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植“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2016-02-07 07:00马俊华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邵阳4222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3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水稻

马俊华(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邵阳 422200)



水稻种植“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马俊华
(湖南省隆回县北山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邵阳 422200)

摘 要: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以“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为研究对象,从水稻种植中强化“三围立体”栽培技术的认识、增产机理以及技术的优势等的了解,为农户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 三围立体 栽培技术

我国的水稻种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逐渐由传统的高矮秆常规水稻发展为杂交水稻种植,使得稻田产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近几年我国水稻的产量几乎徘徊在一个固定数值上,没有更大地突破。这可能是由于水稻品种与水稻种植技术没有更大的发展,也可能是由于水稻品种与水稻种植技术之间存在着脱节现象,使得优良的水稻种子与优良的水稻种植技术无法相互适应。经试验发现,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应用于水稻种植,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其中,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具有更加突出的效果。

1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概述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主要是指一种充分发挥水稻种植潜力,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型栽培技术[1]。该技术以“发挥个体优势,依靠分蘖成穗”为原则,大大减少了稻谷产量中主茎的数量。

“水稻强化栽培”是Henride Laulanie神父在研究马达加斯加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时总结的,他发现在Ranomafana国家公园附近,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种植水稻,其水稻产量约在2 t/hm2左右,但是采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进行种植,则能够将该地区的水稻产量提高到8 t/ hm2左右[2]。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方法主要是选择秧龄不到15 d的秧苗,单苗的稀种为4苗/m2,在秧苗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稻田内不建立水层,而在水稻的营养生长期间内,保障稻田的湿润性即可,灌溉方式为间歇性的“轻度”灌溉。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2~4次的人工除草,并在施肥的时候应主要使用堆肥或者是厩肥。

我国自2000年开始引入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理念,到了2001年时,出现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热潮[3]。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指导下,四川省、云南省、浙江省以及贵州省等各个省份,在分析湖南省生态环境具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水稻生产相关配套技术的研究探索,对水稻强化栽培体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完善与丰富,使得水稻的产量比传统栽培技术增加了5%~10%左右,并形成了具有省种、省工以及防治虫害等优点的改良化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4]。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与我国传统水稻栽培中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相结合”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该技术不仅节约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灌溉用水,同时还能够节省劳动力,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此后,我国各个省市建立了水稻强化栽培体系技术研究的支持项目,比如,贵州省建立了省长基金等。2004年,该技术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的支持[5]。

2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概述

在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中,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属于一种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主要是将水稻旱育秧技术、稻田免耕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以及覆膜栽培技术等进行了有机结合。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有效抑制稻田中杂草的生长,并能够节省水资源,使稻田的产量保持较高的水平。与此同时,该技术还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有效降低因肥料因素而引发的水体污染,进而能够缓解因稻田缺水而引发的水稻产量下降问题。

经试验证明,不管是在原水田进行水稻种植,还是在水旱轮作田进行水稻种植,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均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其提高程度约在15%~30%之间[6]。与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打破了“优质水稻不高产,高产水稻不优质”的传统信条,不仅能够增加优质稻米的产量,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3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增产机理

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水稻的嫩秧进行早期种植,在此基础上,结合稀植、湿、晒、浅以及间灌溉等技术,从而加快分蘖的早生快发进程,使得稻秧能够形成强健的根系,促使植株健壮成长。与此同时,水稻“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采用有机无机肥联合减前增后的施肥技术,有效延长了水稻植株根、叶的生长期,减少了水稻生长后期稻株根、叶早衰现象,提高了水稻后期的光合强度及其光合产物的积累,这样不仅能够达到足穗、大穗以及高产的目的,同时能够有效改善稻米的品质,最大程度地减少稻田中灌溉水的用量。

4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优势

4.1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嫩秧早栽

根据地区常年的自然气温条件,在3月的1~10日内是水稻旱育秧播种的最佳时节。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进行种植时,在单季稻地区,可以移栽2~3叶龄的秧苗,而在双季稻地区,则可以移栽3~5叶龄的秧苗。相比传统的移栽技术,可以看出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将移栽秧苗减少2~4片叶,这样不仅能够促使秧苗早生快发,同时还能够充分发挥出水稻的大田分蘖优势。因此,种植水稻时便能够早期进行低节位分蘖,从而能够提高水稻的成穗质量。但是,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种植时,应注意降低对根系产生的损伤,保障根系不干,同时还应符合浅插、秧苗直立的要求。

4.2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的稀植壮株

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进行种植时,最好采用2.17 m的开厢,其中,厢面的宽度应该为1.83 m,厢面的沟宽应该为33 cm,厢面的沟深应该为23 cm。采用双三角形进行栽植,保持行株之间的距离在30 cm×30 cm~50 cm×50 cm之间。若栽植地型属于瘦田型,则应使栽植的密度密集一些,但若栽植地型属于肥沃型,则应使栽植的密度稀疏一些。这不仅充分利用了水稻大群体存在充分生长空间的特点,同时还充分利用了水稻小群体内存在激烈竞争的特点,因而能够提高水稻的自我调控能力,充分发挥个体大穗以及高结实的优势,进而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效果。

