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营造*

2016-02-06 07:28龚曲艺杨林川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入口人性化商业

龚曲艺 翁 季 杨林川

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营造*

龚曲艺 翁 季 杨林川

地下商业入口是城市公共空间和地下商业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面空间与地下空间过渡、融合的中介。本文从实地调研出发,提出入口空间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基于行为和环境需求的四大人性化设计要素,包括“良好的过渡:引导消费人群自然进入地下”、“精致的景观:使入口醒目又易于被人发现”、“清楚的标识:方便人们对方位的寻找”和“地域特色:使入口具有城市归属感,让人感到亲切”。针对以上每一种要素,提出相对应的人性化营造策略方法,如过渡衔接的合理化、景观设施的引入、标识系统的完善、地域文化的渗透等,为地下商业入口的人性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地下商业;入口空间;人性化营造

0 引 言

“19 世纪是桥的世纪,20 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将是地下空间的世纪”[1]。伴随城市立体化开发的迅速发展、地下交通网络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购物模式的日益多元化,地下空间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地下空间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逐渐形成“紧缩、生态、高技”的场所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2]。而作为地下商业空间名片的入口空间,也随着地下商业的兴盛得到广泛的关注。它的设计被认为是地下空间设计的关键[3]。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营造,可吸引人流、诱导消费、提高购物的愉悦程度、提升地下公共空间的品质。

国内外学者对地下商业入口空间进行了大量研究,如师晓静阐述了改变入口环境质量的途径和方法[4]。潘永峰提出了出入口设计的主要条件和设计的规律性,建议以基本组合方式为主[5]。李博为我国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体系,提出了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策略和方法[6]。刘丹以城市地下空间的入口节点为切入点,探讨了地面上下公共空间竖向的融合及转换关系,并提出入口节点的设计原则及手段[7]。池魏楠总结了在城市整体设计的背景下进行入口空间设计的方法[8]。上述研究大多从规划、建筑和立体化形态出发,比较偏向于工程和数据板块,缺乏对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进行一体化城市设计的探讨[3],更缺乏对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探讨。

尽管很多学者对环境与心理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就地下商业入口这个课题,如何通过具体设计手段来减少使用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如何塑造健康、愉快、美观、安全、人性的空间;如何满足使用者对空间提出的种种需求,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基于此,本文从实地调研出发,总结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对地下商业入口空间处的人群行为模式进行观察整理,分析人的行为与环境需求,提出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设计要素,并通过案例分析针对各要素提出人性化的营造策略。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1 地下商业入口空间存在的问题

由于入口空间是连接内外空间的重要节点,具备过渡、诱导、标志、展示等功能,因此应该对其采取“功能明确、空间模糊”的原则来进行设计,引导人流自然进入地下[9]。但是,笔者对多个地下商业空间入口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入口空间规划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归纳如下:第一,内外空间过渡不佳(图2)。由于前期规划的缺乏,很多入口选址随意,设置生硬,与周围环境不协调,地下空间与地面公共空间联系不紧密。因此在环境过渡上易让人觉得生硬,心理也容易产生消极反应。第二,景观设置单一(图3)。入口空间缺乏绿化、水体、艺术景观等富有设计感的空间,或者单一使用某些元素,使得空间意境全无、单调乏味、缺乏活力与生机。艺术效果的缺席,使得人员的停留性差。第三,标识设施不明确(图4)。标识不清楚,指示不醒目,大多数标识不统一不规范,有的甚至漏标、错标,使得指示方位难以理解,再加上出口处鱼龙混杂,致使人们方向感差,造成行人交通拥堵现象,不利于人流根据指示快速分流。第四,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缺失。没有融入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的空间设计也失去了植根于当地的根基。一些入口空间忽视了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没有注重风貌的统一,因而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不和谐”因素。千篇一律、机械重复的形式泯灭了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个性”。

