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平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农业服务中心,高邮 225600)
如何提高江苏小麦种植效益的途径
张国平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农业服务中心,高邮 225600)
摘 要:小麦作为我国的重要的农作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江苏小麦种植现状和提高江苏小麦种植效益的措施途径等2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江苏小麦种植效益的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江苏 小麦 种植效益
小麦作为江苏省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居全国的4~6位。江苏省位于主产区和主销区的交界处,交通便利,使得江苏省小麦的商品率高,因此而提升了小麦的质量,对江苏省小麦的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了一大批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还有一批青年劳动力在农村搞养殖、种植。由于农业机械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民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的物力、财力投入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江苏省小麦种植效益的逐渐下滑。在江苏省小麦的种植过程,往往会出现如农业机械的操作不规范、旋耕机旋耕的深度不够,小麦的浇水、施肥不合理,小麦播种以后由于镇压不到位,进行除草的时间选择不合适,对小麦病虫害的治疗不及时,小麦的收割方式存在问题等等问题使得小麦的产量与种植效益产生了影响,降低了小麦的年产量和收益,对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迎合我国新时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势,不断促进小麦种植体系的完善与规范,应该大力推进小麦种植新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种植水平的提高,还可以为农户的小麦生产效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2.1 控制成本,提高种植质量
提高农户的收益可以通过控制小麦的种植成本来实现。可见,加强对种子、化肥等物质的购置对控制小麦种植的成本有着十分极为关键的重要作用[1]。要积极通过改变小麦种植的结构来推进小麦种植的区域化布局与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不断完善小麦种植基础设施的条件,保证能够顺利运输小麦种植所需要的水源、化肥等资源。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控制小麦的种植费用,并不断扩大小麦的种植面积,不仅可以促进小麦的收益的持续增长,还能够推动小麦种植的持续发展。
2.2 改良土壤,增强土地的肥力
改良土壤,增强土地的肥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秸秆还田来增强土地的肥力。秸秆还田对土壤的肥力有很好的改良作用,通过将打碎的秸秆并均匀的抛洒在农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培育土壤的肥力来改善农田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小麦提高抗寒和抗干热风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小麦抑制病虫害与杂草的滋生。二是通过科学的测土配力来施肥增强土地的肥力。开展科学的测土配力施肥的工作对土壤中养分含量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掌握制定出科学测土配力施肥的具体方案,按照具体的方案并增施有机肥,合理对磷、氮、钾等速效化肥的配比同时既保证土壤的肥力。在小麦施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平衡、合理施肥,增施微肥,应加大对有机腐熟肥、复合肥的使用,同时合理配施氮、磷、钾在提高小麦产量的同时保证小麦生长对不同养分的需求,使小麦能够保持健壮的长势。
2.3 选择良种,适时、适量的种植
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选择优质的小麦品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害。需要从小麦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出发,对小麦品种进行筛选,例如要考虑到小麦品种的耐病、抗干旱以及抗寒能力[2]。同时,需要做好对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以及师范,形成区域化小麦种植的歌剧,对小麦的栽培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特别是对于病虫害较为严重的地区,要强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于冬小麦的播种,需要充分的利用冬天严寒来临之前的地热,培育出茁壮的麦苗,这样有助于小麦的安全过冬,为小麦的逢对手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是播种过于太早,会使得过冬前小麦苗生长太旺,这样容易使让小麦苗受冻,还容易让小麦苗受到低下害虫以及叶锈病带来的危害。而如果是播种太晚,则会使得麦苗在过冬之前不能够完全的生长,这样就容易受到干热风的危害与冻害,让小麦产量下降。
2.4 小麦深加工
连接小麦生产与销售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的加工。加强对小麦的深加工能够帮助农民有效增加收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外发达国家对小麦的深加工程度能够达到90%以上,而我国仅仅达到20%。可见,我国农产加工还处于农产品初加工的阶段,农民的收益并不是很明显。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进行对农民先进种植技术的传播并加大对小麦种植的直接补贴力度,积极学习国外的经验,不断引导农民对小麦进行深加工。通过对小麦生产产业链的延长,积极开发出小麦深加工的产品来提高小麦的种植效益,从而增加农民的收益。
为了保证我国小麦总产量能够满足需求并且不断提升小麦种植户的生活水平,应该积极分析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加强对小麦生产技术的支持力度,全面提高小麦种植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成方.山东省粮食种植效益研究.山东农业大学,2014
[2] 闫树平.小麦种植效益提高途径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13,(04):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