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播种后干腐病发生原因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02-07 18:37许永锋张建朝张文斌
中国蔬菜 2016年2期
关键词:干腐病张掖市种薯

许永锋张建朝*张文斌

(1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张掖 734000;2张掖市经济作物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00)



马铃薯播种后干腐病发生原因调查及综合防治技术

许永锋1张建朝1*张文斌2

(1张掖市植保植检站,甘肃张掖 734000;2张掖市经济作物推广站,甘肃张掖 734000)

许永锋,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E-mail:xyf0936@163.com

干腐病是张掖市马铃薯窖藏期间的主要病害,且在马铃薯播种后发病也呈逐年加重趋势。种薯切口是病原菌主要的侵染途径,栽培方式与发病关系密切,土壤温湿度影响较大,品种之间抗性不同,生产上应进行综合防治。

马铃薯干腐病是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何苏琴 等,2004),是甘肃省张掖市马铃薯种薯窖藏期间的主要病害,据张掖市植保植检站2009~2012年种薯出库前调查,平均发病率11.6%,而播种后发病一般较轻,种薯平均发病率2%~4%。张掖市是大西洋和克新系列等加工型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基地,每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在3万hm2(45万亩)以上,且已由一家一户分散种植转变为大户流转土地集中规模种植,2014年流转种植面积占马铃薯总播种面积的71.1%。但是,随着种植方式的转变,马铃薯播种后干腐病发生呈逐年加重趋势。经张掖市植保植检站调查,2012年平均发病率7.6%,发生面积446 hm2(6 690亩);2013年平均发病率11.8%,发生面积4 520 hm2(6.78万亩);2014年平均发病率高达37.54%,发生面积11 733 hm2(17.6万亩),造成种薯不同程度腐烂;严重度在5级(薯肉腐烂占整个种薯的20%)以上,发芽势很弱或不能发芽,田间缺苗断垄;部分发病较重的农户,发芽率不到20%,给马铃薯生产带来极大损失。目前马铃薯干腐病及防治方法的研究报道主要以窖藏期间为主,鲜见播种后干腐病发生原因的报道。笔者在张掖市马铃薯种植区对播种后干腐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摸清了播种后影响干腐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生产中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提供指导。

1 为害症状

1.1种薯症状 种薯多从切口处逐渐向内扩展,染病薯肉变褐腐烂,慢慢变干,种薯僵缩、变轻,有的形成空心,内部长满菌丝,呈现黄、粉、褐等颜色。个别种薯也能从芽眼或表皮感染发病。

1.2薯芽症状 发病较轻的种薯可以正常出苗,但生长势较弱;发病较重的,不能发芽或大多芽势很弱,导致部分薯芽没有长出须根即已被侵染变褐,无法出土,造成缺苗断垄,部分能够出土,但由于地下茎维管束或根系已被病原菌侵染,发生根腐病或枯萎病,在苗期就萎蔫枯死。

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马铃薯干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真菌,茄病镰刀菌(F.solani)和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为张掖市的优势病原菌(李金花 等,2007)。本次调查首先根据干腐病典型症状鉴定标本,然后镜检或分离培养后镜检,根据形态学特征鉴定病原,进一步确定为干腐病(王拱辰 等,1996)。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以分生孢子完成初侵染和再侵染,通过种薯切块后没有愈合的伤口侵染是病原菌主要的侵染途径。病原菌在5~30 ℃条件下均能存活,侵染最适温度为10~20 ℃,低于2 ℃则不发病。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是种薯切口愈合时间的长短,在温度18~22 ℃、通风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伤口愈合需要2~3 d(天);温度低于15 ℃或高于24 ℃时,或切块后直接播种,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病原菌侵染的机会增大;切好的种薯晾晒时堆得过厚或伤口未愈合即堆放,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加重发病;地温较低时种植,种薯在土壤中埋放时间较长,发病严重。

3 影响因素

3.1播种时间 调查不同播种时期种薯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马铃薯干腐病在整个播种期间都能发生,播种时间与发病不呈正相关,但播种后一旦发病,种植越早,发病越重。

