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三大交通O2O商业模式前景

2016-02-08 02:33:50罗超
中国公共安全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停车场货运

□ 文/本刊记者 罗超

探路三大交通O2O商业模式前景

□ 文/本刊记者罗超

城市交通,关乎民生。据联合国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60%的人口将会居住在城市内。这意味着,到时候城市中将会有51亿人口。到那时,我们必须寻找一种新的出行方式。放眼中国,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今城市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交通问题。一时间,出行难成为了各大中小城市市民共同面临的难题,城市交通O2O的兴起却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这期智慧城市主要探究我国目前城市交通较为成熟的三大O2O运营模式,看看其发展前景如何。

2016年“互联网+”风生水起,更是将城市交通O2O推到风口浪尖,从2014年备受资本青睐,到2015井喷上线,互联网定制巴士、拼车、代驾、停车场导航、停车位预定、交通支付、货运匹配服务、实时公交层出不穷。一方面资本投资度极速升温,另一方面因政策、市场等不确定因素又催化了整个交通O2O产业的震荡。而O2O是近两年新兴的一种商业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打造完整闭环。针对互联网+的影响下,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城市的O2O运营模式有三种:出行O2O模式、货运O2O和停车O2O。

私人定制的出行O2O在政策利好下飘红

出行O2O的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公共空间向私有空间的过渡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一种前后相继的替代与被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共存关系,各种模式共同构成了目前的出行市场现状。据了解,经过三年时间的市场培育,目前我国移动出行O2O用户规模为2.4亿,在移动O2O中占比32.2%,在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为21%。从服务类型来看,拼车类应用占比最多,其次是租车和代驾类。在用户对出行便捷度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出行成为刚需,拼车、租车、代驾等应用纷纷在这几年发展了起来。而拼车出行的O2O方式中,目前是滴滴打车居首位,其次是快的打车,天天用车发展势头迅猛,或许有赶超前两者的发展态势。在租车和代驾的O2O应用软件中,神州租车和E代驾排首位。

从前景来看,2015年的3月5日,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正式将整个互联网+以及O2O推向了高峰。随后即便是在O2O遭遇寒冬之际,国务院再次发文支持O2O,明确鼓励生活服务类O2O,指出应大力推动吃住行及旅游、娱乐等生活服务业在线化,促进线上交易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提供个性化、便利化服务。而出行020的运营模式,解决了或者说缓解了出行难的问题,直击了目前民生方面的痛点,必然前景无限好。

从2015年起,打车、约租车、私家车共享等出行相关的产品将随着政策利好的力度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整个行业生态的格局雏形将会出现,BAT都在这个市场细分领域鼓弄风骚,他们的姿态除了是行业看客们的谈资之外,也说明了这个出行O2O行业的热火程度。

从另外一个层面看,在2015年出行O2O也在进一步规范中,明确了不可触碰的红线有哪些。我国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10月10日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既给予了网约专车合法地位,但同时也明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即专车)经营者,应承担承运人责任,应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并按有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不得以私人小客车合乘(拼车、顺风车)名义提供运营服务。红头文件的出台,规范了刚刚初具雏形的出行O2O市场,为在这个领域打拼的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

可以说,出行O2O的商业模式,让老百姓的出行从“共同享用”到“私人定制”,符合市场潮流,让O2O人尽皆知,毕竟,发生在身边的事,谁不关注呢?

货运O2O经历过山车似的疯狂

货运O2O与物流极其挂钩。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物流行业正在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时期,货运O2O行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投资前景十分乐观。货运O2O的商业模式建立的目的正在于利用互联网庞大的信息平台,整合供应链以省略繁杂的中间环节,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高效的无缝对接。简单点分析就是其模式类似于滴滴打车的整车运输货运平台,由货主发出需求后司机报价抢单,货主选择后建立订单,待货物安全运到后,平台支付运费给车主,相互评价建立信用体系。

货运O2O商业模式依据地域性和用户定制化可以分为三类:

同城货运模式

传统同城货运的痛点非常多:客户用车难、价格不规范、服务质量差、货物无保障等。而对货车司机而言,客源不稳定,接单完全靠等,城市交通拥堵造成时间利用率低,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的事情,而同城货运模式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代表的企业有:8速运、云鸟配送、货拉拉、一号货车。

长途货运模式

该模式是针对传统的整车运输实施基于位置、信息化的物流+互联网的改造,简单讲就是为车找货、为货找车,提供全面的信息及交易服务。相比打车这类高频的O2O需求,长途货运是低频需求,在这个需求之中如何能够调动全国几百万的司机积极参与其中,最终还是要拼用户体验和产品价值,即能否运用数据分析不断优化平台和产品,解决司机找货需求,来改善整个供应链以及司机的生活水平。此外,长途货运平台在标准的诚信体系以及生整体环节的把控上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所以,目前该模式还在起步阶段,代表性企业有: 货车帮、运宝网、物流小秘、微物流。

