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海军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青年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认同现状研究
——基于广东高校的实证研究
■ 董海军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摘要】对广东高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状况的实证调研发现: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制度整体认同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最高;对制度发展和特色认同程度最高;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民族、生源地、学科的大学生群体认同程度差异不大。
【关键词】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
一、研究设计
(一)分析框架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完整阐述,包括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本文通过梳理学界研究成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划分为以下五个维度。(1)制度特色认同。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等其他国家制度)的信任和肯定,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创立之时就既根本区别于西方的议会制度,也与苏联的苏维埃制度有所不同。”[1]我国政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有着根本的区别。”[2](2)制度理念认同。是指对其蕴含的理念或者原则的信任和肯定,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便于人民管理国家,使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原则得到充分落实。”[3]“有利于加强全国人民的团结和发展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中央在充分认识中国国情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之上决定实行的。”[5](3)制度实践认同。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利益维护、作用发挥、问题解决等方面的信任和肯定。主要包括:“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选区选民,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6]“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作为这一制度的重要体现,已日益成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形式。”[7](4)制度优势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的认同,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能更好地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能够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8](5)制度发展认同。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制度的认同。主要包括:“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发展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方面着力进行开拓创新,确立和发展基层民主和群众自治制度”等[9]。
(二)量表的编制与检验
在确定分析框架后,笔者进行了认同量表的编制和抽样方案的设计。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文采用Likert五级评分法,自编包含20个题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量表”,作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程度的测量工具。为保证量表的科学性,在正式调查之前,对华南师范大学54名大学生开展预调查,并对其中10名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首先,采用内部一致性α信度系数和折半信度系数两种方法进行量表的信度检验。(1)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经SPSS的可靠性分析得出:量表的α系数为0.978,说明量表中20个题项的内部一致性很好。(2)考察折半信度,SPSS将量表的前10个题项与后10个题项对半分开,得出折半系数为0.954,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人员内部项之间有显著差异(F=4.197,p=0.000<0001)。其次,量表的效度由SPSS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KMO检验系数为0.900,Bartlett球体检验结果显著(p=0.000<0.001),说明量表20个题项所组成的因子结构与理论预设的因子结构相符合,具有较好的效度。由此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量表”信度和效度较高。
(三)数据来源
2014年9月下旬至2015年3月下旬,笔者根据认同量表制作了调查问卷,按地区、学校、专业、年级、性别等,对调查群体进行了配额抽样。本次调查采用邮寄问卷、辅导员派发的方式,对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五邑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共6所高校的57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涵盖了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211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最终回收有效问卷569份,有效率98.8%。本次调查的对象,男生占49.6%,女生占50.4%,性别结构合理;汉族占98.1%,少数民族占1.9%;城市占26.0%,城镇占26.0%,农村占48.0%;文科占34.3%,理工科占34.1%,体育或艺术类占31.6%;大一占25.1%,大二占25.7%,大三占25.3%,大四占23.9%;中共党员占8.4%,共青团员占80.0%,民主党派占1.9%,群众占9.7%。
二、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总体情况
1.对制度整体的认同
根据研究设计,以政治制度认同总分(即量表20个题项的总分,满分100)衡量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整体的认同程度,总分越高,认同程度越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总分的均值为69.24,众数为70,呈正态分布。其中,21.1%的大学生认同总分在80以上,7.4%的大学生认同总分在90以上,4.2%的大学生认同总分为100。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整体的认同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如果说对“制度整体认同程度”偏向于静态描述,那么还需要从动态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制度认同变化趋势”加以考察,理论上二者应该存在一定的关联。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趋势的变动,对于制度整体认同程度是会产生显著影响的(F=13.06,p=0.000<0.001),并且具有同向变化的规律:认同过程呈上升趋势的大学生(占47.0%),其制度整体认同程度最高(M=72.30);认同过程出现反复或呈稳定趋势的大学生(分别占12.7%和37.5%),其制度整体认同程度接近平均水平(M=69.56;M=66.58);而认同过程呈下降趋势的大学生(占2.8%),其制度整体认同程度最低(M=52.88)。
2.对四个层面的认同
根据研究设计,以具体政治制度认同得分(即量表相应5个题项的总分,满分25)来衡量大学生对具体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得分越高,认同程度越高。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最高(M=17.84),对政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次之(M=17.40;M=17.37),而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同程度最低(M=16.73)。然而,在“具体制度自信”的调查中,40.7%的大学生自陈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为自信,14.8%的大学生对政党制度最为自信,13.9%的大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最为自信,11.6%的大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为自信,而19.0%的大学生无制度自信。由此可见,从总体水平看,“整体制度认同”与“具体制度自信”并未完全匹配,甚至出现了“倒挂现象”,即: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为自信的人数最多(占40.7%),但对其认同程度却最低(M=16.73);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为自信的人数最少(占11.6%),但总体上大学生对其认同程度却最高(M=17.84)。
