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新
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影像科,福建厦门 361002
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发展模式探讨
陈春新
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 影像科,福建厦门 361002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已成为该学科进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人才队伍教育现状,旨在提出加强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策略,以加强我国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医学影像学的发展。
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医学影像设备
医学影像学是目前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技术上它已由传统单一的X线检查,发展成为融合超声成像(US)、放射性核素显影、X线、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成像(MRI)、普通X线检查的数字化成像(CR、DR)以及图像存储和传输系统(PACS)等多种技术的大影像学体系;功能上已由单纯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多功能诊断手段,由“辅助检查手段”转变为现代医学中最重要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之一,集诊断方法和治疗为一体,成为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1]。
面对医学影像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做好影像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及时跟上其发展的速度。本文试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模式、当前医学影像学专业队伍状况阐述加强继续教育的迫切性,旨在提出加强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可行性发展模式与策略。
(1)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渗透的综合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的迅猛发展,放射学发展为兼备诊断和治疗功能的医学影像学,包括普通X线诊断学、B超、放射性核素显影、CT、DSA、MRI、CR、DR、PACS、ECT、PET、SPECT以及两种影像技术的融合,如PET/CT、PET/MRI、SPECT/CT、DSA/CT等一次检查可获得多种影像信息的成像技术和介入影像等,成为融合了多体系的大综合学科。
(2)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发展。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及信息科学的发展,医学影像学在功能上已由单纯的大体形态学为主向生理、功能、代谢、基因治疗成像技术过渡,已影响到影像学科诊治及基础研究的方向。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的到来带来曙光。其观察范围将超出目前的解剖学、病理学概念,深入到组织的分子、原子中去研究[2]。
(3)由传统放射学向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发展。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远程放射学的迅速发展,PACS、RIS的广泛运用,远程医学系统的发展,使传统放射学向数字化医学影像学发展,图像分析由定性向定量发展。诊断模式由胶片采集和阅读向数字采集和电子传输方向发展[3]。影像科已进化为无纸、无胶片化的高效医学影像信息处理中心,标志着医学影像学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学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发展趋势,医学多媒体不仅需与国内同步,还应与世界同化。由此可见,医学影像学是由形态到功能、由静态到动态、由平面到立体、由浅层次的生物信息到深层次的生物信息等综合发展的学科。
(1)教学与实践脱节和相关专业基础薄弱。医学影像学科是后起之秀,起步晚、发展快、人才紧缺、教育滞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如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虽开设了该学科,快速培养了许多影像技术熟练的实用型专业人才,短期内满足了社会医疗服务的需求。但从长远看,由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经验的匮乏,其发展潜力将受到局限,知识更新跟不上学科发展的速度,原有的专业知识迅速老化。教学计划把过多的学时用于专业的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如医学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和计算机等)的知识基础薄弱,导致学科发展受到影响。另外,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课程设置,也仅局限于统一的医学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常常滞后于该学科的发展[4]。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课程学时安排上,理应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学时,重视设计性实验和动手操作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践的学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人才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尤其是县级以下医院)中从事影像的医务工作者普遍存在人才素质不高、学历偏低、人才断层、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速度慢等缺点。有些工作者甚至是从临床专业转到影像专业,他们的影像医学知识较薄弱,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面相对狭窄,不能够满足学科发展的要求[5]。比如,20世纪70年代从事医学影像学的工作者基本是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培养出来的,严重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因而加强专业人才的在职培训,尽快建设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是当务之急。
(3)知识结构单一。大部分影像科工作者是按照设备类型进行分工,使他们仅局限于熟悉一种影像检查方法;另外,大型综合医院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造成专业残缺,不利于人才的综合培养,违背了医学影像学多学科渗透综合发展的规律。
(4)发展意识不强。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新功能的开发,学习和应用新设备及新成像方法是影像技术专业人才促进其自身素质提高的必然途径。而价格昂贵、使用周期长等因素致使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从而导致专业人才的知识停滞在原设备的基础上,严重制约了知识更新。另外,科室日常工作量大,人员紧缺,医务工作者长年局限于使用某一单一设备,疲于应付工作,在闭塞的环境中,安于现状,思想观念落后,以致其发展意识不够强烈。
(1)适应医学影像学学科的人才需求。建立适应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方向的人才需求模式,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医学影像学整体素质的必要保证。应大力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协同研究,即医、理、工相结合,以“厚实基础、宽知识面、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人员基本素质需要在文化基础、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与专业能力上综合发展。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必须符合医学影像学学科人才的需求专业化、影像应用综合化的策略。
