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英,穆 雪
(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2.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实习护生吸痰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存在问题与分析
刘 英1,穆 雪2
(1.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山东 烟台 264000;2.滨州医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目的 对护生吸痰护理技术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方法 对60名护生在实习结束时进行吸痰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根据评分标准通过目测法及提问法找出护生操作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结果 60名护生在吸痰管道的连接、吸痰顺序、吸痰管的选择、压力的调节、吸痰时机的选择及病情观察等方面存在问题,分析其原因与现行教材未完全涵盖临床实践知识、教与做脱节及教师带教方法有关。结论 要提高护生的吸痰护理技术,需从在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吻合做起,尽快完善教材使之与临床同步,加强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方法、意识,强化护生思想态度是提高护生吸痰护理技术水平的关键。
护生;吸痰护理技术;问题分析
吸痰护理技术指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1]。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急救护理技术之一,对于抢救患者至关重要,是临床护士应该熟练掌握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但在近几年新入护士的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现,很少有护士一踏入护理岗位就能独立为患者实施吸痰护理技术操作,为分析其原因,提高吸痰护理技术水平,笔者对60名护生在实习结束时进行吸痰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完成实习任务的60名护生,60名护生均轮转过有吸痰护理技术操作的科室,包括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外科、呼吸内外科及老年医学科等。
1.2 考核方法
采用床边真实患者吸痰技术操作考核的方法,所有的患者均经过家属及本人同意,包括经口/鼻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患者吸痰,随机抽取患者。考核老师参照医院护理部统一制定的吸痰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进行,与各科室带教老师使用的标准统一。主要考核包括患者的评估、用物的准备、吸痰压力、吸痰管选择、湿化方法及吸痰深度、并发症观察、效果评价等。
表1 吸痰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存在问题汇总
从表1可看出,护生吸痰护理技术操作从操作前的用物准备开始到操作中的各环节,包括操作后的整理及记录均存在问题,21.67%的护生甚至不会连接吸痰管道,分析原因如下:
3.1 现行教材书知识内容不全面
现行教材书对吸痰护理技术操作知识内容不全面,有的环节未提及,部分提及的内容与临床脱节,未满足临床操作所需:总结不同层次护生所用教材关于吸痰护理技术提及到的内容包括吸痰护理技术操作的评估内容、用物准备、吸痰压力的选择、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吸痰顺序及吸痰时的病情观察、吸痰后用物的处理。教材中未提及的内容包括中心吸引装置的连接、吸痰前后氧流量的调节、吸痰时机的判断及吸痰效果的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吸痰前患者的评估:临床中操作前应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吸氧流量、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粘稠度及听诊判断痰液的部位、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
(2)用物准备:教材中为,①治疗盘内备:有盖罐2只(试吸罐和冲洗罐,内盛物均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无菌血管钳或镊子、无菌手套、弯盘。②治疗盘外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必要时被压舌板、张口器、舌钳、电插板等。教材中只提及电动吸引器的组成及连接,而临床中现一般采用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再加上临床实习过程中一般老师把用物准备好,管道连接在功能位,所以护生在准备用物和连接管道时出现错误较多。
(3)吸痰压力:教材提到一般成人40.0~53.3 kPa(300~400 mmHg);儿童<40.0 kPa,而临床吸痰表的压力单位为焦帕,一般采用0.033~0.044焦帕。
(4)吸痰管选择错误:教材中仅提到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数根并无详细介绍。临床中根据患者是否有人工气道选择不同的吸痰管,人工气道患者根据内套管或气管插管的深度选择吸痰管的直径,一般是吸痰管的直径要小于内套管直径的二分之一。结合严吕芳等人观察研究的单侧孔吸痰管吸引某一部位时需旋转360°才能吸净痰液,双侧孔吸痰管只需旋转180°就可达到相同效果[2],临床一般选用双侧孔吸痰管,可以缩短吸痰时间,减少患者缺氧的发生。