4.3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充分利用了双三角形栽插方法

双三角形栽插主要是采用东西行向双三角形的方式进行栽插,科学排行并进行合理的错窝,保障每一窝都按照等边三角形的方式进行分散栽插,栽插的秧苗数以3苗为宜,且秧苗之间的距离应保持在6~12 cm,充分做到稀疏中存在一定的密度,而密集中又保持一定的稀疏。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分蘖的发生,同时还能够加快个体的生长,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高产的群体结构,进而保障水稻能够达到穗大粒多。

4.4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中的湿润强根

在移栽工作完成后,田间的工作主要是以湿润灌溉为主的浅、晒、薄及湿节水灌溉,这样能够减少灌溉的用水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根系的生长及其发育。在秧苗的返青期内,应该保障土壤具有充足的水分,因而可以在秧苗分蘖前期采用湿润或者是浅水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灌溉,即湿灌溉3~5 d,干灌溉3~5 d,特别注意用浅水干湿交替灌溉时,若此时雨水能够充分保障水分的需求,则无需进行灌溉,这样不仅能够加快分蘖的早生快发,同时还能够保障土壤的通气性,从而加快根系的生长;在秧苗的分蘖后期,如果全田总苗数达到了预定的有效穗,即有效穗在18万~21万之间时,则应该进行排水晒田,但若秧苗的生长状态十分旺盛或者是稻田排水较为困难,则应该在达到有效穗的80%时,便开始进行排水晒田;在幼穗分化到抽穗杨花期间,应保障稻田中存在1~2 cm的薄水层,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大穗的形成;在灌浆结实期间,采用干干湿湿交替的方法进行灌溉,能够达到养根保叶的效果,促进灌浆。

4.5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中注意足肥促高产

通常情况下,对水稻田进行施肥时,所施的纯氮量相比常规技术下的施肥量需要增加1~2 kg/667 m2左右,增施有机肥不仅能够提高土壤对肥料的利用率,有效培养土壤的肥力,同时还能够改善稻米的质量。

在施肥方法上,应该遵循“减前增后,增加穗、粒肥用量”的准则,严格控制氮肥中各种肥料的比例,其中,底肥以5份为宜,分蘖肥以3份为宜,穗肥以2份为宜。底肥应该以有机肥为主,在此基础上辅以速效化肥,并保障追肥与穗肥的充足性,从而满足稻田高产所需的营养需求。一般来说,田块中所施的有机肥以1.5万kg/hm2为主,施氮的总量应该在150~225 kg/hm2,其中,氮、磷、钾的配比量应该保持在2∶1∶2,有机肥占总施肥量的比重应该保持在20%~30%之间,其中,基肥、追肥、穗肥的配比量应该保持在6∶3∶1。有机肥与磷、钾化肥可以全部作为底肥进行应用,而分蘖肥最好在移栽秧苗后的5~25 d内分2~3次进行追肥。在晒田复水后可以使用穗肥,秧苗抽穗后10~15 d内,稻田施尿素30~45 kg/ hm2作为粒肥,等到水稻生长后期可以根据病害虫的具体情况,喷磷酸二氢钾1~2次[7]。在整个施肥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前期轰得起”,这样能够加快分蘖的早生快发,使其及早够苗;“中期控得住”,这样能够减少稻田中无效分蘖量,加快有效分蘖的生长;“后期稳得起”,这样能够达到养根保叶的效果,从而促进灌浆。

4.6 “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中的防治病虫草害

在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秧苗8叶前期稻田之间的空隙最大,且稻田中的杂草相对较多,因此,可以在稻田内部采用谷壳对其空隙进行覆盖,这样不仅能够控制杂草的生长数量,同时还能够增加水稻的生产量。与此同时,在水稻播种之前,可以先将水稻种子采用清水进行浸泡,浸泡时间约为12 h,然后再采用300~400倍液的强氯精药液对种子进行浸泡,最后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后进行催芽播种,这样能够加快水稻种子的发芽进程,降低杂草生长的几率。此外,在秧苗分蘖期间,应该对稻田进行2~3次的人工除草或者是适当使用化学除草剂,这样也能够达到防治杂草的目的[8]。

采用“三围立体”强化栽培技术进行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出现纹枯病的几率相对较低,但螟虫害较为严重,因此,害虫防治应该以螟虫、稻纵卷叶螟以及稻飞虱等害虫为主,可以采用杀虫双、扑虱灵等农药对全田进行喷洒,喷洒的次数应保持在2~3次,间隔时间应保持在5~7 d,但应注意喷洒农药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稻田的用水量。此外,还可以根据预测预报及时防治害虫对水稻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朱永川,熊洪,徐富贤,等.中国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1,27(5):10~17

[2] 黄爱明,姚志坚,颜春龙,等.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改进与应用.杂交水稻,2013,20(6):46~48

[3] 张志华.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的应用及效果浅析.农业与技术,2015,(3):93~94,100

[4] 盘祖勇.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吉林农业,2013,(18):48~49

[5] 刘大翠.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在川中丘陵地区的推广应用及分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1):38~39,47

[6] 黄恒掌.浅谈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在水稻丰产理论中的应用.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1,(11):76,104

[7] 雍清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四川农业科技,2015,(1):22~23

[8] 易树坚.高产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吉林农业,2015,(6):50~50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