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2016-02-08 05:55:35李彦林梁红敏尹竹萍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医德医科大学昆明

李 铮,韩 睿,李彦林,梁红敏,尹竹萍,石 柔

(1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云南 昆明 650500,394922445@qq.com;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云南 昆明 650032;3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云南 昆明 650032;4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科,云南 昆明 650032)



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现状与建议*

李铮1,韩睿2**,李彦林3,梁红敏4,尹竹萍4,石柔2

(1 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部,云南昆明650500,394922445@qq.com;2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昆明650032;3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云南昆明650032;4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学管理科,云南昆明650032)

通过对医德教育重要性及其现状的概述,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医德教育与医学生的医疗实践过程有机结合,从制度安排、人员配置、宣传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最终目的是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得到更有效、更具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医德教育。

医学生;医德教育;连续性;完整性

当下,在医疗卫生领域,紧张的医患关系与日渐提高的诊疗技术水平和医师学历层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部分医务人员医德的缺失是重要原因。而提升医德的关键则在于对未来医生——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值得欣喜的是,不少医学院校及教学医院已经认识到了医德的重要性,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有了更多的重视和探索,而如何在恰当的时机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以获得更好的医德教育效果,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们首先必须面对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1 在临床实践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神圣的科学,在其发展传承过程中,历代名医们总结了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医生应当遵守的职业操守,国外有《希波克拉底誓言》,我国有《大医精诚》。在现代,将这些精神加以提炼浓缩,即得出了医生这个行业的特殊职业道德——医德。一个合格的医师,精湛的技术与高尚的医德缺一不可,正所谓“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1]因此,提高医德修养,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一位医师的成长过程中,对其进行医德教育最适宜,也是最有效的时机即其作为一名医学生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医疗实践的阶段。因为在此阶段,医学生已基本完成医疗技术方面知识的学习,有时间也有能力理解和实践医德的内涵;同时,其处于刚刚接触临床实践的阶段,可塑性高、好奇心强,尚未形成一些与医德相悖的价值观,如对其加以正确有效的引导,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其成长为医德高尚、作风优良的合格医师。

总而言之,医学生实践阶段的医德教育,对一个合格医师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在此期间教育成果的好坏,不仅决定医学生个人未来的发展和前途,更影响着医疗人员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医患关系和国家医疗体系的健康发展。

2 医德教育的现状

一项针对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调查指出,当面对一位路边生命垂危的流浪者时,有99.45%的学生选择立即进行抢救而不考虑费用等问题[2],故而当前的医德教育,已足以将“救死扶伤”这一基本信念灌输给学生,医学生的医德,已具备基本雏形,那么究竟问题出在何处?答案就是医德教育未与医疗实践相结合。上述调查中,虽然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立即抢救,然而仅有38.8%的学生想到积极沟通以稳定患者情绪,能想到使用性价比较高的药品以缓解患者经济负担的学生仅占28.96%[2],这充分说明了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软肋在于实践,因为只有通过贯穿于医疗实践过程每个细节的医德教育,医德才能作为一种内化的自觉感知和行为模式,覆盖医疗服务的方方面面。然而,当前的医德教育却存在着种种缺陷,首当其冲的,就是医德教育与实践的脱节。

2.1症结:医德教育与实践脱节

医德作为一种抽象的道德观念,仅凭宣讲口述很难使医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加强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和体会,故其具有特殊的实践性。而目前在我国医德教育方法中占主流的开大会、讲案例的模式,忽视了这种实践性,与教育“知行合一”的理念背道而驰[3];同时,医德着重表现于言行而非笔端,单纯通过书面测试无法全面正确的评估医学生的医德修养水平。因此,其教育评价应是综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应重视实践考评结果[4]。但一般院校对医学生进行的医德教育考评往往流于形式,以单纯书面考评取代医德教育综合评价,不能反映出其真实的医德修养。

