敬,“凡道字,重且舒,勿疾急,勿模糊”,语音语调要微重且舒缓,让长者听清为主,切忌快和含混不清;谈话时“视勿移”,目光不可上下左右游离不定,显得内心慌乱不安。进入尊长者房间,“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进门礼节体现在细节中,“进必趋,退必迟”,举止大方,恰到好处,“事勿忙,忙多错”,切忌慌张,举手无措。尤其要注意“入虚室,如有人”,不要在主人不在时乱动人家的物品。《弟子规》中提出的礼节规范,适用于尊长者,也适用于同事朋友亲人之间,切忌因关系亲近而淡忘了礼节。《论语·尧曰》说“不知礼,无以立也”,《红楼梦》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世事看似简单,其中有大学问,人情世故皆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在招聘、考试等面试环节,彬彬有礼就是面试加分的重要因素。

(四)倡导少私寡欲,俭化人生

儒家认为修身实则养心,修养与节欲不可分。生活中,“上循分,下称家”,持家应节俭、节约,“衣贵洁,不贵华”,衣服用品应该以俭约为主,衣服要整洁大方,不要奢华,不同场合需要不同服饰,入乡随俗,更要考虑服装与自己的身份、年龄以及职业的适合情况;在饮食方面,“对饮食,勿拣择”,饮食勿挑三拣四,不要挑食;在数量上,“食适可,勿过则”,饮食不宜过量,适量即可。元朝营养学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养生避忌》中说:“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提倡健康、科学的饮食观。《左传·庄公二十四年》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欲壑难填,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是强者,“胜人者有力,自胜者王”(《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认为人在不同时期对欲望要有所控制,降低欲望,孔子自己七十方“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经历了“四十不惑”之后才有的潇洒与自如,孟子提出“养心莫过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孟子“四十不动心”与此同等境界。儒家文化中“廉”的思想寓于德政之中。孔子提倡“忠恕”“中庸”,主张“德治”,提出了“欲而不贪”思想,要求统治者不能过分贪欲,应该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故儒家强调以德润身,通过修德来充盈自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等,通过君子与小人的对比,倡导人们修身养德,就会“德不孤,必有邻”。

二、《弟子规》之时代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掀起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囿于文化博大精深,难以抓住根本,纲举目张,《朱子治家格言》中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弟子规》是规范弟子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经典,是人类共同的家规和必修的课程,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弟子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传统文化为塑造中国人崭新精神风貌的源头活水,“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所彰显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所强调的个人梦想和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所主张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诉求,都能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经典话语、内在依据和有力支撑”[3],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5]。《弟子规》倡导“尊老孝亲,长幼有序,和谐相处,利益他人,仁爱思想,勤俭治家”等尚德理念,核心价值观讲“和谐、民主、平等、公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者在价值旨趣上趋同,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传统美德的现实转化和创新发展,体现了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品质特征。《弟子规》中很多经典佳句褒扬了古人至真至善的美德,古往今来,践履者颇多。“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文王三省”彰显了周文王纯孝的圣德,被孔子誉为“圣人”;“亲有疾,药先尝”,“汉文尝药”以及康熙侍奉孝庄太皇太后等,都是“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感应章第十六》)的范式,孝子治国为国之幸事,民之福祉。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选择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1],使经典镶嵌在国人的头脑中,转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二)《弟子规》与为官之道相契合,是治国安邦之法宝

《弟子规》讲修身治家之道,实为治国理政之道,即领导干部的为官之德。儒家思想展示的家国情怀是对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也是爱家爱国的一种深情大爱。家国同构,修身齐家,即治国平天下。儒家倡导仁者爱人,认为爱具有推衍性,“事诸父,如事父”,在家孝顺父母,在外就能善待老人;“事诸兄,如事兄”,在内兄友弟恭,在外就会礼让他人;“朝起早,夜眠迟”,在家勤事家务,在外就能恪尽职守。“为人谋而忠乎”,忠臣多出于孝子,儒家的“忠恕”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弟子规》智慧延展到治国理政层面,领导干部要广施仁政,把人民群众看作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就是《孟子·离娄上》中“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党员干部就会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需,就会为人尽忠,谋利为民,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精忠报国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岳飞、林则徐皆是代表,当代焦裕禄、孔繁森等皆为榜样,若只想一己私利,中饱私囊,贪官污吏就是下场。领导干部研读《弟子规》,便会心生敬畏,自觉把对权力的敬畏和对民众的担当联系起来,就会殚精竭虑夙夜在公;对权力的敬畏,体现在情为民所系,“在其位,谋其政”,就会胸怀忧患意识,要“未雨绸缪”,就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位卑未敢忘忧国,人微未敢忘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6],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相连,体现出家国情怀中最温暖贴心的情愫,每个党员干部自身都与党和国家利益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就会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中的一员,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努力工作,奋发进取,成为国家发展和改革成就的推动者和享受者。