2 基于行为和环境需求的人性化设计要素

地下商业出入口空间的设计,应从人本主义出发,以体现出对空间使用者——人的尊重和关怀,从人群的行为及行为所提出的环境需求出发进行空间设计,以满足人在空间中的活动为最终目的。“我们周围的一切就是环境,而环境的核心是人,它为人而设,因人而变。既然人是环境的主角,那么要创造高品质的人性化的空间环境首先要考虑人”[10]。因此,在前期调研中,本文从人的行为、需求、环境三者的关系出发,对地下商业入口空间处的人群行为模式进行了细致观察,整理出发生频次较高的行为活动,分析与行为相对应的环境需求(表1)。

图2 重庆三峡广场地下购物中心入口设置生硬Fig.2 the stiff entrance of the underground commercial center in Three Gorges Square, Chongqing

图3 重庆三峡广场新世纪百货地下商业入口景观匮乏Fig.3 lack of favorable landscape at the entrance of New-century Department Store in Three Gorges Square, Chongqing

图4 重庆观音桥佳侬商业街入口标识不明,人流拥堵Fig.4 lack of sign and traffic congestion at the entrance of Jianong Commercial Street in Guanyinqiao, Chongqing

表1 地下商业入口空间处行为与其对应的环境需求Tab.1 behaviors and demands of people at the entrance space

通过对入口空间行为需求的梳理,本文认为人群的环境需求主要体现在空间的过渡衔接、景观设置、标识设施、地域特色四方面:良好的过渡衔接能引导消费人群自然进入地下空间,诱导购物行为的产生,同时利于减轻身处地下空间的不良反应,削弱封闭、均质、单调的地下空间带来的压迫感;精致的景观有利于塑造入口形象,增强入口的可识别性,用于吸引、招徕潜在顾客,方便人们在较远距离迅速识别入口;清晰的标识和便利的设施有助于人们对方位的寻找及为入口外部环境使用者提供方便的服务;鲜明的地域特色可以在入口空间得到体现,以展示城市文化,复兴城市特色和精神内涵,也使得人们对入口空间有更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此,本文将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要素定义为:第一,过渡衔接;第二,景观设施;第三,标识系统;第四,地域文化。

3 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要素及其营造策略

3.1 过渡衔接的合理化

出入口对地下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即内外空间)起着过渡衔接的功能,使得入口空间给人以过渡性场所感,主要体现在空间过渡感和心理过渡感两方面。人们通过入口空间往地下行进时,不仅感受到环境上的变化——从地面宽敞通透的空间到地下狭窄封闭的地下空间;也有心理上的变化——地面的宽敞明亮带来的舒适感到地下的局促幽暗带来的不安感。只有与周围的空间充分衔接交融,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入口空间,如采用尺度适宜、颜色明亮、装饰细腻、光线柔和的出入口,能减轻内外空间的强烈对比,让人们以更自然、舒适的状态进入地下空间。

最常见有效的过渡方式是下沉广场的使用,如法国巴黎的巴黎大堂(Les Halles,其前身是巴黎中央市场)。这是巴黎市中心再开发地下空间规模最大的项目。改造前的巴黎大堂,地下空间犹如迷宫,道路系统曲折蜿蜒、盘根错节,地面景观杂乱无章、含糊不清。改造后的巴黎大堂西面设一个下沉式广场,不仅通过台阶和自动扶梯连接地面和地下,并且设置了垂直交通连接地面和地下。一进入地下商业入口,人们既可以选择使用垂直交通快速进入地下,也可以选择通过楼梯缓慢进入地下。下沉广场的引入使得交通立体化,增强了环境对人流的吸纳能力,提高了塞纳河畔的环境质量(图5-6)。如果没有足够的场地来建设下沉广场,也可以采用下沉式过渡空间——利用绿化、水体、铺地、高差、色彩等来划分入口与公共空间[11],如日本大阪的贸易中心(图7)。它的入口临海,海岸与入口之间的空间规划,采用了不同标高、不同尺度、不同形状的空间限定,用以区分穿越区、停滞区和活动区[12]。采用下沉手法在入口前形成人流往来的核心空间,是入口空间重要的过渡方式(图8)。

图5 巴黎大堂的下沉式广场改造前后对比Fig.5 the ex-post comparsion regarding the renovation of the sunken square at Les Halles

