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农户实地调查

2016-02-09 13:04:04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棋盘宅基地意愿

■ 秦 怡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农村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农户实地调查

■ 秦 怡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文章选取江苏省南京市湖熟街道和徐州市棋盘镇作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不同影响因素,使用SPSS22.0中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方法,探索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也存在差别。通过具体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宅基地退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1)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实行差别化流转;(2)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3)加快土地金融体系建设,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4)加大农村投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5)形成“推拉机制”促进流转。

宅基地退出;农民意愿;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涌入城市务工,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度过;部分经济条件好的农民,选择在城市定居[1]。与此同时,农村的宅基地被大量闲置。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现象愈发普遍。“空心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通过查阅资料,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总面积约为1.7亿亩,宅基地闲置比例达到10%~20%,部分地区闲置比例甚至高达30%,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2]。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更应重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机制,对于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浪费,意义重大[5]。

1 研究区域概况

为探索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本文选取江苏省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南京市湖熟街道和经济欠发达的徐州市棋盘镇为调查对象。

湖熟街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东南部,总面积约145km2,下辖12个行政村,10个社区,人口8.02万。湖熟所在地级市南京市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各项经济指标居于江苏前列,可较好地代表发达地区。

棋盘镇位于徐州市新沂市区西南20km,总面积约176km2,下辖28个行政村,人口8万。棋盘镇所在地级市徐州,经济相对于苏南、苏北落后,可以作为欠发达地区的代表。

2 变量选取与分析

2.1 变量的选取与确定

赵国玲等人(2009)利用实践调查方法对武汉市江夏区农村宅基地流转进行民意调查,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理论研究,对影响宅基地自由流转的各种不同因素进行分析和探索。根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赞成宅基地流转的农户约占调查者总数一半以上,主要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为主,说明此群体民众具有较为前卫的市场化意识,有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民众要远远多于经济落后地区。进而说明地域经济差异化对于民众的意愿具有直接影响。

本文研究的因变量是农户宅基地的流转意愿,农户的退出意愿分为:“强烈不愿意退出”“不愿意退出”“无所谓”“一般愿意退出”“强烈愿意退出”等五种。

自变量包括如下几个因子:

(1)性别:男性和女性对于风险的认知不同,退出宅基地的意愿也不尽相同。

(2)年龄:户主年龄与其思想的保守程度有关,年龄越大顾虑越多,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小,越不愿退出宅基地。

(3)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思想开明,愿意尝试新鲜实物,更愿退出宅基地。

(4)家庭总人口:总人口多,对宅基地依赖重,一般来说,对因变量呈负向显著影响。

(5)未婚男性:有未婚男性的农户宅基地可能被用作婚房,退出宅基地意愿不强烈。

(6)65岁以上老龄人口:老龄人口多,安土重迁,不愿退出宅基地。

(7)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多,经济来源广,生活有保障,促进退出宅基地。

(8)非农从业人口:非农人口多,依赖农业生活程度轻,更愿意退出宅基地。

(9)家庭年收入:非农收入高、较少依赖农业收入的农户,有更强烈的退出意愿。

(10)农业依赖程度:农业依赖度高,不易离开土地,对退出意愿呈现负向显著。

(11)宅基地宗数:宅基地宗数多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

(12)是否在城镇买房:拥有城镇住房,区位条件好,更容易放弃宅基地。

(13)宅基地政策认知度:如农户对相关政策熟悉,理解退出的价值,退出意愿较高。

2.2 变量分析与描述

影响因素描述如下:

性别(X1)、年龄(X2)、文化程度(X3)、家庭总人口(X4)、未婚男性(X5)、65岁以上老龄人口(X6)、劳动力人口(X7)、非农从业人口(X8)、家庭年收入(X9)、农业依赖程度(X10)、宅基地宗数(X11)、是否在城镇买房(X12)、宅基地政策认知度(X13)。其中X4、X5、X6、X7、X8、X13为连续变量,其他属于分类变量。变量详细定义及赋值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数据描述

3 模型的构建和结果分析

3.1 问卷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和收回4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382份,其中湖熟街道204份,棋盘镇178份,问卷有效率为96%。