全民众包模式

该模式完全不同于以上两种货运O2O商业模式,可能我们老百姓在生活中会有接触,以达达、人人快递、京东众包、闪送、快收等为代表的众包模式,吸纳了白领阶层、学生阶层、公务员、企业老板、下岗工人,还是自由职业者,只要愿意,符合基本条件者,都可以申请成为该类平台的自由快递人。这种模式也将大大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同时也能提升寄送效率。一般来说,传统快递上门取快递的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发货的话需要至少1个小时,但众包模式都是匹配离用户最近的快递人员,能提升发货速度。除了闪送所推出的专人快速配送价格会比较高之外,其他众包相对来说配送价格也会比较低。

以上三种货运O2O商业模式都有其市场,谁高谁低目前不好评论,但我们可以看到,从2014年以来,货运O2O商业模式经历了坐过山车般的疯狂,截止到目前,国内至少有超过200多家基于物流互联网的货运O2O平台企业在融资。但这也局限了在2016年上半年资本投入热情过后,不少货运O2O平台开始大量倒下,一方面不再疯狂对司机补贴,有些平台甚至直接裁员和关张。尤其是那些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模式不清晰,且求快冒进烧钱的团队,将面临着新一轮的生死考验。

停车O2O,安防企业有望坐庄

这个商业模式是传统安防行业最为关注的,因为很多安防厂家已经开始转型停车O2O运营企业,成功的代表企业有安居宝和捷顺。以安居宝为例,他们的停车O2O有三大特点,一是实现移动支付,降低人员成本。二是车主可通过云停车场系统出租自己的车位,获得收益。三是车主可通过系统了解到车场实时情况,提升安全性。

2015年,捷顺收购深圳市兄弟高登科技有限公司,获得预付费卡发行与受理的资质,快速增加公司预付费卡的发卡量和商户资源,促进公司预付费卡及社区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2015年他们与微信支付展开深度合作,双方以车位及停车支付为核心,建立消费者、商户、管理方的联系,打造针对新型停车O2O业务生态模式。他们针对物业和商业两大用户群体,专注于不同用户的需求,为其打造更智能、管理更专业的停车场系统。该系列停车场采用全新的智能硬件平台,有效的对接了G3一卡通智能管理平台、捷慧通智能管理终端和“捷生活”、“捷停车”APP等应用系统,既解决了停车场的车辆安全、资金安全、车辆进出有序管理、车位资源合理运用等停车场经营管理难题,也为用户真正的打过了从线上到线下的一体式服务,将停车场带入智慧停车O2O时代。

物联网企业与安防企业在停车O2O玩法不一样,比如无忧停车采取的是行业内普遍的UCG模式,即自行采集停车场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目前已实现多高清摄像头识别车牌号、支付宝钱包公众号自动计费并交费的不停车通行体验。而停车百事通,背靠百度导航,用户可以在该应用上查询停车场出入口、剩余停车位、收费标准等信息。还可以预留车位、导航至停车场并用百度钱包在线支付。整个过程中产生并沉淀下大量的数据可为百度的LBS大数据所用。

总的来看,市场上的智能停车O2O玩家有两种。一种是UGC模式,主打“共享经济”,将私人的停车位或车库出租,提高资源利用率,如无忧停车。第二种是B2C模式,即用地推的方法获得停车场的各种数据,联网后加以分析利用,提高B端收益的同时为用户寻得停车位。各个停车O2O企业为了获取用户、立足市场也是拼尽全力。有的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不停车的入库体验,提高效率;有的主打生态链,开发汽车后市场;有的则用最简单粗暴的现金补贴来获取用户。几大巨头BAT也参与其中。他们这么拼都是因为看到了智能停车的广阔前景。智能停车O2O所涉及的市场具有频次高、单次金额低、市场规模大等特性。停车作为一种刚性需求,是撬开汽车后市场这块大蛋糕的入口。

结束语

这是一个诱人的市场蛋糕,截至2016年上半年,我国城市交通O2O市场规模超500亿元,借助互联网+带来的转型、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中国基础移动网络速度的提升、智能手机用户渗透率提高、卫星定位技术日益成熟和诚信体系的逐步完善,城市交通O2O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成为市场新的推动力,而成熟应用的三大运营模式也将依然引领市场发展方向,可以说,我国的城市交通,变革早已来临!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停车场货运
新形势下我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思考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电子制作(2018年9期)2018-08-04 03:31:18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无人机(2018年1期)2018-07-05 09:51:00
上海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与实践
上海公路(2018年1期)2018-06-26 08:37:40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无人机(2017年10期)2017-07-06 03:04:36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21
迷宫
货运之“云”
专用汽车(2016年5期)2016-03-01 04:14:38
“8·12”后,何以为家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
太空探索(2014年6期)2014-07-10 1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