3.对五个维度的认同
根据研究设计,以制度维度认同得分(即量表相应4个题项的总分,满分20)来衡量大学生对制度维度的认同程度,得分越高,认同程度越高。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制度发展和制度特色的认同程度最高(M=14.36;M=14.29),对制度理念和制度优势的认同程度位居第三和第四位(M=13.87;M=13.80),而对制度实践的认同程度最低(M=12.97)。制度建设评价对制度实践认同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制度建设评价对制度实践认同程度有显著影响(F=16.875,p=0.000<0.001),对制度建设“不看好”(M=11.60)的大学生,其制度实践认同得分显著低于“看好”(M=13.43)或认为“正常”(M=13.44)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群体差异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认同差异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整体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346,p=0.019<0.05)。除政党制度认同、制度理念认同和制度实践认同外,女生的认同程度均显著高于男生(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专业为体育或艺术,或中共党员,抑或大二年级的女生,认同程度最高;专业为体育或艺术,抑或民主党派的男生,认同程度最低。
2.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认同差异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整体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312,p=0.020<0.05)。除制度特色认同和制度实践认同外,大二学生的认同程度,均显著低于大一、大三和大四的学生(p<0.05)。有趣的现象是,不同年级认同总分呈现出“中间低两头高”的“U”型结构,即大一新生认同程度高,而到了大二,认同程度则急剧下降到整体平均水平之下,大三时认同程度开始回升,到了大四则达到认同程度的最高点。可见,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但总趋势是上升的。
3.不同政治面貌大学生的认同差异
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整体认同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9.175,p=0.000<0.001)。对制度整体“中共党员”的认同程度最高(M=76.81),而“民主党派”的认同程度最低(M=56.82);“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对各个方面的政治制度认同程度均显著高于“民主党派”和“群众”;同时,“中共党员”的认同程度也显著高于“共青团员”。这表明,政治身份和政治立场对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程度的影响非常显著。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整体认同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到制度认同变动趋势的显著影响。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过程越趋于上升状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整体认同程度就越高。
第二,从四个政治制度层面看,大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程度最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具制度自信,而出现这种“整体制度认同”与“具体制度自信”并未完全匹配的现象,主要是受到整体与局部关系、内化与外化关系,以及利益相关、制度认知等影响的结果。
第三,从五个政治制度维度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和特色的认同程度最高,而制度实践认同程度受到制度建设评价的显著影响。对制度建设“看好”或认为“正常”的大学生,其制度实践认同得分显著高于“不看好”的大学生。
第四,不同性别、年级、政治面貌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民族、生源地、学科的大学生差异不大。政治制度认同是政治认同乃至政治文化研究较为重要的基础,政治制度认同程度的高低,反映的不仅仅是政治态度,且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等产生重要的影响。
本文的发现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对管理决策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从横向研究来看,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程度,必然受各种微观、中观和宏观变量的影响,这些变量还可以分为环境变量和核心变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认同度,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第二,从纵向研究来看,为了比较不同时期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程度的差异,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从而掌握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动态变化、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
第三,笔者希望,通过实证的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超越狭隘的利益立场和片面的经验判断,最终建构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数据库,发挥大数据的研究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研究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升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的程度。
[ 参 考 文 献 ]
[1][9]杨春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发展及特色优势》,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6期。
[2]秋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优势与基本特征——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载《求是》,2010年第18期。
[3]韩大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载《求是》,2014年第19期。
[4]卢冀宁 张海等:《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第5期。
[5]陈国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由来及意义》,载《党的文献》,2010年第3期。
[6]刘启云:《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载《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6期。
[7]任映红 任江南:《论新时期的参政议政与民主监督》,载《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0期。
[8]杨青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优势探析——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模式比较》,载《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年第9期。
(责任编辑:任天成)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部青年课题(课题编号:EIA140413)、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课题编号:GD14XMK05)、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德育专项项目(课题编号:2014JKDYY29)、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14bsxm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董海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党委委员,讲师,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