图6 巴黎大堂的下沉式广场Fig.6 the sunken square at Les Halles

除了下沉空间的过渡方式之外,另一常用的良好过渡方式是在入口空间的顶部采用玻璃和网架等通透的材料,在视线上弱化人们进入狭小空间的局促感。引入天然光,也能营造更加明快的入口空间,削弱地下与外部的明暗区别。另外,引入人们熟悉的景观,也消除了陌生空间给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上海世纪广场地铁站的出入口(图9),以拱形玻璃为顶,周围配置了水池,很好地实现了出入口空间与广场的融合。此外,还应采用适宜的空间尺度来实现良好过渡。较之地面公共空间,地下空间要狭小局促得多。因此,在入口设计时,应将小品、植物作为参照对象与空间形成对比,采用精巧亲切的尺度,减小地下和外部的反差。地下商业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城市空间的柔性过渡,是改善环境品质和体现商业氛围的有效手段。

3.2 景观设施的引入

入口是人们进入地下的开端和第一序列,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缓解地下空间的消极情绪。地下商业空间的入口空间应适当退后,留出一定的空间供人们集散,引入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和铺地、彩绘、雕塑、座椅、小品等人文艺术景观,使人们能够在空间中驻足停留、观望欣赏和休息闲谈。这些亲近自然和富有艺术性的自然及人文景观,在视觉上给人美的感受,同时在心理上给人放松愉悦的体验,还可以起到限定空间的作用。良好的景观设计有助于增强入口的标志性,使得出入口更加醒目,便于人们在一定的距离内快速地识别。

人流从地上到地下的过程中,宜采用序列性景观要素,如统一的植物、字幕等来加强景观氛围,同时增强导向性,引导人流进入地下。不可缺少的是自然元素的使用,譬如利用水体的活泼形态,缓冲、柔化地下空间给人的过重的人工感,在入口广场或下沉式广场上布置跌水、水池、喷泉等形式,还可以营造不同风格的水景,制造景观节点,吸引人气。比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喷泉景观(图10),为地面广场服务的同时也为地下商业空间服务,中庭采用三角锥造型的玻璃采光形式,在三角锥附近遍布小型喷泉,喷出的水顺着玻璃顶流动。从地下空间往上看,好似置身于水底世界。这种景观细节给人不同的心理体验。此外,在水景中布置各种动植物,如荷莲、芦苇、鲤鱼等,实现小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古谚‘流水不腐’,是水景设计的‘座右铭’”[13]。自然元素运用较多的还有植被,巧妙合理地运用植被既可以成功营造出人们熟悉的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为空间使用者完成购物、交谈、驻足观赏等活动提供实现的条件。

注重入口建筑的形体和色彩设计,使其迅速抓住人的眼球,激起人的注意和兴趣。如斯德哥尔摩某地下空间出入口采用的艺术景观(图11)。彩绘的装饰方式和石材的使用,让人仿佛置身于洞穴之中,自然景观效果与现代空间需求进行了有机结合,使得人们愿意更加主动、积极地亲近空间。还可以采用动态景观,在人的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景观与人的视线关系,实现步移景异、移步换景。在地面铺装设计上应采用较大图案的铺装,给人强烈的视觉刺激。铺装图样形成的方向还具备导向性,同时强调了入口空间。另外,铺装多采用接近自然、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材质。如墨尔本棕榈商业广场入口(图12)。它采用了橘红色的方形砖做铺地。该铺地与建筑边缘斜交,比例尺度适宜,提升了片区的商业氛围和形象。

3.3 标识系统的完善

入口空间处的标识系统,是影响寻路行为最直接的因素[14],能很好地给人群指明方向。以清晰的指示分散人流,能有效避免在入口处因方向不明确而出现拥堵。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自己熟悉的场所作为基准点来建立导向系统。对于偶然造访的新顾客而言,地下商业入口缺乏基准点,难以建立导向系统[11]。人们在标识设施缺乏的环境里会很不方便,因此标识系统的合理设置相当重要。完善的标识能实现信息的连续和目标的准确定位。入口空间处的标识,加快了人们认知和理解的速度,帮助人们快速寻找目标,分散人流,避免拥堵现象的出现。