(2)建立“大影像”观念,走医、教、研全面结合的继续教育模式。首先专业能力的继续教育培养必须摒弃按设备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以医学影像学综合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应当先进行影像专业“全科医生”的培养,即继续教育影像应用综合化;在具有扎实的综合影像应用能力后,再进一步将他们打造成在影像专业某一领域具有高水准的“专科医师”,即继续教育人才需求专业化;其次必须医、教、研全面结合,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之医疗、教学与科研技能缺一不可,如科研工作不仅充实了医疗工作理论基础,更推动了医疗与教学工作的进步,唯此,才更有利于人才的继续教育综合培养,才能满足现代影像学人才的培养需求,才能实现现代影像人才的培养目标。
(3)引进先进设备,推动技术进步。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医疗设备服务于临床的一种实用技术,是依靠设备和人员的知识水平对受检者进行诊疗,故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是由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诊断疾病的知识技能、方法所决定,影像设备的更新换代及引进速度适当加快,能够有力地促进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知识的再教育、再提高,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促进医学影像学的发展[6]。
(4)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适时加强英语、计算机知识短期培训。如今各种进口设备广泛应用,其操作界面、程序的选择、研究提示均为英文,若不提高科技英语水平,则只能肤浅地应用常规、普通的检查,不能根据提示进行细化、专项检查。又如医院影像信息的网络化、HIS、RIS的建立,PACS的应用,都涉及到计算机知识的应用。
(5)加强各学科间交流、国内外学术交流。目前大型综合医院的专业分工更精细化、诊疗水平更精深,导致隔行如隔山。继续教育是加强各专业间联系的有效方法。可视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提高继续教育的效果。可选派技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活动、加强交流,再以继续教育方式进行汇报,把最新的医疗成果信息、学科发展动态传递给大家,达到一人受益、人人共享。
(6)营造良好氛围,有利人才继续教育培养。管理模式必须有利于人才继续教育培养与梯队建设,是加强影像专业人才继续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一营造良好学习激励机制、公平竞争机制等。
(7)加强自身继续学习,做终生学习型知识型人才。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自身也需要转变观念,由一次性教育观念转变为阶段性终生性教育的新观念,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要具有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意识,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做一个终生学习型知识型人才[7-8]。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影像设备的迅猛发展,推动医学影像学及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发展继续教育是整个医学人才培养过程的关键阶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影像技术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我国当前培养高层次影像专业队伍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应受到国家与社会的普遍重视,同时也更加需要同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我们必须增强继续教育的紧迫性,促进自身的继续学习,做个终生积极学习者,加快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适应时代和影像学科发展的需要,推动医学影像学向更高层次迈进,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1] 乔连铭,王彦侠,朱孝民.从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谈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的迫切性[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7-38.
[2] 石明国,杨勇,赵海涛,等.现代医学影像学发展趋势[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4):159-160.
[3] 杨小庆.医学影像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继续医学教育[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5):351-354.
[4] 戚乐,丁建平.医学影像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及策略[J].健康研究,2009,(8):229-331.
[5] 沈娟,王剑,李建,等.谈培养高层次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必要性[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89-91.
[6] 江绍禹.试论基层医院医学影像学人才的培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8):992-994.
[7] 王敏,王建伟,刘俊.基于PACS的数字化影像资源库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10):132-133.
[8] 陈春新,胡寅进,吴荔青.疗养院放射科发展初探[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2):8-9.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Mode about Further Education for Medical Imaging Professional
CHEN Chun-xin
Department of Imaging, Gulangyu Sanatorium of Nanj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Xiamen Fujian 361002, China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called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further education about medical imaging professionals.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urgency of strengthening further education about medical imaging by studying its development modes and the statu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proposed the reinforcement strategy about further education for medical imaging to promot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subject in China.
medical imaging; continuing education; medical equipment
R445
B
10.3969/j.issn.1674-1633.2016.06.060
1674-1633(2016)06-0182-02
2015-11-09
本文作者:陈春新,主管技师,从事普通放射工作。
作者邮箱:csl508628@qq.com