3.2品种 张掖市马铃薯主要栽培品种均感病,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发病重。大西洋最易感染,发病最重,平均发病率达52.5%,病情指数36.1;陇薯3号平均发病率38%,病情指数24.2;费乌瑞它平均发病率33.3%,病情指数14.8;青薯168平均发病率28.6%,病情指数11.3;克新1号平均发病率27.2%,病情指数9.1;青薯9号平均发病率23.1%,病情指数7.4。

3.3栽培管理 干腐病的发生与种植户的生产操作关系密切。先起垄覆膜后播种的地块发病轻,平均发病率40.0%;先播种后起垄覆膜的发病重,平均发病率54.5%。先起垄覆膜后播种的,一般起垄覆膜7~10 d(天)后才播种,垄内温度较先播种后起垄覆膜的高2~3 ℃,有利于种薯发芽扎根;同时播种后破膜,透气性增强,可减缓病害发展。另外,种薯处理后发病轻,特别是拌种处理的发病最轻,平均发病率仅为16.7%;其次为切种晾晒后播种的发病轻,平均发病率为32.2%;现切现种的发病重,平均发病率为58.9%。

3.4土壤质地及温湿度 通透性好的壤土发病轻,平均发病率为24.4%;粘性土壤发病重,平均发病率为41.5%。播种期间气温低,降水多,土壤湿度大,地温回升慢,马铃薯出苗时间推迟8~15 d(天),会加重干腐病的发生,特别是播种较早的地块,播种至出苗时间过长,更加重病害发生。

4 综合防治技术

4.1选地选茬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土壤肥沃的半沙壤地块为好;土壤粘性大的地块,应先起高垄后播种。栽培品种选择克新1号、青薯168、青薯9号等较抗病的品种,可减轻干腐病的发生。实行3 a(年)以上轮作,前茬以禾本科或豆科作物最佳。

4.2选种切种 选择薯形完整、色泽鲜亮、无病斑、无芽眼坏死的种薯,切种时在保证每个种薯带1~2个芽眼、薯块质量大于30 g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切口,切好后摊薄至2~3层晾晒,伤口愈合后拌种。备2把以上的切刀轮换使用,切种前将整个刀面置于5%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5 min(分),然后开始切种,每切2~3个种薯换刀消毒。

4.3种薯处理 每667 m2种薯(250kg)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150 g+2.5%咯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50 mL+100万单位链霉素8 g兑水2~3kg稀释成药液拌种,拌种时将种薯和配好的药液倒入拌种器,搅拌2 min(分),倒出摊薄晾干后播种;或将种薯倒在彩条布上,将配好的药液加入喷雾器,边喷药边翻拌,使药液均匀附着在种块上,晾干后播种,对干腐病防效达86%以上,兼防马铃薯茎溃疡病和晚疫病。

4.4适时播种 播种宜迟不宜早,土壤湿度大时宜晚播。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张掖市海拔1 700 m以下的马铃薯种植区于4月上旬开始播种,1 700 m以上的地区4月下旬开始播种。但张掖市多为流转土地规模种植,面积大多在30 hm2(450亩)以上,播种期可持续30 d(天)以上,可根据种植面积适当提前,但不宜过早,否则种薯在土壤中埋放时间过长,无氧呼吸使种块糖化,造成粉种和烂种,也加重干腐病发生。要根据土壤质地选择种植方式,透气性好的沙壤地视墒情而定,墒情差则先播种后起垄覆膜,利于保墒;粘性土壤先起垄覆膜,10 d(天)后打穴播种,起垄高度大于30cm。

参考文献

何苏琴,金秀琳,魏周全,张廷义,杜玺,骆得功.2004.甘肃省定西地区马铃薯块茎干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5):550-552.

李金花,柴兆祥,王蒂.甘肃马铃薯贮藏期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分离鉴定.2007.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2):39-42.

王拱辰,郑重,叶琪明,章初龙.1996.常见镰刀菌鉴定指南.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5-05-22 ;接受日期:2015-08-10

*通讯作者:张建朝,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4376@126.com

猜你喜欢
干腐病张掖市种薯
石榴干腐病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张掖市第四中学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苹果干腐病咋防治
云南省石榴干腐病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石榴干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