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永 曹方建 吕 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 214028)
产学研合作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
张 永 曹方建 吕 品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 214028)
传统的技术技能积累主要是由企业承担和开展,在企业内部实现的。但是目前来看,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从而导致了其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高职教育的主要创新功能包括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产业技术的更新、创新技能与技艺的传承。高职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技术技能积累工作的方式,能够有效弥补企业主导的、传统的技术技能积累的不足,并且将在合作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产学研合作;技术技能积累;高职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将支持建设一批高等学校产学研基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并提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目前,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已成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政府相关部门业已出台多项政策努力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由此可见,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创新行动。
高职教育的主要创新功能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产业技术的更新、创新技能与技艺的传承。具体的创新路径则是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在以协同创新为表现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新阶段,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强调技术技能积累方面的探索,充分利用高职教育的优势,在区域经济社会创新体系中谋求一席之地。
技术积累观点由Atkinson and Stiglitz(1969)、Roseberg(1976)等人提出,经 过Nelson and Winter(1977,1982)、 Stilitz(1987)、Jenkins(1987)、Cantwell(1988)的改进,大致演化成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是说明企业技术积累与外部知识环境的互动关系,第二个分支用于说明企业内部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企业通过技术技能积累可以提升企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增长企业的技术财富。
由此可见,传统意义的技术技能积累主要是由企业承担和开展、在企业内部实现的。但是从目前来看,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从而导致了其在技术技能积累方面存在以下难以克服的弊端:
2.1 技术积累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企业管理者们更多关注了外在因素,而对技术积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不足,有些人甚至缺少最基本的技术技能积累意识。因此,目前多数企业的技术积累仍停留在自发、低效的阶段,既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又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指导。
2.2 缺乏良好的技术积累环境
尽管近年来企业更新步伐明显加快,但是由于长期采用封闭落后的生产方式、陈旧落后的技术设备。受此束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拒绝接收先进的技术信息,不愿向生产人员提供学习先进技术知识和能力的环境和机会。即便是在技术引进方面比较成功的企业,由于还贷、生产压力和其他诸多原因,也只注意到操作层面的技能积累。同时我国现行企业体制环境、组织环境等方面的诸多限制也导致了企业总体技术积累的水平难以获得显著提高。
2.3 技术积累要素资源短缺
技术人才是技术积累环节中最基本的要素资源,也是技术积累的微观主体。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企业中技术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高素质的资深技术人员。长期以来,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培养的技术人才根本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由于各种原因,最优秀的毕业生往往不愿选择去企业工作,特别是效益较差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即便是在企业就业的大学生,也都想方设法逃离生产第一线。这就使得企业在技术积累要素资源上的短缺难以获得缓解。同时,由于教育体制方面的缺陷,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技术活动的要求相距甚远。这种差距更进一步加剧了技术积累要素资源短缺的局面,严重阻碍了企业技术积累。
综上所述,以企业为主导的单一的技术技能积累困难重重。经研究发现,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能够弥补单一模式的企业技术技能积累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高职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机制的建立,不仅将推动高职教育本身的创新发展,也将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以及技能传承与创新等诸多方面的进步。
3.1 高职教育技术技能积累机制侧重于技能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学徒制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都是以技术技能的传承为主要特点的。高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中介和桥梁作用。实现这一作用的途径就是人才培养和参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也是技术积累的过程。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自然会促进技术技能的积累,从而实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人才储备同步发展。
3.2 高职教育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技能积累的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产学研合作方式,实现了与产业、企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行业标准各企业标准逐步转化为高职教育的专业标准各课程标准,逐步缩小了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同时,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专家学者更多地参与到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一方面丰富和提升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提供与企业专家不同的创新思路,从而最终促进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积累。
3.3 高职教育技术技能积累的实现途径
高职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需要与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行业企业的协同努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专业标准的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乃至具体的人才培养的实施,都需要行业企业的共同参与,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才能在新的形势下焕发新的生命力。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也能够吸收新的知识来源、新的创新主体所提供的新的创新要素,实现与高职教育的共同提升。具体来说,可以依托职教集团,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建立技术技能积累平台,形成一个由多家各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科研院所与多家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实验实训基地、大师工作室等综合性平台。
高职院校加入到技术技能积累的工作中,一方面有效促进技术技能的更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水平、激发高等职业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力推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宏伟计划的实施。
[1]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
[2]马振华.技能积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兼论我国技能积累的模式选择[ J].工业技术经济, 2009(8)∶73-76.
[3]刘青,唐智彬.协同创新,高职院校情何以堪[N]中国教育报,2016-03-22.
[4]王 秦,李慧凤,赵 玮.校企协同的技术技能积累机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 2015(31)∶8-14.
[5]肖坤,夏伟,卢晓中.论协同创新引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J].高教探索, 2014(3)∶11-14.
张永(1977-),男,江苏徐州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科技管理;曹方建(1979-),男,山东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体育、科技管理;吕品(1984-),男,江苏宜兴人,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音乐、科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