(5)吸痰深度不符合要求:教材中为插入口咽部(10~15 cm),但患者体型结构有差异,当护生实践操作时遇到不同患者并不知道如何辨别。过深易导致患者气道粘膜出血或者呛咳发生低氧血症,过浅痰液吸不净,达不到清理呼吸道效果,一般临床上口腔吸痰患者按照教材中要求插入咽喉部10~15 cm即可,人工气道患者吸痰插入深度以庞爱华研究的将吸引管从胸骨角上2 crn~3 crn测量到ETT或TT套管在体外开口端(或加上连接器)的长度,作为吸引管插入的长度为合适,操作起来也较方便,这样吸痰对减少黏膜损伤,刺激性咳嗽,痰痂堵塞及呼吸道感染率,可起到满意效果[3]。
(6)吸痰前后未调节氧流量:教材未提及。目前临床常规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在吸痰前后分别给予纯氧吸入1~2 min,间歇吸入氧气吸入,气管切开套管内吸氧的患者调高吸氧流量2~3 min后再吸痰,能增加肺泡毛细血管的氧浓度梯度,促进氧合,能有效防止缺氧的发生。
(7)吸痰顺序错误:教材中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若为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护生为普通患者(无人工气道患者操作时)无其他考虑,只需步骤操作,但为人工气道患者吸痰中,患者口鼻腔、气管各处均分布痰液,护生不晓得原理,不能分清优先次序,以致操作时较为随意。
(8)吸痰时未观察病情变化:教材中要求吸痰过程中动态评估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患者的反应,如面色、呼吸、心率、血压等;吸出液的色、质、量。临床实践的全过程,应密切监测,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操作前、中、后监测以下指标:皮肤颜色、呼吸音、SpO2、呼吸频率和节律、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流动力学、颅内压参数;呼吸机参数,高峰时气道压力和平台压力、通气量、吸入氧浓度,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尤其是对于脑部损伤、心血管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患者,在吸痰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血压,一次患者的痰在发生前的生理指标不稳定,更应该谨慎并判断是否可延后再进行吸痰操作。护生接触吸痰操作机会少,因此专注点更多的在吸痰手法及吸痰效果,而忽落了患者,没有注意患者吸痰的后续反应。
(9)吸痰手法错误:若正常情形下吸痰,教材中提到一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血管钳(镊)或者戴手套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10~15 cm),然后放松导管末端,采用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充分吸尽。每次吸痰时间<15 s。临床实践护生为了将痰液吸出彻底,手法随意的上下提拉吸痰管导致气道粘膜损伤,时间超过15 s。插管后有些患者出现咳嗽等刺激反应,护生情绪紧张紧张而不敢操作,单纯简单拉出吸痰管导致吸痰不彻底。
(10)吸痰时机不会判断:教材并未提及。临床最佳吸痰时间对肺部罗音及呼吸机压力报警听诊,“咳嗽”作为吸痰指征,说明患者痰液已较多,影响通气功能。“主观的”,吸的是一些患者的痰,吸痰会对患者造成巨大的刺激[4]。临床实践时患者病情具有复杂多样性,患者病情变化不会按照吸痰标准变化,而护生不能把具备的理论知识与亲眼所见患者症状相关联,尤其患者心电监护示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变化幅度属于吸痰指征但未表现出相应症状时,家属不支持此时吸痰,认为吸痰会造成患者痛苦不堪,再加上护生技术不成熟,吸痰效果不理想,加重患者及家属的不信任感。
(11)吸痰效果的判断:教材并未提及。护生吸痰后无意识再次查看患者的意识,不知道吸痰效果判断,关于正常呼吸音与异常呼吸音判断不明确。
(12)吸痰用物的处理及记录:教材提到吸痰管按一次性用物处理,吸痰的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得试管中浸泡,但是临床常用的是一次性塑料连接管,每人一套,每次用过后悬挂于床旁。吸痰完成的用物处置由专门班次的老师管理,护生在理论上知道需要用物处理、记录吸痰护理过程,但是没有实践,学校考核期间只需要口述而无需实际操作。
3.2 带教老师带教方法需要改进
吸痰护理技术为抢救护理技术,需要迅速有效为患者实施,否则会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所以带教老师在带教此操作时往往以床边讲解为主,致使护生实地操作机会很少,考试时也是以口述为主;再加上凡是需要吸痰的患者病情一般较重,带教老师担心护生操作易引起家属的不满意,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3.3 护生方面
对吸痰操作充满恐惧,担心会发生并发症或者家属的不满意,有时患者咳嗽有力,担心痰液会喷在身上,也是导致护生不愿学习吸痰护理技术操作的原因。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护生理论知识与护理能力有机结合的最好契机。同时也是护生真正认识和实践护理工作的重要阶段。通过原因分析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完善教材,使之与临床接轨。建议带教老师加强对抢救技术操作的带教,探讨新的带教方法,真正带教出实践性的护士。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238.
[2] 严吕芳,饶晓玲,何克芝,等.两种吸痰管及吸痰程序效果观察[J].山西护理杂志,1998,12(6):257-258.
[3] 庞爱华.人工气道吸痰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J].护理研究,2004,18(4):351-352.
[4] 孙业秀.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的最佳时机[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54-5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72
B
ISSN.2096-2479.2016.10.1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