图7 日本大阪贸易中心Fig.7 the trade center in Osaka, Japan

图8 下沉空间是人流往来的核心空间Fig.8 the sunken space —the key space for people flows

图9 上海世纪广场地铁站拱形玻璃出入口Fig.9 the arched-glass-roof entrance of Century Plaza railway station, Shanghai

图10 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喷泉景观Fig.10 the fourtain at Zhonggulou Square, Xi’an

要使得标识系统“主动”指挥人员流动,其设置原则通常遵循:第一,位置适当。设置在容易发现的位置,要求显眼以便迅速识别(图13);第二,信息明确。要将引路的路标与广告宣传标识相区分,路线方位指引这种重要的标识需要更强的识别性;第三,信息连续性。保证沿路都有信息标识,此外也要保证在关键节点的指示性。不宜出现信息空白点,保证序列完整(图14);第四,标识统一性。统一性指形式的重复和延续,能有效加强人的视觉认知和记忆程度;第五,标识规范性。标识系统上的文字、图示、符号等信息媒介必须采取国家统一标准,便于理解和接受(图15);第六,标识国际化。尤其在国际化程度高的城市和区域,除了考虑当地人的需求外,还应紧跟国际化趋势,以方便外国使用者。标识系统下要有英语或者其他语种以及国际惯用符号标注等。

3.4 地域文化的渗透

地下商业入口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水平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外部公共空间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球化的同时,还应保持地方性,展现自己的“个性”。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理应成为体现城市“个性”、展示城市文化内涵的要素之一,与城市环境取得“共性”的同时展现其“个性”的一面,即抓住城市的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创造属于该城市的名片形象。在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中,既要协调自然环境,又要重视历史文脉、保持地域风格、引导行为方式,对具有文化特征意义的场所注入多种新内容[15]。在对入口空间进行规划设计时,要结合现代文化与传统地域文化,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并与现代科技文化相结合,实现入口空间的地域化、现代化、标志化[16]。

“城市文化具有延续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三大基本特征”[17]。将地域文化有机地融入设计之中,正是城市文化的延续。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自然衍生出不同的地域风格,入口空间也可以有所差异。例如,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其地下商业入口在保持时代感的同时,努力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使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30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古城能够通过入口设计向人们诉说自己的故事:为了体现传统里坊方格路网,广场的铺地采用石材和绿地,组成方格形式。地下商业的中庭顶部(图10),采用钟鼓楼传统屋顶抽象概念化表达,用玻璃三角锥的形式引入天然光,既实用又美观。又如武汉首义广场的欢乐城(图16),其地下空间入口墙面刻有关于辛亥革命历史的浮雕,凸显城市的历史记忆,传达城市中所蕴涵的文化。再如南京鼓楼地铁空间入口以“六朝古都”为主题,墙上镌刻有不同风格的古代文字,彰显厚重的城市历史记忆(图17)。

图11 斯德哥尔摩某地下空间入口处景观Fig.11 the landscape of an entrance in Stockholm

图12 墨尔本棕榈商业广场入口Fig.12 the entrance of Palm Commercial Plaza, Melbourne

图13 重庆三峡广场地下购物中心入口标识醒目Fig.13 clear sign at the entrance of the underground commercial center in Three Gorges Square, Chongqing

图14 重庆观音桥大融城地下商业横幅具有连续性Fig.14 consistent commercial banners at Imix Park, Guanyinqiao, Chongqing

图15 重庆观音桥星光68地下商业标识明确且图文规范Fig.15 clear and normative sign at the entrance of Starlight 68, Guanyinqiao, Chongqing