(三)《弟子规》与人性至善相契合,是修身养性的宝典

《弟子规》教人向善崇德,择善从之,修德至善,符合人性要求。“人之初,性本善”,赤子之心是纯净、无污的,随着年龄增长及环境的熏染,人心便背离最初的本真,因此要反观内心和需要内省。首先,《弟子规》倡导余力学文弃浮华。《弟子规》云“不立行,但学文,涨浮华,成何人”,读书可以提升人的气质修为,摆脱浮华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学习,就会“任己见,昧理真”,刚愎自用,蒙昧真理。读书需“朝起早,夜眠迟”,做到“心眼口,信皆要”,读书需有始有终,“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读书若“紧用功”,就会“滞塞通”,读书应“就人问,求确义”,具备钻研刻苦的精神。“古圣贤,尚勤学”,“头悬梁,锥刺股”,古人求学异常艰苦,但意志坚定,值得今人学习效法。

其次,《弟子规》崇尚修德行善,不断提升自己。“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儒家以德为本,“士能做到,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孟子·尽心上》)。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肪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均体现出儒者“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高尚精神。“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改过是为圆满德行,“过能改,归于无”,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皆是通过人的内心修养和自我调节,实现人主体精神的发扬,以言语和德行来实践儒家的修身思想。人向内完善自我的道德人格修养达到至善至美,再以此来教化社会、净化人心,让民众与社会都遵循圣人之道,实现“内圣外王”。“圣与贤,可驯致”,儒家认为人性止于至善是可能的,“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相信人的道德自觉,通过主观努力终会成为有为之人。

三、践履《弟子规》的现实思考

践履《弟子规》,既不能一蹴而就、操之过急,也不能顺其自然、随波逐流;既要传承经典,也要创新转化,本文拟从践履宗旨——知行合一;践履途径——转化创新;践履方法——学以贵专三个方面来考量。

(一)知行合一:践履《弟子规》的宗旨

中国哲学善于从难易角度来探讨知行关系,《尚书·说命》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为知道不难,做起来难。宋代程颐指出“知难行亦难”,朱熹提出“知难行易”,明朝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近代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 “知难行易”学说,认为当时国民素质低是导致革命形势屡遭失败的原因,因此主张加强国民心理建设,进行心理辅导。

践履《弟子规》,同样面临着知行统一的问题,为此,应从两个方面予以破解,一是不知《弟子规》,故不行。《弟子规》所倡导的孝、悌、仁、义等理念,传承至今,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影响式微,20世纪80年代之后,虽“国学热”盛行,但对于《弟子规》认识还不十分广泛,国民行为背离《弟子规》则不难理解。广泛、全面推行《弟子规》,是当前上至政府、下至学校社区等首推之事,免费发放《弟子规》学习资料及光盘,倡导慈善家捐资助学,都是可行之举。二是知晓《弟子规》而不行。圣贤经典,非所有人都能主动学习,自觉接受的,或持怀疑观望态度,或缺少笃行《弟子规》的信念,甚至有些人会对研读圣贤著作之人予以嘲笑,实属正常。进入21世纪,一些人远离经典,甚至否定经典,读经无用,将其视为“洪水猛兽”,知道做不到,知之而不为。因此需举办大型公益讲座,扩大受众群体,增加辐射面,邀请力行《弟子规》的受益者现场分享,通过公益学习和典型示范,增加真情实感,感染受众,增强践行《弟子规》的信心和决心,从而能自觉主动践行《弟子规》。

(二)转化创新:践履《弟子规》的途径

《弟子规》具有明显的历史痕迹,其中的一些行为规范礼仪也需要顺时而动,抛弃不合时宜的繁文缛节,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礼仪习俗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弟子规》以时代气息,符合现代礼仪需要。

古人历来把祭祀作为国家头等大事,祭祀堪为现实生活中社交的延伸,“生,事之以礼,死,藏之以礼”,古代祭祀的礼仪比较复杂,对待故人怀念,应体现在后人的言行中,如“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这样,就应和了《弟子规》中所说的“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古人祭祀,“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在形式上较今天烦琐,今人可以适度扬弃,保留必要的形式,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于先人的恭敬、缅怀、感恩之心,这样才是尽到丧礼。《论语·八佾》说“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对于故去之人的庄重、哀思之情溢于言表,就犹如先人没有离去,还在一样。祭祀时神情专注,服饰得体,尽竭诚之心,能够天人相通,心存感应,真诚心便显现出来。