本文研究目的是针对农户的宅基地流转意愿,分析影响因素,在问卷中设置“是否愿意流转”这一问题。382份回收问卷中,回答“强烈不愿意退出”有22份,占问卷总数5.76%;回答“不愿意退出”有137份,占总数的35.86%;回答“无所谓”有31份,占总数的8.12%;回答“一般愿意退出”有159,占总数的41.62%;回答“强烈愿意退出”有33份,占总数的8.63%。

3.2 模型构建

概率模型多采用Probit模型或Logistic模型。本文目的是探究不同地区农户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自变量与因变量属于离散型,且因变量取值为多元,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最为理想[3]。本文针对湖熟街道、棋盘镇分别建立Logistic模型,具体如下:

进一步转化为:

公式(1)、公式(2)式中,Pi表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i的概率,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包括“强烈不愿意退出”“不愿意退出”“无所谓”“一般愿意退出”“强烈愿意退出”5种水平,农户退出意愿的五个水平取值分别为0、1、2、3、4;Xi为自变量,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αi为截距项;βij为待估系数;ε为误差项。

3.3 结果分析

3.3.1 湖熟街道

首先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全部变量进入法,对变量进行定义、转换。将所有自变量带入模型进行检验,最后保留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从而得到影响流转意愿的估计结果(表2)。

表2 湖熟街道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模拟的显著性检验中,拟合优度Cox&SnellR2和NagelkerkeR2这两个变量主要用于模型之间的比较,R2值(小与1)越大的模型拟合效果越好。本次研究中,-2对数似然值为215.521,Cox&SnellR2为0.592,NagelkerkeR2为0.694,McFadden为0.46。因此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数据。将对因变量不存在显著影响的自变量剔除后,得到改进后的模型拟合结果:四个模型平行性结果和模型极大似然比估计依然通过显著性检验,伪判定系数有微弱上升。

从改进后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老龄人口、非农劳动力、政策认知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结构、宅基地宗数、是否购买城镇住房等九个因素对湖熟街道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3.3.2 棋盘镇

首先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有效样本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采用全部变量进入法,对变量进行定义、转换。将所有自变量带入模型进行检验,最后保留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从而得到影响流转意愿的估计结果(表3)。

对棋盘镇的研究中,-2对数似然值为188.292,Cox&SnellR2为0.452,NagelkerkeR2为0.526,McFadden为0.308。因此,认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数据。将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的自变量剔除,得到改进后的模型拟合结果:四个模型平行性结果和模型极大似然比估计依然通过显著性检验,伪判定系数有微弱上升。

表3 棋盘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Logistic回归结果

改进后的模型参数估计结果中:未婚男性人数、非农劳动力、政策认知度、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宅基地宗数等九个因素对棋盘镇农户退出宅基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

3.3 湖熟街道与棋盘镇的对比分析

对比两地回归结果发现:与宅基地退出意愿呈负向显著的因素大致有性别、年龄、老龄人口数量等;呈正向显著的因素大致有文化程度、非农劳动力数量、宅基地宗数、政策认知程度等。但地区经济水平不同,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3.3.1 老龄人口数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

对于经济发达的湖熟街道来说,老龄人口每增加1单位,愿意退出的概率降低0.763倍(e的-0.271次方),但此因素对于棋盘镇影响不显著。这说明在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在养老压力之下,宅基地成为养老保障渠道之一。老人不同意流转宅基地,一方面因为安土重迁的思维,认为宅基地是祖业,不能随便放弃;另一方面,老宅子是他们未来的养老依靠,在城乡二元结构割裂的今天,老龄人口退出宅基地不一定能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因此不肯轻易割舍土地。经济发达地区老龄人口数对宅基地退出起着负向显著影响。

3.3.2 未婚男性对宅基地退出的影响

未婚男性比例对棋盘镇农户退出宅基地呈负向显著,未婚男性每增加1单位,愿意退出的概率减少20.2%(e的-1.599次方),此因素对湖熟街道不显著。这说明了经济落后地区,未婚男性买不起城镇住房,保有宅基地作为婚房的意愿强烈,而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未婚男性更容易购买城镇住房,因此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更强。

3.3.3 拥有城镇住房对退出意愿的影响

是否购买城镇住房对经济发达的湖熟街道农户退出宅基地成正向显著,但对欠发达的棋盘镇不显著。这说明了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户,在拥有了城镇住房后,更愿意退出农村宅基地,以盘活宅基地资产资本。

4 建议

针对当前农村宅基地大量宅基地闲置的状况,必须准确把握农村的社会经济特征,充分考虑农村人口的利益诉求,多管齐下,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产,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效率。