教育与实践的严重脱节,使医德教育无法成为内化于心的自觉性,造成了医学生往往知易行难,即虽然大致了解,但在日常实践中,却无法自觉地让自己表现出优良的医德作风,医德教育与实践脱节的致命缺陷正在于此。

2.2深入:医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欠缺

每一位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见习、实习、临床轮转三个实践环节,故医德教育应贯穿于此三环节的始终,使医学生接受的医德教育一以贯之,以保证医德教育的连续性。而这三个实践环节中的医学生,处于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质和临床认知,因此,三个不同阶段的医德教育也应具有其不同的侧重手段和特点,以达到内容和方式的互补,呈现阶梯式上升轨迹,保证医德教育的完整性。一些医学院校,教学医院虽然已经认识到了医德教育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种的问题,如只重视实习,却忽略了见习和临床轮转阶段的医德教育;对实习生要求过低,仅要求询问病史时对患者有礼貌、尊重和保护隐私,却很少涉及体格检查等肢体交流时该如何体现优良医德作风;对见习生有时却又要求过高,为了培养认真负责的医德医风,直接安排其对复杂患者进行病情监控,却忽视了学生的临床经验和对医德认知的不足,最终造成学生的挫败感,甚至不满和逆反心理。如此种种,使得医疗实践中的医德教育缺少连续性和完整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医德教育的实际效果。

2.3舆论: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个关键转型期,各种变化、矛盾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处于社会舆论风口浪尖的医疗行业,其从业人员的价值观呈现出分化而多元的趋势[5]。同时,媒体大量的负面报道,也使得医学生对本来神圣的医疗行业丧失信心。一项针对医学生的调查显示,八成以上医学生认为不良社会环境对于医德的形成有着相当大的负面影响[6],因此,如何消除或改善舆论的负面影响,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3 在医疗实践中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为了充分应对以上种种挑战,应首先构建制度基础,而制度的主要执行者即医德教育的师生双方,故其次应以师生为中心。最后,师生之间的交流要注意丰富方法以提高教育效率。同时,尽力保持医疗实践中医德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实际教育效果,具体如下:

3.1明确制度,医德教育联系实践

要将医德教育与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首先要依靠制度安排。而一套这样的制度,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即目标明确,考核到位,奖惩分明。

3.1.1目标明确。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中,既要有总目标,又要有阶段目标,也就是说,对学生的教育应循序渐进,既要设置提高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总目标,又要明确感性认识,理性提高,指导实践的阶段目标[7],使培养具有良好医德素养的医学人才不仅仅是高远缥渺的理想,更是切实可行的“康庄大道”。

3.1.2考核到位。

与目标设置相对应,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注意最终考核与阶段考核的结合,即将对医学生的考核融入日常学习、工作中,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医疗态度来对其进行评价,为医学生医德素质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

3.1.3奖惩分明。

既有考评,就必须同时设置相对应的奖惩办法,以对学生形成激励和鞭策。如设立医德医风奖,由全体医务工作者和患者参加评选,对获奖者给予重奖并进行通报学习表彰,培养医学生学习医德先进典型的积极性;同时对于作风懒散,对患者态度差,不负责的医学生,设立专门投诉信箱,经患者投诉,科室查实后,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3.2以人为本,关注教育角色互动

医德教育的主体与客体都是人,因此在重视制度安排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医德教育中不同教育角色之间的互动。 首当其冲的就是医学生的带教老师,部分带教老师在教学中重医技、轻医德,功利性强。表现为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重视不够,认为医师只需要医疗技术好,对于医德培养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事实上,医技与医德的教育是一体两面,并不矛盾,医德的精神渗透在医疗技术的点点滴滴细节之中,只是需要带教老师认真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8]。如面对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应当用严谨的无菌操作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标准化的问诊查体流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患者时间,保护患者隐私等。同时,应注意在不同专业医学生和医护人员之间定期开展医德交流学习会,毕竟医生道德关怀需要护理工作的协助,而学生们在交流中能够巩固已有的道德观念,并从他处获得学习和提高[9]。