对于孝道的认识,也应随着时代发展而进行合理转化。《弟子规》说“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对于父母的过错,儿女要及时进行规劝,要“怡色柔声”,如父母不接受,要“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即使因此被打,也不要有怨言。《论语· 里仁篇》说“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从现代意义看,这种“孝”的体现就不宜提倡,中国人讲“孝顺”,这个“顺”不是父母所有的要求我们都去做,要先分辨对错,要用理智去孝顺,应进行灵活调整,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变通”,避免因为一味迁就父母的过错而导致“陷亲不义”。《孝经·谏诤章第十五》说“父有诤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诤于父”,毕竟“过不规,道两亏”,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劝诫父母,“大义灭亲”从亲情角度来看,还是不易接受的,感恩之心要常有,灭亲之心不宜提倡。对于父母的责备,要顺势而为,不要逆上,感化父母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棒打芦花”“大杖则逃,小杖则受”,以变通的方式成全孝道,不可一味“愚孝”。对于现代人来说,常回家看看,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老有所依,相信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会沟通容易了。“常回家看看”已经在我国纳入刑法,韩国有“不孝子防止法”,如果接受父母财产赠与的子女虐待或不正当对待父母,可取消赠与,对父母施以暴力的子女,不经父母申诉即可接受刑事处罚,从立法角度保障老年人的权益,以强制力约束子女对于父母的赡养义务。

(三)学以贵专:践履《弟子规》的方法

古人云:学之道,贵以专。践履《弟子规》,要长时熏修,学贵以专。《论语》中有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真正悟道,死不足惜。《弟子规》涵盖了“修齐治平”的大智慧,应成为国人长期学习、践履的宝典,因此,要破解三个问题:一是践履《弟子规》要有利他心。学习《弟子规》是为了修习、提升自己,而不能以此来要求别人,甚至指责别人,“将加人,先问己”,我们不愿意别人用标准束缚自己,也不能施加于别人身上,“己不欲,即速已”,要善于懂得先化己,才能化人,自己先做到,才能感染别人影响别人,否则强加给别人势必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导致不和谐。二是践履《弟子规》,要有勇敢心。要敢于面对自己,勇于修正自身错误。“恶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知错即改,就是践履《弟子规》有效而直接的方法,“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纠错的决心越大,错误改正的机会就越多,完善自己的可能就越大,因此,发现错误,或是别人给予的建议或意见,正确的就要采纳,绝不等待。三是践履《弟子规》要有恒久心。修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因暂时不见效而灰心、退缩,没有足够修行的积累,是不会有质的飞跃的。“习来千句少,悟透半句多”,终究悟道的瞬间是幸福而快乐的,相信自己,相信坚持的力量,“有为者亦若是”。

四、结语

《弟子规》倡导友善、孝亲、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故而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支撑力量,对于当前树立良好、敦厚的家风大有裨益,家风纯,则社会正,良好家风的形成对于改善当前不良社会风气、树立崇德向善的社会公德具有显著作用,对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规范领导干部官德官风具有实践意义。践履《弟子规》,实现了家风、政风、学风、民风、官风的良性循环,完成了由家庭观念转变为社会习俗和国家制度的过程,它必将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发挥更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1]习近平.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正能量[N]. 人民日报, 2013-11-29:(01).

[2]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精神研究中心.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访欧系列讲话精神[N]. 光明日报, 2014-06-06:(07).

[3]习近平.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报,2013-07-22:(07).

[4]习近平.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N]. 光明日报, 2014-09-25(01).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 光明日报, 2014-05-05:(1).

[6]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光明日报, 2013-03-18:(01).

〔责任编辑:徐雪野李彬琳〕

2016-09-15

2015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价值理性诉求的契合研究”(15KSD10); 201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教改项目“契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系统设计研究”(JG2014068)

樊海源(1972-),女,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G41

A

1000-8284(2016)10-0019-06

猜你喜欢
弟子规
弟子规·泛爱众(一)
弟子规·谨而信(十二)
弟子规·谨而信(十三)
弟子规·谨而信(七)
弟子规·谨而信(六)
弟子规
弟子规·谨而信(一)
弟子规·谨而信(九)
弟子规·谨而信(八)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