图16 武汉首义广场辛亥革命浮雕Fig.16 Xinhai Revolution relief at Shouyi Square, Wuhan

图17 南京钟鼓楼地铁站入口空间Fig.17 the entrance of Gulou railway station, Nanjing

表2 各要素对人性化营造的实现过程Tab.2 the process from elements to humanized design

4 结 语

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承载着下部商业的繁荣和上部公共空间的美化,其设计要同时考虑地下商业的利益化和城市环境的融洽度,更要注重人的感受。第一,在内外空间的过渡上,具备良好的环境过渡和心理过渡。入口空间自然而然的过渡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各种过渡手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消除人们对于地下空间的消极心理,让人们愿意进入地下,增加地下商业的消费人流。第二,在景观形象上,创造具有标志性和醒目性的入口。景观设计除了给人美的感受以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入口处的标志性,进而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的识别能力。第三,在标识系统上,完善设施,增强人们的方向感。标识设施的完善增强了人们的安全感,无需为方位的不明确而烦恼,节省人们寻找目标的时间。第四,在地域文化和地方特色上,找寻城市的归属感。地域文化的渗透,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提高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见,人性化的营造是各要素共同作用和影响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设计过程,每一要素都有相应的处理手法,以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最终实现地下商业空间的人性化营造,创造出人和城市更加和谐的空间环境(表2)。

[1] 陈志龙, 王玉北.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M].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 袁红, 赵世晨, 戴志中. 论地下空间的城市空间属性及本质意义[J]. 城市规划学刊, 2013, (01): 85-89.

[3] 袁红, 孟琪, 崔叙, 等.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研究——构建地面上下“双层”城市[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1): 88-94.

[4] 师晓静. 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 潘永峰.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步行出入口设计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09.

[6] 李博. 当代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06.

[7] 刘丹. 城市地面上下公共空间的竖向融合[D]. 重庆: 重庆大学, 2006.

[8] 池魏楠. 城市中心区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11.

[9] 赖伟明.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 2009.

[10] 李梁. 城市地下空间的“人性化”设计探索[D]. 天津: 天津大学, 2004.

[11] 王惠. 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 2013(04): 113-114.

[12] 梁振学. 建筑入口形态及设计[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13] 李媛. 地下商业空间景观环境改善策略研究[D]. 西安: 长安大学, 2009.

[14] 吴叶红, 田香. 基于寻路行为的地下商业街空间设计初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2): 65-70.

[15] 张智. 城市景观中的地下公共空间入口节点研究[D].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2.

[16] 徐杰. 城市地下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青岛: 青岛理工大学, 2009.

[17] 李先逵. 城市文化的寻根与创新[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1): 1-6.

图表来源:

表1-2:作者绘制

图1:作者绘制

图2-4:作者拍摄

图5-6:http://www.aparisguide.com/ leshalles/Paris-leshalles.jpg

图7:梁振学. 建筑入口形态及设计[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68.

图8:作者绘制

图9: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bb8 ce70102f0en.html

图10:http://saa.auto.sohu.com/club-11206/ thread-lz-20632383641411-1.shtml

图11:http://dp.pconline.com.cn/photo/ list_3485472.html

图12:弗朗西斯科·阿森西奥·切沃. 城市街道与广场[M]. 江苏: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60.

图13-15:作者拍摄

图16:张智. 城市景观中的地下公共空间入口节点研究[D]. 武汉: 湖北工业大学, 2012.

图17:http://www.keyunzhan.com/ditie zixun/4747/

The Humanized Design Strategies on Entrance Space of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pace

GONG Quyi, WENG Ji, YANG Linchuan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public space and underground commercial space, the entrance of underground space is the transition between city space and underground. Based on field surveys, this paper points out several problems of entrances, and summarizes four key elements, including “favorable transition: guiding consumers to the underground naturally”, “exquisite landscape: making the entrance obvious and easy to identify”, “clear sign: helping users find directions conveniently”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fostering the sense of belonging”. This paper then puts forward humanized design strategies based on four key elements proposed, including the use of sunken squares, the introduction of landscape facil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signage system and the extraction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ts findings can serve as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nderground space’s entrances.

Underground Space; Entrance Space; Humanized Design

TU922

B

2095-6304(2016)06-0036-06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607

2016-11-02

(编辑:李方)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ZR12190010);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CYB16011)

龚曲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翁 季: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348933823@qq.com

杨林川: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龚曲艺, 翁季, 杨林川. 地下商业入口空间的人性化营造[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6): 36-41.

猜你喜欢
入口人性化商业
高速公路入口疏堵解决方案及应用
基于新一代称重设备的入口治超劝返系统分析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商业前沿
秘密入口
商业前沿
第九道 灵化阁入口保卫战
商业前沿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