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毅
(四川省仪陇县国土资源局,南充 637631)
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研究
邓 毅
(四川省仪陇县国土资源局,南充 637631)
摘 要: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抵押、股田制等,不同流转方式各有特点又存在一定差异。文章基于科学、平等互利、增收减负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原则,提出宅基地换房模式、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交换、土地租赁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举措。
关键词:农村 土地流转模式 创新
农村土地流转就是将土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是为了促进农业实现产业化以及规模化发展,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实现良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农村土地的流转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村、农业发展的要求。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已经实现了良好的发展,应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比较多样化,主要有转包、互换、转让、出租、股份合作、抵押、股田制等[1]。不同流转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当前农业发展逐渐规模化、专业化,不同的流转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中应根据科学的原则进行。
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就是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不能强制进行土地流转,必须要从农户的意愿出发,如果农户的意愿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不相适应,也应充分的尊重和维护农户的土地承包以及使用权利。由于受到文化素质、收入等因素的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进行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应积极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并对农户进行科学、积极的讲述,使农户自愿进行土地流转。
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让农民认识到能够增收减负,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以及专业化发展,能够提高农村土地的产出率,提高报酬,做好宣传工作,使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能够增加自身的经济收益,能够使农民的土地流转积极性和信心逐步增强,也可以带动其他没有进行土地流转的农民。
2.1 宅基地换房模式
宅基地换房模式就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在承包不变、耕种土地不变、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建设科学规划、具有特色的生态化的新型的小城镇[2]。农民利用其宅基地,根据相应的置换条件换取小城镇中的住房,到城镇居住。原来的建设用地进行耕种,节省下的土地在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出售,并以此为小城镇的建设筹备资金。宅基地换房时,要保证承包不变、耕种土地不变、农民自愿,拆除旧的,建设新的,使农村土地得到有效的整理。根据规划,对新建小城镇的用地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根据市场化的建设需要,对小城镇进行施工建设。换房时,农民需要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村委会要制定换房的办法并得到通过。村民与村委会签订换方协议,村委会组织村民对宅基地进行复耕,由市房管局进行验收。
2.2 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
由土地权利所有人对有意愿流转的土地进行集中整理,明确流转土地的大小。政府对土地流转进行监督,明确流转的土地用途有没有改变,与规划是否一致,对于一定规模的承包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申购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或是企业[3]。如果土地流转的所有人数比较多、有数个经济组织或是企业发起,就应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将土地进行入股,组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根据入股数量的不同进行分红,农民不仅可以拿到土地股份的分红,还可以自愿的以资金、技术等进行入股,获得其他的收益。土地股份合作社可以将信息发布到土地流转交易所中,通过招租与承租方的协商,最终实现土地流转。
2.3 土地交换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了的提升,使农作物的生产更加便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个体就会将自己手里的承包责任土地进行交换,并将土地的经营权进行交换,促进农业规模化以及专业化发展。土地交换的模式能够充分的利用政府提供的农业平台以及政策,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减少资金的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生产。
2.4 土地租赁
土地租赁就是将农村承包的一部分或是全部土地根据相应的时间和规定租赁给有需要的承租人,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与产生。可以由公司、大户进行租赁,也可以是反租倒包的形式。租赁出去的土地还是农民与集体的承包责任关系,农民需要对这些土地承担一定的责任,履行一定的义务。农民能够将集中的土地经营权进行租赁,通过公司化实现融资,促进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范化管理。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要根据我国农村土地的实际情况,从农民的利益出发,使用不同的土地流转模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更加科学合理,使我国的农村、农业实现良好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 杨丽娜.浅谈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与农民意愿问题—基于典型创新土地流转模式的实证考察.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3):100~101
[2] 冯兵,周怡然.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比较与创新.经济研究导刊.2013.2(29):22~23
[3] 俞春生,曾幸中,熊华伟,李小玉.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创新模式分析.管理观察.2014.3(3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