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2016-02-07 23:17田淑伟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13期
关键词:残体病株田间

田淑伟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公主岭 136100)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田淑伟

(吉林省公主岭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公主岭 136100)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在栽培管理技术上也不断创新。文章从选种﹑整地﹑水肥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农作物的常规栽培管理技术,并就新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栽培管理技术创新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农作物的产量﹑品质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保护环境资源及维持田园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1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1.1选取良种

农作物优质高产的前提条件,就是栽培品种的品质。所以,在选取品种时,要注意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生产条件,以及不同作物之间的栽培季节和茬口的衔接。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为病虫害的防控做准备。要留用无病植株,及时拔除病株,减少病患发生。充分考虑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防止品种出现单一性。

1.2整地平地

由于长期的田间作业,致使土层发生板结,进而使栽培效果不佳。为此,应对土壤的耕层结构做出及时的调整,保证水分﹑热量及养分等因素可以被充分的利用,为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在播种之间,进行土地平整,确保土壤上虚下实,细碎平整。在播种过程中,要做到深浅一致,促进种子出苗时,整齐和均匀,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1.3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与作物健康生长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要结合作物的长势,以及当地的农艺情况进行科学施肥。在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种类﹑施肥时间﹑配比的比例及具体用量等,对氮﹑磷﹑钾等肥料进行科学调配,以此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田间水分会严重影响到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1.4田间清理

要及时进行田间清理,防止田间的病株残体上残留病原物,以及经过越夏或越冬的病株残体,当作肥料用在田间,很大程度上,会再次把病原菌带入到田间。因此,当收获完后,及时的清理田间的病株残体非常必要。病株残体要经过充分的腐熟后,才能用作肥料施用。另外,还可以通过机械粉碎后,深埋在土壤中。保持田间的清洁,是降低病原发生率的有效途径,可以极大的规避农作物的经营风险。

1.5中耕松土

中耕主要是为了使土壤的疏松度得到改善,水﹑气等成分协调发展,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协调根冠比例。

1.6合理轮作

长期的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物增加,使病害频发。所以,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科学合理地进行轮作,即要考虑合理的轮作年限,还要注意选取合适的轮作作物,降低感染病虫害机率。

2 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的创新

2.1植物激素的应用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对植物激素的作用原理加以有效的利用,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例如,乙烯催熟﹑生长素除草﹑无子果实的培育及实时抑制作物顶端优势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2生物防治的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例如,利用黑光灯对部分具有趋光性的害虫进行捕杀;利用害虫的天敌进行捕食;利用昆虫激素控制害虫;利用诱变异种等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农作物等,促进了病虫的防治。

2.3繁殖控制技术的应用

当前,农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嫁接﹑扦插等营养生殖法繁育下一代,以此来保存亲本的优良性状。例如,花卉﹑果树的快速繁育及无病株培育等。

2.4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培育优良品种

在改良农作物品种时,运用生物育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高效益。

3 结语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不仅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还要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求。

[1]吴楠.浅析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农业与技术,2015,(02)

[2]余连香.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提升侧率.农业与技术,2013,(07)

[3]黄华.浅析农作物栽培无公害栽培的管理技术.中国农业信息,2014,(07)

猜你喜欢
残体病株田间
森林生态系统粗死木质残体综述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地头“惠”果农
川西亚高山森林木质残体及其附生苔藓持水特性
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有机质层和矿质层土壤微生物残体的变化*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