3.3紧跟时代,丰富宣传教育方式

采用多种宣传教育方式相结合,全方位塑造医学生的医德体系,如进行医德主题演讲比赛,举办医德主题展览并组织学生参观等,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应充分利用医院文化,使演讲展览的事例、人物更贴近医学生的日常工作生活,起到拉近心理距离,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效果[10]。由于目前网络已成为学生们的主要交流平台,因此要抢占这个“制高点”,开通医德教育微信公众号,微博设立医德话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建立医学生QQ群以便统一发布医德教育宣传片、资料等,通过医学生喜闻乐见的平台方式,充分让医学生参与其中,让医德从书本上晦涩的概念变成心中清晰的理念,使医学生在医疗实践中自然而然地体现出高尚的医德。在此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开放自由的平台,宣传形式的活泼应以方向正确为前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塑造学生高尚医德情操的基础性、导向型课程,应作为宣传的思想内核和方向指引而存在。

3.4追求卓越,保障教育连续完整

在见习阶段,低年级医学生可通过社区实践,义诊等活动锻炼其与患者简单的日常沟通与接触,初步强化其文明礼貌的医德医风;实习阶段的高年级医学生则应进行病史采集等专业沟通,并直接接触和照顾患者,如安排医学生对老年人、弱势群体等进行问诊、查体和基本医疗服务,带教老师全程观察并指出学生在态度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使学生逐步理解对患者的同情、关心、体贴,以及如何对患者的隐私进行保护;到了临床轮转阶段,则应要求医学生完整的负责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至于出院后随访的全过程,并仔细体会认真负责、对患者一视同仁的医德医风。

[1]李恩昌,常运立. 论医学伦理学、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基础性与战略性地位——中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发展研究之一[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1):14-17.

[2]肖闯.新时期高等学校临床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3(5):149, 182.

[3]梁基洪, 赖婧, 石安迪,等. 医学生医德实践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1, 10(2):189-191.

[4]Saito Y, Kudo Y, Shibuya A, et al. Building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to improve Japanese medical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specting patients′ rights[J]. Tohoku J Exp Med, 2011, 224(4): 307-315.

[5]林大静.新时期医学生医德教育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5):587-589.

[6]杨萍,徐玉梅,医学生医德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615-616.

[7]李鲁,郭永松,施卫星,等.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25-28.

[8]高袅,孙靖靖.浅谈医学生医德信念培养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2):143-144.

[9]Bazrafcan, L. Medical ethics as practiced by students[J]. nurses and faculty members in Shiraz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J Adv Med Educ Prof, 2015, 3(1): 33-38.

[10]肖丽芳, 廖生武,赖俊梅. 利用医院文化培育实习医学生医德的几点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3,26(1):37.

〔修回日期2016-09-21〕

〔编辑商丹〕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LIZheng1,HANRui2,LIYanlin3,LIANGHongmin4,YINZhuping4,SHIRou2

(1GraduateFaculty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E-mail: 394922445@qq.com; 2DepartmentofEndocrin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650032,China; 3DepartmentofSportMedicine,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650032,China; 4TeachingManagementDepartment,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KunmingMedicalUniversity,Kunming650032,China)

Through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and the status quo,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better combine the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with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practices. It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personnel allocation, and publicitymethods. The ultimate goal is that the medical students could get more effective, continue and integration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medical practice.

Medical Students;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Continuity; Integrity

10.12026/j.issn.1001-8565.2016.05.15

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基金资助项目(2011JY13);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资助项目(BB14006);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课题资助项目(BC14005)

R192

A

1001-8565(2016)05-0786-03

2016-08-08〕

**通信作者,E-mail:hanrui_201207@163.com

猜你喜欢
医德医科大学昆明
广州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云南画报(2022年3期)2022-04-19 11:16:00
昆明美
民族音乐(2019年2期)2019-12-10 13:14:55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中国(韩文)(2018年6期)2018-06-25 07:10:44
医科大学总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26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5:03
医学研究生医德教育问题探讨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