4.1 进一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实行差别化流转

目前农村宅基地只允许村民内部流转,强调其社会保障功能,而弱化其资产功能。由于宅基地不能自由对外流转,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现实生活中,发达地区农村宅基地隐性流转已成不争事实。由于中国地域间经济差异显著,需实行流转差别化,通过对流转对象、范围等方面进行规定,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突出其资产收益功能。

4.2 开展宅基地确权登记,保障宅基地用益物权

土地管理部门定期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摸底调查,完成土地登记,保障宅基地数据的真实和科学。确权登记可在具体数据上支持宅基地退出决策,也能为构建良好的宅基地退出程序提供保障。同时,推进“一户一宅”等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使得农户清楚认识自身权益,激发农户的积极性。

4.3 加快土地金融体系建设,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

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能促进农民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增加农民收入,为宅基地退出提供基础支撑。通过加快农村土地金融体系建设,放大政府主导作用,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市场。政府应不断吸引外部资金进入农村土地市场,使参与方式多元化。改变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问题,为农户土地资本增值创造条件。

4.4 加大农村投入,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

调查发现,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健全,直接影响宅基地流转意愿。农户普遍担心未来生活、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得不到保障而不愿流转。因此应资金扶持与政策扶持并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走出贫困,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致富决心,为宅基地退出的实施提供保障。

4.5 形成“推拉机制”促进流转

对剩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教育水平及其就业能力,形成“推力”;优化地区产业经济结构,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城市就业机会,形成“拉力”。在“推拉力”共同作用之下,促进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实现[4]。

[1]陈荣清,张凤荣,郭力娜.外出务工农民放弃宅基地的影响因素分析[C]//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土地学会,2009.

[2]南亚刚,陈景升.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J].商业经济,2010,362(11):14-16.

[3]赵国玲,杨钢桥.农民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民调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12):1121-1124.

[4]陈欣欣.经济发达地区就地劳动力转移向城市迁移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意愿的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3(5):33-39.

[5]陈秧分,刘彦随,翟荣新.基于农民调查的东部沿海地区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9,31(7):1102-1108.

[6]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26-30.

[7]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8]许恒周,殷红春.代际差异视角下农民工乡城迁移与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推拉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8):75-80.

[9]诸培新,曲福田,孙卫东,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5):26-29.

[10]陈美球,马文娜.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增减挂钩"试点农民利益保障》专题调研[J].中国土地科学,2012,26(10):9-14.

[11]谷晓坤,陈百明,代兵.我国农村区域土地整理模式空间分布及特征[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3(7):1-5.

[12]黄兴国,王丹.农村宅基地流转探讨-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例[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6):14-16.

[13]李文谦,董祚继.质疑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兼论宅基地流转试验的初步构想[J].中国土地科学,2009(3):55-59.

[14]南亚刚,陈景升.农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分析[J].商业经济,2010,362(11):14-16.

[15]任宝林.推拉理论视角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基于南京市农户意愿调查[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Research on Effect Factors pertaining to Farmers’ Intention of Withdraw from Rural Housing Land—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QIN Y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0,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factors of farmers’ intention of withdraw from rural housing land under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this paper has adopted a series measures to obtain the results, these measures include: taking Hushu sub-district of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and Qipan town of the city of Xuzhou as research objects, referring to a great quantity of literature, choosing different inf uencing factors, using ordinal ploytomous logistic regression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and through contras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rmers have different intentions in the area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Based on analysis of these factor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evant policy advices. These are as follows: making further efforts to developing system for rural housing land, implementing differentiated transfer; carrying out the registration of rural housing land and enhancing farmers usufructuary right homestead;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land f nancial system, and revitalizing the market of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ing input into rural areas to establish a perfect system about social safeguard; and forming push-pull mechanism with a view to promoting transfer.

withdraw from the rural housing land; farmers’ intention; Logistic Model; regression analysis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6)12-0069-05

2016-06-22;

2016-08-03

秦怡(1995-),女,江苏省淮安市人,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资源与环境。

猜你喜欢
棋盘宅基地意愿
审批宅基地要一户一宅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16
宅基地政策并没有改变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关于宅基地的几点法律常识
新农业(2017年22期)2018-01-03 05:45:55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一起离奇的宅基地纠纷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棋盘人生
棋盘里的天文数字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棋盘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